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416)
2023(11989)
2022(9771)
2021(9227)
2020(7379)
2019(16928)
2018(16620)
2017(31240)
2016(16915)
2015(19176)
2014(18921)
2013(17591)
2012(15571)
2011(13753)
2010(13371)
2009(11522)
2008(10962)
2007(9552)
2006(7809)
2005(6145)
作者
(42984)
(36016)
(35899)
(34155)
(22614)
(17181)
(16340)
(14063)
(13824)
(12691)
(12337)
(12004)
(11155)
(11073)
(10885)
(10766)
(10699)
(10694)
(10416)
(10159)
(8677)
(8659)
(8585)
(8213)
(8139)
(8009)
(7931)
(7799)
(7225)
(7168)
学科
(63824)
经济(63774)
管理(45598)
(40145)
(33097)
企业(33097)
方法(31876)
数学(27960)
数学方法(27576)
(18203)
中国(17443)
(15009)
业经(14980)
理论(13858)
地方(12430)
农业(12335)
(11378)
(10363)
贸易(10359)
环境(10327)
教育(10290)
(10056)
(9908)
技术(9869)
(9371)
教学(9350)
(9348)
财务(9327)
财务管理(9306)
企业财务(8866)
机构
学院(221391)
大学(221080)
管理(86842)
(86624)
经济(84848)
理学(76203)
理学院(75429)
管理学(73934)
管理学院(73510)
研究(65015)
中国(47023)
(44140)
科学(39117)
(38986)
业大(32925)
(32454)
(31890)
财经(31796)
中心(31725)
(31130)
师范(30831)
(29182)
(28778)
经济学(27224)
研究所(26526)
北京(26338)
技术(25512)
(25495)
农业(25296)
经济学院(24730)
基金
项目(159490)
科学(126872)
研究(122196)
基金(113903)
(97756)
国家(96870)
科学基金(85210)
社会(77135)
社会科(73089)
社会科学(73070)
(64938)
基金项目(60837)
教育(60289)
自然(53758)
(53450)
自然科(52537)
自然科学(52527)
自然科学基金(51581)
编号(51214)
资助(44792)
成果(40752)
重点(36312)
课题(35819)
(35447)
(34799)
(34589)
创新(32265)
国家社会(31783)
大学(31645)
教育部(31421)
期刊
(87358)
经济(87358)
研究(59956)
中国(43553)
教育(37305)
学报(31590)
管理(30950)
(30534)
(28866)
科学(28437)
大学(26128)
学学(23570)
技术(23483)
农业(20175)
业经(15373)
财经(15367)
(14606)
金融(14606)
图书(14340)
经济研究(13560)
(13339)
职业(11944)
问题(11589)
(10473)
(10074)
书馆(10053)
图书馆(10053)
技术经济(10024)
科技(9922)
理论(9451)
共检索到30895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张垚瑶   王培森   张宝亮  
学风建设是高校的一项重要的基础性工作,但是目前高校工科专业学风建设中存在学业目标不明确、学习动力不足、对专业缺乏了解、创新实践能力较弱等问题。基于双因素理论提出解决学风问题的优化路径,保健因素是筑牢优良学风的坚实基础,激励因素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动力与热情。在保健因素满足的情况下,应尽最大可能发挥激励因素的作用,促进优良学风的形成。
[期刊] 实验技术与管理  [作者] 刘杨  杨雪峰  徐林  闻邦椿  
工程训练中心是“双一流”高校实践教学、劳动育人的重要基地,对培养高素质复合型科技人才具有重要意义。该文提出了“五位一体”的“双一流”高校改革与探索思路,构建了围绕基础实践训练、交叉创新探索、项目融合提升的“三模式一保障”实践教学体系,在实践中探索了工程训练中心竞赛队伍培养的“四新计划”,构建了工程训练中心“三通模式”的融合发展思路。实践表明,该改革探索在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工程创新思维、工程综合素质等方面效果显著,为学校“双一流”建设提供了有效保障。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柯政彦  罗应棉  
特色专业建设是双高院校建设的核心与内涵,是提升办学质量,形成办学品牌的重要指标。《悉尼协议》所蕴含的"以学生为中心、以成果为导向、注重核心能力提升"等专业建设理念,对制定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组建并培训专业建设核心团队、形塑成果导向思维方式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通过以成果为导向修订培养目标与课程、基于实际能力达成逻辑的分解能力指标、以反向设计方式进行课程开发、构建形成完整的佐证材料链等措施,推动我国双高院校特色专业的建设。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徐孝刚  
大学生学风是高校精神元素的集中体现和教育状态的重要表征,最能代表一所高校的精神品格和人才培养状态。笔者尝试构建基于"以人为本"理念的大学生学风建设路径,既体现党和国家对大学生学风建设的要求,又突出大学生在学风建设中的主体地位,以教风带学风、以考风正学风、以服务促学风、以学术倡学风,充分发挥大学生在学风建设过程中的主观能动性,最终形成"以人为本"为引领的大学生学风建设理论体系和路径方法。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苗洪霞  王志华  刘群  
学风建设是高校建设的重要内容,是衡量办学水平的重要标志,学风建设的好坏直接关系到高校人才培养的质量。通过对山东省10所高校调查发现,学风建设影响因素在院校类别层面表现出多种差异性,一般本科生较之于重点本科生和大专高职生对教师维度和自身维度要求更高;在学科类别层面的特点总体表现为文科生和艺体生存在更多的共性,而两者与理工科生差异性较大,文科生更看重教师职业精神和教学方法的影响,艺体生更看重教师教学及管理水平的影响。发挥学生主体性作用、提高教师综合素质、营造健康学校文化、强化社会舆论正确导向是良好学风建设的重要保障。
[期刊] 实验技术与管理  [作者] 林胜男  邹海燕  张欢  
实验教学平台是地方高校高水平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重要载体。为适应新工科背景下人才培养需求,深入剖析新工科建设背景下,地方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面临的新挑战,针对硬件建设落后、平台有效利用率较低、人员管理机制待完善等问题,提出服务地方、产学结合的实验平台建设定位;立足学校特色,打造高水平实验平台;加大投入,建立实验平台保障机制。这些措施为培养高水平应用型人才的实验教学平台建设提供了有效路径。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鲍昭  罗萍  
文章阐述了学风、学风建设的相关概念,结合动机理论分析了大学生学风中存在的问题及其成因,包括大学生的理想信念意识淡薄、学习自主性差,没有学习目标或学习目标不明确、学习计划性差,对所学专业认识不足或缺乏兴趣、学习积极性不高,学习动机多表现为近期性和低层次的、远景性和高层次动机不足。为此构建了动机—学风模型图,从学生、教师和学校等层面,提出了加强和改进学风建设的建议和措施。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张艳  王露  
作为我国乃至世界著述时间最早、立文内容最完备的教育专著,《学记》言简意赅地将先秦儒学的教育思想浓缩为1229个字。《学记》系统地阐述了教师培养理论,即尊师重道,强调重视教师的社会地位;善德尚才,主张提升教师的职业素养;求同存异,要求完善教师的评价标准。其对探索和研究高校师资队伍建设路径具有积极的借鉴意义,启示我们应当以需求为导向,开辟社会化的师资选聘渠道;以德才为基准,实施专业化的师资培养方案;以育人为根本,构建综合化的师资评价体系。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林佩云  
掌握高校学风的现状是科学、有效开展学风建设的前提和基础。通过调查研究发现,高校在学风建设方面存在"学习动机现实、学习兴趣一般、学习态度不妥、学习能力欠佳、学习品质不良、教师活力不足、学术氛围不浓"等问题。学风建设问题应引起高校的高度重视。为此,可以从建立成才引导机制、完善学风激励机制、创新学习评估机制、构筑自我教育机制、构建心理教育机制、健全教师评价机制、规范科研运行机制等方面来构建学风建设的长效机制。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杨涛  
当今,中国高等教育逐步走向以提高质量为核心的内涵式发展道路的新常态。高等教育新常态,意味着高等教育质量建设始终都要围绕优化人才培养这一本质职能而展开,把学生学风建设提升到关键地位上。学生学风包含学生的学习需要、学习动机、学习目标、学习态度、学习行为等多项内容,直接反映出学生学习目标是否明确、学习过程是否刻苦、学习纪律是否严明等。"青年人正处于学习的黄金时期,应该把学习作为首要任务,作为一种责任、一种精神追求、一种生活方式,树立梦想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杨涛  
当今,中国高等教育逐步走向以提高质量为核心的内涵式发展道路的新常态。高等教育新常态,意味着高等教育质量建设始终都要围绕优化人才培养这一本质职能而展开,把学生学风建设提升到关键地位上。学生学风包含学生的学习需要、学习动机、学习目标、学习态度、学习行为等多项内容,直接反映出学生学习目标是否明确、学习过程是否刻苦、学习纪律是否严明等。"青年人正处于学习的黄金时期,应该把学习作为首要任务,作为一种责任、一种精神追求、一种生活方式,树立梦想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黄瀚玉  曾绍伦  
职业教育的发展离不开具备较高综合素质、专业化水平和创新能力的高质量"双师型"教师队伍。文章运用政策文本分析,从"双师型"教师内涵、标准和队伍建设三个方面梳理了国家政策对"双师型"教师建设的关注。运用Bicomb2.0软件和内容分析法从文献年代、期刊、作者及作者单位和研究内容分析"双师型"教师的研究进展,并运用数据统计分析"双师型"教师队伍发展现状。在此基础上,文章构建高质量"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框架模型,提出高质量"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策略:政府方面,做好宏观把控;社会方面,打造适宜的建设环境;学校方面,同时提升"双师型"教师数量与质量;企业方面,抓住产教融合发展契机;个人方面,制定职业生涯规划。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罗三桂  
特色专业群是高职院校办学特色和品牌的集中体现,建设特色专业群对提升高职院校核心竞争力和整体办学水平意义重大。从人才培养质量、学校办学特色和高职教育社会地位三方面对高职院校建设特色专业群意义进行阐释,并从特色性、共享性和竞争性三方面对高职院校特色专业群特征进行分析,继而从政府大力引导、学校自主规划和企业积极参与三方面对高职院校特色专业群建设路径进行探究。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安学武  张军  马军强  王旭波  
职业教育的类型特征及其人才培养目标决定了其教师队伍建设的基本方向和要求。当前,“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内涵不断深化,“双师”的内涵由侧重教师个体的“双师”能力与素质逐步转向为注重跨界融合的结构化“双师”素质教师团队。校企共建的“双师”素质教师团队具有共同体、专业化、结构化等特征。基于合作共建项目的“双师”素质教师团队是职业教育教师教学团队建设的一种创新。探索以校企合作为主要原则,以高质量育人为共同愿景目标,依托共建项目组建结构化“双师”素质教师团队、搭建校企合作平台支撑团队发展、完善运行体制保障团队建设质量、完善项目绩效管理和考核机制提升团队发展质量等团队建设的有效路径,将为我国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提供参考。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卢元风  
职业院校文化是在长期的办学实践过程中,经过历史积淀、外部影响与自身努力,尤其是在与企业、社区互动过程中,逐步形成的师生共享的价值体系与行为规范,它对师生的心理、行为和意识等发挥着不可替代的功能。应用协同理论,在对职业院校文化内涵深入剖析的基础上,从建设主体与要素两个维度构建了职业院校文化建设的理论模型,提出职业院校特色文化建设的路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