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459)
- 2023(15216)
- 2022(13317)
- 2021(12389)
- 2020(10258)
- 2019(23543)
- 2018(23203)
- 2017(44733)
- 2016(24216)
- 2015(27164)
- 2014(26856)
- 2013(26224)
- 2012(23950)
- 2011(21267)
- 2010(21036)
- 2009(18731)
- 2008(17613)
- 2007(14963)
- 2006(12768)
- 2005(10644)
- 学科
- 济(98042)
- 经济(97946)
- 管理(65597)
- 业(61902)
- 企(50121)
- 企业(50121)
- 方法(46072)
- 数学(40866)
- 数学方法(40320)
- 农(26771)
- 地方(25695)
- 中国(24979)
- 财(22683)
- 学(21883)
- 业经(21071)
- 农业(18455)
- 环境(16043)
- 贸(15803)
- 贸易(15796)
- 易(15229)
- 和(15127)
- 理论(14807)
- 技术(14598)
- 制(14485)
- 务(14132)
- 财务(14064)
- 财务管理(14036)
- 地方经济(13403)
- 企业财务(13289)
- 划(12883)
- 机构
- 学院(331100)
- 大学(330688)
- 管理(134310)
- 济(128445)
- 经济(125619)
- 理学(118143)
- 理学院(116783)
- 管理学(114505)
- 管理学院(113929)
- 研究(108969)
- 中国(78172)
- 科学(71048)
- 京(69073)
- 财(55903)
- 农(53449)
- 所(53377)
- 业大(51831)
- 中心(50564)
- 江(50066)
- 研究所(49605)
- 财经(46145)
- 范(45702)
- 师范(45259)
- 经(42198)
- 北京(42080)
- 农业(41757)
- 院(40911)
- 州(38340)
- 经济学(38206)
- 师范大学(36989)
- 基金
- 项目(244545)
- 科学(193693)
- 基金(178295)
- 研究(176373)
- 家(156013)
- 国家(154788)
- 科学基金(134108)
- 社会(110931)
- 社会科(105087)
- 社会科学(105058)
- 省(97201)
- 基金项目(96230)
- 自然(89409)
- 自然科(87314)
- 自然科学(87292)
- 自然科学基金(85674)
- 划(81132)
- 教育(80824)
- 资助(72166)
- 编号(71830)
- 成果(55590)
- 重点(55138)
- 部(53040)
- 发(52620)
- 创(50529)
- 课题(48926)
- 科研(47222)
- 创新(47145)
- 国家社会(45384)
- 教育部(45196)
- 期刊
- 济(132165)
- 经济(132165)
- 研究(90646)
- 中国(57420)
- 学报(53356)
- 科学(49899)
- 农(46873)
- 管理(45904)
- 大学(40407)
- 财(40250)
- 学学(38207)
- 教育(35485)
- 农业(32995)
- 技术(29234)
- 业经(22919)
- 融(22840)
- 金融(22840)
- 财经(20806)
- 经济研究(20350)
- 资源(18331)
- 经(17656)
- 问题(17449)
- 图书(17009)
- 科技(16608)
- 业(16558)
- 版(15294)
- 理论(15278)
- 技术经济(15260)
- 现代(14354)
- 实践(14185)
共检索到45863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姚婉 黄春晓
本文基于江苏省2000年至2015年年鉴就业数据,利用空间分析方法,分析了江苏省就业的总体格局特征及其演变。结果表明:江苏省始终保持单中心就业结构,就业中心从沿江地区逐渐向南部上海方向移动至苏锡常地区,在空间上已经形成了南高北低,苏北京沪高速公路沿线逐渐塌陷的分异格局。同时,第二产业的就业分布较第三产业更加集聚于南部。本文认为区位格局的演变、大都市区的构建、产业结构转型及政策等因素是产生上述结果的主要原因。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孟德友 陆玉麒
采用数理统计和地统计方法对江苏1995—2010年间县域农民人均收入区域差异和极化程度进行测度,并对农民收入和增长速度的总体格局及热点区演变态势进行探讨。江苏县域农民收入绝对差异波动拉大,而相对差异呈阶段性波动降低态势;县域农民收入呈较强的空间正相关,收入水平相似的地区在空间上集聚;收入增长格局极不稳定,增长热点和冷点区在苏南和苏北地区间阶段性变迁,各增长类型区的空间集聚趋势减弱,随机分布态势增强。在从经济地理区位、产业和城乡结构、区域经济政策及对外开放等因素对农村经济发展区域差异影响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江苏县域农村经济协调发展的建议。
关键词:
农民收入 区域格局 空间自相关 江苏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吴连霞 吴开亚 赵媛
与传统OLS方法相比,地理加权回归模型(GWR)更能反映各要素间的空间关联性,故采用LISA、Getis-ord G_1~指数及GWR模型等方法,分析江苏省县域人口城镇化的空间集聚特征及其形成机制。结果表明:(1) 1990-2010年,县域人口城镇化水平提高,由低水平型转向中高水平型为主。Moran’sⅠ指数均为正,空间上略趋均衡,以HH集聚(苏南地区)和LL集聚(苏北地区)类型为主,冷、热点区呈"核心一边缘"结构,涓滴效应凸显,南北分异明显且有缩小趋势,冷点区主要分布在"连一淮一宿"等地区,热点区主要分布在"苏一锡"及"宁一镇一扬"等地区。(2)国有动力和集聚动力对人口城镇化的影响为正效应,初始动力和根本动力为负效应,推拉动力和非国有动力由正效应变为负效应,外部动力正、负效应均有。各动力因子不仅影响力变化,亦存在南北空间变异,多机制空间演化共同作用导致不同县域人口城镇化南北分异的空间布局。最后,提出优化县域人口城镇化发展的路径,为相关部门制定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李迎成 张一凡 徐嘉勃
基于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技术,构建了县域尺度下产业空间布局规划的技术路线。以江苏省如东县为例,运用ArcGIS和GeoDa软件的空间分析功能,对全县620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从空间分布格局特点、空间集聚模式和空间布局影响因素三个方面进行了定量分析和空间叠加分析。结果表明:1全县规模以上企业分布整体呈现"小集中、大分散"的特点;2不同类型行业企业销售收入和就业人数的空间集聚格局差异较大;3交通通道和枢纽、产业园区布局是影响企业空间分布的主要因素,但对不同类型企业的影响不同。最后,在上述空间分析结论的基础上,提出全县产业空间布局的整体结构。
关键词:
ESDA 产业规划 空间布局 如东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王琳 朱天明 杨桂山 苏伟忠
在新一轮土地利用规划启动的背景下,建设功能空间分区研究迅速成为当前关注的热点。在GIS数据库和空间分析方法支持下,采用综合指标评价方法定量评价县域尺度建设用地适宜性程度和生态限制性程度,并结合矩阵判断方法进行建设功能空间分区。在此基础上,以县域经济快速发展、建设用地供需矛盾突出的昆山市为例进行实证研究,将昆山划分为允许建设区、控制建设区、限制建设区和禁止建设区4类区域,并提出不同类型区建设用地布局的对策和建议。在允许建设区,鼓励产业和城镇集聚,鼓励高密度、高强度的开发建设;在控制建设区,控制开发建设活动类型,以对生态环境影响较小的开发建设活动为主;在限制建设区,不仅控制开发建设活动类型,而且限...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曹芳东 吴江 徐敏
采用1996—2008年江苏省各县(市)人均GDP经济指标,计算并分析江苏省县域单元经济发展整体空间特征,描述县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进而运用全局空间自相关与局部空间自相关理论,定量描述自1996年以来江苏省县域单元经济空间格局的动态演化特征与趋势。结果表明:江苏省县域单元经济发展存在较强的空间自相关性,即县域经济发达的区域周边县域经济也往往较发达,反之亦然,并且空间发展格局呈现显著的集聚模式,且集聚态势越来越明显。空间格局更多表现为以苏州、无锡为核心的圈状空间结构,并成为江苏省县域经济发展的核心区域,而苏北地区则成为圈状结构的外围地带,且这种空间格局的分布状态在短时间内难以改变,对不同年际M...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马颖忆 陆玉麒 张莉
以江苏省为例,选取人口数及人口密度为研究指标,以县域为研究单元,通过人口密度、空间自相关、不均衡指数、重心移动及偏移—分享分析,描述20世纪90年代以来江苏省人口空间格局及其演变趋势。结果表明:近20年来,江苏省人口密度有"南高北低"的特征,该现象与经济发展水平相对应;江苏省人口分布存在一定的空间关联性,在长江中下游各县市形成空间人口密度高的集聚区域,在苏北平原形成空间人口密度低的集聚区域,随时间推移人口集聚趋势不断减弱;江苏省人口呈不均衡分布状态且不均衡趋势加强,人口重心逐渐向西北方向迁移;江苏省人口增长速度在变慢,集聚人口能力在3大区域之间有明显差异,苏中相对不足,苏南不断增强而苏北不断减弱。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张荣天 张小林
以江苏省65个县(市)人均GDP为经济指标,测算出1990-2011年的泰尔指数,利用空间计量模型,对江苏省县域经济差异的时空特征及其空间机理作了初步探索。结果表明县域经济总体差异呈现扩大趋势,苏南、苏中、苏北三大地区之间的差异以及苏北内部、苏南内部差异是江苏省县域经济总体差异的主要贡献者,形成"三足鼎立"之势;县域经济之间存在较强的空间自相关性,经济发展相似地区在空间上呈聚集分布格局,且集聚的程度不断增强;局部空间格局表现为以"苏州-无锡"为核心的圈层空间分布结构;县域经济发展的自组织性较强,空间格局演化中的随机成分较低,而由结构化分异引起的空间差异越来越显著;东北-西南方向县域经济差异较小...
[期刊]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
[作者]
昌亭 周生路 周华 陆春锋
基于1995-2010年4个时相的遥感影像,通过分析县域尺度的Ripley K函数特征、景观指数变化和行政村尺度的农村居民点空间关联格局特征来研究如皋市农村居民点空间演化特征,并分析演化的驱动过程。结果表明:11995-2010年如皋市农村居民点连通度、聚合度和形状复杂度增加,却未形成有效集聚,呈均匀分布特征,但均匀程度增加不显著。其中2000-2005年,农村居民点空间格局演化特征最显著。2农村居民点局部自相关性强,热点区域由经济较为领先的西北片区逐渐转移到后发追赶的东南片区,在热点转移过程中处于高值簇的乡镇单元会影响附近的区域,热点比重整体上升。3区域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的推进及其空间不均衡...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胡美娟 周年兴 李在军 亓秀芸
以人均消费品零售额表征区域消费水平,利用探索性数据分析法,探究江苏省1995—2011年来区域消费水平的空间格局与演变,通过分位数回归结果进行解释。得出以下结论:通过全局自相关计算可知,1995—2011年间江苏省区域消费水平存在着显著的空间集聚特性,且呈现出不断波动增强趋势;时间突变点表明,2004年是区域消费水平空间关联的突变点,2004年以前,区域消费水平空间分布较均衡,地区差距较小,而2004年以后,消费水平地区发展不平衡,差距越来越大,空间分异不断扩大;消费水平的空间格局演化表明,1995年来江苏省区域消费水平的集聚分异格局不断增强且趋于稳定,呈现"南高北低"集中连片的分异态势;分位数回归结果详细刻画了不同分位点上消费水平影响因素的作用程度与方向,其中,城乡人均收入、城市化率、人均生产总值及第三产业比重对区域消费水平起到正向的积极作用,固定资产投资额起到负向的抑制作用,而二三产业从业人员、公路里程及人均财政支出对区域消费水平的影响在不同分位点上存在着显著的差异性。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耿焕侠 张小林 李红波
使用GIS(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的缓冲区法、空间叠置分析法以及景观格局分析法,分析不同等级的行政中心驻地对土地利用景观格局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耕地是丰县的景观基质,聚落(城乡建设用地)景观是丰县主要的景观类型。与行政中心的距离越近,人为景观的面积比重就越高,大于各景观类型的现状比重,表现出较强烈的空间吸引特性;相反,自然景观所占比重远远低于现状比重,反映出较明显的空间排斥效应。(2)与镇政府的距离变大,土地利用景观的破碎程度、聚集程度、斑块形状的规则程度均先减弱后增强;与县政府驻地的距离变大,景观的破碎程度呈现"减弱-增强-稳定"模...
关键词:
土地利用 景观格局 行政中心 江苏省丰县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蔡安宁 梁进社 李雪
采用《省级主体功能区域划分技术规程》的技术流程和评价方法,基于GIS技术,以交通网络密度Di、交通干线影响度Ci和区位优势度Si为指标,对江苏省62个县域单项指标和集成性指标进行测算,分析了江苏省交通优势度的空间分布特征和成因。研究发现:(1)交通优势度区域差异明显,南高北低;(2)交通优势度具有空间自相关性,高值区和低值区呈现出相对集聚镶嵌分布的空间格局,形成以沿沪宁线和沿江地区分布的高值区,沿废黄河、沿洪泽湖和沿海分布的低值区;(3)交通优势度和经济发展水平具有较强的耦合性,两者相关系数达到0.798;(4)交通优势度呈现正偏态的特征。12.1%的面积具有突出的交通优势,2.7%的面积处于...
关键词:
交通优势度 江苏省 交通可达性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杨军 张龙耀 马倩倩 黄馨谊
本文使用江苏省县域普惠金融发展数据库,在建立因子分析模型的基础上,通过22个量化指标测算出2011—2014年江苏省52个县(市)在金融可获得性、金融服务使用情况和金融发展质量3个维度的因子得分,进而构建县域普惠金融发展评价体系,评估江苏县域普惠金融发展整体趋势以及地域间的差异。结果表明,江苏县域普惠金融发展水平不断提升,但是,苏南、苏中和苏北普惠金融发展水平并不一致,表现出明显的区域差异特征。未来发展以普惠金融为定位的中小金融机构、推广移动金融、加强经济欠发达地区金融基础设施投入和全面普及金融知识教育有助于提高县域普惠金融发展水平。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田兴 周生路 吴绍华 王晓瑞 林晨 周华
土地细碎化是与土地规模经营理念相背离的一种土地形态,细碎化的土地经营模式会造成土地利用效率下降、粮食减产以及景观美观度降低等一系列问题。目前,土地细碎化程度的衡量多通过细碎度表征,但尚无统一标准,且主要针对农用地。以江苏东海县为例,首先结合景观指数与主成分分析,分别计算耕地、基础设施用地、居民点用地以及生态用地的细碎度,再通过系统聚类,分析不同地类细碎度组合的地域分异特征。结果显示:不同用地类型的细碎度是自然、社会经济的综合影响结果,耕地细碎度与居民点细碎度有着较显著的正相关关系,与生态用地细碎度有着较显著的负相关关系,基础设施用地细碎度和居民点细碎度存在一定的正相关关系,与生态用地细碎度存在...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仇方道,朱传耿,孔令平,单勇兵
江苏省是我国经济最为发达的省份之一。1980年代以来,经济迅速发展,总量水平位居全国前列,但省域内南北区域经济差异显著。文章以SPSS统计分析软件和GIS技术为基础,以县域为研究单元,探讨了江苏省县域经济差异变化的时间特征、空间格局及其变化过程,分析了差异成因,提出了调控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经济差异 县域 江苏省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