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826)
- 2023(14517)
- 2022(12245)
- 2021(11520)
- 2020(9478)
- 2019(22088)
- 2018(21756)
- 2017(41310)
- 2016(21897)
- 2015(24870)
- 2014(24462)
- 2013(23896)
- 2012(22085)
- 2011(19953)
- 2010(19848)
- 2009(17880)
- 2008(17248)
- 2007(14678)
- 2006(12865)
- 2005(11459)
- 学科
- 济(99947)
- 经济(99852)
- 管理(58350)
- 业(57292)
- 企(44822)
- 企业(44822)
- 方法(43682)
- 数学(39417)
- 数学方法(38777)
- 中国(31606)
- 农(26457)
- 地方(23226)
- 业经(20945)
- 财(20270)
- 贸(19488)
- 贸易(19471)
- 易(18945)
- 农业(17841)
- 学(16105)
- 制(16099)
- 银(15145)
- 银行(15133)
- 环境(14916)
- 融(14865)
- 金融(14864)
- 行(14674)
- 技术(14568)
- 发(14213)
- 理论(13892)
- 和(13813)
- 机构
- 学院(305351)
- 大学(303835)
- 济(134491)
- 经济(132147)
- 管理(119251)
- 研究(106816)
- 理学(103095)
- 理学院(101984)
- 管理学(100004)
- 管理学院(99441)
- 中国(82185)
- 京(64856)
- 科学(62227)
- 财(57963)
- 所(52373)
- 中心(48963)
- 研究所(47592)
- 农(47037)
- 财经(46503)
- 江(43409)
- 经(42605)
- 业大(42422)
- 经济学(42056)
- 北京(41450)
- 范(40100)
- 师范(39707)
- 院(38704)
- 经济学院(37867)
- 农业(36546)
- 州(34957)
- 基金
- 项目(208378)
- 科学(166603)
- 研究(153575)
- 基金(153491)
- 家(133663)
- 国家(132599)
- 科学基金(115018)
- 社会(99844)
- 社会科(94888)
- 社会科学(94869)
- 省(79866)
- 基金项目(79848)
- 自然(73233)
- 自然科(71666)
- 自然科学(71651)
- 教育(71292)
- 自然科学基金(70361)
- 划(67807)
- 资助(63904)
- 编号(61169)
- 发(49318)
- 成果(48256)
- 重点(47130)
- 部(46902)
- 创(44100)
- 课题(42570)
- 国家社会(42475)
- 创新(41253)
- 教育部(40829)
- 科研(39717)
- 期刊
- 济(144146)
- 经济(144146)
- 研究(92024)
- 中国(62414)
- 管理(45872)
- 农(43268)
- 科学(43038)
- 财(42821)
- 学报(42428)
- 教育(34356)
- 大学(33823)
- 学学(31806)
- 农业(30459)
- 技术(30222)
- 融(28341)
- 金融(28341)
- 经济研究(24903)
- 业经(23763)
- 财经(22737)
- 经(19707)
- 问题(18906)
- 业(17199)
- 统计(16799)
- 贸(16170)
- 技术经济(15919)
- 世界(15527)
- 策(15050)
- 国际(14444)
- 资源(13907)
- 决策(13546)
共检索到45580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虞力 杨林涛
文章基于中国城乡发展差异性,建立人口双线性增长预测模型,分别对城镇和乡村人口进行考察,并以2005年人口数据为基准,对我国未来人口发展和变化做出相应预测。结果表明中国人口数量预计在2025年左右将会达到峰值,2030~2040十年间将会有一个缓慢回落的过程,然后从2040年开始人口数量急速下降,下降速率越来越快,最终在2070年左右回落到现在的数量水平。
关键词:
人口预测 双线性模型 人口发展方程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冯守平
文章利用《中国人口统计年鉴》中的部分数据,以2001年为初始年份构建了按年龄分布的女性模型-Leslie模型,对中国未来人口进行了长期预测。并得出结论:我国在短期内不缺少劳动力,但须加强劳动力结构方面的调整。文章还分别就人口老龄化问题、人口抚养比进行了分析,并得到了我国老龄化在加速,人口抚养比呈现增加的趋势的结论。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孟令国 李超令 胡广
准确的人口结构预测是未来经济发展的重要依据。论文采用人口-发展-环境模型(PDE),以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为基础,设定生育率低中高三种不同方案进行推演,预测了我国2015-2050年人口结构变化走势。结果显示:若实行较低的生育率方案,即维持现行计划生育政策不变,到2050年我国人口结构将呈现非常严重老龄化状态;若实行中等生育率方案,即实施二胎计划生育政策,我国人口结构老龄化趋势将会得到明显改善,到2030年之后我国人口结构将逐渐年轻化,呈成年型人口结构;若实行较高的生育率方案,即实施较二胎政策更宽松的计划生育方案,我国人口结构将发生根本性改变,人口结构符合年轻化人口结构的特征,但将带来大量的...
关键词:
人口结构 预测 生育率 死亡率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陈仲常 张翠姣 章翔
作者结合中国国情,探索与构建了人口发展监测指标体系和评价模型,并引入1997~2005年全国31个省份人口发展相关指标的时间序列数据和截面数据,对人口监测评价模型进行了实证检验。在此基础上,对全国31个省份人口发展过程中影响较大的人口发展监测指标和区域人口发展综合水平存在的规律性差异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平均预期寿命、二三产业人口比等指标对人口发展的影响作用显著,而且人口发展综合水平总体上呈现东、中、西逐渐下降的状况,体现了与经济社会发展、地理自然环境的密切关系。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门可佩 官琳琳 尹逊震
本文根据1949-2006年中国人口发展的实际,首次提出离散灰色增量模型和新初值灰色增量模型,并据此对未来中国人口进行预测研究。结果表明,到2007年底中国人口约达13.2133亿,到2010年将不超过13.405亿,2020年不超过13.913亿,2030年约为14.27亿,2040年约为14.52亿,到2050年约为14.69亿。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段克峰
文章在Logistic人口模型基础上建立了一种人口复合模型,通过对我国历次人口普查数据规律的研究,用一元线性回归法建立了人口净增长率模型。最后运用数学软件计算人口复合模型中参数的值,建立了我国人口总数预测模型,并对我国未来28年内的人口总数进行了预测。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李晖 陈锡康
人口问题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核心问题,预测未来人口的变化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制定相应政策的重要依据。本文探讨了人口研究的一种新途径——人口投入产出模型,利用人口投入产出模型预测了2010年至2030年我国人口总量以及结构的变化情况。首先,利用现有数据编制了2000年至2009年中国人口投入产出序列表。然后,利用人口投入产出模型及计量经济学相关方法,计算我国2010年至2030年各年人口总量以及各年龄段人口数量。最后,针对人口数量和结构的变化进行相应分析。可以看出,利用投入产出技术研究人口问题,既是投入产出技术一个新的研究方向,也是研究人口问题的新途径。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门可佩 官琳琳 尹逊震
人口系统是一个典型的灰色系统。根据1949—2005年中国人口发展的最新统计资料,提出并建立离散灰色增量模型和新初值灰色增量模型,对未来中国人口发展趋势进行预测研究。结果表明,到2006年底中国人口约达13.1471亿,到2010年将不超过13.408亿,2020年不超过13.911亿,2030年约为14.26亿,2040年约为14.50亿,到2050年约为14.66亿。
[期刊] 广东商学院学报
[作者]
解保华 陈光辉 孙嘉琳
选用Leslie矩阵人口模型能够较全面地考虑到影响人口总量与年龄结构的各种主要因素,预测得到:在现行计划生育政策不变的情况下,中国人口总量将在2024年前后达到峰值14.2亿左右,这与国家人口发展战略研究课题组预测的在2033年前后达到人口峰值15.2亿左右有较大差别;中国人口老龄化有加速发展的趋势。
关键词:
Leslie预测模型 人口总量 年龄结构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贺菊煌
本文是我们在1997年完成的“中国经济长期增长模型研究”的核心内容。为了突出要点,本文把原模型的多部门变为单一部门。现在才拿出来发表,是考虑模型需要经受时间的考验。从那时到现在已经过了四年,这几年的实际数据表明该模型有较高的预测精度。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朱艳伟 张永利
文章根据已有的人口数据,运用数据拟合方法和矩阵方法分析研究了人口增长的规律,分别建立了预测中国人口增长的回归和凯菲茨矩阵两个数学模型,并且给出了中国人口短期和长期的预测结果。通过比较,阐述了两种模型的优缺点。
关键词:
回归模型 凯菲茨模型 人口 预测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刘鹏
本文通过运用Williamson扩展后的Leslie矩阵人口预测模型,预测未来不同年份我国各年龄段人口的变化,从而预测我国未来的人口抚养比的变化,确立"人口红利期"的关闭时间。本文的结论为:总和生育率和人口老龄化是影响"人口红利期"关闭时间的关键因素,而适当的总和生育率有助于稳定未来的总人口抚养比。从而本文建议审慎放松计划生育政策,适当提高现有的总和生育率。
关键词:
人口红利 Leslie模型 关闭时间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范柏乃,刘超英
文章提出了赵进文教授构造的中国人口总量与GDP总量关系模型的两个缺陷,并依据1952~2002年年度中国人口总量的统计数据,采用逐步回归分析法,构建了预测中国人口总量的自回归模型。模型的参数检验结果表明,自回归模型不仅弥补了赵进文教授模型的缺陷,而且对中国人口总量也有较强的预测能力。
关键词:
中国人口总量 简单回归模型 自回归模型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安和平
本研究以自回归分布滞后模型为基础,以人口年增长量作为被解释变量,人口年增长量的滞后值、人口年出生率和人口年死亡率的滞后值作为解释变量,分别设计了两类4个模型,并以1952-2002年人口序列数据为基础,采用一般回归法、后退法和逐步回归法三种方法对所设计的模型进行估计,得到可作为人口预测的168个模型。然后,从中筛选出较优的包含人口年增长量滞后值的中国人口自回归分布滞后预测模型和不包含人口年增长量滞后值的中国人口预测模型。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朱兴造 庞飞宇
为了寻找更好人口预测方法,经济领域常用的自回归模型创新式的被应用到中国的人口预测中。通过结果预测结果分析,易知自回归的预测效果相当不错。进一步探索人口的预测理论,精典的logistic离散模型被用来和自回归模型做对比。由于自回归模型和logistic离散模型在形式上有很大的相似,对两者在建模原理上进行了对比分析,且对两个模型理论进行了推广。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