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460)
- 2023(16383)
- 2022(13550)
- 2021(12565)
- 2020(10379)
- 2019(23537)
- 2018(23010)
- 2017(43920)
- 2016(23493)
- 2015(25990)
- 2014(25843)
- 2013(25261)
- 2012(23117)
- 2011(20597)
- 2010(20676)
- 2009(18813)
- 2008(18337)
- 2007(16329)
- 2006(14396)
- 2005(12952)
- 学科
- 济(105868)
- 经济(105766)
- 业(89729)
- 企(79128)
- 企业(79128)
- 管理(78300)
- 方法(43230)
- 数学(33507)
- 数学方法(33096)
- 农(32712)
- 业经(32432)
- 财(29835)
- 中国(28039)
- 地方(26069)
- 农业(23501)
- 务(21809)
- 财务(21758)
- 财务管理(21721)
- 企业财务(20586)
- 技术(20224)
- 制(19072)
- 理论(18959)
- 和(18253)
- 贸(17248)
- 贸易(17232)
- 易(16647)
- 环境(16179)
- 划(16151)
- 策(16030)
- 学(15578)
- 机构
- 学院(330593)
- 大学(320578)
- 济(136037)
- 经济(133288)
- 管理(131787)
- 理学(112680)
- 理学院(111432)
- 管理学(109688)
- 管理学院(109045)
- 研究(104514)
- 中国(82324)
- 京(67199)
- 财(63821)
- 科学(62753)
- 农(51910)
- 江(51853)
- 所(50794)
- 财经(50319)
- 中心(49610)
- 经(45662)
- 业大(45452)
- 研究所(45436)
- 范(43513)
- 师范(43094)
- 北京(41866)
- 州(41590)
- 经济学(40514)
- 农业(40238)
- 院(38676)
- 财经大学(36917)
- 基金
- 项目(217409)
- 科学(173898)
- 研究(162593)
- 基金(157821)
- 家(135576)
- 国家(134320)
- 科学基金(118462)
- 社会(104736)
- 社会科(99423)
- 社会科学(99401)
- 省(88432)
- 基金项目(84574)
- 自然(75909)
- 教育(74364)
- 自然科(74195)
- 自然科学(74181)
- 自然科学基金(72862)
- 划(71376)
- 编号(66063)
- 资助(63351)
- 发(51347)
- 成果(50823)
- 重点(48579)
- 创(48007)
- 部(46982)
- 课题(45389)
- 创新(44089)
- 国家社会(43084)
- 业(42647)
- 发展(41406)
- 期刊
- 济(159021)
- 经济(159021)
- 研究(94738)
- 中国(65590)
- 管理(53651)
- 财(52752)
- 农(48440)
- 科学(43706)
- 学报(42810)
- 教育(34816)
- 大学(34211)
- 农业(33699)
- 技术(33099)
- 学学(32376)
- 融(30717)
- 金融(30717)
- 业经(29588)
- 财经(24529)
- 经济研究(23396)
- 经(21215)
- 问题(20926)
- 业(19693)
- 技术经济(17999)
- 现代(16387)
- 商业(16286)
- 财会(16118)
- 资源(15688)
- 贸(15162)
- 科技(14920)
- 统计(14535)
共检索到49947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梁雪松
通过"高铁"运营为旅游业带来区位机遇的研究表明,区位优势转换为旅游经济优势的中间环节———"武广高铁"的出现,为湖南带来了南北双重区位空间转移机遇。交通的便利带来了旅游区位机遇响应,使"小时旅游圈"建立了"同城效应";交通的便利使旅游淡旺季逐渐模糊,让游客的出游和旅游消费更趋理性,也给今后的旅游带来了转变。同时,根据抽样调查取得的基础数据统计得知不同的交通距离对游客出游选取交通工具的竞争点和临界值,并得出相应的结论和启示。
关键词:
区位机遇 武广高铁 空间转移 湖南旅游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肖雁飞 张琼 曹休宁 廖双红
首先利用调研成果,得出武广高铁旅客行业和目的特征,并选取武广高铁对湖南生产性服务业发展影响的主要指标,与湖南铁路客运量构建双对数模型,运用灰色预测和"有无对比法",代入双对数模型中,得到武广高铁对各主要影响指标的贡献率。结果表明:2010年,武广高铁开通对湖南生产性服务业固定资产投资额、生产性服务业就业人数、生产性服务业增加值、第三产业增加值、城市化率的贡献率分别是6.67%、2.57%、5.16%、5.90%、0.16%,2011年这一贡献率上升为8.26%、4.01%、7.23%、7.74%、2.01%,说明武广高铁的开通确实对湖南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水平做出贡献,并且随着高铁开通时间的延长,这一贡献将不断增加。
关键词:
武广高铁 生产性服务业 湖南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余泳泽 伏雨 庄海涛
高铁以其高速、便捷的特征极大地提升了区域可达性,高铁开通究竟对中国区域旅游业发展带来了怎样的影响?为了深入探讨这一问题,本文基于2004—2013年中国287个地级市层面的数据,利用双重差分法和倾向得分匹配—倍差法分析了高铁开通对区域旅游业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总体来看,高铁开通促进了沿线城市旅游业的发展,相比未开通高铁的城市,开通高铁的城市旅游业收入呈现了更快速的增长;高铁开通对旅游业的发展具有一定的时滞效应,在开通后的第2—3年影响效应逐年增强;高铁开通对旅游业的影响呈现较为明显的区域异质性,高铁对旅游业的促进作用从东到西逐渐减弱。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冯烽 崔琳昊
完善的交通基础设施网络是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旅游生活需求之重要前提。我国高铁快速发展,高铁开通是成为推动区域旅游发展的"引擎",还是仅起到交通"过道"的作用,这需要通过有效的方法予以甄别。本文基于2003—2016年中国286个城市的面板数据,使用渐进型双重差分法评估了高铁开通对站点城市旅游业发展的影响。研究发现:控制年份、城市和剔除其他因素影响后,整体上,高铁开通对站点城市国内游客人数和游客总人数的增长具有正向的影响但并不显著,甚至有较弱的证据显示高铁开通平均降低站点城市大约5%的国内旅游收入和总收入,这一结果提示,对大多数站点城市而言,高铁仅作为城市的"过道",没能成为拉动旅游业发展的"引擎"。对不同城市的异质性分析表明,高铁的旅游效应仅在五线城市表现显著,高铁开通可平均增加五线城市14.82%的国内游客人数。机制分析显示,高铁开通对影响旅游业发展的城市规模效应、结构效应和技术效应都并非是简单的正向传导路径,而是表现为正、负向影响并存的传导模式,从而导致了高铁开通的旅游效应不显著。
关键词:
高铁 旅游业发展 双重差分法 过道效应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黄爱莲
高速铁路由于减少交通成本、改善可进入条件成为区域旅游开发的一种重要工具。文章以新经济地理模型为理论基础,讨论交通与旅游业的关系,由于运输成本减少,旅游企业在交通廊道形成集聚与扩散效应,导致旅游地空间结构及旅游需求的变化。以武广高铁为例,通过研究武广高铁开通后对区域旅游发展的影响,探讨高铁营运对旅游业的挑战,提出应优化旅游产品结构以加强高铁沿线旅游的空间集聚,从而促进旅游业发展方式转变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高铁 新经济地理模型 空间竞争 旅游产业
[期刊] 旅游科学
[作者]
曾玉华 陈俊
高铁作为现代化的陆地交通工具是影响旅游发展的重要因素。本文基于2005—2015年我国286个地级及以上城市数据,采用双重差分方法定量测度了高铁开通对站点城市旅游发展的促进效应。结果表明:高铁开通使得站点城市旅游人数和旅游收入分别提高了18. 51%、24. 99%,并且高铁开通对旅游发展的促进效应随时间的推移逐渐增强,该结论在剔除入境旅游、城市等级、城市规模等影响后依然稳健。进一步分析发现,公路交通越发达的城市高铁开通对其旅游发展的促进作用越弱,旅游经济依赖度越高的城市高铁开通对其旅游发展促进作用越强。该结论对于优化我国城市旅游空间格局,促进城市经济发展具有一定的启示。
关键词:
高铁 旅游 双重差分 城市经济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覃成林 郑海燕
文章从旅游经济增长和区域旅游合作两个方面,分析了武广高铁开通运营对粤湘鄂沿线区域旅游发展的影响。首先,以广州为例,在旅游收入自回归分布滞后模型中引入高铁开通与否这个虚拟变量,分析发现武广高铁开通运营对沿线城市旅游经济增长有显著影响。其次,通过对武广高铁沿线区域旅游合作的分析,发现武广高铁的开通不仅促进了沿线城市旅游业的发展,而且显著地促进了区域旅游合作。在此基础上,文章进一步提出了有效利用武广高铁开通运营所带来的发展机遇,促进粤湘鄂沿线区域旅游经济发展,深化区域旅游合作,推动区域旅游一体化发展的建议。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朱国南
湖南省位于我国中部腹地,是东西、南北的交通要衢。她自然风光绚丽多姿,山川以奇、险、幽、秀著称;气候温湿宜人,物产资源丰富。同时,名胜古迹遍布三湘四水,土特产和工艺美术品种繁多,特色鲜明;另外,还具有浓厚的民族风情。这些条件,都是发展旅游业的良好基础。笔者拟就湖南旅游业的现状,对旅游市场的剖析并预测其发展趋势等问题,提出自己的意见和建议。一、湖南旅游业的现状及特点80年代是湖南省旅游事业蓬勃发展的时期,下面分别从国际旅游与国内旅游两方面来谈。1、国际旅游迅速发展,旅客流量逐年增长湖南的国际旅游业始于60年代,不过当时每年自费来湘的外国人仅200~300人。进入80年代后,外国游客迅速增加,据1985年统计,全省该年共接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吴荣华 卿雄志 贺清云
近年来湖南旅游业发展迅猛,旅游业逐渐成为产业结构中重要组成部分。本文针对湖南省旅游业发展的相关驱动因子研究相对缺乏的现实,采取数学计量的方法探讨湖南省旅游业发展的驱动力,并采用聚类分析法,对湖南省旅游业的空间布局进行相关分析,为湖南省未来旅游业的健康协调发展提出相关发展思路和对策。
关键词:
湖南省 旅游业 发展驱动因子 计量分析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李松柏
旅游与交通的关系密切。随着"高铁时代"的到来,高铁正在改变我国旅游交通格局,使"快旅慢游"成为可能,必将推动"散客自由行"较快发展,高铁沿线旅游资源品位高、以前被忽视的区域将成为新的旅游热点,高铁沿线旅游合作呈现新的特点。我国旅游业要抓住高铁带来的发展机遇,高铁沿线地方政府应重视高铁配套设施建设,推进交通的多网融合,旅行社、宾馆饭店、景区景点等旅游支柱产业应主动接轨高铁,重视高铁沿线城市的旅游合作,完善散客出游环境,以实现"高铁时代"我国旅游产业更好的发展。
关键词:
高铁时代 旅游业 发展策略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丁晓楠
随着景区的快速发展,为了实现经济效益,更好地展现景区的形象,和充分发挥自身的资源优势,景区内的乡村也应大力发展旅游业。面对景区乡村发展过程中存在的诸多问题,可以创建"114"空间布局模式,强化旅游服务硬件建设,增添山地休闲度假项目,植入乡村背景文化,优化服务基地生态环境,同时做好乡村的经营管理工作。
关键词:
旅游业 景区 乡村 开发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汪德根
高铁"时空压缩"效应将使都市圈旅游辐射范围进一步扩大。利用GIS空间技术分析方法测度武广高铁对武汉、长株潭和珠三角三大都市圈核心城市可达性影响,结果表明:武广高铁开通前,武汉、长株潭和珠三角都市圈核心城市的各等时圈基本上呈同心圆状,且连续紧凑;高铁开通后各等时圈由同心圆状变为带状,表现出稀疏性和不连续性。三大都市圈核心城市"一日游"所辐射范围的城市数量由高铁开通前不足一半到高铁开通后超过一半;且只需在4~5h以内辐射到三大都市圈的最远城市。以都市圈为基本空间结构单元,通过确定大尺度区域重点旅游发展点、旅游发展轴和旅游地系统,依据"核心—边缘"理论和"板块旅游"空间结构原理,构建不同等级的旅游板...
关键词:
都市圈 可达性 旅游空间优化 武广高铁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