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164)
- 2023(14853)
- 2022(12856)
- 2021(12085)
- 2020(9974)
- 2019(23054)
- 2018(22845)
- 2017(43974)
- 2016(23734)
- 2015(26868)
- 2014(26906)
- 2013(26170)
- 2012(23803)
- 2011(21109)
- 2010(20855)
- 2009(18883)
- 2008(17931)
- 2007(15524)
- 2006(13287)
- 2005(10821)
- 学科
- 济(92073)
- 经济(91963)
- 管理(65509)
- 业(64663)
- 企(51589)
- 企业(51589)
- 方法(44919)
- 数学(38723)
- 数学方法(38191)
- 农(34319)
- 中国(24830)
- 业经(23352)
- 财(22713)
- 农业(22684)
- 学(19447)
- 地方(19369)
- 理论(16287)
- 制(16045)
- 和(15136)
- 贸(15135)
- 贸易(15128)
- 环境(14693)
- 易(14677)
- 技术(14513)
- 务(14277)
- 财务(14204)
- 财务管理(14172)
- 企业财务(13415)
- 发(13110)
- 银(13020)
- 机构
- 学院(327779)
- 大学(326810)
- 管理(133152)
- 济(125760)
- 经济(122857)
- 理学(116577)
- 理学院(115336)
- 管理学(113159)
- 管理学院(112563)
- 研究(103471)
- 中国(75779)
- 京(68069)
- 科学(65297)
- 财(55930)
- 农(54986)
- 业大(50936)
- 所(49723)
- 中心(48549)
- 江(46291)
- 财经(45805)
- 研究所(45706)
- 范(44455)
- 师范(44085)
- 北京(42123)
- 农业(41935)
- 经(41825)
- 院(38127)
- 州(37835)
- 经济学(37292)
- 师范大学(35562)
- 基金
- 项目(235126)
- 科学(184977)
- 研究(173492)
- 基金(170046)
- 家(147333)
- 国家(146029)
- 科学基金(126302)
- 社会(109226)
- 社会科(103266)
- 社会科学(103241)
- 省(92728)
- 基金项目(90946)
- 自然(81920)
- 自然科(79962)
- 自然科学(79940)
- 教育(79865)
- 自然科学基金(78455)
- 划(77126)
- 编号(72120)
- 资助(69074)
- 成果(57346)
- 重点(51767)
- 部(51432)
- 发(49691)
- 课题(48773)
- 创(48639)
- 创新(45246)
- 科研(44851)
- 国家社会(44433)
- 教育部(44345)
- 期刊
- 济(134245)
- 经济(134245)
- 研究(90755)
- 中国(58805)
- 农(54156)
- 学报(52258)
- 科学(48057)
- 管理(45830)
- 财(41448)
- 大学(40770)
- 学学(38368)
- 教育(37780)
- 农业(36809)
- 技术(29076)
- 业经(25583)
- 融(24974)
- 金融(24974)
- 财经(21119)
- 经济研究(19896)
- 图书(17996)
- 经(17959)
- 问题(17950)
- 版(16851)
- 业(16707)
- 科技(16151)
- 理论(15318)
- 技术经济(14877)
- 资源(14579)
- 实践(14255)
- 践(14255)
共检索到45771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唐常春 吕昀
传统村镇的保护对象已经从注重保护典型文物古迹、优秀建筑发展到重点保护不同历史时期社会发展的见证实物以及非物质文化遗存。本文引入谱系学原理,提出历史文化谱系概念,并从我国非典型传统村镇的保护实际出发,对传统村镇风貌保护的基本思路与原则进行探讨,进而构建了传统村镇风貌保护的评价标准、指标体系和AHP模型,最后提出传统村镇风貌保护的基本策略与建议,以期对当前新农村建设过程中的历史文化保护有所助益。
关键词:
传统村镇 保护 谱系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戴彦
在目前我国的历史村镇保护中,传统的经典式保护已无法解决大量的保护问题,亟待引入新的理念方法加以解决。以融贯学科为思维指引,分析当前保护研究存在的具体问题,阐释"拟合"的概念涵义及其在历史村镇保护中的适用性,在此基础之上探讨了拟合的工作路线、技术重点与难点,并以重庆龚滩古镇保护作为验证对象进行说明,为历史村镇的区域保护提供了一种具体的工作思路和技术方法。
关键词:
融贯学科 拟合 工作路线 重点与难点
[期刊] 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
[作者]
熊梅 周宏伟
在分析探讨历史文化村镇的概念、渊源与内涵的基础上,对西北地区入选的国家级历史文化村镇进行了简要回顾并总结了该地区历史文化村镇的研究进展,认为已有的成果主要集中在聚落形成变迁研究、资源保护利用研究和传统民居专题研究三个方面,初步形成了基于文化、社会、建筑视角的三大研究模块,而在聚落发展与社会变迁互动关系、历史文化村镇的定量评价与保护规划、研究方法的多元化与跨学科的交叉融合方面还有待于进一步深入。
关键词:
西北地区 历史文化村镇 研究进展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吴必虎 肖金玉
历史文化村镇是重要的文化遗产和社会经济发展载体。对全国350处历史文化名镇名村空间分布规律及其与区域经济、旅游发展水平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合历史、地理、社会、文化等因素,综合剖析历史文化村镇空间分布形成原因,得出历史文化村镇空间结构的形成与历史时期地域的社会经济发展、地理文化因素联系更紧密的结论。
关键词:
历史文化村镇 空间分布 空间结构 相关性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李宣范 左琰
历史文化村镇属于"特色村镇"体系中的一部分,对于它的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从我国已有的历史文化村镇发展政策出发,对上海市不同阶段的历史文化村镇发展政策进行梳理,在此基础上对上海13个历史文化村镇特色展开研究,并以嘉定区南翔镇、宝山区罗店镇以及浦东新区高桥镇三个案例,深入探索上海不同地区的历史文化村镇保护政策及特色建设中的问题与对策。
关键词:
历史文化村镇 政策导向 特色研究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杨开 李陶
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是我国珍贵的文化遗产,其所构建的城乡文化遗产体系量大面广,数据信息与保护状况十分复杂,通过多元技术手段及时掌握全国名城名镇名村的历史文化资源现状、提升保护与管理水平尤为迫切和必要。基于文献研究、现状研究和需求调研,利用新一代信息化技术,研究并建设全国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的保护信息系统,旨在推动全国名城镇村的数字化管理、信息化展示及长效保护机制的完善,构建全国名城镇村保护管理信息化"一张图"。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马兰 许莹中 何韶颖 汤众 李天泽
公众参与是传统村落风貌保护实践的重要一环,多视角的审视有助于更加系统、完善的保护策略制定。选取潮州市葛口村和新陂村为案例,基于定量的眼动追踪技术,结合定性的半结构性访谈方法,对本地人与非本地人两个不同群体的村落风貌认知差异进行了比较与分析,以探究群体认知差异对村落风貌保护策略制定的支撑作用。结果显示,不同群体对于传统村落中不同类型的风貌均具有认知程度、认知方式及重点关注元素上的差异。由认知差异所反映出的价值观差异是传统村落风貌多元化保护策略制定的基础,研究成果为传统村落风貌保护和实现乡村文化振兴提供了理论与方法上的支持。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刘艳丽 陈芳 张金荃
历史文化村镇保护的目的不仅在于保护其历史建成环境,保护其所代表的传统文化、民俗、社会关系等方面的原真性,更在于改善当地居民的居住环境,保持地区发展活力,以及促进传统文化的延续和发展。文中分析了现有历史文化村镇保护模式和途径存在的问题,提出应将传统城市规划和社区规划有效结合,建议历史文化村镇的保护应采用基于居民参与、社区自治和自助的参与式社区规划新途径,并详细阐述了参与式社区规划在历史文化村镇保护中的适用性、工作过程和路线以及特点。
关键词:
历史文化村镇 社区规划 城市规划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许娟 霍小平
针对关中村镇民居建筑风貌混乱的问题,通过现状调查,在总结其发展演变特征的基础上,归纳了其主要的建筑类型;剖析了影响建筑风貌的土地、生活、文化、经济等方面的因素及其影响;提出了继承传统布局的院落组群模式和适应现代生活的建筑风貌营造方法。
关键词:
关中民居 建筑风貌 继承与发展 策略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杨昌新
以城市设计理论发展脉络为背景,采用主客体关系分析视角,对不同时期的城市风貌相关理论进行了全面梳理,勾画了以时间为线索的城市风貌研究历史视野的演化轨迹,并提出国外研究历史视野"三视角"、"六领域"和国内"三视角"、"五领域"的主张,力图阐明不同时期城市设计主流思潮的社会价值取向决定了城市风貌研究的时代主题和目标。最后,指出城市风貌特色研究和复杂性科学将是未来城市风貌研究的主导领域和主要方法。
关键词:
城市风貌研究 历史视野 综述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严明喜 何莲 刘暾
实施乡村振兴策略,是我国针对现阶段农村发展现状提出的重要思想,农村经济的发展不仅需要根据地区特点实施符合当地发展特色的经济产业链,还要统筹好发展与保护的关系,通过制定合理、符合自身发展特点的地区发展方案,在振兴农村经济过程中,处理好经济发展与文化保护的关系。通过分析在乡村振兴背景下传统民居风貌保护面临的挑战和困难,并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实现乡村经济发展和传统文化保护同步发展的目标。
关键词:
乡村经济振兴 民居风貌保护 文化保护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张晓 姜劲松 牛元莎 宋敏
如何传承历史文化是历史文化名镇保护的重要议题,同时也是国家2016年"中央城市工作会议"的政策导向,然而,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加速及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许多历史文化名镇的文化价值正遭到破坏。国内已有的历史文化名镇保护规划相关研究中,缺乏从文化规划的视角探索历史文化名镇保护的研究。以历史文化名镇为主要考察对象,首先对历史文化名镇保护中引入文化规划的必然逻辑、文化规划的基础理论进行了探讨,随后尝试从文化规划的视角提出历史文化名镇保护的基本工作框架和内容,重点探讨了其中文化体系研究、文化资源评价及文化规划框架构建方法,并以苏州市光福历史文化名镇为案例,进行规划方法的实践和总结,探索以文化为导向的历史文化名镇保护规划思路。
关键词:
文化规划 历史文化名镇保护规划 文化传承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张晓 姜劲松 牛元莎 宋敏
如何传承历史文化是历史文化名镇保护的重要议题,同时也是国家2016年"中央城市工作会议"的政策导向,然而,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加速及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许多历史文化名镇的文化价值正遭到破坏。国内已有的历史文化名镇保护规划相关研究中,缺乏从文化规划的视角探索历史文化名镇保护的研究。以历史文化名镇为主要考察对象,首先对历史文化名镇保护中引入文化规划的必然逻辑、文化规划的基础理论进行了探讨,随后尝试从文化规划的视角提出历史文化名镇保护的基本工作框架和内容,重点探讨了其中文化体系研究、文化资源评价及文化规划框架构建
关键词:
文化规划 历史文化名镇保护规划 文化传承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郭志强 吕斌
历史文化街区作为古城遗留区域,以其悠久历史和特色的风貌塑造和传承着城市风貌,是历史城市风貌重要组成部分。然而,目前街区更新常对重点历史保护区做风貌管控,但缺乏系统性风貌管控指导。文章以北京南锣鼓巷为研究对象,将"管控范围"与"管控机制"两个层面结合,进行街区风貌管控研究,使历史街区风貌得以延续传承,以为其他历史街区风貌管控提供借鉴。
关键词:
风貌管控 历史文化街区 有机更新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边宝莲 王晶
本文针对我国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监管薄弱的现状,从完善法律法规体系、架构保护监管体系、建立常态化督察和专项整治制度、实行责任规划师管理制、推进行政问责制等方面进行了初步探讨,为健全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监管体系提出了积极建议。
关键词:
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 保护监管体系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