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147)
- 2023(14514)
- 2022(12259)
- 2021(11333)
- 2020(9515)
- 2019(21585)
- 2018(21242)
- 2017(41025)
- 2016(22049)
- 2015(24230)
- 2014(23560)
- 2013(23007)
- 2012(20754)
- 2011(18316)
- 2010(17775)
- 2009(16045)
- 2008(15271)
- 2007(13398)
- 2006(11357)
- 2005(9135)
- 学科
- 济(87595)
- 经济(87509)
- 业(66614)
- 管理(58378)
- 农(48213)
- 企(45061)
- 企业(45061)
- 方法(40068)
- 数学(36587)
- 数学方法(36114)
- 农业(31985)
- 业经(22874)
- 财(21792)
- 中国(20731)
- 地方(17970)
- 贸(16119)
- 贸易(16114)
- 学(15904)
- 制(15812)
- 易(15728)
- 技术(14071)
- 务(13881)
- 财务(13842)
- 财务管理(13813)
- 环境(13518)
- 企业财务(13073)
- 发(12222)
- 银(11873)
- 银行(11835)
- 策(11777)
- 机构
- 学院(298648)
- 大学(293474)
- 济(121357)
- 管理(120273)
- 经济(119084)
- 理学(105794)
- 理学院(104730)
- 管理学(102892)
- 管理学院(102368)
- 研究(94575)
- 中国(72695)
- 农(71052)
- 科学(61022)
- 京(59854)
- 业大(55362)
- 农业(54890)
- 财(50802)
- 中心(46532)
- 所(46354)
- 研究所(42873)
- 江(42699)
- 财经(41905)
- 经(38565)
- 范(36507)
- 经济学(36251)
- 师范(36028)
- 北京(35933)
- 农业大学(35249)
- 院(34817)
- 经济管理(34739)
- 基金
- 项目(219339)
- 科学(172739)
- 基金(160209)
- 研究(155866)
- 家(141988)
- 国家(140759)
- 科学基金(120901)
- 社会(100345)
- 社会科(94846)
- 社会科学(94819)
- 省(87747)
- 基金项目(86490)
- 自然(80247)
- 自然科(78387)
- 自然科学(78366)
- 自然科学基金(76949)
- 划(72972)
- 教育(70218)
- 资助(63625)
- 编号(62150)
- 重点(48950)
- 部(47901)
- 发(47523)
- 成果(46387)
- 创(46240)
- 创新(43225)
- 科研(42989)
- 国家社会(41876)
- 课题(41483)
- 计划(41363)
- 期刊
- 济(128882)
- 经济(128882)
- 研究(74409)
- 农(71240)
- 中国(52005)
- 学报(51559)
- 农业(48350)
- 科学(46758)
- 大学(39973)
- 财(38441)
- 学学(38429)
- 管理(37200)
- 业经(28964)
- 融(25797)
- 金融(25797)
- 技术(25741)
- 业(23680)
- 教育(22730)
- 财经(19202)
- 问题(18918)
- 经济研究(18082)
- 版(16828)
- 经(16396)
- 资源(15600)
- 科技(15278)
- 业大(15017)
- 技术经济(14420)
- 农村(14328)
- 村(14328)
- 农业经济(14014)
共检索到41323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张寒 常兴 姚顺波
在"可持续生计框架"下,利用宁夏中卫、盐池、平罗3个县的农户调查数据,采用倍差法,厘清了退耕还林工程对农户生计资本的净效应。研究发现,总量上,退耕还林工程对农户生计资本的净效应为正,反映出退耕提高了农户发展能力。从不同类型生计资本来看,除了自然资本的净效应为负外,其余各项的净效应均为正,其中较大的有金融资本和物质资本。耕地被退耕成林地,是自然资本为负的主要原因,而政府对退耕地的补贴对于金融资本和物质资本的增加起决定性作用。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孙贵艳 王传胜
以甘肃秦巴山区为研究对象,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探究退耕还林(草)工程对农户生计产生的影响。在宏观层面上,主要阐述了新一轮退耕还林(草)工程对耕地、生态环境、农民收入、基础设施产生的影响。在微观层面上,借助实地问卷调查,并借鉴英国国家发展署可持续生计分析框架,对甘肃秦巴山区的退耕户与非退耕户的生计资本和生计多样化状况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退耕户的生计资本与生计多样化状况都好于非退耕户。因此,应该加大推进新一轮退耕还林(草)工程实施的宣传、监管力度,创新退耕还林(草)工作机制,鼓励更多符合条件的农户加入到退耕还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孙贵艳 王传胜
以甘肃秦巴山区为研究对象,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探究退耕还林(草)工程对农户生计产生的影响。在宏观层面上,主要阐述了新一轮退耕还林(草)工程对耕地、生态环境、农民收入、基础设施产生的影响。在微观层面上,借助实地问卷调查,并借鉴英国国家发展署可持续生计分析框架,对甘肃秦巴山区的退耕户与非退耕户的生计资本和生计多样化状况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退耕户的生计资本与生计多样化状况都好于非退耕户。因此,应该加大推进新一轮退耕还林(草)工程实施的宣传、监管力度,创新退耕还林(草)工作机制,鼓励更多符合条件的农户加入到退耕还林(草)工程中来,积极拓宽劳务输出渠道,加大对自主创业农户的政策与资金支持力度。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韩秀华
退耕还林工程能否取得持续性效果,关键取决于农户收入在退耕还林之后的收入是否提高。关于这个问题目前学术界并没有得出一致的结论。文章利用陕西安康1006份农户生计调查问卷,采用多元线性回归方法,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是否参与退耕对农户收入的影响并不显著,而人力资本和自然资本对农户收入的影响比较显著。
关键词:
退耕还林 农户收入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皮泓漪 张萌雪 夏建新
基于379户退耕农户的实地调查数据,运用机会成本法、生态足迹法和条件价值评估法,分别估算了基于农户直接经济损失、实际损失及受偿意愿基础上的生态补偿标准。机会成本测算结果表明农户2000和2016年的补偿标准分别为1478和4350元/hm~2;生产性生态足迹变化测算结果表明2000、2008和2016年的补偿标准分别为2255、3231和4548元/hm~2;而农户受偿意愿则略低于前两种补偿标准,为3667元/hm~2。据此,样本区第一轮退耕还林补助经历了"超额补偿—补偿不足—零补偿"变化,新一轮退耕还林亦处于超额补偿阶段。因此,应考虑价格等因素,在一定范围内实现补偿标准的可变性,寻找农户角度与政策可接受度之间的平衡点。
关键词:
退耕还林 生态补偿 补偿标准 受偿意愿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郭欢欢 李波 于海跃 郝丽霞
研究退耕还林工程与农户的关系对于退耕还林后续问题解决,完善工程具有重要意义。该研究在准格尔旗多年农户调查的基础上,对该旗退耕还林工程初期(2002年)和后期(2010年)农户生产生活情况进行了对比研究,主要探讨了退耕还林工程对农户家庭结构、收入水平和结构的影响,以及农户对退耕还林态度、禁牧圈养态度变化和对退耕还林工程评价,最后分析了农户返耕决策。研究结果表明:受访农户平均年龄由2002年的35.02岁上升为2010年的45.32岁,年轻农户比重明显下降;户均人口从2002年的3.75人下降到2010年的2.8人。农户人均毛收入由2002年的1 332.03元增长为2010年的5 447.77元...
关键词:
退耕还林工程 农户 对比研究 准格尔旗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张会萍
由于宁夏处在我国三大自然区域结合部,东、南、北三面被沙漠包围,气候属典型的大陆性气候,干旱少雨,植被稀疏,风沙灾害频繁,生态环境十分脆弱,水土流失更是突出的生存问题。宁夏南部山区8个县总土地面积为3.0万平方公里,年水土流失面积达8234平方公里,所以要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于金娜 姚顺波
运用DEA模型对陕西省吴起县196个农户退耕前后的农业生产效率进行了测算。对比分析结果表明:随着退耕还林的实施,农户的总体效率变化不大;农户生产的纯规模效率比退耕前下降了许多,退耕前大部分农户的规模效率在0.9~1.0之间,而退耕后则集中在0.3~0.4之间;退耕后纯技术效率却明显的提高了,由退耕前的0.40提高到了退耕后的0.51。投影分析结果表明:退耕后农户的种植业、林业和畜牧业产值的增值空间远远大于退耕之前,这主要是由于随着退耕还林的实施,农户的精耕细作、政府在林业方面提供的技术培训以及圈养畜牧业发展的缘故。
关键词:
数据包络分析 农户 生产效率 退耕还林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韦惠兰 白雪
对现有研究进行梳理,扩展可持续生计分析框架,从土地利用结构、生计非农化和收入结构多样化说明退耕还林政策影响农户生计策略的表现,重点从生计资本、生计脆弱性、农户意愿及政策利益相关者相互博弈的视角探讨退耕还林政策对农户生计策略的影响机制,发现退耕还林政策通过以上因素作用于农户生计策略的选择范围、调整方向与程度及其可持续性。未来研究应更多关注政策实施的时空分异和益贫性,细化可持续生计分析框架,加强农户视角的政策效果评价研究。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李桦 姚顺波 郭亚军
本文采用描述性统计分析方法,对吴起县退耕农户的种植业生产、种植业农用物资投入、畜牧业饲养和生活消费支出等经济行为进行了系统分析,得出以下结论:在种植业方面,退耕农户倾向于选择单产高、经济优势明显的农作物品种,同时,对单位面积耕地的农用物资和劳动力投入加大了;在畜牧业方面,退耕农户倾向于规模饲养羊,饲养生猪和鸡则主要满足自己消费;在农业收入增加的前提下,退耕农户的消费支出由以食品支出为主向食品教育、医疗支出并重的方向转变。
关键词:
退耕还林 农户经济行为 吴起县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杨巧红
宁夏退耕还林还草工程实施5年以来,面临着与以往实施的2605退耕还林项目相似的问题和矛盾,且矛盾更加尖锐,如"盐池会议"精神后,出现对退耕还林(草)政策实施稳定性和连续性的质疑以及2004年新的补贴政策出台后,宁夏西海固地区粮食和现金补贴比例的确定等问题。本研究以宁夏贫困和生态问题较为集中的固原市作为调研点,结合西吉县实施2605项目的经验教训,深入探讨现阶段实施退耕还林(草)政策中存在的问题和破解难题的建议。
关键词:
2605项目 退耕还林 宁夏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庞淼
从四川省退耕还林工程的实施情况出发,按实施年度的不同特点,提出了退耕还林工程的四阶段论,对工程带来的综合效益进行了延引性评价。在此基础上着重分析工程带给社区农户的经济、心理和行为上的影响。认为生态服务补偿、产权界定等政策难点将对退耕还林工程的持续性形成挑战。
关键词:
退耕 阶段论说 效益评价 产权 生态补偿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退耕还林课题组 梁与延 沈茂英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陈津志 戴靖怡 周伟
经济林兼具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是我国生态建设、环境保护和乡村振兴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文章结合农户个人禀赋和退耕还林政策两个方面,研究在农村劳动力迁移背景下人力资本与农户经济林经营行为的关系。基于2018-2019年在陕西省和四川省的实地调研数据,采用条件混合过程方法探究人力资本对农户经济林经营决策的影响及其作用机理。研究结果显示:(1)农户人力资本能够促进农户参与经济林经营,并呈现出倒U型的特点,拐点为7.98年。(2)退耕还林政策具有显著的正向调节作用,人力资本水平越高调节效果越强,参与退耕还林的农户拐点为9.18年,高于未参与农户的6.29年。(3)农户参与非农就业的收入效应较弱,替代效应并不显著,退耕还林政策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该功能的缺失。人力资本对农户经济林种植具有促进作用,但是内生动力不足,因此现阶段我国农村经济林发展仍需政策引导。基于上述研究结论,本文给出政策启示:一是重视林业专业技术培训,加强人力资本对经济林产业的促进作用;二是加强政策引导作用,通过模范带动的方式,促进人力和资金投入经济林产业;三是增强市场服务和农机普及,以降低劳动力流失的影响。
关键词:
经济林 退耕还林 人力资本 政策调节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刘燕 董耀
基于农户退耕还林意愿影响因素的理论分析,采用2012年农户调查数据,运用Binary Logistic回归模型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发现:在政府强制推动的背景下,参与方式与参与程度、政策认知及政策执行力度是影响农户退耕还林意愿的主导因素,退耕还林净效用、家庭禀赋的作用弱化。其中:①政府强制参与将导致农户抵制;被征求过意见、了解补偿政策、知道退耕还林目的和按时收到补偿款的农户,退耕还林意愿强。②土地机会成本对农户退耕还林意愿几乎没有影响,但土地机会成本上升、造林营林成本高,削弱了农户退耕还林意愿,同时劳动力机会成本上升的负向作用不容忽视。③林木及林地产权收益的正向作用显著,经济补偿、林业收益、结构调整收益的影响未能得到证实。④以种植业为家庭主要收入来源的农户退耕还林意愿弱。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