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250)
2023(12764)
2022(10934)
2021(10219)
2020(8904)
2019(20466)
2018(20487)
2017(39659)
2016(21518)
2015(24488)
2014(24537)
2013(24224)
2012(22066)
2011(19862)
2010(19654)
2009(18479)
2008(18352)
2007(16442)
2006(13953)
2005(12508)
作者
(62524)
(52632)
(52488)
(49931)
(33317)
(25283)
(23948)
(20609)
(19781)
(18604)
(17821)
(17629)
(16705)
(16523)
(16465)
(16386)
(15964)
(15643)
(15255)
(15039)
(12998)
(12971)
(12766)
(11911)
(11872)
(11833)
(11698)
(11695)
(10656)
(10412)
学科
(87931)
经济(87804)
管理(69508)
(64970)
(54603)
企业(54603)
方法(44369)
数学(39409)
数学方法(38920)
(27794)
(23669)
中国(20794)
(20443)
业经(19104)
(18214)
财务(18150)
财务管理(18103)
(17488)
企业财务(17022)
(15745)
贸易(15740)
农业(15332)
(15320)
地方(14874)
(14202)
银行(14162)
(13692)
环境(13655)
(13378)
金融(13373)
机构
大学(310984)
学院(310166)
(128150)
经济(125505)
管理(122637)
理学(106032)
理学院(104981)
管理学(103142)
管理学院(102577)
研究(99642)
中国(76306)
(64499)
(61483)
科学(61252)
(53216)
(50052)
财经(48743)
业大(47912)
中心(47685)
(46961)
研究所(45399)
(44142)
农业(42012)
北京(39693)
经济学(39675)
(37203)
师范(36702)
(36444)
财经大学(36288)
(36098)
基金
项目(211193)
科学(166618)
基金(155194)
研究(151398)
(135724)
国家(134651)
科学基金(116050)
社会(96727)
社会科(91818)
社会科学(91793)
(82654)
基金项目(82273)
自然(76447)
自然科(74668)
自然科学(74645)
自然科学基金(73340)
教育(70390)
(69764)
资助(63916)
编号(60634)
成果(48318)
重点(47588)
(47498)
(44284)
(44130)
(41918)
创新(41550)
科研(41392)
课题(41301)
教育部(40828)
期刊
(135299)
经济(135299)
研究(85234)
中国(57709)
(51698)
学报(49228)
(46856)
科学(44871)
管理(44513)
大学(37804)
学学(35911)
农业(31528)
技术(29132)
教育(27147)
(26816)
金融(26816)
财经(24484)
业经(21804)
经济研究(21286)
(20915)
问题(18149)
(17048)
技术经济(16197)
(15731)
统计(15417)
财会(15298)
理论(14978)
(14075)
(13795)
科技(13676)
共检索到44731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李翠霞  魏艳骄  
本文通过对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呼和浩特市和黑龙江省双城市、尚志市等地奶牛养殖基地调研获得数据进行分析,根据原料乳生产系统的养殖主体在奶牛养殖、挤奶和售奶环节的集中分散程度及各利益主体间相互关系,将原料乳生产系统分为分散型、半集中型、集中型和统一型,分析不同类型原料乳生产系统的运行机制并运用统计分析中非参数检验的Kruskal-Wallis秩和检验法对不同类型的原料乳生产系统奶牛养殖成本收益的差异进行分析,探讨我国原料乳生产系统的发展趋势。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王术坤  杨国蕾  刘长全  
本文基于2008-2017年我国奶牛养殖的成本收益和DHI测定的宏观数据,首先使用随机前沿固定效应模型,测度了我国奶牛养殖的技术效率;然后,利用最小二乘法估计DHI测定和养殖规模对我国奶牛养殖技术效率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我国奶牛养殖技术效率的平均值为0.74,并且在2008-2017年变化不明显;DHI测定可以显著增加奶牛养殖技术效率,降低技术效率的波动。相对于散养,大规模养殖的技术效率更高,但是对技术效率的波动没有影响。我国政府应该继续加强对DHI政策的支持,并且适度的增加大规模奶牛养殖,提高我国奶牛养殖的技术效率。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王玉娟  李彤  
本文采用变动成本法和敏感性分析,对2007~2012年不同规模下奶牛养殖主产品的成本收益进行对比分析,发现奶牛养殖成本、收益呈上升趋势,养殖规模与成本、收益正相关。但养殖规模越大,养殖效率不一定越高。分析后得出结论:规模化发展推动了养殖成本的上涨;奶牛养殖收益风险逐步降低。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辛国昌  张立中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牛奶的消费量势必不断增长,因此,研究奶牛饲养成本和收益的影响因素,推进规模化养殖,对稳定牛奶供给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通过对我国不同规模奶牛养殖的成本和收益进行比较分析,结合奶牛养殖面临的主要问题,提出降本增效和稳定奶业发展的建议。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张菲  卫龙宝  
采用DEA-Malmquist生产率指数法,运用2004-2011年我国奶牛养殖的省级面板数据,本文分别从全国层面和省份层面对比分析了奶牛养殖模式(散养、小规模、中规模和大规模)与原料奶生产全要素生产率(TFP)的关系。研究结果显示,从全国层面看,散养和小规模的TFP小于中规模和大规模,并且随着时间的推移,中规模和大规模奶牛饲养的规模效应日益凸显;从省份层面看,原料奶生产的TFP是否随养殖规模的扩大而增加或者缩小,在不同省份之间存在差异:内蒙古和吉林的TFP随养殖规模扩大而增大,相反地,山东和河南散养模式的TFP相对更高;全国层面和省份层面的研究都显示,2004-2011年间我国原料奶生产的全...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李翠霞  曹亚楠  
本文运用SBM-Undesirable模型测算了2004—2014年中国29个省份不同规模奶牛养殖场的环境效率与提升潜力,并运用Tobit模型分析了影响其环境效率的因素。研究结果表明,不同规模奶牛养殖场环境效率存在显著差异,大规模养殖场环境效率最高,小规模次之,中规模最低,且都具有很大提升潜力;奶牛养殖环境效率省际差异性明显,北京、山东、河北、天津、云南、陕西、新疆不同规模养殖场环境效率值都处在全国平均水平以上;如果忽略环境污染因素,奶牛养殖平均效率值将被高估0.1657,加入非期望产出指标后,黑龙江省养殖效率在省际间排名下降幅度最大;奶牛养殖环境效率和技术效率之间存在较高的相关性;奶牛日单产水平和每单位劳动力创造的养殖业产值对环境效率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李翠霞  曹亚楠  
本文运用SBM-Undesirable模型测算了2004—2014年中国29个省份不同规模奶牛养殖场的环境效率与提升潜力,并运用Tobit模型分析了影响其环境效率的因素。研究结果表明,不同规模奶牛养殖场环境效率存在显著差异,大规模养殖场环境效率最高,小规模次之,中规模最低,且都具有很大提升潜力;奶牛养殖环境效率省际差异性明显,北京、山东、河北、天津、云南、陕西、新疆不同规模养殖场环境效率值都处在全国平均水平以上;如果忽略环境污染因素,奶牛养殖平均效率值将被高估0.1657,加入非期望产出指标后,黑龙江省养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魏艳骄  朱晶  
本文首先分析了乳制品进口对中国奶牛养殖效率及不同规模养殖主体养殖效率差异化影响的理论机制,并利用2004—2014年中国28个原奶主产省区面板数据,通过技术差距模型,实证检验了乳制品进口对中国不同规模奶牛养殖主体养殖效率水平影响的差异。研究结果表明:乳制品进口增加从总体上有利于推动中国奶牛养殖业产业整合,具体而言,乳制品进口增加对散养户养殖效率产生负向冲击,加速其退出奶牛养殖业;对小规模、中规模和大规模奶牛养殖主体的养殖效率则产生程度不同的正向影响。其中,对小规模养殖主体的正向影响程度最大,中规模养殖主体其次,大规模养殖主体的正向影响程度相对较小。因此,应科学审视中国乳制品进口贸易形势,实行合理的乳制品贸易开放政策,推进建立多元化的适度规模养殖主体,积极参与国际竞争,促进养殖业总体效率水平不断提升。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何忠伟  韩啸  余洁  刘芳  
本文基于对内蒙古、青海等地奶农调研数据,从农业经营主体的微观层面出发,通过建立基于超越对数生产函数下随机前沿生产函数模型,分析奶牛生产技术效率及影响其生产和技术效率损失的主要因素。研究表明,内蒙古、青海等地效率损失值高达73%,如何提高技术效率水平是解决当地奶农困境的重要路径之一。影响因素分析提示,应通过饲料、饲养方式、牛奶价格等方面综合引导奶农提高技术水平。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樊斌  薛晓聪  李萌  李翠霞  
科学分析奶牛养殖区域比较优势,是优化中国奶牛养殖生产布局的前提条件。利用2001-2017年中国乳业数据,通过面板数据模型分析影响中国奶牛养殖生产布局的关键因素,基于比较优势理论、采用资源禀赋系数法,针对关键因素进一步分析中国奶牛养殖区域比较优势,探讨中国奶牛养殖生产布局的优化方向。研究结果表明:中国奶牛养殖生产布局主要受到玉米产量、生产者预期和温度的影响,不同地区在这三个方面具有不同的奶牛养殖比较优势。奶牛养殖优势区域主要集中在华北产区和西部产区,包括内蒙古、河北、山西、新疆、甘肃和宁夏;非优势区域主要集中在南方产区,包括上海、江苏、浙江、福建、湖北、湖南、广东、四川、安徽、江西和广西;其余省份为较优势区域,主要集中在东北产区和大城市周边产区。因此,从区域发展层面,提出建设优势区域产业带、因地制宜发展较优势区域、引导非优势区域转移和整合区域资源优势等建议;从奶牛养殖生产布局显著性影响因素层面,提出推广种养结合养殖模式、种植替代玉米的饲料作物、引导乳制品消费、改善养殖基础设施等建议。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李红  常春华  
对奶制品生产环节的控制和管理是奶制品质量安全管理的关键点。本文利用内蒙古的调查数据分析了影响奶牛养殖户质量安全行为的因素。研究表明,规范和优化奶牛养殖户饲养行为、消毒行为、挤奶行为,必须提高奶牛养殖户受教育程度,进行规模化、专业化养殖,加强技术指导,加强食品安全知识教育,引导奶牛养殖户参加奶业合作社。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李雨泽  仇淑平  
近年来,多家乳制品企业被曝出在安全生产上存在重大问题,国家食品药品安全管理局对该行业给予高度重视,生产者、消费者、政府对乳制品行业给予大量关注,用以追踪乳制品企业质量安全问题的可追溯系统逐步出现,本文通过对乳制品企业可追溯系统的成本收益的影响因素和作用机理进行理论研究,为进一步研究提供依据。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李雨泽  仇淑平  
近年来,多家乳制品企业被曝出在安全生产上存在重大问题,国家食品药品安全管理局对该行业给予高度重视,生产者、消费者、政府对乳制品行业给予大量关注,用以追踪乳制品企业质量安全问题的可追溯系统逐步出现,本文通过对乳制品企业可追溯系统的成本收益的影响因素和作用机理进行理论研究,为进一步研究提供依据。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廖红梅  高超  韩承义  林培华  高健  
基于对宁德市7户大黄鱼养殖主体的调研结果,分析了大黄鱼成鱼养殖的成本构成情况及收益水平。研究结果表明:(1)饵料成本、人工成本及鱼苗成本构成了大黄鱼成鱼养殖成本的95%左右;(2)不同养殖主体单位成本及成本构成差异大;(3)规模养殖无单位成本优势,但大规模公司养殖收益凸显规模效益;(4)成本利润率浮动范围小,产业整体养殖效益趋于稳定。基于以上研究结果提出以下3点建议:(1)研制并进一步推广大黄鱼人工配合饲料,科学化投料以降低养殖成本;(2)成立中、小规模养殖户合作经济组织,统一销售,提高市场拓展力度;(3)加大对龙头企业的扶持力度,推进大黄鱼成鱼养殖产业化经营。研究亮点:已有研究主要集中在环境...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熊小倩  胡德夫  刘宝庆  李凯  
【目的】基于我国林麝养殖业行业标准未定、人工养麝效益问题计量不清的现状,以成本收益法分析林麝不同养殖模式下的经济效益水平。【方法】通过对我国最大林麝养殖县——陕西凤县各类典型麝场的实地调查,从规模、雌雄性比、经营目的、发展阶段的麝场养殖成本构成及收益水平等方面进行比较分析。【结果】1)麝场有仅生产麝香、仅出售幼麝、麝香+幼麝兼营3种经营目的;根据生产成本构成特点可划分为大(100只以上)、中(40~100只)、小(40只以下)型3种规模;根据经营年限不同有起步、加速发展、成熟3种阶段。2)麝场有多种养殖模式:药企投资建设的养麝公司为龙头企业,规模最大,以生产麝香为唯一目的;私人投资建设的养麝公司为专业大户,基于投入资金的多少既有中型、也有大型,以兼营麝香和幼麝为目的;家庭农场经营的中型麝场,兼营麝香和幼麝;家庭散户经营的小型麝场,起步阶段时通常以出售幼麝为主要目的。3)大、中、小型麝场平均每麝饲养成本分别为每年3 963. 58、2 798. 55、3 296. 29元,大型麝场的单位饲养成本普遍高于中小型麝场,规模优势体现不足。4)收益水平依麝场规模、经营目的、雌雄性比和发展阶段的差异而有所区别,中小规模、雌多雄少、兼营出售麝香+幼麝、处于加速发展阶段时的单位成本收益相对更高。5)龙头企业由于单位生产成本高、养殖种群偏雄、专营麝香生产的特点,是经济效益相对最低的一种模式,但其生产的麝香在下游制药环节将创造更高的附加值。6)专业大户的生产经营特点在养麝环节中最具优势:相对于仅生产麝香的龙头企业,兼营麝香+幼麝收益更高;相对于小型麝场,抵御风险能力更强;能灵活调整养殖种群结构,以创造更大的盈利空间。【结论】基于对典型麝场麝资源结构和经营策略的分析,我国林麝养殖产业总体上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前景:宏观上看,虽近年来麝香产量的增长仍落后于林麝养殖种群规模的增长,但经营者由"繁殖炒种"向"驯养取香"转变的趋势已有显现,表明林麝养殖业正在由不成熟向成熟发展;微观上看,麝场的经营是可持续的,长期经营的麝场并没有因林麝老龄化而进入衰退期。针对一些案例暴露出的问题,建议:发展濒危野生动物人工繁育与利用须坚持保护优先原则,科学的人工繁育应同时实现保护野外种群资源和满足市场需求2个目标;龙头企业在起步阶段需要一定的政策扶持,以平稳度过效益水平低的困难时期;政府及行业协会应引导养殖大户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减少扰乱市场的过度投机行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