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552)
2023(12224)
2022(10493)
2021(9827)
2020(8515)
2019(19853)
2018(19722)
2017(38001)
2016(20475)
2015(23321)
2014(23499)
2013(23187)
2012(21458)
2011(19392)
2010(19116)
2009(17752)
2008(17559)
2007(15562)
2006(13277)
2005(11776)
作者
(58418)
(49350)
(48852)
(46759)
(31168)
(23605)
(22393)
(19123)
(18647)
(17419)
(16649)
(16535)
(15452)
(15347)
(15326)
(15201)
(14916)
(14475)
(14112)
(14103)
(12087)
(12005)
(11999)
(11304)
(11096)
(11059)
(10808)
(10707)
(9940)
(9818)
学科
(90382)
经济(90267)
管理(58279)
(57898)
(47467)
企业(47467)
方法(43394)
数学(37870)
数学方法(37377)
(24582)
(22704)
中国(21036)
业经(19675)
地方(18864)
(18371)
(17138)
农业(16423)
(15684)
贸易(15679)
(15160)
理论(14414)
(13799)
财务(13752)
财务管理(13714)
(13473)
技术(13178)
企业财务(12992)
(12545)
银行(12510)
产业(12317)
机构
大学(296704)
学院(296195)
(124112)
经济(121680)
管理(116729)
理学(101433)
理学院(100354)
管理学(98587)
管理学院(98031)
研究(95441)
中国(71298)
(60874)
科学(58132)
(56502)
(47745)
(47177)
财经(45474)
中心(45307)
(43986)
业大(43722)
研究所(43041)
(41195)
经济学(39106)
(37961)
师范(37569)
北京(37523)
农业(37522)
(37458)
经济学院(35419)
(34470)
基金
项目(201401)
科学(159127)
基金(146937)
研究(146419)
(127578)
国家(126526)
科学基金(109157)
社会(93834)
社会科(88999)
社会科学(88974)
(79115)
基金项目(78257)
自然(70715)
自然科(69057)
自然科学(69037)
自然科学基金(67805)
教育(67514)
(66489)
资助(59956)
编号(59224)
成果(47364)
重点(45556)
(45092)
(43596)
(42142)
课题(40367)
创新(39381)
科研(38915)
教育部(38882)
国家社会(38723)
期刊
(133003)
经济(133003)
研究(81637)
中国(52984)
(45066)
学报(44938)
(42839)
科学(41966)
管理(41714)
大学(34336)
学学(32565)
农业(28729)
教育(27800)
技术(26999)
(23858)
金融(23858)
财经(22865)
业经(22226)
经济研究(20732)
(19720)
问题(18291)
(15505)
技术经济(15083)
统计(14987)
(14171)
理论(13748)
(13729)
商业(13728)
(13414)
科技(13064)
共检索到42329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杨春季  肖玉琴  
2008年8月13日,赣州市委市政府正式提出将赣州打造成中西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第一城"。赣州应如何快速推进工业化进程,实现经济的跨越式发展,逐步缩小与沿海发达地区的差距,在产业承接中有所作为,走出一条符合赣州实际的新型工业化道路?本文从反梯度推移理论着手,分析了赣州在承接珠三角产业转移中的战略构想,构建了"强弓固根"的承接模式,探讨了承接对策。
[期刊] 产经评论  [作者] 黄维芳  李光德  
本文回顾了产业转移的相关文献,改进了现有产业梯度系数分析方法,并利用其绘制了大珠三角11个市服务业的19个行业的产业区域梯度表,从阶段特征、地域特征和转移方式三个方面对数据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大珠三角服务产业转移的战略构想。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曾省晖  
赣州市属典型的中部欠发达地区,近几年,在江西省政府提出江西要在中部崛起,对接长珠闽,把江西建成沿海发达地区的后花园的目标指引下,赣州市提出"对接长珠闽,建设新赣州"的发展战略,赣州市在对接之地中有明显的区位优势,但需要金融业的强力支持,金融业应主动融入产业承接。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邓水兰  刘志康  
近年来赣州承接产业转移项目和利用外资规模高速增长、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和日趋合理,但承接转移的产业集中于制造业,第三产业比重偏低;区域过于集中,国际化程度不高;项目规模偏小,产业层次不高;转移时过度看重经济数量增长,忽视可持续发展;交通基础设施不够完善,转移载体功能有限。赣州承接产业转移应坚持可持续性原则、因地制宜原则、市场主导与政府推动相结合原则,加快城市化发展步伐,扩大市场规模;加快人力资源的开发,建立健全人才培养和引进机制;加强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加快产业园区建设,提高产业配套能力;扩大开放力度,积极主动承接产业转移。
[期刊] 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汪文姣  陈志鸿  
通过对泛珠三角洲地区9个省市1992-2011年的实际利用外资数据的分析,发现我国泛珠三角洲地区外资利用呈现以广东省为一级中心,湖南、广西、江西、福建和海南为次级中心,云南、贵州和四川为外围地区的层级空间结构。此外,作为中心地区的广东省通过等级扩散为主,接触扩散为辅的方式对周边地区进行外资空间转移。在层级结构中,整个泛珠三角地区的外资利用呈现由外围向二级中心收敛,然后再向一级中心收敛的趋势,并且距离越远,收敛越慢。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陈雨明  黄小勇  
本文结合永州实际,从区位、资源、成本方面分析了承接产业梯度转移的主要优势,提出了当前金融支持产业梯度转移的制约因素,并就金融如何支持产业梯度转移提出了具体的政策建议。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张玉梅  
对于欠发达地区而言,创造条件积极承接发达地区的产业转移,是缩小与发达地区差距,实现经济跨越式发展的基本方略之一。当前,珠三角地区正处于产业升级换代产业外移时期,如何把握机遇,迎接产业转移,应对承接产业面临的挑战,实现科学有效地承接,是湛江这样一个欠发达地区迫切需要解决的重大现实问题。文章对国内外产业转移理论研究进行了述评,分析了欠发达地区湛江承接产业转移所面临的严峻挑战,并以此为基础提出了实现科学有效承接的对策措施。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饶华  
产业梯度转移在促进我国经济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大量企业社会责任缺失的问题。近年来,社会责任的逐步推行开始对我国产业梯度转移产生深远影响。作为承接产业梯度转移的热点地区,江西有必要吸取东部地区在承接产业梯度转移中的教训,充分发挥后发优势,从社会责任的视角,采取有效的措施,实现产业梯度转移的可持续发展。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沈惊宏  孟德友  陆玉麒  
产业转移是建立在经济联系的基础上,区域经济联系的强弱很大程度上影响产业转移规模的大小。从皖江各城市本身的经济实力和规模、各城市与长三角地区的可达性和经济联系总量、泛长三角地区城市流强度等多个角度,带内与带外层面相结合测算了皖江城市带各城市与长三角城市的区域联系大小。为求得区域联系综合值,作者构建了综合测算模型,利用各类区域联系数据测算出皖江各城市与长三角城市综合联系值,从区域联系角度评估皖江城市带各城市承接长三角产业转移可能规模梯次。评估得出承接产业转移规模梯次从大到小依次是:合肥、芜湖、马鞍山、安庆、宣城、滁州、巢湖、铜陵、池州。最后提出了一些为承接好长三角产业转移的办法措施。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彭继增  王幼娟  李爽  
首先运用欧式距离法测度了赣州与粤港澳大湾区的地缘经济关系,然后利用产业有序度模型,计算基于粤港澳大湾区标准的赣州产业结构有序度,并构建产业梯度——成长度系数二维坐标系模型,分析赣州对接粤港澳大湾区的产业选择重点。研究表明:第一,赣州和粤港澳大湾区具有互补性地缘关系,验证了两地对接的可能性。第二,赣州与粤港澳大湾区的产业结构较为相似,在承接大湾区产业转移的过程中,可实现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第三,大湾区可转出的产业与赣州各县市的汽车制造、现代轻纺、有色金属新材料等重点产业相契合,明确了产业承接重点。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叶嘉国  
进入新世纪以来,珠三角地区的传统制造业开始向外转移。在向广东省内欠发达地区转移的同时,一部分行业、企业积极到省外寻找投资地和转入地。一、珠三角产业转移的主要特点(一)规模偏小、进度偏慢据统计,过去3年,珠三角6个产业转出市(广州、深圳、珠海、佛山、东莞、中山)累计转出企业5983家,这个数字只相当于珠三角港资制造业企业的1/10。截至2011年6月,广州向市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中国人民银行宜春市中心支行课题组  
主动承接发达地区转移产业已成为后发地区加速产业结构调整,实现跨越式发展的重要助推方式。本文以高安市承接广东等地陶瓷产业为例,总结了产业承接过程中的经验,分析了存在的问题,为欠发达地区进一步扩大产业承接提供参考和借鉴。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周五七  曹治将  
受国际产业转移和国内经济转型的影响,东部部分劳动密集型产业向中部加速迁移,我国区域产业梯度转移面临着新的调整与选择。中部有承接东部产业转移的地缘优势、资源条件和产业基础,正面临着承接东部产业梯度转移的重大历史机遇。东部产业向中部转移仍存在诸多壁垒,制约了东中部产业深度分工和要素优化配置,阻碍了东部传统产业向中部迁移。东部和中部地区政府应进行政策调整和制度创新,推动区际产业转移和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薛漫天  何玉梅  
依据多层面的数据和面板数据计量、全局主成分分析法,构造外向型产业梯度的指标体系,评估各行业各省市的外向型产业梯度分值;筛选从沿海内迁的制造业出口企业,统计这些企业迁移发生时的外向型产业梯度势差;依据上述梯度势差和外向型产业梯度的分值,推算了安徽、江西、湖北、湖南、河南五省适宜承接的外向型产业。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张明之  谢浩  
本文对2003~2013年的低梯度地区的制造业行业中类数据进行回归分析的结果显示,产业梯度是影响区域产业转移的第一变量。而进一步关于长三角地区产业转移的细化数据显示,在空间方面,同梯度地区之间边际产业的域内转移往往强于域外转移;在时序方面,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早于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在结构方面,高、低梯度地区因产业转移整体上步入产业结构上升通道,特别是制造业在高梯度地区呈现明显的逆梯度集聚或转移趋势。为此,高梯度地区可通过渐次扩大区域经济联系的方式拓展域内产业空间转移范围,低梯度地区可通过有所侧重地构建地区产业高地的方式为向域内更低梯度地区转移产业积蓄产业势能。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