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456)
2023(9464)
2022(8113)
2021(7688)
2020(6504)
2019(15247)
2018(15013)
2017(29284)
2016(15308)
2015(17301)
2014(16841)
2013(16143)
2012(14273)
2011(12588)
2010(12271)
2009(10944)
2008(10122)
2007(8408)
2006(6804)
2005(5513)
作者
(40204)
(33669)
(33513)
(31723)
(21405)
(16094)
(15353)
(13296)
(12776)
(11774)
(11505)
(11135)
(10494)
(10469)
(10311)
(10085)
(9928)
(9779)
(9725)
(9600)
(8114)
(8098)
(8063)
(7776)
(7626)
(7512)
(7284)
(7195)
(6699)
(6647)
学科
(61537)
经济(61476)
管理(46368)
(43828)
(37912)
企业(37912)
方法(34833)
数学(31286)
数学方法(30658)
(14612)
(14592)
中国(14309)
业经(13276)
理论(11879)
技术(11676)
(10994)
(10899)
贸易(10891)
(10649)
地方(9801)
农业(9792)
(9725)
财务(9670)
财务管理(9650)
(9543)
企业财务(9135)
(8868)
(8867)
环境(8391)
(7557)
机构
学院(207584)
大学(207114)
管理(89271)
(83548)
经济(81977)
理学(79046)
理学院(78304)
管理学(76604)
管理学院(76215)
研究(59189)
中国(43386)
(41259)
科学(36147)
(35635)
业大(30108)
财经(30000)
中心(29341)
(28267)
(27904)
(27599)
(26796)
(26049)
经济学(25768)
师范(25758)
研究所(24800)
北京(24583)
经济学院(23458)
经济管理(23129)
财经大学(22884)
商学(22768)
基金
项目(153411)
科学(124054)
基金(114690)
研究(111453)
(99418)
国家(98675)
科学基金(87865)
社会(72058)
社会科(68532)
社会科学(68516)
基金项目(60874)
(59709)
自然(58557)
自然科(57395)
自然科学(57384)
自然科学基金(56345)
教育(53853)
(50259)
资助(46970)
编号(45235)
(34461)
成果(34420)
重点(34055)
(33551)
(31571)
创新(31201)
教育部(30536)
国家社会(30417)
科研(29869)
人文(29667)
期刊
(77942)
经济(77942)
研究(51406)
中国(33914)
管理(32911)
学报(28597)
科学(28112)
(27547)
(23494)
大学(23028)
教育(22807)
技术(22401)
学学(21657)
农业(16365)
财经(14236)
(13906)
金融(13906)
业经(13523)
经济研究(13196)
(12199)
统计(11463)
图书(11152)
技术经济(10924)
(10848)
问题(10242)
科技(10015)
理论(9823)
决策(9425)
商业(9358)
情报(9340)
共检索到27539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张江甫  顾新  
为探讨知识网络知识流动的扩散效应,文章引入信任系数、关系强度及边界跨界者属性等重要影响参数,构建了双阶段扩散的知识流动模型。数理建模与仿真研究发现:知识网络知识流动呈现由线形增长向指数式增长模式的演变,信任系数显著正向影响知识流动,稳定的弱关系更有利于知识网络知识流动,边界跨越者属性显著正向影响知识链间知识流动。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杜智涛  付宏  李辉  
[目的/意义]探讨网络知识社区中知识主体的交互作用,以及知识的传播问题,拓展网络知识传播扩散研究的理论与方法,同时,为网络知识社区的运行机制设计提供参考。[方法/过程]运用多主体仿真建模方法,构建了知识传播扩散的仿真模型,探讨了不同类型网络结构、知识转移能力、知识分享意愿、知识主体的交互程度对知识传播的影响。[结果/结论]小世界网络更容易加速知识传播;知识转移能力越强,则知识增长率越快;分享意愿若维持在一个合理的水平,则有利于知识的传播;有生命知识主体与非生命知识主体的交互程度与知识的传播效率呈正相关。[局限]未来考虑不同网络知识社区的定位、设计机制、激励机制等差异性对知识传播的影响,研究结论有待实证数据的检验。
[期刊] 情报学报  [作者] 关鹏  王曰芬  傅柱  
科研合作网络的知识扩散主要受知识溢出和知识创新这两个过程的影响,据此提出知识扩散的机制。采用多Agent系统建模方法构建科研合作网络知识扩散仿真演化模型,分析了网络结构、知识溢出效应和个体知识创新能力对知识扩散的影响。通过知识扩散效果评价指标的对比分析,得出如下结论:科研合作网络的拓扑结构对知识扩散效果造成影响,BA无标度网络结构优于其他网络结构(规则网络、小世界网络、随机网络);知识溢出效应主要影响知识扩散前期,随着知识溢出效率因子的递增,网络平均知识存量总体震荡上升,知识扩散速率递增,同时网络知识存量分布均衡度递减;个体知识创新能力主要影响知识扩散后期,个体知识创新能力因子大的网络表现出较强的平均知识存量增长,也加剧了网络知识存量的不均衡分布。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滕永刚  鞠晓峰  
本文以技术扩散速度为主要研究对象,根据产品生命周期和技术扩散过程中的场态特征,将技术扩散过程分为三个阶段,即场源形成阶段、场源稳定阶段、场源衰退阶段,根据不同阶段的技术扩散特点构建了三个阶段的技术扩散速度模型,并根据中国移动通信市场的发展的基本状况,应用统计工具软件对模型的拟合程度及模型参数进行估计验证,得出结果比较满意。根据此三阶段模型对技术扩散全过程中的各个阶段的扩散速度有更深入的认识。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苏鑫  赵越  
结合产业共性技术相关理论与技术扩散模型,以政府作用为调节变量,构建产业共性技术扩散的三阶段仿真模型,对产业共性技术扩散三阶段演化特征进行探讨,借助Matlab平台对主体采纳行为和共性技术扩散速度进行仿真,并以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共性技术扩散为例对仿真结果进行实证检验。研究结果表明:产业共性技术扩散先后经历了权威决策、二次创新以及附随扩散3个阶段;产业共性技术扩散的企业采纳比例遵循"S"型曲线规律,而产业共性技术扩散速度出现了"上升—下降—再上升"的"N"型走势;直接采纳二次研发成果的企业,对产业共性技术扩散影响较大;政府在整个产业共性技术扩散过程中发挥关键作用,但在扩散不同阶段政府介入方式与程度会有所差异;二次创新投入比例与成功率影响产业共性技术扩散规模和速度;只有将产业共性技术转化成专有技术或新产品,才能实现共性技术有效扩散。
[期刊] 情报科学  [作者] 魏莹  李锋  
【目的/意义】系统性分析知识扩散相关的模型和过程。【方法/过程】本文通过对知识分享型网络平台-“知乎”网络上知识扩散的实例数据抓取和分析,提出了能够更加真实反映知识扩散的网络演化模型和扩散模型。进而,通过计算机仿真,分析了知识扩散模型中相关参数对知识扩散过程和结果的影响。【结果/结论】通过知识扩散实例的数据抓取和分析,确定了以BBV加权网络演化模型和Bass扩散模型为主的知识扩散模型。通过参数分析,确定了BBV加权网络中网络权重和Bass模型中外部影响因子能够显著加速知识扩散。在实际应用中,如果忽略了这些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周素萍  
知识扩散是一个经历知识形成、知识溢出、知识吸收、知识再造和新知识形成的螺旋式上升循环过程。本文构建了高科技中小企业集群知识扩散模型,重点研究了知识溢出、知识吸收和知识创新三个阶段的影响因素。知识溢出阶段的主要影响因素有空间距离、知识型员工的聚集和流动、市场结构和社会网络;知识吸收阶段的主要影响因素有企业的研发活动、企业的学习文化、企业对新知识的敏感度、企业对知识的接受能力以及集群学习机制;知识创新阶段的主要影响因素有知识创新的主体、多元化社会资本和基础设施。
[期刊] 情报学报  [作者] 李纲  巴志超  
为探究科研合作网络中知识扩散的演化规律和动力机制,引入复杂网络和超图数学理论构建一种基于科研合作超网络的知识扩散演化模型。通过再现真实的网络组织知识传播行为,揭示科研合作网络中不同网络结构特征、结点偏好性选择、知识增长老化以及知识扩散途径与知识传播扩散过程的动态关系。考虑不同个体知识自我增长以及知识吸收能力,采用网络平均知识水平、知识扩散速率、知识均衡程度作为衡量知识扩散效果的评价指标。仿真结果表明:具有无标度特征的科研合作网络能最大限度地提高网络平均知识水平和知识扩散速率;结点知识存量偏好性选择比结点度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刁雅静  何有世  盛永祥  
基于复杂网络扩散动力学构建了社交网络情景下的新产品扩散的两阶段模型,并实证分析了微信和微博用户网络的差异化特征,最后通过多主体仿真实验发现,在产品意识的形成阶段异质性程度高的网络扩散效果显著优于异质性程度低的网络;而在购买决策转换阶段异质性较低的网络扩散效果优于异质性程度高的网络。这一结论为商家制定营销策略提供了信息支持。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刁雅静  何有世  盛永祥  
基于复杂网络扩散动力学构建了社交网络情景下的新产品扩散的两阶段模型,并实证分析了微信和微博用户网络的差异化特征,最后通过多主体仿真实验发现,在产品意识的形成阶段异质性程度高的网络扩散效果显著优于异质性程度低的网络;而在购买决策转换阶段异质性较低的网络扩散效果优于异质性程度高的网络。这一结论为商家制定营销策略提供了信息支持。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李志宏  朱桃  
从社区成员的关系网络出发,基于加权小世界网络,研究实践社区的知识扩散网络。提出用社区成员的特征关系长度和聚类系数来表证实践社区的知识扩散频率、集中度,发现它们并不是越大越好,而是应该保持在一个适度较大的水平,才能有效地促进社区的知识扩散。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张理  魏奇锋  顾新  
[目的/意义]研究构建协同创新网络演化模型,通过数值仿真揭示其知识扩散规律。[方法/过程]基于BA无标度网络模型,考虑了网络主体多方面的异质性特征,构建协同创新网络演化理论模型并利用计算机软件matlab进行数值仿真。[结果/结论]研究发现,采用无标度网络结构的协同创新网络在演化过程中其整体知识水平持续上升,知识增长速度不断提高并趋于稳定,知识资源配置较为公平。网络中各类知识的增长速度呈现出"加快—减缓—稳定趋于一致"的过程。单个主体中各类知识的存量则受到其初始知识存量、自身知识吸收能力和合作对象等因素的显著影响。[局限]未能考虑所有主体的主观性与不确定性因素,在后续研究中将进一步完善。
[期刊] 运筹与管理  [作者] 唐中君  韩中亚  
提出并验证了融合两阶段过程模型和改进Bass模型的网络社交平台上产品信息扩散模型。考虑用户转发动机构建产品信息扩散两阶段过程模型;考虑用户兴趣衰减效应改进Bass模型;融合这两个模型,考虑产品信息发布者明星效应、产品信息质量对产品信息扩散的影响,提出了产品信息扩散模型。以2019年11~12月新浪电影发布的电影预告片转发数据验证了所提模型,并与Bass模型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用户转发动机和用户兴趣衰减效应对产品信息扩散均有显著影响,所提模型的预测精度和拟合效果均优于Bass模型。所提模型可用于存在不同转发动机及具有衰减效应的其他信息转发量预测,尤其适合于在产品信息投放前期和早期对转发量的预测,是对信息扩散模型的补充。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姬晓辉  卢小根  
科技型小微企业集群组织结构是一个开放演化、适应性的复杂网络系统,从而其知识传播和扩散具有新的特点。文章首先构建反映集群组织结构变化的NW小世界网络模型,以特征路径长度、聚集系数等参数来反映其组织结构特征和知识传播的关系;其次,结合科技型企业知识吸收的五大特征要素建造网络多维度的知识扩散模型。经模型检验发现,密切的战略联盟关系和知识交流频率能显著地提高网络中的知识扩散量,降低特征路径长度,提高企业知识协同创新的能力。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孙耀吾  卫英平  
知识通过网络可实现快速扩散,高技术企业联盟是知识扩散的重要主体。借鉴疾病传播的SIRS原理构建的高技术企业联盟知识扩散AIDA模型揭示了联盟网络的知识扩散机理与特性,以TD-SCDMA产业联盟为样本的实证分析表明高技术企业联盟知识扩散具有小世界性质、无标度特性和社区结构,对于探索增强联盟稳定性和知识创新效率,促进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启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