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586)
- 2023(15579)
- 2022(13648)
- 2021(13028)
- 2020(11083)
- 2019(25901)
- 2018(25814)
- 2017(50963)
- 2016(27170)
- 2015(30835)
- 2014(30800)
- 2013(30314)
- 2012(27619)
- 2011(24709)
- 2010(24946)
- 2009(22887)
- 2008(22376)
- 2007(19630)
- 2006(17265)
- 2005(15123)
- 学科
- 济(104542)
- 经济(104422)
- 管理(79141)
- 业(76853)
- 企(63177)
- 企业(63177)
- 方法(53408)
- 数学(47192)
- 数学方法(46435)
- 中国(30106)
- 财(28581)
- 农(27407)
- 制(26826)
- 银(26340)
- 银行(26193)
- 行(24679)
- 业经(23114)
- 学(20521)
- 融(20367)
- 金融(20365)
- 贸(19862)
- 贸易(19846)
- 易(19247)
- 地方(18826)
- 理论(18785)
- 务(18569)
- 财务(18485)
- 财务管理(18435)
- 农业(17957)
- 企业财务(17444)
- 机构
- 大学(381995)
- 学院(381170)
- 管理(155083)
- 济(150844)
- 经济(147456)
- 理学(133954)
- 理学院(132558)
- 管理学(129951)
- 管理学院(129260)
- 研究(119172)
- 中国(98434)
- 京(80751)
- 财(73548)
- 科学(72713)
- 财经(59104)
- 所(58288)
- 农(57900)
- 中心(56521)
- 业大(55402)
- 江(54853)
- 经(53753)
- 研究所(52927)
- 北京(51103)
- 范(47656)
- 师范(47208)
- 农业(45599)
- 经济学(45490)
- 州(45319)
- 财经大学(44411)
- 院(43519)
- 基金
- 项目(258974)
- 科学(203759)
- 研究(189324)
- 基金(188429)
- 家(163086)
- 国家(161748)
- 科学基金(140158)
- 社会(117987)
- 社会科(111812)
- 社会科学(111782)
- 省(100540)
- 基金项目(99856)
- 自然(92562)
- 自然科(90453)
- 自然科学(90432)
- 自然科学基金(88784)
- 教育(88387)
- 划(84707)
- 资助(79236)
- 编号(78451)
- 成果(62519)
- 部(57488)
- 重点(57255)
- 创(53717)
- 发(53711)
- 课题(52913)
- 创新(50024)
- 科研(49859)
- 教育部(49711)
- 大学(48914)
- 期刊
- 济(157916)
- 经济(157916)
- 研究(114384)
- 中国(68426)
- 学报(56632)
- 管理(56612)
- 财(55363)
- 科学(52542)
- 农(51295)
- 融(46962)
- 金融(46962)
- 大学(43832)
- 学学(41454)
- 教育(40186)
- 技术(34792)
- 农业(34454)
- 财经(28445)
- 业经(26588)
- 经济研究(25541)
- 经(24038)
- 问题(20808)
- 理论(20251)
- 实践(18655)
- 践(18655)
- 技术经济(18622)
- 统计(18374)
- 图书(18055)
- 商业(17629)
- 业(17428)
- 科技(17322)
共检索到55462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丁建臣 刘亚娴 陈宁
中长期贷款和定期存款是我国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的主要来源,商业银行信用风险主要来源于房地产抵押贷款和房地产相关产业贷款,我国银行的房贷信用风险仍处于可控范围。为预防利率风险,银行最积极的缺口管理策略是根据对利率波动的预测,适时形成或正或负的缺口,若难以准确地预测利率走势,则应采取零缺口资金配置策略。我国应建立标准化程序,统一银行压力测试标准,构建高效的银行压力测试评估体系,发挥银行压力测试的风险预警作用,这样才能全面衡量商业银行的经营状况与风险承受能力。
关键词:
银行压力测试 商业银行 监管 风险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苏为华 郭远爱
本文利用2004-2013年的季度数据,基于改进的Credit Portfolio View模型,对我国商业银行的信用风险进行宏观压力测试,并利用蒙特卡罗模拟技术,模拟了不同压力冲击下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的路径变化。研究结果表明,在不同的压力冲击下,商业银行的不良贷款率都出现不同幅度的上升,尤其是在极端压力情形下,我国商业银行的不良贷款率将急剧上升。最终宏观压力测试风险评估的结果显示,目前我国商业银行体系抵御风险的能力整体较强。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刘跃 彭晓娅
2008年以来的金融危机,我国商业银行虽然在政府的庇护下能够全身而退,但为了促进我国商业银行的稳健发展,我国一直在对商业银行进行体制改革。文章在我国商业银行全面改革的背景下,建立了一个基于内部控制和财务预警的银行风险评价指标体系,并采用模糊聚类分析方法对我国工商银行作了案例分析,结果显示我国工商银行2007—2011年的综合风险水平一直处于风险的安全地带,但其利率风险相对较高。
关键词:
内部控制 财务预警 风险监管 工商银行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王曼怡 胡玉敏
基于2006—2019年我国65家商业银行的面板数据,本文建立GMM模型,实证检验杠杆率监管对我国商业银行风险承担的作用。实证结果显示,较高的杠杆率更容易导致银行风险承担水平的提高;杠杆率监管新规实施之后,杠杆率对银行风险承担的影响程度减弱;经济上行期杠杆率对商业银行风险的影响高于经济下行期。本文为杠杆率监管的完善提供可行性建议。
关键词:
杠杆率监管 商业银行风险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吕江林
当前我国房价存在较明显泡沫,运用政策手段和市场机制挤压一些房价泡沫是我国防范金融风险的客观要求。从一般均衡视角出发,基于CGE模型,再结合运用Wi lson模型,采取2004年1季度至2013年4季度的季度数据,对我国房价下跌给商业银行体系带来的信用风险进行压力测试。结果表明,当前我国房价若下跌超过30%,则商业银行体系将面临极大的金融风险,甚至可能引发金融危机。其政策含义是:为了防范金融风险,避免金融危机,我国宏观调控不仅要抑制房价过快上涨,挤压房价泡沫,而且要防止房价暴跌。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王学娟 谢潮昂
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正处于快速发展的重要阶段,也是问题较为集中的时期。本文尝试通过分析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监管现状,考察COSOⅡ和BASELⅡ在我国商业行的实际应用情况及其存在的问题,进而对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技术手段和制度监管体系提出若干建议。
[期刊] 征信
[作者]
张能福 康翔
以不良贷款率作为衡量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的主要指标,借鉴国内外的研究经验,采用LOGIT方法论构建我国宏观经济因素对银行信用风险影响的压力测试模型,并通过假设情景法进行宏观压力测试,定量评估了宏观经济变化对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的冲击。研究表明,压力测试可以为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提供有益的参考。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谭晓红 樊纲治
本文以不良贷款率作为评估银行主要风险的指标,建立SUR模型对我国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银行,城市商业银行和农村商业银行四类银行进行了宏观压力测试。通过构建房价下跌和物价上涨的极端情景,运用蒙特卡洛模拟方法得到宏观经济因素冲击下四类银行的贷款损失分布,结果表明在设定的压力情景下,四类银行的贷款损失率都有不同程度的上升,国有商业银行的稳健性最好,而城市商业银行表现相对较差。
关键词:
压力测试 情景分析 商业银行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巴曙松 尚航飞
净稳定融资比率是巴塞尔委员会于2010年推出的用于测量银行期限转换风险的监管指标。本文基于2012~2013年数据测算了我国41家商业银行的净稳定融资比率,进而从银行业整体和同业比较的角度探讨我国商业银行的期限转换风险,并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关键词:
净稳定融资比率 流动性监管 期限转换风险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左晓慧 杨成志
近年来,影子银行业务规模发展迅速。然而影子银行业务长期隐匿于监管体系之外,容易引起系统性金融风险。为充分发挥影子银行体系对社会经济的积极作用,基于2009—2020年沪深A股上市的36家商业银行数据,实证检验影子银行业务规模与不同性质及类别商业银行风险承担之间的关系,并引入资本监管压力作为调节效应,探析在引入资本监管压力作为调节变量情况下影子银行对商业银行风险的影响效应。研究结果表明:首先,在全样本下,影子银行买入返售金融资产和应收账款类投资业务规模扩张会提升商业银行风险。其次,异质性分析显示影子银行规模对于不同性质及不同规模商业银行的风险影响不同。最后,监管压力作为调节效应对于影子银行影响商业银行风险具有正向调节作用。研究结论对于强化影子银行有效监管,建立健全金融风险应对机制,防范化解系统性风险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关键词:
影子银行 监管压力 银行风险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孙志娟
随着2008年次贷危机的爆发,集聚在银行等金融系统的风险顷刻间如火山一样爆发,那么如何将风险规避在最小化状态,进而实现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监管体系的健全与完善,就成为了本文关注的问题之一。因此本文尝试着以次贷危机后我国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监管过程中的诸多挑战为介入点,借鉴美、英、欧盟等发达国家和地区在危机后所采取的监管新举措,提出我国应从监管模式的选择、监管法律法规的完善及国际合作领域的强化等角度加强我国商业银行全面风险监管框架的构建。
关键词:
风险监管 次贷危机 监管模式 一线多头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孙英隽 周洁
本文运用博弈论方法,分析了非竞争环境下及银行业竞争环境下,商业银行风险承担行为监管压力的来源,以及监管压力对银行风险承担行为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资本充足率的要求、政府部门的监管、市场约束者的监督,存款保险的风险差别费率都是监管压力的来源;由于监管压力的存在,银行风险承担的增加并不一定能增加银行的收益。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路莎
从商业银行诞生开始,收益与风险就共同伴随着商业银行的发展。商业银行追求的最终目标是高收益,但是高风险却是商业银行为了取得高收益而必须付出的代价,风险的发生和进一步恶化会对商业银行的盈利造成侵蚀,甚至对它的生存造成威胁。有鉴于此,文章从商业银行的地位、概念、特性以及相关监管指标的理论基础上,以某商业银行数据为例,对其部分的监管指标进行计算分析,并且提出有参考性的解决意见和建议,以达到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日趋完善以及我国银行业的长期稳步发展的目标。
关键词:
风险管理 商业银行 监管指标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李少华
商业银行风险种类繁多,且各种风险相互联系,传统的风险管理模式在解决此类问题时常常出现捉襟见肘的现象。"多维度"风险管理在全面考虑商业银行所面临的各种风险的基础上对其进行了综合评价。本文借用"多维度"风险度量模型对国内某商业银行近些年的风险状况进行了分析,并认为"多维度"风险度量模型有利于完善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
关键词:
商业银行 风险管理 “多维度”风险度量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李少华
商业银行风险种类繁多,且各种风险相互联系,传统的风险管理模式在解决此类问题时常常出现捉襟见肘的现象。"多维度风险管理"在全面考虑商业银行所面临的各种风险的基础上对其进行了综合评价。本文借用"多维度"风险度量模型对我国某商业银行近些年的风险状况进行了分析,并认为"多维度"风险度量模型有利于完善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
关键词:
商业银行 风险管理 “多维度”风险度量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