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537)
- 2023(15330)
- 2022(13192)
- 2021(12418)
- 2020(10456)
- 2019(24079)
- 2018(23638)
- 2017(46059)
- 2016(24518)
- 2015(27456)
- 2014(27178)
- 2013(26537)
- 2012(24138)
- 2011(21386)
- 2010(21262)
- 2009(19707)
- 2008(18027)
- 2007(15533)
- 2006(13261)
- 2005(11326)
- 学科
- 济(92202)
- 经济(92099)
- 业(70963)
- 管理(70769)
- 企(58424)
- 企业(58424)
- 方法(46310)
- 数学(40950)
- 数学方法(40406)
- 中国(30484)
- 融(28407)
- 金融(28405)
- 银(27459)
- 银行(27417)
- 财(26844)
- 行(26316)
- 农(24582)
- 业经(21434)
- 制(20495)
- 地方(19772)
- 务(18686)
- 财务(18615)
- 财务管理(18578)
- 学(17885)
- 企业财务(17701)
- 农业(16755)
- 理论(16702)
- 贸(16635)
- 贸易(16623)
- 易(16189)
- 机构
- 大学(331917)
- 学院(331153)
- 管理(136789)
- 济(132074)
- 经济(129177)
- 理学(118869)
- 理学院(117683)
- 管理学(115575)
- 管理学院(114991)
- 研究(103331)
- 中国(85825)
- 京(68586)
- 科学(62708)
- 财(62626)
- 财经(50935)
- 中心(50574)
- 农(50274)
- 所(49267)
- 业大(48917)
- 经(46478)
- 江(46147)
- 研究所(45165)
- 北京(42850)
- 范(40924)
- 师范(40537)
- 经济学(40308)
- 农业(39380)
- 州(38575)
- 财经大学(38541)
- 院(37984)
- 基金
- 项目(235009)
- 科学(185249)
- 研究(172069)
- 基金(171785)
- 家(148619)
- 国家(147393)
- 科学基金(128250)
- 社会(108806)
- 社会科(103212)
- 社会科学(103184)
- 基金项目(91715)
- 省(91300)
- 自然(84047)
- 自然科(82142)
- 自然科学(82120)
- 自然科学基金(80611)
- 教育(79073)
- 划(76723)
- 资助(70928)
- 编号(70471)
- 成果(55320)
- 重点(52017)
- 部(51948)
- 创(49313)
- 发(49186)
- 课题(47176)
- 创新(46011)
- 科研(45408)
- 教育部(45077)
- 国家社会(44697)
- 期刊
- 济(133858)
- 经济(133858)
- 研究(96362)
- 中国(59096)
- 学报(49887)
- 管理(47873)
- 财(47609)
- 科学(45981)
- 农(44764)
- 融(44152)
- 金融(44152)
- 大学(38779)
- 学学(36791)
- 教育(32927)
- 农业(30514)
- 技术(29023)
- 财经(24180)
- 业经(21997)
- 经济研究(21226)
- 经(20506)
- 理论(17351)
- 问题(17155)
- 实践(16110)
- 践(16110)
- 图书(15676)
- 技术经济(15497)
- 科技(15376)
- 业(15127)
- 版(14719)
- 现代(14569)
共检索到47319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预测
[作者]
吴孝灵 周晶 王冀宁
考虑项目公司和贷方分别通过股本和贷款的方式参与BOT项目的无追索权或有限追索权融资,本文建立了一个BOT收益分配模型。根据该模型,给出了项目公司和贷方的各自参与约束,推导出BOT融资实施条件。通过对条件分析,将影响项目最优贷款实施的风险分为运营收益风险与融资结构风险,并研究这两种风险对BOT融资实施的影响机理,从而获得处理风险的相应对策。研究结果不仅为BOT融资实施提供理论指导,而且为政府对BOT项目风险管理提供了重要理论工具。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荀志远 朱珊 宋兆君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翟淑萍 刘湘宁 霍欣欣
本文在控制市场和公司规模等因素的基础上,检验了中国A股市场中具有融资约束的公司股票是否具有更高的风险和预期收益率。实证结果显示,融资约束通过影响公司的系统风险对公司资产定价产生影响,即具有较高融资约束程度的公司,其具有较高的系统性风险;但融资约束并不能成为独立的定价因子对股票收益率产生贡献,它通过影响公司的系统风险对公司股票定价产生影响。这表明中国资本市场在一定程度上能够以资产价格的形式反映出企业的融资约束高低,但资本市场的定价功能未得到充分发挥。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胡国晖 寇素婕
随着我国资本市场对外开放程度的不断提高,我国已有不少企业开始使用外汇衍生工具规避汇率风险。本文以2013—2021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数据为样本,基于固定效应模型,实证分析上市公司运用外汇衍生工具对冲风险对企业价值的影响。研究表明:外汇风险对冲可以提高企业价值,融资约束在外汇风险对冲与企业价值之间具有中介作用。进一步分析发现:高市场化地区的企业进行外汇风险对冲对企业价值的提升作用更大。本文研究结果证实了我国加快外汇衍生品市场建设的必要性,应稳步推进外汇衍生品市场建设,引导企业合理运用外汇衍生工具,严格防范外汇衍生工具交易的风险。
关键词:
外汇风险对冲 融资约束 企业价值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刘宏 孙浩
随着BOT融资形式在我国基础设施建设中的广泛应用,对其风险的评估也变得愈加重要。本文以BOT项目融资风险为分析对象,对政治、法律、金融、建设、运营、移交等方面形成的风险进行研究,构建风险影响因素指标体系,运用ISM将影响因素分层,并构建多层阶梯解释结构模型。依据ISM模型,用ANP方法确定风险影响因素的权重,得出影响风险评价的主要因素。研究结果表明:分析结果符合实际情况,此种分析模式可为以后的BOT融资风险评价提供一定的指导和借鉴。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王辉,何伯森
BOT模式的项目融资是当今国际项目融资发展趋势的一种新型结构。本文主要从项目公司的角度来讨论在BOT项目中的风险问题,为了便于风险的控制和管理,本文把BOT项目的风险可分为可控制和不可控制两类,然后分别对它们进行分析、评价和分配。可控制风险主要包括完工风险、生产风险、技术风险和部分市场风险。不可控制风险主要包括金融风险、政治风险和不可抗力风险。
[期刊] 会计之友(上旬刊)
[作者]
康绍大 马葵 陈金香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未来的基础设施建设任务十分艰巨,需要大量的建设资金。BOT(Build-Operate-Transfer)投融资方式是解决资金不足的有效途径。BOT是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日渐活跃的一种国际通用的项目融资模式。目前,BOT投融资方式在我国还处于探索试点阶段,在我国的运用还存在着不少的问题。文章通过对BOT方式风险管理的分析,探讨如何提高我国在BOT项目投融资中的风险管理水平,以发挥BOT投融资方式在我国基础建设中的积极作用,从而促进我国经济的长期发展。
关键词:
BOT 风险管理 风险规避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邹新颖 涂光华
文章通过设定信用风险模型及信息融资约束模型,构建了我国企业财务预警指标体系,并以随机选取的沪深50家ST公司和150家非ST公司的财务数据为分析样本,对所构建的企业财务预警指标体系进行了检验。
关键词:
信用风险 融资约束 财务预警指标体系
[期刊] 运筹与管理
[作者]
李秉祥 孙悦 张涛涛 陶瑞
为探究超额商誉对企业非效率投资的影响,本文基于风险承担与融资约束双视角,选取2007~2018年我国A股上市公司数据为样本,实证检验了超额商誉与非效率投资的关系及其影响机制。研究表明:超额商誉对企业非效率投资、过度投资和投资不足显著正向影响;进一步分析表明,风险承担在超额商誉与过度投资中存在部分中介作用,即超额商誉会加剧企业风险承担进而加剧其过度投资;融资约束在超额商誉与投资不足中发挥部分中介作用,即超额商誉会加剧企业融资约束进而加剧其投资不足;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能抑制超额商誉与过度投资间正相关关系。研究结论丰富和拓展了超额商誉的经济后果、传导路径和治理措施,也为企业优化投资效率提供了靶向指导。
关键词:
超额商誉 非效率投资 风险承担 融资约束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李焰 陈才东 黄磊
本文以复星集团为例,从融资约束的角度,考察了集团化运作对企业经营发展的影响。研究表明,在我国既定制度背景下,集团化运作在短期内可以有效放大企业融资能力,缓解融资约束。而融资能力提升的原因除传统理论所认为的集团化有利于降低企业同外部市场信息不对称程度、减少逆向选择成本外,更为深层次的内在原因还在于集团化扩张过程中以控制现金流为主的产业布局以及基于集团化平台而实施的内部资本市场运作。这种过于强调资本运作的集团化扩张模式,在放大融资能力的同时会导致企业财务杠杆上升、财务风险加大。本研究对于丰富相关的企业理论、金融理论,无疑具有较强的理论意义;对于现实中的企业采取得力措施克服融资约束、实现快速健康成长...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左燕薇
本文使用2010—2020年间A股上市公司数据,研究了融资约束问题的出现对企业短贷长投行为及财务风险水平的影响。研究表明:融资约束提高了企业利用短期贷款进行长期项目投资的可能性;债务期限的不匹配从而加深了企业财务风险;企业的可质押资产比率与成长性均能起到调节作用。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杨艳萍 尚明利
以2012—2017年上市的高新技术企业的面板数据,实证检验风险投资对高新技术企业融资约束的影响,并将样本按国有背景和非国有背景,成长期、成熟期和衰退期进行分类,深化研究。结果表明,风险投资能缓解高新技术企业融资约束,不同特征的风险投资机构对其融资约束影响也存在明显差异,非政府背景风险投资缓解效果更好;风险投资持股比例越高,高新技术企业的融资约束越低;联合投资对高新技术企业的融资约束影响不显著;风险投资有助于成长期和成熟期高新技术企业的融资约束的缓解,尤其是成长期的高新技术企业效果更为明显。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王晶晶 杨亚楠
防范化解债务违约风险对于企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以2009—2021年中国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基于融资约束和代理问题视角,实证检验ESG表现对企业债务违约风险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结果发现:ESG表现能够显著降低企业的债务违约风险,并且细分ESG表现的影响,发现社会责任(S)和公司治理(G)表现在风险降低效应中发挥了主导作用,而环境(E)表现的风险降低效应具有滞后性。进一步机制检验表明,融资约束和代理问题在ESG表现影响债务违约风险的过程中发挥部分中介效应,且代理问题的中介效应大于融资约束的中介效应。异质性检验发现,ESG表现对债务违约风险的降低作用在非国有企业、小规模企业中更为明显。研究揭示了ESG表现对企业债务违约风险的作用机制,有助于为企业践行ESG理念、化解债务违约风险提供经验证据。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胡永平 徐俊超 蔡红
本文基于2011-2013年创业板上市公司面板数据,分析了风险投资、融资约束对企业研发支出的影响。研究发现:创业板上市公司的研发支出存在显著的融资约束,但风险投资有助于缓解其研发支出的融资约束。同时,风险投资比例越高,风险投资对企业研发支出融资约束的缓解效应越强;联合风险投资也会进一步缓解企业研发支出的融资约束。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马理 李丹娜
上市公司控股股东将持有的本公司股权质押给金融机构以获取融资是一种常用但风险较高的融资模式。鉴于此,规范发展股权质押融资业务,在降风险的基础上保障企业增长,是有现实意义的研究课题。本文首先构建动态随机一般均衡模型,分析股权质押融资业务的风险约束以及对企业融资的负面影响;然后引入商业银行理财子公司和政府支持,以检验其是否能够保障企业的融资供给与稳定发展;最后对调控政策组合进行福利分析,以测算社会福利的改善效果。研究显示:规范资管业务和控制杠杆比例可以有效降低股权质押融资业务的风险,发挥理财子公司和政府支持的作用可以保障企业发展,降风险与稳增长两者有机结合起来可以增进社会福利。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