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1958)
2023(17135)
2022(14814)
2021(13644)
2020(11575)
2019(26164)
2018(25537)
2017(49296)
2016(26770)
2015(29624)
2014(29318)
2013(28631)
2012(25832)
2011(23193)
2010(22717)
2009(20399)
2008(19512)
2007(16571)
2006(14099)
2005(11653)
作者
(77210)
(64298)
(63905)
(60641)
(40579)
(31105)
(29057)
(25429)
(24500)
(22403)
(21876)
(21588)
(20238)
(19894)
(19843)
(19754)
(19541)
(19258)
(18409)
(18305)
(16070)
(15578)
(15362)
(14644)
(14401)
(14096)
(14082)
(14022)
(13045)
(12860)
学科
(103975)
经济(103870)
管理(74961)
(71112)
(57803)
企业(57803)
方法(50631)
数学(44692)
数学方法(44117)
(30435)
(25440)
中国(25280)
(23411)
业经(23018)
地方(22950)
(20471)
贸易(20465)
(19902)
农业(19619)
环境(16860)
技术(16664)
理论(16630)
(16331)
财务(16262)
财务管理(16230)
(16228)
(15807)
企业财务(15347)
(14361)
(13772)
机构
学院(370452)
大学(369972)
管理(147672)
(143180)
经济(140236)
理学(130522)
理学院(129043)
管理学(126521)
管理学院(125871)
研究(120693)
中国(86458)
科学(80015)
(76855)
(67980)
业大(62389)
(61328)
(60295)
研究所(56115)
中心(55639)
农业(53993)
(51363)
财经(51097)
(48385)
师范(47784)
北京(47006)
(46753)
(44466)
经济学(42813)
(41733)
技术(39837)
基金
项目(272489)
科学(213512)
基金(198047)
研究(191720)
(175855)
国家(174452)
科学基金(149312)
社会(120816)
社会科(114527)
社会科学(114495)
(107168)
基金项目(105992)
自然(100363)
自然科(98060)
自然科学(98031)
自然科学基金(96237)
(90889)
教育(88386)
资助(80817)
编号(76933)
重点(61459)
成果(59499)
(58915)
(58069)
(56887)
科研(53242)
创新(53161)
课题(52407)
计划(51539)
大学(49996)
期刊
(143707)
经济(143707)
研究(97864)
学报(66946)
中国(61633)
(60745)
科学(58723)
管理(50054)
大学(49805)
学学(47437)
(44786)
农业(42341)
教育(37277)
技术(31059)
业经(25899)
(25253)
金融(25253)
经济研究(23645)
财经(23434)
(21653)
(20040)
科技(19529)
问题(19157)
(18889)
业大(18269)
图书(18032)
资源(17295)
技术经济(16905)
商业(16813)
理论(16524)
共检索到50506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丘兆逸  严志强  
地理标志产品对促进经济发展、特别是农村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但是,当前我国地理标志产品的分布极不均衡,以广西为例,有一半左右的县还没有地理标志产品。文章从县域的视角,采用Probit模型和Logit模型对影响广西地理标志产品的因素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自然环境资源、经济发展、企业能力、政府意愿对促进地理标志产品发展具有显著的作用,而农民意愿的作用不明显。因此,为促进广西地理标志产品的发展,要在积极发挥市场和政府的合力与强化农民意愿两个方面努力。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孙庆忠  
地理标志是指产品的"籍贯"或"原籍",用于指示一项产品的原产地,其特定质量也完全或者主要取决于该地的自然因素与人文因素。本文以福建平和琯溪蜜柚产业的地方实践为个案,意在说明地理标志产品对县域经济发展所产生的深度影响,其潜存的价值不仅是在农业之内寻求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路径,对于我们理解农业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机制同样具有重要的现实价值。从这个意义上说,保护地理标志的实质就是在现代集约农业背景下保护区域生态系统,保护一种以历史传统和文化心理为精神纽带的地方资源。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肖人荣  赵鹏军  戚禹林  卢业勤  
打造农产品地理标志品牌是深入推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落实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手段之一。现有的研究多侧重地理标志的知识产权保护、经济价值挖掘以及品牌竞争力提升等方面,对全国尺度下不同类型农产品地理标志品牌的空间属性关注不足。本文以农产品地理标志(AGI)、地理标志产品(PGI)、地理标志商标(GI)中的农产品品牌为研究对象,运用空间分析、地理探测器和定性分析的方法,尝试揭示农产品地理标志品牌的空间异质性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86.28%的农产品地理标志品牌分布在胡焕庸线以东地区,在沿海地区与长江流域集聚明显,并呈现出与T型经济带重合的态势。2)农产品地理标志品牌密度分布具有显著的空间自相关性,长江中下游的湖北、江苏、安徽、浙江、上海等地为热点区,西部的新疆、青海、西藏为冷点区。3)蔬菜、粮油、果品等不同类型农产品地理标志品牌空间分异特征显著,整体上表现出与农产品生境相适应的格局。4)农产品地理标志品牌异质性受到社会环境、自然环境、政府作用的综合影响,社会环境中的第二产业与铁路密度的交互作用对空间异质性有着较强的解释能力。基于此,结合乡村振兴与农业品牌的战略目标,从农业品牌建设的区域合作、资源要素的空间配置以及品牌保护路径等方面提出建议。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赵金丽  张落成  陈肖飞  
地理标志作为新型知识产权,具备独特品质和品牌价值,对农村经济发展和农业现代化具有重要促进作用。文章对江苏省地理标志展开研究,并对其农产品地理标志的空间格局及其影响因素进行重点分析。研究表明,江苏省农产品地理标志发展重心由苏南向苏北转移,各县市地理标志数量差异较大,其中降水量、湖泊面积、气候与地貌多样性等农业自然资源要素和社会团体、政府政策等农业社会资源要素是影响农产品地理标志空间格局的主要因素,未来各县市应依据自身农业资源的实际状况,立足优势,弥补不足,积极调动农民、社会组织、公众、企业的积极性,共同推动农产品地理标志快速健康发展。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韩磊  谢双玉  王宏志  
自中国进入经济新常态以来,地理标志的发展已经进入了一个新时期,其利用对于我国农业供给侧改革具有重要意义。运用地理集中指数、核密度估计法、最邻近指数等空间和统计分析方法,分析了湖北省不同部门、不同类型地理标志产品的空间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湖北省地市州(林区)地理标志数量的分布较均匀,但不同部门、不同类型地理标志的表现有所不同,质检地理标志以及中药材、水果与坚果、茶产品、禽畜制成品、水产品类地理标志的分布相对集中;不同类型工商地理标志点呈现不同的空间分布模式:茶产品、豆制品与加工食品类地理标志点分散分布,具有双热点区域;蔬菜与菌类、水产品、畜禽制成品类地理标志点集聚分布,具有单热点区域;水果与坚果、中药材和粮食作物类地理标志点也呈集聚分布,但具有多个热点区域;区域的常住人口和农业经济发展水平是影响该区域地理标志数量的主要社会经济因素,地形、水文和生物多样性等自然因素以及人口和整体经济发展水平控制着不同类型地理标志的空间分布特征和区域差异。研究表明,湖北省各类地理标志产品对当地经济的贡献相当有限。因此,湖北省应加强地理标志的利用,发挥地理标志的品牌效应,帮助农民创收增收,促进区域农业经济发展,同时,还应因地制宜地有意识、有计划地培育地理标志。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杨建辉  任建兰  
农产品地理标志可以有效解决农产品产业组织模式的相关问题,对农产品质量安全的控制产生积极影响,因此越来越受到社会和消费者的关注。本文选取山东省消费者为调研对象,运用最优尺度回归方法,研究了消费者对农产品地理标志认知的评价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23.51%的消费者对农产品质量安全不太关心或无所谓;69.77%的消费者对农产品地理标志表现出了关注,高收入、高学历和年龄大的消费者的认知程度更高;46.24%的消费者对地理标志农产品的质量安全表示怀疑和忧虑,年龄大、高学历、男性是购买主力;62.79%的消费者在遇到问题农产品时会放弃合理合法维权。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樊立惠  王鹏飞  张加华  
发展地理标志农产品有利于促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本文探讨了全国地理标志农产品的空间分布,分类讨论影响其分布的因素及如何通过发展地理标志农产品推动农村空间商品化的进程。结论认为:①地理标志农产品数量变化由波动向趋稳发展,果蔬地理标志农产品数量多,水产地理标志农产品稳中有升。②以胡焕庸线为界,中国东南半壁地理标志农产品更为密集。果蔬粮油、畜禽养殖类地理标志农产品分布较为均衡。③以全国7分区为单元,西南区、黄淮海区地理标志农产品总数多,各类地理标志农产品均较丰富;东北区粮油棉麻地理标志农产品最多,西北及长城沿线区干果、牲畜等地理标志农产品较多;华南区各类地理标志农产品均不突出;青藏区多类地理标志农产品数量最少。④影响地理标志农产品分布的因素包括气候、农业发展历史、自然区位、经济、交通、消费市场等。⑤针对果蔬粮油、养殖业、林业经济作物、水产养殖等地理标志农产品特性提出相应意见。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杨慧  刘德军  
运用结构方程模型的方法,以6类具有代表性的农产品地理标志品牌为对象,以来自消费者的689份有效问卷为样本,分析了组织管理对农产品地理标志品牌资产的影响机制。结果表明,管理制度对农产品地理标志品牌认知影响不显著,而对感知质量、品牌联想、品牌忠诚具有显著正向影响;组织协调对品牌资产具有显著正向影响;监督执行对感知质量具有正向影响,而对品牌认知、品牌联想和品牌忠诚影响均不显著。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杨慧  刘德军  
运用结构方程模型的方法,以6类具有代表性的农产品地理标志品牌为对象,以来自消费者的689份有效问卷为样本,分析了组织管理对农产品地理标志品牌资产的影响机制。结果表明,管理制度对农产品地理标志品牌认知影响不显著,而对感知质量、品牌联想、品牌忠诚具有显著正向影响;组织协调对品牌资产具有显著正向影响;监督执行对感知质量具有正向影响,而对品牌认知、品牌联想和品牌忠诚影响均不显著。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伽红凯   晁雨蝶   赵小渝   张凡   王智伟  
工商资本下乡是促进农村特色产业发展的关键,对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和农业农村现代化具有重要作用。文章在分析2008—2020年我国县域农产品地理标志与工商资本下乡时空演变特征的基础上,运用空间自回归模型,从工商资本下乡视角分析了我国农产品地理标志数量增长变化的影响因素与驱动机制。研究发现:(1)我国农产品地理标志每年新增数量整体上呈现出波动性,具有显著的空间正相关。(2)我国当年在营农业企业数量总体上呈现出以2011年为分界点的“先缓后急”的持续增长趋势,“小集聚、大分散”的空间格局逐步强化。(3)工商资本下乡对农产品地理标志发展具有促进作用,且空间直接和间接效应显著为正。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何强  邓鑫  李川  严中成  漆雁斌  
[目的]本研究在构建农产品品牌提高农业竞争力理论模型的基础上,剖析农产品品牌对农业竞争力的作用机理。[方法]运用面板门槛模型和分位数回归模型,利用2011—2019年县域数据,将农产品地理标志的保护范围纳入到农产品品牌的测算中,实证检验了农产品品牌对农业竞争力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结果]农产品品牌的提升能有效提高农业竞争力水平,川南经济区的农产品品牌对农业竞争力促进效果显著,而成都平原经济区和川东北经济区不能够有效促进农业竞争力水平;农产品品牌与农业竞争力之间存在经济发展和城镇化门槛效应,经济发展水平为门槛变量时,农产品品牌与农业竞争力之间呈现非线性增长,城镇化水平为门槛变量时,农产品品牌与农业竞争力之间呈现正“U”形关系;在低分位点上,农产品品牌对农业竞争力呈现显著的正向影响,在高分位点上,农产品品牌对农业竞争力的影响不显著。[结论]因地制策,充分发挥农产品品牌对农业竞争力的促进作用;量体裁衣,创新农产品品牌与经济发展和城镇化的协同发展机制;因势制导,推动农产品品牌从政策化迈入市场化。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王国华  
日本自2015年6月正式实施《地理标志法》,标志着日本对地理标志的保护进入了相关法与专门法并存的混合保护模式,保护制度更趋完善。日本地理标志保护制度的构建充分借鉴了欧盟等先行国家的经验,具有与他国相似的特征,但在保护水平、一般名称的处理等方面有其独特之处。日本意欲借助地理标志农产品的保护和开发利用,化解贸易自由化和振兴农村经济的双重压力。中国作为地理标志资源大国,应该借鉴日本的经验,以地理标志为抓手,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加大优质农产品品牌的塑造力度,提升出口农产品的竞争力。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张艳  黄炎忠  
地理标志品牌建设可以有效传递农产品市场信息,激励农户绿色生产行为,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利用湖北省优质水稻生产区的1193份农户微观调查数据,以单位面积化肥和农药使用量为例,利用倾向得分匹配法评估了农户地理标志品牌参与对农产品质量安全的影响,并利用中介模型揭示其影响路径。结果发现:(1)影响农户地理标志品牌参与的因素主要有年龄、受教育程度、家庭收入、生产规模、耕地质量、生产组织形式、稻谷价格、农药残留检测等;(2)农户参与地理标志品牌减少水稻化肥使用量16.29~16.90千克/亩,减少农药使用量17.64~18.19克/亩。(3)地理标志品牌参与主要通过品牌溢价和品牌维护两条路径影响农户当下和未来的市场收益,继而减少化肥农药使用量,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因此,建议建设更多的绿色地理标志品牌,协同推进农产品品牌化和化肥农药减量化目标,积极提升农户地理标志品牌维护意识,完善绿色农产品溢价市场机制,实现农业绿色高质量发展。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张艳  黄炎忠  
地理标志品牌建设可以有效传递农产品市场信息,激励农户绿色生产行为,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利用湖北省优质水稻生产区的1193份农户微观调查数据,以单位面积化肥和农药使用量为例,利用倾向得分匹配法评估了农户地理标志品牌参与对农产品质量安全的影响,并利用中介模型揭示其影响路径。结果发现:(1)影响农户地理标志品牌参与的因素主要有年龄、受教育程度、家庭收入、生产规模、耕地质量、生产组织形式、稻谷价格、农药残留检测等;(2)农户参与地理标志品牌减少水稻化肥使用量16.29~16.90千克/亩,减少农药使用量17.64~18.19克/亩。(3)地理标志品牌参与主要通过品牌溢价和品牌维护两条路径影响农户当下和未来的市场收益,继而减少化肥农药使用量,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因此,建议建设更多的绿色地理标志品牌,协同推进农产品品牌化和化肥农药减量化目标,积极提升农户地理标志品牌维护意识,完善绿色农产品溢价市场机制,实现农业绿色高质量发展。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苏平  张海龙  
地理标志具有巨大的品牌效应和经济价值,有力地推动了地方农业经济发展。地理标志特有的地理环境因素和人文历史因素是重要的产品外部线索,能够起到信号传递作用,本文通过提出理论假设和构建模型,分析调查数据得出:地理标志的两个因素会降低产品信息不对称的程度,而感知质量和感知形象在影响过程中起到完全中介作用,期望通过本文的研究能对有关方面的决策提供帮助。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