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952)
2023(7041)
2022(6073)
2021(5634)
2020(4890)
2019(11280)
2018(10970)
2017(21378)
2016(11224)
2015(12459)
2014(12052)
2013(11538)
2012(10201)
2011(8810)
2010(8243)
2009(7126)
2008(6415)
2007(5056)
2006(3763)
2005(2810)
作者
(29388)
(24689)
(24524)
(23220)
(15473)
(11910)
(11253)
(10031)
(9422)
(8425)
(8419)
(8248)
(7727)
(7431)
(7429)
(7417)
(7395)
(7337)
(7123)
(6976)
(5909)
(5873)
(5721)
(5620)
(5579)
(5448)
(5251)
(5144)
(4948)
(4865)
学科
(45382)
经济(45340)
管理(31950)
(30740)
方法(27852)
(25713)
企业(25713)
数学(25488)
数学方法(25073)
(11836)
(10742)
中国(9278)
业经(8589)
(8230)
财务(8193)
财务管理(8173)
企业财务(7787)
(7672)
技术(7502)
(7474)
贸易(7472)
(7315)
农业(7239)
地方(6635)
环境(6558)
理论(6408)
(6400)
(5855)
(5798)
(5140)
机构
大学(147329)
学院(147162)
管理(62677)
(60594)
经济(59595)
理学(56042)
理学院(55498)
管理学(54376)
管理学院(54108)
研究(42228)
中国(31029)
(28702)
科学(26729)
(25841)
业大(24389)
(24033)
财经(22317)
中心(21681)
(20599)
经济学(19382)
农业(19279)
(19071)
(18886)
研究所(17837)
经济学院(17802)
财经大学(17122)
经济管理(16972)
(16708)
北京(16695)
师范(16510)
基金
项目(114466)
科学(91770)
基金(86280)
研究(80161)
(75805)
国家(75264)
科学基金(66433)
社会(52777)
社会科(50329)
社会科学(50316)
基金项目(45933)
自然(44687)
(44259)
自然科(43770)
自然科学(43758)
自然科学基金(42950)
教育(37634)
(37630)
资助(35313)
编号(30920)
(25819)
重点(25617)
(24720)
(23671)
创新(23183)
科研(23091)
国家社会(22902)
教育部(22452)
成果(22336)
人文(21940)
期刊
(51659)
经济(51659)
研究(34264)
学报(24112)
管理(21844)
科学(21460)
中国(20732)
(20274)
(20271)
大学(18763)
学学(17985)
技术(15041)
农业(14238)
教育(10383)
财经(10345)
统计(9745)
(8849)
(8799)
金融(8799)
业经(8773)
经济研究(8735)
(8557)
决策(7867)
(7791)
技术经济(7742)
理论(7263)
(7183)
问题(7171)
科技(6906)
财会(6901)
共检索到18739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张新伟  易克传  孙业荣  高连兴  
针对玉米种子机械裂纹检测准确率低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双通道脉冲耦合神经网络(PCNN)模型的数字图像融合方法:1)运用离散小波变换(DWT)、非下采样轮廓波变换(NSCT)分别对预处理后的玉米种子机械裂纹图像进行分解,得到各自的高低频子带;2)对高低频子带系数分别采用不同链接强度的改进空间频率激励的双通道PCNN模型进行融合操作,得到融合后的高低频子带系数;3)通过NSCT反变换得到最终的玉米种子机械裂纹图像。试验结果表明:采用双通道PCNN模型检测玉米种子机械裂纹的准确率为97.2%;图像熵、相关熵、相关系数、均方根误差分别为0.351 1、1.731 4、0.983 5和0.526 3,整体优于LoG、DWT、NSCT和PCNN方法;双通道PCNN方法的单张图像的执行时间为14.900 7 s,运行时间最长,但效果最优。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张新伟  易克传  孙业荣  高连兴  
针对玉米种子机械裂纹检测准确率低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双通道脉冲耦合神经网络(PCNN)模型的数字图像融合方法:1)运用离散小波变换(DWT)、非下采样轮廓波变换(NSCT)分别对预处理后的玉米种子机械裂纹图像进行分解,得到各自的高低频子带;2)对高低频子带系数分别采用不同链接强度的改进空间频率激励的双通道PCNN模型进行融合操作,得到融合后的高低频子带系数;3)通过NSCT反变换得到最终的玉米种子机械裂纹图像。试验结果表明:采用双通道PCNN模型检测玉米种子机械裂纹的准确率为97.2%;图像熵、相关熵、相关系数、均方根误差分别为0.351 1、1.731 4、0.983 5和0.526 3,整体优于LoG、DWT、NSCT和PCNN方法;双通道PCNN方法的单张图像的执行时间为14.900 7 s,运行时间最长,但效果最优。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丁子予  岳学军  曾凡国  时浩文  彭文  肖佳仪  
为解决传统的种子活力检测方法存在耗时长、损伤种子等问题,实现种子活力的快速无损检测,分别利用机器学习和深度学习算法结合高光谱成像技术构建玉米种子3个活力梯度分类模型,通过人工老化方式将1 012粒玉米种子分为3个活力梯度样本,采集其高光谱数据后通过卷积平滑(SG)和多元散射校正(MSC)去除高光谱噪声,分别采用主成分分析(PCA)、连续投影算法(SPA)进行光谱特征降维,再从降维后的波段中抽取1 156、1 191和1 463 nm 3个波段合成假彩色图像,用局部二值模式(LBP)提取感兴趣区域的纹理特征,并与纯光谱特征融合。分别基于纯光谱特征构建决策树(DT)和支持向量机(SVM)模型和融合特征建立随机森林(RF)、SVM和极端梯度提升树(XGBoost)模型等机器学习模型。将假彩色图像输入ResNet18、MobileNetV2、DenseNet121、Efficientb0、Efficientb2等5个深度学习模型中进行玉米种子活力预测。结果显示,就机器学习方法而言,针对纯光谱特征表现最好的是PCA-SVM模型,其测试集准确率为92.5%;针对融合特征表现最好的是SVM模型,其测试集的分类准确率为93.1%;就深度学习方法而言,轻量化的MobileNet取得最高的测试集分类准确率99.5%;基于可解释的梯度定位类别激活映射方法表明,分类网络会重点关注玉米种子的中部或基部区域。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张新伟  高连兴  
【目的】深入研究玉米种子内部因脱粒产生机械裂纹的机理及其对种子发芽和幼苗发育的影响,为进一步优化设计玉米种子脱粒机提供参考。【方法】以辽宁主栽的辽单526、辽单565和郑单958 3个玉米品种为材料,利用体视显微技术分析玉米种子内部机械裂纹的形态结构、生成位置和扩展方向等特征,探讨内部机械裂纹对玉米种子发芽和幼苗发育的影响。【结果】(1)3个品种玉米种子中单裂纹发生率最高,达到19%~33%,其次为龟裂纹,双裂纹发生率最低,仅为2%~5%;裂纹主要产生于冠部,并向背部、侧面和腹部扩展。(2)内部机械裂纹对玉米种子发芽率、子叶长、胚根长、胚根数影响明显,其中龟裂纹对玉米种子的发芽和幼苗发育影响最...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朱倩丽   赵官涛   王露   何翔   张洋洋   王常清   聂江山   陈秀蓉  
禾谷镰刀菌(Fusarium graminearum)是真菌性玉米茎基腐病的主要致病菌之一,为了减少种子带菌对该病害的传播,本研究采用巢式PCR技术构建玉米种子检测体系,并对其进行特异性、灵敏度和可行性检测。结果表明,该体系可有效检测到玉米(Zea mays)种子携带禾谷镰刀菌的情况,灵敏度达4.224 pg·μL-1,是一种快速、灵敏、特异性强的检测体系,为玉米茎基腐病种子带菌检测、早期诊断和及时防治提供技术支持和理论依据。本研究是运用巢式PCR技术检测玉米茎基腐病主要致病菌-禾谷镰刀菌在国内的首次报道。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雷屈文  李旻  丁元明  王云月  
采用DAS-ELISA对从泰国进口的6个玉米品种的种子进行玉米褪绿斑驳病毒(Maize chlorotic mottle virus,MCMV)检测,结果显示其中1个样品为MCMV阳性,其他品种为阴性。RT-PCR检测结果进一步证实该样品为阳性。对PCR产物进行测序,将分离物序列与已发布的23条MCMV序列进行比对和系统进化分析,结果表明该分离物的序列与中国分离物和泰国分离物的遗传距离较近,同分化在进化树的同一个簇。取5号样品的100粒种子进行DAS-ELISA检测,结果仅有2粒种子为阳性,即MCMV的检出率为2%。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可成友  吴晓芳  刘世强  
以单粒玉米杂交种子发芽4 ̄5d的幼苗为试材,提取葡萄糖苷酶进行电泳检测,根据亲本玉米葡萄糖苷酶1(Glul)等位基因的突变类型,准确、快捷地检测玉米杂交种子纯度。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葛荣朝  赵宝存  李薇  王莎莎  沈银柱  黄占景  
应用玉米盐溶蛋白PAGE电泳方法检测了10个玉米品种的纯度及其杂交种的真实性。通过品种间的盐溶蛋白谱带的对比,发现其中有2条蛋白带是各品种所共有的,而除这些共有的蛋白带以外,各品种还具有一些特异条带。根据每个品种特有的蛋白条带,建立其特征条带图谱,可应用于该品种的相关鉴定工作。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刘敏洁  许昍  王建华  孙群  向春阳  
为探索快速、高效检测甜玉米种子生活力的方法,利用机器视觉技术(Seed Identification)批量快速提取金菲甜玉米种子的Red(红基色)、Green(绿基色)、Blue(蓝基色)、Hues(色相)、Saturation(饱和度)、Brightness(亮度)、Light(明度)、a(红色至绿色的范围)、b(蓝色至黄色的范围)、灰度、宽度、长度和投影面积等物理特征参数,通过单粒发芽试验确定每粒种子的生活力,然后采用人工神经网络和二元逻辑回归结合主成分分析进行建模。结果表明:1)a值、b值、Saturation和投影面积与种子的活力均存在极显著或显著相关,且变异系数相对较大,其中当a≤3时,发芽率可从72.7%提升至77.6%,获选率达到79.4%;投影面积≤77.31mm2时,发芽率可提升至73.7%,获选率87.6%;2)用13个物理指标标准化后直接进行人工神经网络建模,双隐藏层(训练集∶测试集=6∶4)建模,模型整体预测正确率为74.2%,优质种子获选率达到93.8%,发芽率可提升至76.9%;3)经二元逻辑回归模型预测发芽率为74.5%,但神经网络模型稳定性优于二元逻辑回归建模。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朱文学  曹崇文  
玉米应力裂纹具有近似的自相似性,可用分形理论进行研究。利用盒维数的定义测量并计算了整个剖面上单裂、双裂和龟裂的平均分维值。提出了当量分维概念,计算并分析了不同干燥条件下得到的玉米样品的当量维数。
[期刊] 实验技术与管理  [作者] 张立军   王杭   李科伟   刘德昊   张强   马哲   李明   张伟健   殷晓康  
裂纹故障是影响生产生活和设备安全运行的一大因素,裂纹检测实验对于检测技术应用和裂纹故障信息获取具有重要意义,但领域内缺乏对检测实验的系统性归纳与剖析。该文对当前代表性的裂纹检测实验方法进行了分类比较,针对裂纹信息介绍了定位、形貌和深度的检测实验,从先进传感器、数据处理与机器学习应用等3个方面探究了裂纹检测实验方法进展。最后根据国内外裂纹检测实验的研究现状,提出了在裂纹扩展方向检测、误报漏报及实验与实际工况贴近程度方面所面临的挑战,并从实时动态、远程无线和多故障耦合检测等方面进行了展望,为今后裂纹检测实验方法的研究与发展提供了参考。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陈鹏  
(一)玉米种子行业收入、成本核算的特点玉米种子的生产期间一般为3-11月,销售、加工期间一般为11月至次年6月。玉米种业公司于每年的2-3月与农户签订制种合同,将亲本种子(专门生产杂交玉米种子的种子)提供给农户,由公司派遣生产技术人员向农户提供制种技术指导,利用农户的土地和人力繁育种子;7-11月公司与种子经销商签订框架性的种子销售合同,10-11月公司从农户手中将种子收购入库,同时与农户结算种款;11月至次年6月经销商在种子销售合同框架性协议下,分批次下订单采购提货,种业公司按照客户提出的提货申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魏萱  何金成  郑书河  叶大鹏  
为了提高土鸡蛋表面微裂纹检测的准确度和效率,提出一种基于图像纹理特征的土鸡蛋微小裂纹无损检测方法.利用工业相机对150枚土鸡蛋采集数字图像,采用高斯滤波、灰度变换等方法对土鸡蛋图像进行预处理;利用灰度共生矩阵进一步提取图像纹理特征,将纹理特征参数作为不同分类器包括簇类独立软模式法、线性判别分析(linear discriminant analysis,LDA)和偏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输入,进行土鸡蛋有无裂纹判别.结果表明,采用图像纹理特征参数建立的土鸡蛋有无裂纹LDA模型判别准确度最高,达到96.0%.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潘磊庆  屠康  刘明  詹歌  邹秀容  
为了提高鸡蛋裂纹检测的准确性,建立了声学敲击检测鸡蛋裂纹的装置,采集和分析鸡蛋被敲击后的声音信号。提取了4个特征频率、偏斜度平均值和峰度平均值共6个特征参数,并作为神经网络的输入量,创建了基于MATLAB的结构为6-15-2的3层BP神经网络模型判别鸡蛋裂纹。检测结果显示:对蛋壳受各种程度破坏后的鸡蛋判别精度可达92%以上,对蛋壳完整的鸡蛋判别精度达到96%,对鸡蛋总体的判别精度可达94%。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秦炎炎  王树才  李赛飞  
针对基于声波信号的鸡蛋裂纹检测过程中易受到噪音干扰的问题,采集运输线上敲击鸡蛋产生的声波信号,对信号进行递归图分析,采用递归定量分析提取递归图的量化特征参数,用于鸡蛋壳裂纹的分类检测。分别构建基于支持向量机(support vector machine,SVM)、反向传播神经网络模型的鸡蛋裂纹分类检测模型,对300枚鸡蛋进行检测。结果表明,SVM检测模型效果较好;在SVM模型中,完好蛋和裂纹蛋的识别率分别达93.98%和95.52%,效果理想。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