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2502)
- 2023(17613)
- 2022(15148)
- 2021(14235)
- 2020(11863)
- 2019(27268)
- 2018(27179)
- 2017(52283)
- 2016(28406)
- 2015(32043)
- 2014(31981)
- 2013(31168)
- 2012(28393)
- 2011(25398)
- 2010(25161)
- 2009(22842)
- 2008(21865)
- 2007(19030)
- 2006(16737)
- 2005(14085)
- 学科
- 济(112380)
- 经济(112245)
- 业(79606)
- 管理(75791)
- 企(56915)
- 企业(56915)
- 农(50760)
- 方法(49187)
- 数学(43395)
- 数学方法(42810)
- 农业(33640)
- 中国(29845)
- 业经(27522)
- 财(26871)
- 地方(26223)
- 学(24014)
- 制(21671)
- 贸(18331)
- 贸易(18323)
- 易(17737)
- 理论(17657)
- 环境(17368)
- 技术(17270)
- 体(16154)
- 发(16100)
- 和(16096)
- 务(15959)
- 财务(15877)
- 财务管理(15841)
- 银(15756)
- 机构
- 学院(391086)
- 大学(387986)
- 管理(154814)
- 济(153261)
- 经济(149814)
- 理学(134981)
- 理学院(133460)
- 管理学(130919)
- 管理学院(130225)
- 研究(129793)
- 中国(96600)
- 科学(82472)
- 京(81934)
- 农(79658)
- 财(67243)
- 业大(64890)
- 所(64194)
- 农业(61411)
- 中心(61319)
- 江(60714)
- 研究所(58915)
- 财经(54214)
- 范(53044)
- 师范(52507)
- 北京(50097)
- 经(49575)
- 院(47301)
- 州(46498)
- 经济学(44937)
- 师范大学(42168)
- 基金
- 项目(277915)
- 科学(218694)
- 研究(203475)
- 基金(200798)
- 家(175333)
- 国家(173837)
- 科学基金(149681)
- 社会(127846)
- 社会科(120704)
- 社会科学(120673)
- 省(110257)
- 基金项目(107560)
- 自然(97791)
- 自然科(95478)
- 自然科学(95455)
- 自然科学基金(93708)
- 教育(93062)
- 划(91731)
- 编号(84434)
- 资助(81331)
- 成果(66692)
- 重点(61842)
- 部(60874)
- 发(59732)
- 课题(57494)
- 创(57367)
- 创新(53537)
- 科研(52944)
- 国家社会(52259)
- 教育部(51652)
- 期刊
- 济(168783)
- 经济(168783)
- 研究(109251)
- 农(78375)
- 中国(75793)
- 学报(63992)
- 科学(58306)
- 农业(53310)
- 管理(52459)
- 财(50026)
- 大学(49193)
- 学学(46490)
- 教育(43677)
- 技术(35056)
- 业经(33366)
- 融(32514)
- 金融(32514)
- 业(25560)
- 财经(24839)
- 经济研究(24421)
- 问题(23579)
- 经(21197)
- 版(20560)
- 图书(20113)
- 资源(19240)
- 科技(19186)
- 技术经济(18089)
- 理论(17604)
- 业大(17588)
- 现代(17449)
共检索到56309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钟炜菁 王德 张敏
基于空间生产理论,以镇江新区平昌新城拆迁农民集中安置社区为研究个案,揭示包括地方政府、开发企业、村集体组织和居民这些主要参与主体在安置社区空间生产过程中的主要行动与作用,探讨安置社区空间生产的综合动力机制。实证表明,安置社区空间的生产是结合地方政府的公共权力运作、市场和原村集体组织的资本运作、以及居民对空间使用权益的博弈、平衡的复杂产物。地方政府通过权力和资本的结合加强对空间的控制,居民被规训的同时也进行抵抗,对空间进行重塑,构成了安置社区空间生产的基本运作逻辑。
关键词:
安置社区 空间生产 参与主体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王园 张敏 罗佳丽
对拆迁农民日常生活的社会空间与其身份的相互建构的探讨,有利于从拆迁农民角度认识大规模被动城市化带来的深刻的社会影响。对镇江市平昌新城的案例研究表明:拆迁农民在社会分类、社会比较以及日常生活感知中形成了多重身份认同;安置区内的不同社会空间强化了拆迁农民的多重身份,其强化机制主要包括空间的物质环境、社会网络与交往、情境性以及文化感知;拆迁农民的多重身份也会对安置区的社会空间进行再建构。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王园 张敏 罗佳丽
对拆迁农民日常生活的社会空间与其身份的相互建构的探讨,有利于从拆迁农民角度认识大规模被动城市化带来的深刻的社会影响。对镇江市平昌新城的案例研究表明:拆迁农民在社会分类、社会比较以及日常生活感知中形成了多重身份认同;安置区内的不同社会空间强化了拆迁农民的多重身份,其强化机制主要包括空间的物质环境、社会网络与交往、情境性以及文化感知;拆迁农民的多重身份也会对安置区的社会空间进行再建构。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田鹏
基于Wirth-Redfield模型以江苏省镇江市平昌新城为例,将农民集中居住区视作一种乡土—都市连续统的特殊地域社会类型,从公共空间和社区意识两个维度考察该地域社会类型都市性嵌入与乡土性嬗变的实践逻辑。首先,公共空间结构转型,一方面社区公共空间的营造使得社会交往趋于公共化且打破了基于地缘关系的社会互动模式,实现基于村庄认同社会互动到基于社区认同社会互动的转型;另一方面社会认同转型在改变乡土世界运作规则的同时也使得后乡土中国的农民公私观念发生微妙变化。其次,社区意识悄然崛起,一方面社区环境商品化增强社区归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田鹏
通过对江苏省镇江市平昌新城的个案分析,考察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农地经营模式变迁,即从种地到经营地这一现象的发生机制,以新型职业农民阶层立场进入关于中国土地制度改革的思考。首先,新型城镇化进程中生活空间解体导致年轻劳动力流失程度加重,作为生产空间的村落事实上逐步解体并引发传统农地经营模式转型;其次,"国家在场"与"资本下乡"不仅有利于实现土地保障功能向财产功能转型,也是农业产业化和农民现代化动力系统的核心机制;最后,以新型职业农民阶层立场审视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农民市民化、农村社区化、农业现代化"三化协调发展的"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宋喆
随着国家城镇化建设迅猛推进,拆迁安置社区不断涌现。S新村社区由XL农牧场转变而来,过去,XL农牧场社区管理结构是以"场带队"形式实现,行政管理与社区管理高度统一。转变为新型社区后,社区居民的生计来源多样化,社区由物业进行管理,但居民的思想观念和生活习惯并没有随之改变,这大大增加了社区管理难度,也由此带来了"社区失灵"等一系列问题。因此,提高拆迁安置社区治理水平,就必须要做到以下几点:发挥好社区基层党组织和社区居委会功能,大力培育社区自治组织,统筹处理好社区管理、社区自治和社区物业之间的关系,从而使社区治理走上善治的发展之路。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宋辉
作为城市化进程中的产物,以农转非新移民构成的城市拆迁安置社区是外在宏观经济发展和地方政府共同作用的结果。城市拆迁安置社区的治理格局,实质就是社区内治理主体运行机制的交互表现。通过重庆的实证研究发现,居民委员会、物业管理公司和业主委员会作为城市拆迁安置社区治理体系的核心主体,在社区运行机理中分别承担了代理人、合伙人和代言人的角色,社区内"三驾马车"基于利益彼此协调以达到权力的相互强化,从而维持社区内权力结构的平衡状态。城市拆迁安置社区要实现治理的精细化,应以协调与合作为原则,重塑社区治理主体的角色与功能,构建"小联合,大网络"的协作机制,通过治理结构的优化和制度创新满足社区居民多元化、个性化的需求,促进城市拆迁安置社区的良善治理。
关键词:
新型城镇化 城市拆迁安置社区 治理体系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宋喆
随着国家城镇化建设迅猛推进,拆迁安置社区不断涌现。S新村社区由XL农牧场转变而来,社区居民也即农场职工。过去,XL农牧场社区管理结构是以“场带队”形式实现,行政管理与社区管理高度统一。转变为新型社区后,社区居民的生计来源多样化,社区又物业进行管理,但居民的思想观念和生活习惯并没有随之改变,这大大增加了社区管理的难度,也由此带来了“社区失灵”等一系列问题。因此,提高拆迁安置社区治理水平,就必须要:发挥好社区基层党组织和社区居委会功能,大力培育社区自治组织,统筹处理好社区管理、社区自治和社区物业之间关系,从而使社区治理走上科学发展之路。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朱卢婷 周翼翔 魏钢焰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我国大量农民经历着从乡村到城市,从传统社会到现代社会的剧烈变迁。尽管部分人因拆迁而致富,但因难以融入城市化生活而带来了一系列新的社会问题。通过对杭州市下沙九堡镇的实地调查,从经济、社会和心理层面对城市化进程中拆迁致富农民的适应性展开研究,发现拆迁致富农民各个层面的适应性之间存在因果关联,不同群体、属性的适应性之间存在差异,社会支持对适应水平会产生显著影响。
关键词:
城市化 拆迁 适应性 农民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梅家骝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祝锦霞 鲍海君
研究目的:提出一种基于多主体行为偏好的城市新区征收拆迁空间布局的过程模拟方法。研究方法:以杭州市萧山区为试验区,从多主体行为偏好角度出发,分析居民、开发商和政府等多智能体之间,以及多智能体与外部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耦合空间多智能体和生态位模型模拟新区开发征收拆迁的空间结构演变。研究结果:与单一主体模型主导的空间布局结果相比较,多主体模型有更高的精度,更接近实际的空间布局。研究结论:为浙江省乃至中国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的城市新区开发征收拆迁的空间布局提供科学决策依据。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张东丽 蔡银莺
通过比较两种拆迁补偿模式下居民在安置前后的住房财产持有分化程度,运用夏普利值回归分解法分析了家庭生计禀赋对住房财产分化的具体贡献和相对重要程度。结果显示:补偿模式对居民住房财产持有具有显著的分异影响,设置房屋补偿最高基线的青年城小区居民的住房财产持有量较拆迁前显著减少,而未设置住房补偿限制的西苑小区则有显著增加;城中村居民家庭的住房财产分化程度较为明显,还建后青年城小区居民的住房财产分化缓解程度、财产流动性及流动性带来的社会福利水平均大于西苑小区,青年城居民住房财产较易向下移动,而西苑则更易向上移动;物质资本是居民住房财产分化最重要的影响因素,其中住房初始禀赋对安置后住房财产分化的贡献率大于58%。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洪运 陈岚君
本文以南京市江宁区农户为骗取征地拆迁住房补偿款而集体离婚报道为切入点,通过对各地现行住房安置补偿制度的梳理,揭示了城乡二元结构下农村征地拆迁补偿制度的缺陷,建议在《土地管理法》的修订中确立以市场价值为导向的城乡统一住房安置补偿制度,实现征地住房安置补偿标准由以"人"为主向以"物(房屋)"为主的转变。
关键词:
拆迁补偿 住房安置 城乡统一 市场价值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李烊 刘祖云
解决中国城镇化进程中的农民安置问题,需要深入考察拆迁安置社区的变迁逻辑并把握其发展方向。"制度-生活"作为一种动态的分析范式,其对处在过渡形态中的拆迁安置社区具有较强的解释力。从安置社区"创制秩序"与"日常生活"的视角分析了二者的互动机制。互动过程包括:创制秩序的生成与注入,社区实践的日常反抗,创制秩序的自我捍卫与妥协,阶段性后果的产生。文章指出,中国安置社区建设的理想状态是"现代性"注入的同时保持对"传统性"的敬畏,并试图寻求一种"创制秩序"与"自发秩序"分工与合作的模式。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王海萍
本文从拆迁安置房交付的经济实质剖析和收入确认会计依据探讨入手,通过对中国恒大集团龙岗南联拆迁安置房收入确认的三种会计处理方式的比较评析,揭示其中存在的偏差谬误,进而采用基于新收入准则的收入确认"六步法"模型对之进行优化提升,并结合实际向政府有关部门和房地产企业提出了进一步做好拆迁安置房收入确认、强化相关信息披露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拆迁安置房 收入确认 会计处理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城中村拆迁还建居民家庭生计资本的流动特征——以武汉市两个拆迁安置小区为例
拆迁安置社区:治理困境与改革路径——基于北京市海淀区Z村的调查
村镇型拆迁安置小区园林绿地规划设计策略——以山东省临朐县为例
农村集中居住:发生机制、发展阶段及拆迁补偿——基于新桥镇的案例研究
服务城市、相互依托、致富农民——以镇江市为例
拆迁安置小区规划的问题及解决途径——以宁波市北仑区为例
基于政府对农民拆迁补偿资产保值增值效能的探讨
拆迁事件会提升农民的创业倾向吗?基于289个样本的实证研究
农村居民拆迁安置地选择的影响因素研究——基于四川省南充市43799个样本的调查
征地拆迁对城市郊区老年农民生活影响研究——以南京市QQ村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