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3201)
2023(19217)
2022(16059)
2021(15040)
2020(12491)
2019(28988)
2018(28661)
2017(54056)
2016(29253)
2015(33313)
2014(33229)
2013(32881)
2012(30861)
2011(28203)
2010(28355)
2009(26353)
2008(26257)
2007(23370)
2006(20656)
2005(18932)
作者
(85470)
(71585)
(71292)
(67766)
(45641)
(34355)
(32590)
(27899)
(27335)
(25690)
(24359)
(24287)
(22823)
(22701)
(22286)
(22249)
(21237)
(21206)
(20688)
(20619)
(17948)
(17518)
(17394)
(16366)
(16092)
(16085)
(15862)
(15766)
(14501)
(14249)
学科
(130606)
经济(130468)
管理(83339)
(78673)
(63185)
企业(63185)
方法(55625)
数学(48866)
数学方法(48161)
中国(39558)
(35386)
地方(30597)
(30140)
业经(28067)
(25854)
(24518)
贸易(24496)
(24067)
农业(23752)
(23749)
(20515)
银行(20478)
环境(19889)
(19781)
金融(19777)
(19755)
理论(19743)
(19678)
技术(18360)
(18216)
机构
大学(423066)
学院(422138)
(176536)
经济(172790)
管理(161327)
研究(147995)
理学(137799)
理学院(136162)
管理学(133638)
管理学院(132815)
中国(113868)
(91983)
科学(89639)
(80753)
(74667)
(69842)
中心(68926)
研究所(67508)
(65238)
财经(63647)
业大(60726)
北京(58861)
(57854)
(57801)
师范(57305)
农业(54455)
经济学(54289)
(53509)
(52360)
经济学院(48788)
基金
项目(278890)
科学(220623)
研究(203305)
基金(203135)
(177208)
国家(175740)
科学基金(151022)
社会(130232)
社会科(123434)
社会科学(123399)
(107920)
基金项目(106042)
自然(97342)
自然科(95072)
自然科学(95044)
教育(94288)
自然科学基金(93329)
(91753)
资助(84696)
编号(82229)
成果(67123)
重点(63175)
(63090)
(62166)
(57634)
课题(57534)
国家社会(54304)
创新(53835)
教育部(53320)
科研(53285)
期刊
(198011)
经济(198011)
研究(126927)
中国(89852)
学报(64731)
(63591)
(62363)
科学(60775)
管理(60105)
大学(49116)
教育(48802)
学学(45664)
农业(43244)
(40829)
金融(40829)
技术(38465)
业经(32246)
经济研究(32059)
财经(31442)
问题(27288)
(27136)
(23891)
图书(23648)
统计(22276)
(21775)
技术经济(21448)
资源(20375)
(20137)
(19531)
世界(19308)
共检索到64805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徐元晨  邱德荣  
资源型城市一般面临资源成本快速上升、产业刚性的双重约束,如何充分利用全球价值网络以寻找合适路径具有突出的民生意义。不同于以往的研究思路,从双重动态价值网络理论框架出发,基于市场潜力、城市发展能力变量进行资源型城市二维分类,并在动态价值网络变量基础上对城市发展的影响因素展开实证研究。结果发现:不同于商贸型城市,资源型城市主要采取间接方式融入价值网络,采用供应商驱动发展形式,流动要素禀赋存在结构性矛盾;市场需求驱动力发挥关键作用,传统的资源投入、城市能力的边际影响具有相互替代效应。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分类定位—价值发现—价值管理和创新"的资源型城市政策设计逻辑,路径调整重点是构建资源型城市市场经济循环体系,并进行城市分类管理。
[期刊] 西部论坛  [作者] 李博  张旭辉  
发展服务业是资源型城市实现经济转型的重要途径之一,但我国资源型城市数量众多且差异巨大,经济转型的目标、方式和途径也必然有所差别。以我国107座地级资源型城市为样本,对不同类型资源型城市服务业2005—2015年的发展态势进行比较分析,结论表明:资源型城市的服务业发展符合产业演进的一般规律,但滞后于我国服务业发展的整体进程;不同类别的资源型城市服务业发展表现出不同的特征,各城市的特征与其区域分布、城市类型、经济增速和工业化阶段有关,尤其受到所处工业化阶段的影响。资源型城市发展服务业,不应单纯提升服务业占比和片面追求服务业高端化,而应与其所处工业化阶段相适应,并充分利用资源型产业的比较优势和产业基础,才能顺利实现经济转型。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彭会军  关继荣  
为进一步研究资源型城市转型规律,深化对我国资源型城市转型的战略思考,国家发展改革委东北振兴司组织由部分省、市发展改革委和研究机构参加的代表团,赴英国、法国、德国进行了为期12天的资源型城市转型专题实地考察研究。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聂雷  王圆圆  张静  张宇硕  
展开绿色转型绩效评价对资源型城市的经济转型与绿色发展意义重大。借鉴可持续发展理论,构建资源型城市绿色转型绩效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利用主成分分析法对114个资源型地级市的绿色转型绩效进行测度,继而采用Dagum基尼系数考察了不同类型城市的绿色转型绩效差距及其来源。结果表明:首先,资源型城市的绿色转型取得了显著成效,绩效的高低主要依赖于经济转型和社会转型效果,环境转型绩效存在较大的提升空间;然后,不同类型城市的经济、社会和环境转型发展存在周期性特征,但由于四类资源型城市的转型途径不同,转型效果也存在差异;最后,城市绿色转型总体差距呈现出缩小的趋势,成长型和再生型城市的组内差距整体都呈现扩大的趋势,成熟型和衰退型城市组内差距呈现缩小的趋势,成长型和再生型城市之间的差距最大,均值为0.1585,成熟型和衰退型城市之间的差距最小,均值为0.0858,组内差距的缩小是总体差距缩小的主要因素。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沈滨  肖华堂  
一部分资源型城市经济水平经过一段较快的增长之后,发展速度缓慢甚至停滞,并产生了普遍的地区性问题。造成我国资源型城市目前的困境,主要是地区经济发展过程中一些阻碍经济增长的问题没得到及时有效解决,以及资源经济价值相对优势时间差异。文章通过对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进行深入分析,试图提出解决资源型城市问题、促进城市和地区经济持续良性发展的有效方法。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曹富国  刘欣瑜  邓韬  
在当前资源型城市转型升级的过程中,传统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如何逐步降低资源型产业的发展地位,选择有效的替代产业,制定相关政策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已经成为当前资源型城市经济发展的重要课题。山西省是典型的资源型地区,作为山西的省会,太原市更是资源型城市的重要代表。文章选取太原市为典型案例,通过分析太原市产业结构现状及存在的困境,厘清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升级的路径,为今后太原市乃至像东北资源型(成片)地区以及全国其他资源型城市转型升级提供相应的路径、方案,进而为我国资源型城市转型升级提供切合实际的理论支持。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富元斋  
本文分析了资源型城市低碳发展的制约因素,并在考察国内外有代表性的资源型城市低碳发展成功实践的基础上,从政府低碳引导、企业低碳运营、市场低碳运作、社会低碳布局、公众低碳行为等五个方面系统总结了对我国资源型城市低碳发展的启示及应采取的策略。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刘云刚  
对于资源型城市范畴的界定,目前有多种方法,其主流是采用职能界定。职能方法虽然易于定量化却并不适合中国资源型城市的实情。文章在吸收既有成果的基础上,从城市发生学分类的角度,对资源型城市的范畴进行了重新界定,并对其分布状况和总体特征作了分析:界定资源型城市(县级以上)共5种类型63个,其中煤炭型城市最多,约占总数的3/5。这些城市分布于全国21个省区,特别是黑龙江、辽宁、山西、河南、山东、安徽6省最为集中。地级资源型城市数量约占全国地级城市数的19%,市区人口约占全国地级城市人口的12.4%,国内生产总值约占全国地级城市的10.4%。资源型城市人口和经济规模相对较小,但它是中国城镇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文章从一个侧面丰富了对中国资源型城市的认识。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张文忠  余建辉  
本文总结了中国20多年来关于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政策演变和不同阶段的转型发展重点,并分析了推进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的成效。主要结论如下:(1)中国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政策近二十年来的发展演化路径,基本遵循了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相结合的发展逻辑,经历了从“行政干预”“行政引导”到“综合治理”的变迁,国家角色不再以单一化的行政干预方式出现,而是以国家、市场与社会的复合型关系系统推进政策治理,施策对象逐步扩大,施策领域呈现精细化、专业化的演化特征。综合来看,政策演化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即解困阶段、分类治理阶段和高质量发展阶段。(2)当前国家已经形成了以资源枯竭城市转型发展、资源富集城市创新发展、独立工矿区改造提升和采煤沉陷区综合治理为重点的“四位一体”的发展政策框架。从解决资源枯竭城市衰退问题入手,重点关注两类特殊困难地区,同时面向未来规避资源富集地区发展路径依赖,构成了全方位的政策引导体系。(3)各资源型城市充分利用当地优势和发展基础,初步形成了特色化的转型发展模式。(4)在新时期资源型城市面临着碳减排任务大、经济增长乏力、特殊地区发展困难等严峻挑战,亟需全力破解重点问题,推进可持续发展进程。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刘丹  姚平  
本文分析了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中技术创新与制度创新的主要驱动作用,针对资源型城市发展的不同阶段,探讨了协同驱动模式从技术创新主导型向制度创新主导型,再向两种创新共同主导型的协同演进路径,并研究了各协同模式的驱动机制。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赵常恒  
基于资源型城市20032011年的面板数据,采用卫星灯光数据考察人力资本和物质资本两个生产要素的流动对资源型城市经济发展绩效的影响。研究发现:资源型城市的要素流动存在一个悖论,即就资源型城市平均而言,人口流动越活跃,其经济绩效相对越低;货物流动越活跃,其经济绩效越高。其背后的影响机制是:人口流动越活跃的资源型城市其本身的产业结构不均衡,阻碍了经济发展;货物流动越活跃意味着经济发展中的物质资本积累和交换越流畅,因而会促进城市的发展。并提出促进资源型城市转型的政策建议。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王柏杰  郭鑫  
从微观层面分析了资源型地区地方政府行为作用于地区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变迁的内生机制。利用7省43个资源型地级市2003-2014年的调查数据,从地方财政分权、地方官员晋升激励、地方官员自利行为和资源禀赋四个维度探究资源型地级市经济结构单一、对资源价格依赖过度、经济波动大等发展困境。实证结果发现:地方财政分权、地方官员自利行为、资源禀赋对地区经济增长具有显著的正向作用;地方官员晋升激励与经济增长的关系不显著,且对经济增长有弱的负向作用。进一步,剖析和分解资源禀赋以及政府分权、地方官员政治晋升激励、政府官员自利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王柏杰  郭鑫  
从微观层面分析了资源型地区地方政府行为作用于地区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变迁的内生机制。利用7省43个资源型地级市2003-2014年的调查数据,从地方财政分权、地方官员晋升激励、地方官员自利行为和资源禀赋四个维度探究资源型地级市经济结构单一、对资源价格依赖过度、经济波动大等发展困境。实证结果发现:地方财政分权、地方官员自利行为、资源禀赋对地区经济增长具有显著的正向作用;地方官员晋升激励与经济增长的关系不显著,且对经济增长有弱的负向作用。进一步,剖析和分解资源禀赋以及政府分权、地方官员政治晋升激励、政府官员自利行为对产业结构的影响,发现资源型地方政府行为显著促进了第二产业的发展,尤其是采掘业,易形成"官煤(油)经济",抑制了第一、三产业的发展,多年来造成了产业结构失衡,掉进了"资源诅咒"陷阱。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赵辉  刘学敏  
基于资源型经济的发展路径,利用最优生产选择模型,从资源约束和突破资源约束两个角度,考察了资源型经济转型路径中的要素使用特征。认为无论是在资源约束下的经济转型路径,还是突破资源约束的经济转型路径,转型的关键因素均在于提高对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的利用水平和利用效率。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