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826)
- 2023(12618)
- 2022(10614)
- 2021(10055)
- 2020(8373)
- 2019(19236)
- 2018(19342)
- 2017(36043)
- 2016(19322)
- 2015(21907)
- 2014(21650)
- 2013(20440)
- 2012(18682)
- 2011(16357)
- 2010(16091)
- 2009(14238)
- 2008(13467)
- 2007(11798)
- 2006(9770)
- 2005(7925)
- 学科
- 济(71681)
- 经济(71602)
- 管理(54310)
- 业(45583)
- 企(37002)
- 企业(37002)
- 方法(34060)
- 数学(30190)
- 数学方法(29644)
- 农(21008)
- 中国(19136)
- 地方(17939)
- 财(17905)
- 业经(15585)
- 学(15480)
- 环境(14492)
- 农业(13895)
- 理论(13344)
- 制(13124)
- 和(11776)
- 技术(11258)
- 务(11119)
- 财务(11047)
- 财务管理(11020)
- 贸(10675)
- 贸易(10668)
- 划(10544)
- 银(10487)
- 银行(10462)
- 融(10360)
- 机构
- 学院(253634)
- 大学(251736)
- 管理(98194)
- 济(94596)
- 经济(92337)
- 理学(84985)
- 理学院(83990)
- 管理学(82076)
- 管理学院(81599)
- 研究(80545)
- 中国(60902)
- 京(55711)
- 科学(51780)
- 财(43035)
- 农(42166)
- 业大(40766)
- 中心(40197)
- 所(38122)
- 江(37870)
- 研究所(35016)
- 范(34592)
- 北京(34564)
- 财经(34477)
- 师范(34105)
- 农业(33065)
- 经(31411)
- 院(30902)
- 技术(30470)
- 州(30279)
- 经济学(28351)
- 基金
- 项目(183929)
- 科学(144471)
- 研究(134778)
- 基金(131378)
- 家(114571)
- 国家(113597)
- 科学基金(98826)
- 社会(83301)
- 社会科(78769)
- 社会科学(78754)
- 省(73808)
- 基金项目(70271)
- 自然(65181)
- 自然科(63605)
- 自然科学(63584)
- 教育(63439)
- 自然科学基金(62390)
- 划(61957)
- 编号(55182)
- 资助(53457)
- 成果(43254)
- 重点(41519)
- 发(39502)
- 部(39271)
- 课题(38705)
- 创(38470)
- 创新(35959)
- 科研(35398)
- 大学(34987)
- 国家社会(34044)
共检索到36516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王东来 白加德 张林源 马盈
本文浅述麋鹿中心的标识导向系统设计特点及建设情况,通过调查景区参观者情况、分析参观者需求及影响体验的因素,从参观者体验的视角分析了导视系统建设对参观者的体验的影响,提出了基于参观者体验的导视系统建设对生态文明建设的意义,并且探讨了景区导视系统未来方向,为生态旅游景区进行环保公益、生态教育、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一定思路。
关键词:
导视系统 参观者体验 生态旅游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城市导视系统设计是指一个完整的城市指示系统,包括行政交通导视系统、商业导视系统、文化旅游导视系统等。城市导视系统系统是城市形象和城市功能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合理设计和运用不仅可以使城市生活更加便利,而且也是使城市具有魅力的形象塑造。本文对国内国际上的优秀案例进行分析,并就城市导视系统设计的功能、审美特征以及实施方法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城市 导视系统 设计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王海燕 苏丽荣 习怡衡
良好的创新生态系统是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建设的必要条件。基于罗斯威尔和赛格菲尔德政策工具分类方法,结合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创新生态系统的内在规律与特点,构建政策文本二维分析框架,从均衡性、协调性入手,结合实际情况进行研究。以北京怀柔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为研究对象,分析171份政策文本,研究发现,环境型、供给型政策工具使用较多,需求型政策工具使用较少;政策工具在均衡性、协调性方面仍有不足,存在目标规划政策有待细化,政府购买、税收优惠以及关于“创新主体”的政策工具使用较少,政策工具不匹配等问题。提出加快出台政策细化措施、强化政府部门协同、探索吸引创新主体的政策、提高政策工具协调性等建议。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彭颖 冯朝刚 何明珂
基于客户服务体验视角,选取北京市京东物流配送系统的两个主要方式:市内普通快递送货上门与物流自提点,通过实验法和抽样选择的方法对京东物流系统进行评价,并对研究中发现的问题提出改善建议。
关键词:
京东物流系统 客户服务 体验研究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邹晖 罗小龙 唐蜜 殷洁
文章通过采集网络开放数据研究住房建设的空间拓展过程,以北京为例,分析城市空间结构演化的阶段及特征,总结住房建设对我国巨型城市空间多中心发展的影响,以及巨型城市空间多中心发展的过程和机制。研究表明,我国巨型城市空间在改革开放后加速扩张,随着住房的建设人口向郊区集中,新的商业中心和就业中心在郊区形成,城市空间结构从单中心向多中心转变。城市空间结构的演变过程经历城市单中心加密、城市中心扩展和卫星城镇萌芽、城市中心功能重构与新城发展、新城转型与多中心发展四个阶段。郊区次中心的形成是城市职能逐渐完备的渐进式发展的产物,郊区居住中心的产业培育和产业功能区的生活空间植入是我国巨型城市次中心发展的主要路径。
[期刊] 开放教育研究
[作者]
宋畅 刘月 陈悦 李秋菊 江丰光
近年来,设计并使用符合学习者人体工学、可以提供多元化学习体验的学习空间是国内外研究的热点。在此背景下北京师范大学在2014年启动了未来学习体验中心项目。本研究通过问卷调查法、访谈法以及课堂观察法对未来学习体验中心的应用效果进行全面的评估发现,学生和教师的整体满意度较高,教室的设施能够更好地支持教学,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师生以及生生互动,给师生带来愉快的学习体验。但也存在教学软件兼容性差、设备使用故障等问题。通过研究总结了北京师范大学未来学习体验中心的优势与不足,并提出了改进建议,对学习空间的改善与研究具有参考价值。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牟雪洁 王夏晖 饶胜 张箫 朱振肖
生态系统服务的持续供给是社会和自然可持续发展的物质基础,人类对生态系统服务的需求和消费必须在生态系统的最大承载能力范围之内,因此,生态系统服务供给、消费研究与生态承载力评价密不可分。文章在已有研究基础上,基于生态系统服务理论,探索提出了基于生态系统服务供给和消费的生态承载力概念、评价指标和方法,并以延庆区为案例区开展了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1)延庆区不同生态系统服务的承载状况差异较大,其中,除植物油外的食物供给服务、水资源供给服务、释氧服务、COD和SO_2净化服务均处于盈余状态;氨氮净化、NO_x净化、烟粉尘净化服务和碳固定服务均处于超载状态。(2)在不考虑食物供给服务指标的情况下,仅4个乡镇未超载,其余乡镇均为超载状态,且严重超载的乡镇多位于人口密集和城镇化水平较高的平原地区。
关键词:
生态系统服务 供给 消费 生态承载力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许旭 李晓兵 符娜 李超
战略环境评价以其高层次和直接性的特点,被运用到政策和计划、规划的评价上。战略环境评价在土地利用规划评价上的应用研究已经广泛的开展,本文将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核算引入到战略环境评价中来,使其作为评价方法对北京市1996年~2010年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进行了战略环境评价。结果表明,北京市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在规划期内增加了23.90×108元,规划起到了增加生态效益的效果。然而由于人口增长速度快,规划期间内生态系统人均服务价值则呈下降趋势,生态环境的保护建设力度滞后于人口增长的速度;为缓解生态系统人均服务价值下降的趋势,则需要对规划进行一定的修改和补充,进一步加强生态环境建设的力度。而2006年的土地利用数...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邬适融
对参观者人数与行为进行准确的预测,并据此采取各种应对的措施,是防范风险,保证安全,办成"成功、精彩、难忘"的世博会的关键所在。由于对世博会参观者人数预测不准确,将会带来场馆容量的风险、交通拥挤的风险、食品供应的风险、自然灾害的风险、应急事件的风险等等。由于对参观者行为的预测不准确,将会带来主题演绎的风险、展示手段的风险、活动组织的风险、展会秩序的风险、虚拟展会的风险等。为此,要加强对世博会参观人数和行为的预测,加强对世博会人流变化的规律的研究,提出具有针对性的风险防范措施,将可能出现的安全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
关键词:
世博会 参观者 预测 风险防范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张有坤 樊杰
在生产生活活动对国土空间的旺盛需求背景下,人们却忽略了资源的有限性和环境的脆弱性。因此,必须明确区域城市空间相对合理的增长上限。以区域人居环境的相对最优化为目标,从城市化角度进行土地生态适宜性评价分析,研究生态景观单元是否适宜于人类的开发利用活动。以北京市为例,从土地利用/土地覆被类型、地形坡度、生态功能、生态价值等4个方面建立景观过程阻力评价体系;利用最小累积阻力模型和ArcGis空间分析工具,得到北京区域城市空间增长最小累积阻力分布;同时借鉴国外城市空间结构发展规律,尝试对处于一定经济发展阶段和生产技术要素投入水平下的城市空间增长上限及阈值区间进行确定。
关键词:
生态系统稳定 城市空间 增长上限 北京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何新 姜广辉 张瑞娟 马雯秋 周涛
论文基于"压力-状态-响应"模型(PSR)和"活力-组织-弹性-功能"理论,以网格作为评价单元,评价了平谷区土地生态系统健康状况,并利用MoRan指数测度了全局和局部的空间分异情况。研究结果显示,平谷区土地生态系统健康状况总体较好且相对稳定,1993、2011年平原区健康状况平均值分别为0.53和0.51,而丘陵山区则为0.62和0.65,丘陵山区显著优于平原地区。健康状况空间集聚程度增强,1993—2011年间平原区和丘陵山区的MoRan指数分别由0.49和0.41升为0.61和0.46,表明平原病态区域集聚程度增加,而丘陵山区生态环境得到改善。作为北京市的应急水源地和生态涵养区,当前平谷区...
关键词:
土地生态系统健康 PSR模型 平谷区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周连第 胡艳霞 严茂超 董孝斌 吴志强 魏长山
地理科学的研究与发展,迫切需要运用新的科学手段和定量研究方法综合研究区域生态经济格局,为区域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提供理论依据。本研究以密云县为例,通过能值理论与方法的应用,展现了区域地理信息与生态经济格局综合评估研究的新框架,对促进地理科学向纵深领域发展有重要的参考价值。本文在简要分析密云县自然、社会经济概况及其在北京的战略地位基础上,运用能值理论与方法,对其主要资源流的价值、总能值用量、能值的流入流出情况、人口承载力、能值投入率、能值使用强度、环境负荷等指标进行了系统研究,并与其他区域的有关指标进行了比较研究,定量描述了密云县生态经济格局和发展状况的总体特征,提出了进一步开发密云资源,合理配置产业,促进可持续发展的政策建议。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赵磊
土地制度是国家的基础性制度,事关经济社会发展与国家长治久安。文章以北京大兴区为例,对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改革中的实施主体、收益分配等5个关键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旨在进一步统一思想、凝聚共识,推动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改革试点工作有力、有序、有效进行。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田志会 刘瑞涵
以北京市平谷区为例,针对果园生态系统的气体调节功能及其经济价值进行了评估,以期为果树产业的正确定位和健康发展提供依据。结果表明,果园生态系统每年平均固碳以及单位面积的年均固碳量分别为54 006.2 t、3.0t?hm-2;每年平均释放氧气量以及单位面积的年均释放氧气量分别为145 684.8 t、8.2 t?hm-2;年均固碳以及单位面积果园年均固碳的经济价值分别为334 232.5×104 CNY、18.8×104 CNY?hm-2;年均释放O2以及单位面积果园年均释放O2的经济价值分别为5797.4×104 CNY、3254.1 CNY?hm-2。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陆小成
北京生态文明建设与国家生态文明建设具有共同的空间二重性特征。结合北京经济社会发展的过程和空间结构,生态文明建设存在经济快速增长与生态环境保护、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区域之间利益共享与损失补偿、跨区域生态环境建设等多重矛盾,表现出环境管理、经济、社会、文化等层面的体制机制障碍。结合北京生态文明建设实际,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应加强经济体制创新,建立生态产业体系,加强环境管理体制创新,提高环保执法力度,加强社会体制创新,积极培育生态环保组织,加强文化体制创新,形成重视生态环保的文化氛围。
关键词:
生态文明 空间二重性 体制改革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基于ENVI-met软件小气候模拟与热舒适度体验的城市更新研究——以北京石景山北辛安地区为例
省域高水平大学建设的体制机制创新与存在的问题——以北京、上海、广东高水平大学建设为例
知识网络方法在城市产业技术选择中的应用——以北京建设科技创新中心产业技术选择为例
基于通风环境优化的建筑空间形态指引研究——以北京中心城为例
市民农园体验型旅游产品开发的“资源-市场-体验”模式研究——以北京小毛驴市民农园为例
生态文明建设的空间二重性与体制改革——以北京为例
社会资本测量体系及其应用——以北京市为例
无源式建筑外窗节能机理及其工程应用研究——以中德生态园被动房体验中心为例
AI+智慧知识服务生态体系研究设计与应用实践——以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智慧服务平台建设为例
治理视野下的在线教育公共服务供给设计——以北京市“中学教师开放型在线辅导”项目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