- 年份
- 2024(9088)
- 2023(13047)
- 2022(10985)
- 2021(10427)
- 2020(8634)
- 2019(20034)
- 2018(19892)
- 2017(37861)
- 2016(20484)
- 2015(23258)
- 2014(23612)
- 2013(22891)
- 2012(21030)
- 2011(18524)
- 2010(18912)
- 2009(17462)
- 2008(17040)
- 2007(15295)
- 2006(12810)
- 2005(11334)
- 学科
- 济(83122)
- 经济(83035)
- 管理(60669)
- 业(55686)
- 企(46724)
- 企业(46724)
- 方法(41902)
- 数学(36015)
- 数学方法(35533)
- 财(25035)
- 农(22465)
- 中国(21521)
- 业经(18171)
- 学(16941)
- 地方(15756)
- 理论(15347)
- 制(15323)
- 务(15216)
- 财务(15163)
- 财务管理(15082)
- 农业(14980)
- 贸(14931)
- 贸易(14917)
- 易(14470)
- 企业财务(14288)
- 和(13020)
- 技术(12713)
- 审计(12216)
- 银(12043)
- 银行(12017)
- 机构
- 学院(290009)
- 大学(288218)
- 济(116474)
- 经济(113928)
- 管理(113103)
- 理学(98018)
- 理学院(96998)
- 管理学(95308)
- 管理学院(94746)
- 研究(88065)
- 中国(67819)
- 京(59510)
- 财(57262)
- 科学(53771)
- 财经(45563)
- 农(44252)
- 江(44188)
- 所(43344)
- 中心(43050)
- 业大(41406)
- 经(41318)
- 研究所(38816)
- 范(36998)
- 师范(36622)
- 经济学(36417)
- 北京(36388)
- 州(35181)
- 农业(34711)
- 财经大学(33846)
- 经济学院(33093)
- 基金
- 项目(193227)
- 科学(151965)
- 研究(143645)
- 基金(139119)
- 家(119691)
- 国家(118661)
- 科学基金(102731)
- 社会(90249)
- 社会科(85547)
- 社会科学(85524)
- 省(77056)
- 基金项目(73681)
- 教育(68009)
- 自然(65857)
- 自然科(64281)
- 自然科学(64264)
- 划(63888)
- 自然科学基金(63081)
- 编号(60258)
- 资助(56945)
- 成果(48558)
- 重点(43496)
- 部(43107)
- 发(41233)
- 课题(41131)
- 创(40738)
- 创新(38020)
- 科研(37450)
- 教育部(37443)
- 大学(37228)
- 期刊
- 济(124493)
- 经济(124493)
- 研究(81429)
- 中国(56713)
- 财(48423)
- 学报(42265)
- 管理(39284)
- 农(39087)
- 科学(38088)
- 教育(32706)
- 大学(32672)
- 学学(30771)
- 技术(27752)
- 农业(26298)
- 融(22775)
- 金融(22775)
- 财经(22281)
- 业经(21025)
- 经济研究(20277)
- 经(19099)
- 问题(16703)
- 财会(15289)
- 技术经济(14430)
- 版(14067)
- 统计(14016)
- 图书(13966)
- 业(13835)
- 理论(13699)
- 商业(13388)
- 会计(13134)
共检索到41848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赵宾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提出,审计部门作为生产"审计产品"部门,也应从自身出发提升"审计产品"质量,推进审计部门供给结构性改革。本文基于反馈原理,通过政府公信力相关内涵的界定构建审计问责反馈系统模型,阐释审计问责价值意义,并在此模型的基础上分析现存审计问责的问题,并对审计问责提升政府公信力的路径予以探析。
关键词:
审计问责 政府公信力 反馈 价值 路径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赵宾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提出,审计部门作为生产"审计产品"部门,也应从自身出发提升"审计产品"质量,推进审计部门供给结构性改革。本文基于反馈原理,通过政府公信力相关内涵的界定构建审计问责反馈系统模型,阐释审计问责价值意义,并在此模型的基础上分析现存审计问责的问题,并对审计问责提升政府公信力的路径予以探析。
关键词:
审计问责 政府公信力 反馈 价值 路径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夏飞 庄尚文 晏维龙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了"建立全面规范透明、标准科学、约束有力的预算制度,全面实施绩效管理"。从理论和实践来看,预算制度能否有效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是否存在完善的预算问责机制。文章首先提出一个包含责任政府、中国式分权和政府审计等范畴的概念框架,然后结合中国预算问责制度运行过程中面临的主要问题,探讨政府审计保障预算问责效力的逻辑与路径,为"改革审计管理体制",充分发挥政府审计的信息保障和权力制约功能,保障预算问责效力提供一定的思路与建议。
关键词:
预算问责 政府审计 信息保障 权力制约
[期刊] 审计研究
[作者]
马志娟 韦小泉
近年来,环境污染事件频繁发生,生态环境的恶化开始制约中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党的十八大提出"五位一体"的发展战略,生态文明建设被提高到更高的战略高度。生态环境问题与领导干部任期环境责任不清、环境治理不作为和环境责任追究不力存在很大的关系。在生态文明背景下,依托生态文明建设的顶层设计,文章首先探讨了政府环境责任审计的理论基础和构成要素。在此基础上,明确提出政府环境责任审计及环境责任问责的实施路径,即细分环境责任、明确审计内容、规范审计实施,多元化审计主体和问责主体、完善环境责任问责机制,优化政府环境责任审计方法。
关键词:
生态文明 政府环境责任审计 问责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王媛 陈恩伦
教育督导问责是保障教育督导实效的核心措施。当前的教育督导问责在制度建设与实施上面临着职能偏离、异体问责不足及推行不力等现实困境,这与教育督导制度变革的路径依赖、行政权本位、相关法律法规不完善以及问责制自身发展不足密切相关。在社会转型时期,完善适应政府教育职能转变客观需要的教育督导问责机制,应从教育督导问责的职能定位、权力结构以及内容体系建设三个方面着手,进一步促进教育督导问责规范化和法治化。
关键词:
教育督导问责 现实困境 问责机制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郑石桥
美国联邦政府机构内部审计和我国中央政府部门内部审计有许多重大差异,文章从公共问责的视角来探究这种差异的原因。按公共责任、机会主义、问责机制、审计这一逻辑路径分析发现,中美两国中央政府部门内部审计差异的原因是其生态环境所决定的,而这种生态环境的核心内容就是问责机制。异体问责催生同体问责,同体问责催生内部审计,问责的强度决定内部审计机构的规模和独立性,问责的内容决定内部审计业务类型。没有异体问责,同体问责也就没有基础;没有同体问责,内部审计也就没有基础。
[期刊]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
[作者]
李文彬 卢琳静
【目的/意义】强化问责是否可以提升政府绩效?学界的答案仍存在争议,需要继续检验。中共十八大后党中央实施全面从严治党、强化问责,为这一问题的解答提供了自然实验的新机会。【设计/方法】基于2010~2016年的中国家庭跟踪调查数据,使用断点回归方法,以2013年中央强化问责前后中国的县级政府绩效变化为分析对象,可以检验强化问责对政府绩效的影响及其路径。【结论/发现】强化问责在短期内显著提高了政府绩效水平,政民互动过程的回应性、服务性、公平性和规范性发挥中介效应。但是,强化问责对政府绩效的影响力呈现倒U型的发展趋势,先升后降,可持续性较差。这一立足全国宏观数据和基于自然实验的分析结果,回应了学界关于问责“有效”和“无效”的争论,提供了争论成因的初步解释,并为理解强化问责对政府绩效的影响提供了时效视角。
关键词:
强化问责 政府绩效 断点回归
[期刊] 中国内部审计
[作者]
蔡梅兰
当前我国政府公信力现状不容乐观,集中呈现出层级差现象显著、整体水平偏低的特点。行政理念层面及制度安排层面上的滞后与缺失是政府公信力流失的深层次原因。政府只有转变与更新思想观念、以法治立公信、以公开树公信、以服务赢公信,才能赢得信任,使政府公信力持续提升。
关键词:
政府公信力 困境 理念 制度 提升路径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阎波 吴建南 刘佳
政府绩效评估使政府组织向利益相关者负责,但关于政府绩效评估活动利益相关者的研究并不多见。本研究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根据面向"全国政府绩效管理研究会"专家的德尔菲调查结果,从利益相关者在政府绩效评估活动中的目前参与率和目前优先权两个维度,对市级政府的问责主体状况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问责主体存在差序格局,存在明显的"同体问责"倾向;尽管以公众参与式政府绩效评估为代表的社会问责仍有较大空间,但自上而下的政治问责和行政问责仍然处于强势地位。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曲伟强
一、界定经济责任审计问责客体的必要性(一)界定经济责任审计问责客体是问责的前提和基础问责,就是对责任进行追究。问责的组成要件应该包括:谁来问责(问责主体),向谁问责(问责客体),什么情形问责(问责范围),依据什么问责(问责标准),怎样问责(问责程序),问责对象承担什么责任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黄夏丽 许莉
本文以审计署2004~2012年审计结果公告数据为样本,从问责主体、问责客体及问责范围三个维度实证分析我国政府审计问责现状,并在此基础上基于"受托责任"及"国家治理"理论提出了完善审计问责制的意见和建议。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黄艳葵
发票是经济交易中最基本的支付凭证,对发票的管理和运用直接体现着政府治理能力的高低。本文从发票的基本属性出发,分析电子发票在规范政府开支、加强市场监管和保障消费者权益等方面的优势作用,结合国内外电子发票推广应用的经验,从提升政府治理能力的视角,探讨电子发票推广应用的路径设计与制度保障。
[期刊] 征信
[作者]
钟振明
当前基层政府公信力下降和流失严重,主要原因是行政理念偏差、行政行为失范、信息公开不充分、决策监督机制不完善等。应通过转变职能、依法行政、信息公开、反腐倡廉、行政问责、诚信教育、优化决策、公众参与等措施,推动服务、法治、透明、廉洁、责任、信用、高效、民主等"八型"政府建设,重塑基层政府公信力,跳出基层政府信任的"塔西陀困境"。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刘少良
随着社会的多元化、大数据时代的到来及公民意识的觉醒,社会公众对政府统计信息的需求越来越多,要求越来越高。在此背景下,政府统计受到的质疑却越来越多,政府统计的公信力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在我国政府统计系统中,县级政府统计部门承担了具体组织实施统计调查任务的职能,是承上启下的关键节点,如何提高县级政府统计公信力,是政府统计公信力建设中的一个重要话题。目前,我国县级政府统计工作流程一般可以划分为统计设计、统计调查、数据认定、数据公布及应
关键词:
统计公信力 政府 数据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刘少良
随着社会的多元化、大数据时代的到来及公民意识的觉醒,社会公众对政府统计信息的需求越来越多,要求越来越高。在此背景下,政府统计受到的质疑却越来越多,政府统计的公信力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在我国政府统计系统中,县级政府统计部门承担了具体组织实施统计调查任务的职能,是承上启下的关键节点,如何提高县级政府统计公信力,是政府统计公信力建设中的一个重要话题。目前,我国县级政府统计工作流程一般可以划分为统计设计、统计调查、数据认定、数据公布及应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