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448)
2023(7913)
2022(6838)
2021(6479)
2020(5448)
2019(12385)
2018(12137)
2017(23427)
2016(12335)
2015(13640)
2014(13254)
2013(12821)
2012(11528)
2011(10101)
2010(9459)
2009(8191)
2008(7377)
2007(5693)
2006(4524)
2005(3474)
作者
(32939)
(27986)
(27395)
(26194)
(17258)
(13351)
(12442)
(11118)
(10514)
(9507)
(9336)
(9306)
(8716)
(8571)
(8342)
(8313)
(8284)
(8178)
(7830)
(7801)
(6660)
(6501)
(6437)
(6348)
(6253)
(6132)
(5884)
(5694)
(5569)
(5444)
学科
(49718)
经济(49673)
管理(33125)
(31774)
方法(26958)
(25828)
企业(25828)
数学(24803)
数学方法(24436)
(13057)
(12336)
中国(10876)
地方(10656)
(10020)
业经(9787)
农业(8821)
(8605)
(8129)
财务(8097)
财务管理(8075)
(8062)
贸易(8056)
环境(7880)
(7817)
企业财务(7671)
技术(7319)
(6861)
理论(6405)
(6268)
土地(5787)
机构
学院(160793)
大学(160092)
管理(66892)
(65992)
经济(64705)
理学(59088)
理学院(58478)
管理学(57327)
管理学院(57024)
研究(51361)
中国(37600)
科学(32578)
(31982)
(27867)
(26194)
业大(25550)
中心(25116)
(24320)
财经(23249)
研究所(22814)
(21947)
(21453)
经济学(20636)
农业(20627)
(20339)
师范(20097)
(19695)
经济学院(18803)
北京(18769)
经济管理(17942)
基金
项目(124936)
科学(100266)
基金(93433)
研究(88327)
(82613)
国家(82024)
科学基金(71871)
社会(57451)
社会科(54617)
社会科学(54605)
基金项目(50349)
自然(48557)
(48518)
自然科(47478)
自然科学(47467)
自然科学基金(46593)
(41289)
教育(40467)
资助(37436)
编号(34173)
重点(28526)
(27951)
(26799)
(26454)
科研(24901)
创新(24844)
成果(24469)
国家社会(24458)
教育部(24006)
计划(23664)
期刊
(63874)
经济(63874)
研究(39368)
中国(28888)
学报(25029)
科学(24335)
管理(22963)
(21617)
(21451)
大学(19500)
学学(18782)
技术(15254)
农业(15075)
教育(12147)
财经(10712)
(10453)
金融(10453)
业经(10255)
资源(10002)
经济研究(9880)
(9246)
(8653)
问题(8307)
统计(8153)
(7684)
(7519)
技术经济(7516)
科技(7478)
理论(7158)
财会(6818)
共检索到21525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陈丽霞   路峰   江红星   孙戈   岳修鹏   王艺璇   高彤   胡兴波   丁长青  
【目的】根据黄河三角洲东方白鹳卫星跟踪位点,预测其在全国范围内夏季和冬季适宜栖息地分布,以期为东方白鹳的协同保护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利用2016—2022年山东省黄河三角洲80只东方白鹳卫星跟踪数据,通过空间自相关分析筛选出夏季5 283个点位,冬季4 730个点位,使用最大熵模型(MaxEnt)预测黄河三角洲东方白鹳夏季与冬季潜在适宜栖息地分布,并划分适宜等级。【结果】 1)MaxEnt 模型预测夏季和冬季AUC值分别为0.866和0.838,结果准确性好。2)海拔、等温性、距河湖距离、平均气温日较差、降水量季节性以及土地利用类型是影响黄河三角洲东方白鹳夏季与冬季分布的关键环境因素。3)黄河三角洲东方白鹳夏季栖息地高适宜区面积为14.75×10~(4) km~(2)(占适宜区总面积的13.01%),主要位于松嫩平原(57.52%)、渤海湾(17.56%)、辽河平原(14.94%)等地区;栖息地类型包括湿地(35.30%)、农田(33.74%)和水域(12.43%)等。4)冬季栖息地高适宜区面积为11.63×10~(4) km(占适宜区总面积的11.62%),主要位于长江中下游平原(49.02%)、淮河流域江苏洪泽湖(23.75%)、渤海湾(11.52%)等地区;栖息地类型主要包括湿地(40.56%)、农田(29.68%)和水域(18.45%)等。(5)夏季与冬季栖息地高适宜区的重叠面积为2.13×10~(4) km(占总重叠面积的4.11%),主要分布在渤海湾(59.81%)、山东半岛沿海(23.24%)、江苏东部沿海(9.34%)等区域。【结论】夏季适宜栖息地向北扩到东北松嫩平原、三江平原和辽河平原,该结果打破了东方白鹳出生后扩散的传统认知,建议加强该物种的协同保护。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袁秀  孙燕燕  王计平  于莉莉  
黄河三角洲是国际重要水鸟停歇地,由于受自然因素和人类活动的影响,该地区水鸟栖息地面积不断减少,生物多样性不断降低。通过引用淡水对栖息地进行恢复,能大大提高水鸟的生境质量,增加水鸟的多样性。然而该地区淡水资源短缺,农业、工业和生活用水量大,生态用水量严重不足,如何因地制宜地利用淡水、海水和废水资源,发挥湿地保护生物多样性及净化环境的功能成为水鸟栖息地恢复的关键问题。本文总结了黄河三角洲的水鸟多样性及其生境需求,归纳了水资源的应用现状。在淡水资源短缺情况下,使用淡水、海水和废水3种不同水源补给湿地时,水鸟及其栖息地的特征和面临的挑战。结合水鸟迁徙、黄河来水的时间特征、水鸟栖息地斑块尺度和区域尺度需求特征、不同水源的用水现状、恢复效果及空间分布特征等要素,提出了综合利用海水、淡水和废水对区域和斑块尺度的生境类型进行配置的生态补水恢复模式,建议斑块尺度重点考虑水深及水面植被比例,区域尺度重点考虑水资源分布及自然和人工不同类型湿地的空间优化配置,最后从多样性维持以及不同水资源综合有效利用方面提出了未来研究展望。本文结果旨在为黄河三角洲湿地恢复和水鸟生物多样性提高提供科学依据。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段梦琦  张晓光  王豹  
[目的]正确评估土壤盐渍化状况,掌握土壤盐分空间分布规律,是合理开发利用盐渍化土壤资源的基础和前提。[方法]文章选取黄河三角洲典型地区垦利县作为采样区,利用4种确定性方法 (全局多项式、局部多项式、反距离加权、径向基函数)和3种地统计不确定性方法 (普通克里格、简单克里格、协同克里格),分别对研究区进行土壤含盐量的空间分布特性估计,从误差和空间分布特点上对比分析不同方法的预测效果,并明确了研究区土壤盐分的空间分布特征。[结果]地统计不确定性插值方法的精度整体上优于确定性方法,简单克里格预测后的空间表达和误差精度均属最优。基于最优的空间预测方法,黄河三角洲土壤盐分目前在空间上整体呈现出东部高于西部的趋势,且部分区域存在斑块状现象。非盐渍化、轻度盐渍化、中度盐渍化、重度盐渍化和盐土面积分别占研究区总面积的2.54%、27.14%、43.70%、21.21%和5.41%。[结论]在土壤属性变异强度大的时候,采用简单克里格效果会更好。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厉彦玲  赵庚星  
掌握土壤养分的分布特点是实现养分优化管理的重要基础。论文选择黄河三角洲典型地区山东省垦利县为研究区,通过田间采样与实验室化验分析获取了1 278个样本(020 cm)的土壤碱解氮、有效磷、速效钾数据。在经典统计分析的基础上,用地统计学方法分析了土壤养分的空间变异特征,并拟合了养分的变异函数模型。利用普通克里格法(OK)、反距离权重法(IDW)、泛克里格法(UK)、径向基函数法(RBF)和局部多项式法(LP)5种方法进行空间插值,并采用独立数据集验证对插值结果进行精度评价,进而分析了各养分空间分布规律。为深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柳晓雪  高春霞  田思泉  秦松  马金  赵静  
根据2016-2018年4个季节的浙江南部近海黄鲫(Setipinna taty)的调查数据与水温、水深和盐度等水文数据构建栖息地适宜性指数(Habitat Suitability Index,HSI)模型,探究黄鲫的适宜栖息地空间分布特征,预测最适宜栖息地分布。结果显示,黄鲫最适栖息水温为11.2~33.6 ℃,最适水深为19~46.6 m,最适盐度为27.8~33.2。通过交叉验证发现,基于几何平均模型(Geometric Mean Model,GMM)拟合的栖息地适宜性指数模型精确度较高。最优模型预测结果显示,黄鲫的最适栖息地分布存在一定季节变化,全年HSI高值区出现在春季和夏季,其次为冬季和秋季。春季适宜性较高的栖息地集中在28°N以南、121.5°E以西,夏季分布在27.5°~28.5°N、122°E以东,秋季分布在27.5°~29°N、122.5°E以西和27.5°N以南、121.33°E以西两个区域,冬季分布在122.5°E以西。黄鲫是浙江南部近海重要的渔业种类,本研究通过探索黄鲫的栖息地分布和变化,旨在为黄鲫资源的变化预测与养护策略提供科学证据。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赵欣胜  吕卷章  孙涛  
首先运用典范对应分析(CCA)方法,对黄河三角洲湿地植物分布与环境因子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得出影响黄河三角洲湿地植物分布规律的主要因素是水深和盐度的变化。然后运用点格局分析方法(SPPA),研究了黄河三角洲柽柳在不同水深梯度下的空间分布格局。水深小于0 cm时,柽柳在0~6 m尺度内都不同程度地呈现出集群分布,即在不同水深梯度下,柽柳空间分布格局在尺度变换时,呈现不同的规律。说明水深变化对柽柳空间分布格局有着重要影响,是柽柳生态适应性的体现,也是柽柳对水深适宜性响应的结果。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曹文  
本文分析了黄河三角洲地区耕地资源利用现状、利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产生的原因 ,并提出了黄河三角洲耕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有效对策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孙晓宇  苏奋振  吕婷婷  仉天宇  吴迪  付敏  
采用遥感与GIS相结合的方法,以1985年、1995年、2000年和2009年为时间节点对黄河三角洲湿地资源的数量、变化速度、类型转换、重心位移等进行了提取和定量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黄河三角洲湿地在研究期内的变化较为显著,各个时段的变化特点各有异同。整体上人工湿地呈逐年增长的趋势,1985年仅为零星分布,到了2009年则已处于主导地位,而且呈加速增长的趋势,2000年至2009年的增长速度达到了29.19km2/a;近岸湿地、沼泽湿地等自然湿地整体上呈逐年退缩趋势,其中沼泽湿地的退缩最为显著,多转变为了人工湿地和农业用地;黄河三角洲湿地变化的主要驱动力为养殖等人工湿地的扩张,另外黄河口的改道对...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刘振乾  吕宪国  刘红玉  
在利用遥感、地理信息系统、地球定位系统技术摸清了黄河三角洲和辽河三角洲湿地资源底数的基础上 ,通过对比两个地区在湿地组成、分布、景观生态等方面特点 ,探索了两地湿地资源的相似性和差异性 ,进而找出了环渤海三角洲湿地资源在利用和保护中存在的问题 ,为进一步研究其景观结构、功能、风险评价以及可持续利用模型奠定基础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宋创业  黄翀  刘庆生  刘高焕  
黄河三角洲是典型的滨海河口湿地,由于人类活动的影响及其生态系统先天脆弱性和敏感性,黄河三角洲生态环境受到严重破坏,保护当地自然植被、恢复生态系统功能为当地面临的一个主要任务。论文以当地一种典型植被类型——翅碱蓬(Suaeda heteroptera)群落为例,以广义加法模型(Generalized Additive Models,GAMs)作为分析、模拟的手段,探索黄河三角洲典型植被空间分布与环境因子之间的关系,并模拟其潜在分布区,以期为当地生态恢复提供参考。植被分布以及土壤数据通过野外调查获取,共计获取641个植物群落样方、964个土壤样品,并测定了土壤有机质、全磷、全盐和可溶性钾等理化指标...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刘凯  任建兰  李雅楠  
人地关系是地理学研究传统之一,黄河三角洲作为生态脆弱型人地系统是进行人地关系研究的典型自然—人文复合系统。利用人类需求和自然地理环境供给之间的特殊关系反映复杂的人地关系,以1991—2015年黄河三角洲经济、社会、生态环境数据为基础,运用综合指数法评价了供需视角下"人""地"状态演变过程,在时间序列向量自回归模型基础上运用协整检验、格兰杰检验和方差分解等方法研究了人地关系演变过程。研究表明:黄河三角洲人类需求水平随着经济社会发展而不断提高,自然地理环境供给水平呈现"先下降、后上升"演变特征,并且"人"与"地"之间的状态由"供过于求"转变为"供不应求";黄河三角洲人类活动是引起自然地理环境变化的原因,并且人类活动对自然地理环境以产生负面影响为主,但是这种负面影响的程度经历了先增强后减弱的过程。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吴春生  黄翀  刘高焕  刘庆生  
土壤盐分对农业发展和土地生产力有很大影响,土壤盐碱化会降低耕地质量并造成土地退化,及时了解区域内土壤盐分含量及空间分布很有必要。地理加权回归是一种局部回归预测方法,其利用主变量与环境要素的相关关系,根据空间位置和距离特点,实现主变量的空间扩展。本研究目的即是探索地理加权回归在土壤盐分空间插值中的可用性,并与多元线性回归和协同克里格作对比来检验其精度。地理加权回归模型构建所选择的环境变量包括NDVI,高程和距河流距离。研究结果显示,地理加权回归在土壤盐分空间扩展中效果较好,精度优于其他两种方法(均方根误差为0.305,相关系数为0.649,决定系数为0.421),该方法降低了协同克里格插值的平滑...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顾朝林  
我国城镇密集带主要集中于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和辽中自然资源富集地区。从宏观的角度分析,长江和珠江三角洲城镇密集带的发育都与优越的自然环境、深厚的经济基础和悠久的开发历史分不开的,其城镇的形成主要在于傍水建港、依港筑城、以城兴市,城镇体系的发展主要得益于便捷的水网和发达的农业,从而带动城镇群体乃至整个三角洲经济的发展。黄河三角洲也是我国三大三角洲之一,但由于独特的自然地理条件,城镇体系布局不能照搬长江、珠江三角洲的模式。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房用  梁玉  刘月良  杜相海  
TWINSPAN classification and DCA ordination were employed here for the quantitative analysis of vegetation under different stands.The vegetation was categorized into 4 types by TWINSPAN classification method.The vegetation was categorized into 4 ecological types by DCA ordination.The foremost environ...
[期刊]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  [作者] 宋香静  
根系是植物重要的功能器官,具有固定植株、吸收输导水分和营养物质、合成和储藏营养物质等生态功能,在植物生长过程中起到关键性作用。根系发育良好是植物正常健康生长的基础与重要指示指标之一,对植物的生命过程具有重要意义。在植物生长过程中,根系与水、土壤、大气、微生物等形成连接界面,是湿地植物群落与周围环境实现物质循环与能量流动的关键纽带,在发挥植物的生态功能及维持生态平衡中扮演重要角色。黄河三角洲湿地是中国最年轻、最具特色的湿地,处于海陆交界地带,生境类型独特,自然灾害频繁,表现出复杂性、不稳定性和脆弱性的特征。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