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625)
2023(15754)
2022(13422)
2021(12647)
2020(10902)
2019(25172)
2018(25199)
2017(47806)
2016(26374)
2015(29582)
2014(29551)
2013(28514)
2012(26139)
2011(23563)
2010(23795)
2009(21999)
2008(21870)
2007(19895)
2006(16951)
2005(14645)
作者
(75207)
(63127)
(62950)
(59833)
(39928)
(30295)
(28633)
(24664)
(23713)
(22569)
(21451)
(21347)
(19966)
(19757)
(19614)
(19351)
(19089)
(18726)
(18314)
(18013)
(15650)
(15642)
(15433)
(14458)
(14141)
(14069)
(14051)
(13993)
(12797)
(12562)
学科
(102197)
经济(102103)
管理(79714)
(74125)
(62946)
企业(62946)
方法(50872)
数学(44603)
数学方法(43856)
(27049)
中国(26567)
(26125)
(23111)
业经(22111)
技术(21060)
地方(20180)
理论(19047)
(18639)
环境(17867)
农业(17801)
(17432)
贸易(17421)
(16967)
财务(16895)
(16877)
财务管理(16853)
(16819)
企业财务(15975)
(15566)
银行(15521)
机构
大学(371702)
学院(371148)
管理(143850)
(143350)
经济(140177)
理学(125117)
理学院(123679)
管理学(120957)
管理学院(120270)
研究(118552)
中国(88041)
(78042)
科学(76743)
(65149)
(61380)
(59534)
业大(57545)
(55989)
中心(55885)
研究所(54726)
财经(52564)
(50053)
师范(49483)
农业(48416)
北京(48408)
(47631)
(44737)
经济学(43586)
(43310)
技术(41265)
基金
项目(255491)
科学(201917)
基金(184518)
研究(183599)
(161670)
国家(160368)
科学基金(138461)
社会(114536)
社会科(108570)
社会科学(108539)
(102886)
基金项目(98348)
自然(92285)
自然科(90192)
自然科学(90167)
自然科学基金(88552)
教育(87565)
(86375)
资助(75772)
编号(74274)
成果(60207)
重点(58222)
(56436)
(55553)
(54264)
课题(52381)
创新(52167)
科研(49524)
大学(48050)
计划(47595)
期刊
(150702)
经济(150702)
研究(99270)
中国(71277)
学报(59771)
科学(55058)
(53634)
管理(53036)
(51736)
教育(45767)
大学(45562)
学学(42308)
农业(36732)
技术(35863)
(27898)
金融(27898)
业经(25392)
财经(25327)
经济研究(23675)
(21776)
(20965)
问题(19893)
图书(19868)
统计(19647)
技术经济(19153)
科技(18925)
(18833)
(18569)
资源(17017)
商业(16338)
共检索到52847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情报杂志  [作者] 芮正云  蒋豪  
[目的/意义]发展创客空间是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重要途径,而高校作为培养创新创业人才的重镇理应起到带头作用,基于众创空间快速兴起的时代背景,探讨高校的创客空间建设问题。[方法/过程]首先总结了高校建设创客空间的独特优势;其次,分析了基于线上线下"双螺旋"模型的创客空间构建,以及创客空间生态系统的构成要素;最后,基于耗散结构理论论证了引起高校创客空间生态系统熵变的内外部因素,并结合高校创客空间的新生劣势提出相应的稳固机制和发展策略。[结果/结论]高校建立线上线下动态耦合的"双螺旋"创客空间发展模式,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吴亚超  周凌云  范钦满  陆凯迪  
区域物流生态系统是区域物流产业集群竞合发展的理想模式,也是区域物流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方向。文章基于生态学和复杂性科学相结合的视角,从开放性、非平衡性、非线性作用、涨落等层面探索区域物流生态系统耗散结构特性,基于自稳定和自重组过程分析其耗散结构稳定性及结构失稳原理,探索其演化分岔及"路径依赖"现象,进而建立基于Brusselator模型的演化方程,对区域物流生态系统耗散结构演化过程调控影响因素进行分析,为区域物流可持续发展规律的科学认识、产业调控政策制定等提供决策依据。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吴亚超  周凌云  范钦满  陆凯迪  
区域物流生态系统是区域物流产业集群竞合发展的理想模式,也是区域物流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方向。文章基于生态学和复杂性科学相结合的视角,从开放性、非平衡性、非线性作用、涨落等层面探索区域物流生态系统耗散结构特性,基于自稳定和自重组过程分析其耗散结构稳定性及结构失稳原理,探索其演化分岔及"路径依赖"现象,进而建立基于Brusselator模型的演化方程,对区域物流生态系统耗散结构演化过程调控影响因素进行分析,为区域物流可持续发展规律的科学认识、产业调控政策制定等提供决策依据。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谢守美  
文章运用耗散结构理论来分析企业知识生态系统,探讨耗散结构理论与知识生态系统的一致性,阐述企业知识生态系统的耗散结构特征,提出耗散结构理论对构建企业知识生态系统的几点启示。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高志强  周清明  
基于农业生态系统是一种耗散结构的认识,本文系统地分析了农业生态系统的开放性、非平衡性、非线性关系、自组织特征以及非线性动力学过程,以期为农业生态系统的调节和控制提供理论依据。分析表明,农业生态系统必须与其边界以外的自然生态系统和社会经济系统保持物质、能量、信息、资金的交换以获得自由能——负熵,来降低系统内部的熵值,并以此来维持农业生态系统的开放性、非平衡性、非线性以及自组织性。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黄松洁   石伟平   刘晓蒙  
随着全球环境的复杂变化,职业教育系统需具备强大的自我适应与自我更新能力以响应外部变化,创业教育在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过程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基于欧洲职业培训发展中心发布的研究报告,依托耗散结构理论分析,教育系统内外部的变动冲击、教育政策的灵活响应、教育理念的动态转向、教育参与者的活跃互动形塑了欧洲职业教育创业学习生态系统。欧洲职业教育创业学习通过环境调节、环境交互和自组织中心的建设,形成了外围层、中间层和核心层的秩序化多层级生态模型,价值共创、协力同心、因势利导、开拓创新是其运行特征。借鉴欧洲职业教育创业学习生态系统的成功案例,建议通过打造创业教育开放边界,推动跨领域互动合作;加强创业课程建设,深化职校师资专业技能发展;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完善创业能力评价体系,从而优化我国职业教育创业学习生态系统,促进创业教育进一步内涵式提质增效。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梁永霞  李正风  汪海波  
以波普尔的世界3理论、库恩的范式理论以及陈超美的科学计算理论为基础的科学知识图谱可以反映科学知识系统的运行机理。科学引文网络作为一种重要的知识生态系统,其中包含的科学知识增长、科学知识代谢、知识渗透、知识涌现、科学革命等现象都可以用来解释知识生态的机理。通过描绘DNA双螺旋结构发现的引文网络图谱揭示引文知识生态的微观机理。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覃世利  张洁  杨刚  刘亚  
在全球技术差距不断收敛的情境下,仅依靠创新要素的物理堆集难以取得成功。在创新文化催化下,让创新要素迸发出最大活力并重新组合,有助于突破障碍、提升创新绩效。借助生物学的基因双螺旋结构,构建企业创新文化基因模型,分析其演化机理。其中,企业战略和知识管理构成双链,创新价值观是决定基因,制度创新是助力基因,自主创新是动力基因,创新成果是能力基因;最后,在此基础上提出模型应用思路。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王瑶  金明生  
文章将信息生态学引入数字图书馆信息资源管理的研究中,构建数字图书馆信息生态系统模型,运用耗散结构理论揭示系统负熵的主要来源,阐明维持系统有序性所需的条件,尝试以新思路新方法来解决数字图书馆管理中的现实问题。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杜勇宏  
在基于三螺旋理论的创新生态系统中,相互平等的合作伙伴——政府、大学(科研机构)、产业(企业)之间日益增加的相互作用与融合导致三类主体在功能上实现部分重叠,加之相互合作产生的创新战略与创新实践,在科技服务业的推动下,与创新支持组织一起构成创新群落,实现创新驱动发展。当前,科技体制改革的关键是使三重螺旋互动发展,充分发挥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在创新型国家建设中的核心载体作用,构建科技金融、风险投资、服务中介等支撑体系。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胡曙虹  黄丽  杜德斌  
该文首先总结了三螺旋理论中大学、企业、政府三类创新主体在全球科技创新中心形成过程中的作用,并借鉴创新生态系统理论解析各创新主体和要素的特征以及创新环境的重要性。进而以硅谷为例,从实践上深入探究这一独特、高效且持续引领创新发展的全球科技创新中心的建构过程和机理。研究认为硅谷创新体系的形成是各种创新主体、要素与创新环境良性互动的结果,其中世界一流的研究型大学、"引擎"企业、奋发有为的政府是硅谷形成的主要驱动因素,密集的风险投资、大量的专业性服务机构、各种行业协会和非正式社交网络为重要的支撑要素并催化各类创新活动的产生,完善的创新基础设施和开放包容的文化环境孕育了硅谷持续创新的土壤。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刘涛  
农村生态环境系统是一个开放的非线性耗散结构,具有典型的耗散结构特点。在假设系统负熵滞后性、系统熵增即时性以及正负熵流大小均与系统熵值成正相关关系的前提下,运用耗散结构理论和熵理论,构建了一个动态熵模型,从熵角度分析了农村生态环境保护问题,并提出针对性对策,以期促进农村生态环境系统健康有序发展。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王正明  温桂梅  路正南  
"熵"和系统有序性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联关系,系统熵值的变化代表着系统有序发展程度的变化。对于封闭状态下的耗散结构系统来说,其内部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会使系统的熵值增加,系统运行开始变得不稳定。具体表现为围绕目标而有效运行的秩序受到破坏,出现控制失灵、功能紊乱的无序现象。由此,构造耗散结构系统熵模型并测量系统熵值的变化,就可以有效反映系统运行的有序程度。本文研究发现,产业系统是一个典型的耗散结构系统,其发展的有序度可以用静态意义上的"结构熵"和动态意义上的"运行熵"来反映。因此,建立产业系统熵分析模型,进而解析产业系统的"结构熵"和"运行熵",可以有效解决产业系统有序发展程度的测定问题。利用我国...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陈伟  李金秋  
运用耗散结构理论分析我国知识产权管理系统耗散结构生成机制。首先,从理论上分析我国知识产权管理系统耗散结构存在的合理性及特征;其次,利用Brusselator模型对其进行管理学转译,并选取2014-2015年统计数据,对我国内地30个地区知识产权管理系统耗散结构生成机制进行实证检验。研究结果显示:现阶段我国大多数地区知识产权管理系统耗散结构并未形成,形成耗散结构的地区仅占13%,部分经济发达地区并没有形成耗散结构,系统内部无序性程度较高,阻碍了这些地区知识产权管理水平的提升。
[期刊] 西部论坛  [作者] 伊辉勇  曾芷墨  
高技术产业创新生态系统的耗散演化可以促进创新驱动的高质量发展,并缓解区域创新发展不平衡的问题。对Brusselator模型进行经济学转译,构建"创新投入—创新环境"二维框架的评价指标体系,可以推导高技术产业创新生态系统形成耗散结构的判定条件,并可进一步运用"全局熵—突变级数"评价模型刻画系统耗散演化的过程。采用2013—2019年中国30个省级区域高技术产业相应数据的分析表明:北京、天津、上海的高技术产业创新生态系统已形成耗散结构,大部分地区虽未形成耗散结构但正向耗散结构演进;样本地区高技术产业创新生态系统的"创新投入—创新环境"二维框架整体呈现"Ⅲ象限→Ⅱ象限→Ⅰ象限"的演化趋势,且"创新投入—创新环境"的评价值趋于提高,同时各地也具有不同的耗散演化特征。在增加高技术产业创新投入的同时,更要致力于创新环境的改善,并积极构建创新主体的协同创新网络;各地区既要采取差异化发展策略,也应促进区域间的协调发展,以进一步推动高技术产业创新生态系统的耗散演进。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