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476)
2023(13752)
2022(12019)
2021(11231)
2020(9413)
2019(21657)
2018(21457)
2017(41579)
2016(22295)
2015(25151)
2014(25004)
2013(24412)
2012(22223)
2011(19630)
2010(19299)
2009(17101)
2008(16121)
2007(13707)
2006(11705)
2005(9695)
作者
(62579)
(52040)
(51491)
(49234)
(33158)
(24959)
(23430)
(20647)
(19864)
(18352)
(17823)
(17431)
(16393)
(16139)
(16081)
(15747)
(15742)
(15546)
(14844)
(14793)
(12832)
(12540)
(12517)
(11954)
(11613)
(11580)
(11485)
(11389)
(10419)
(10273)
学科
(86561)
经济(86467)
管理(66249)
(63707)
(53365)
企业(53365)
方法(44229)
数学(38873)
数学方法(38338)
(23632)
(21786)
中国(21509)
业经(19263)
技术(18972)
(18842)
地方(17095)
农业(15978)
(15224)
(15076)
贸易(15071)
理论(14965)
(14643)
(14337)
财务(14264)
财务管理(14235)
环境(13956)
(13794)
企业财务(13486)
(12204)
(11639)
机构
大学(308651)
学院(307520)
管理(128146)
(119683)
经济(116964)
理学(112505)
理学院(111306)
管理学(109237)
管理学院(108674)
研究(96684)
中国(69743)
(64241)
科学(61373)
(52238)
(47981)
业大(47795)
(46760)
中心(45187)
财经(43162)
研究所(43108)
(43008)
(40853)
师范(40447)
北京(39595)
(39582)
农业(37633)
(35751)
经济学(35612)
(34822)
技术(33709)
基金
项目(223801)
科学(176659)
基金(163093)
研究(163023)
(142058)
国家(140855)
科学基金(122330)
社会(102296)
社会科(97005)
社会科学(96975)
(87845)
基金项目(87445)
自然(80765)
自然科(78908)
自然科学(78888)
自然科学基金(77444)
教育(75601)
(73444)
资助(66682)
编号(66662)
成果(51691)
重点(49670)
(49267)
(47196)
(46903)
课题(44840)
创新(43998)
科研(43058)
教育部(42423)
国家社会(42046)
期刊
(122833)
经济(122833)
研究(83641)
中国(55887)
学报(48464)
科学(45122)
管理(44765)
(41880)
(39160)
大学(37371)
学学(35220)
教育(34615)
技术(30437)
农业(29972)
(20956)
金融(20956)
业经(20393)
财经(20043)
经济研究(18811)
图书(16985)
(16981)
科技(16638)
技术经济(16055)
问题(15519)
(15075)
理论(15058)
(14340)
实践(14033)
(14033)
资源(13922)
共检索到42570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徐正刚  王双业  赵运林  彭姣  罗亮宇  段酬苍  
为了解洞庭湖野生麋鹿种群的活动范围,为洞庭湖麋鹿种群保护与恢复提供依据,利用卫星定位技术对洞庭湖野生麋鹿进行追踪,研究洞庭湖野生麋鹿活动范围与水位变化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洞庭湖野生麋鹿活动范围较广,且麋鹿活动范围与洞庭湖水位密切相关。在高水位时期,随着洞庭湖水位的不断升高,麋鹿活动范围会不断向岸边移动,在低水位时期,洞庭湖麋鹿活动范围阶段性向外湖迁移。研究对于了解洞庭湖麋鹿的适宜生境,通过水位调控确保洞庭湖麋鹿种群生态安全具有重要意义。基于卫星定位技术的研究方法对于洞庭湖其他珍稀动物活动范围的研究具有重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和晓风  林辉  孙华  严恩萍  胡佳  
以我国自主发射的第一颗高分辨率卫星(GF-1卫星)的影像为数据源,在东洞庭湖开展湿地信息提取。结合国家湿地遥感分类系统和高分影像数据的可解译性,建立了东洞庭湖湿地类型遥感分类系统,包括湖泊、河流、泥滩地、林地、芦苇、苔草、辣蓼+泥蒿7种湿地类型。利用最佳指数和联合熵2个指标确定最佳波段组合方式为4(R)3(G)2(B),并在遥感图像进行预处理的基础上,采用面向对象的决策树进行分类,结果表明:基于面向对象决策树遥感分类方法比最大似然法分类的精度高,总分类精度达85.41%,Kappa系数为0.822 5,并且各类信息的提取精度均有所提高,其中湖泊、芦苇、林地的精度较高。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周莳  
洞庭湖区(指洞庭湖地区的湖南部分)地处湖南北部,地理坐标东径110°51°~113°45′,北纬27°53′~29°57′,范围辖三个地区的20个县、市和15个国营农场。土地总面积34,575.3平方公里。该区是由中亚热带向北亚热带过度的地区,全境分为湖盆平原和环湖丘陵区两大部分,除主产水稻、棉花外,还种植有甘蔗、芒麻、油茶、茶叶、柑桔、黄红麻、芦苇一荻、蚕桑、湘莲和油菜等。与国外成带、片状种植相比较,这些作物除水稻、棉花、油茶种植比较集中外,其他作物种植都比较零散,这正是判别洞庭湖区农作物的难度之处。国外从六十年代起开始判别农作物,到目前为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周莳  
洞庭湖区卫星遥感试验研究已圆满完成任务,取得了可喜成果。1985年元月21日~24日,由国家科委委托湖南省科委在长沙市召开了鉴定会议。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陈述彭教授主持了这项签定,来自全国有关单位的75位专家、教授参加了这次鉴定会。他们一致认为,这项应用试验研究在国内居领先地位,其中某些专题研究项目达到了国际水平。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李景刚  李纪人  阮宏勋  黄诗峰  
论文在对Jason-2/OSTM GDRs数据特点、湖泊水位计算原理、测高数据编辑与处理过程进行详细阐述的基础上,以地处长江中游的南洞庭湖区为监测实例,对Jason-2卫星测高数据在陆地水域水位变化监测中的应用进行了试验研究。在同监测点距离最近的地面水文站实测水位的对比来看,二者监测结果间存在显著的线性相关关系,相关系数达0.974。表明基于Jason-2/OSTM GDR数据的水位监测结果具有较高的可信度,在陆地水域水位变化卫星监测中具有一定的现实可行性,从而为我国陆地水域水位变化监测提供了一种新的有效技术手段。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邵佳丽  郑伟  刘诚  
基于1989~2011年的长时间序列卫星遥感数据,利用综合水体信息提取方法提取了洞庭湖区6~9月主汛期的水体信息,通过较高分辨率卫星遥感数据验证,水体面积提取精度达到90%以上。洞庭湖年平均径流入湖量、NCEP再分析资料计算的湖体上空和流域累计月平均降水量分别与水体面积变化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989~2011年间洞庭湖水体面积最大值主要分布在7和8月,这两个月也是洞庭湖区域发生洪涝灾情的高风险期;洞庭湖水体面积与年平均径流入湖水量的相关系数为0.67(置信度为95%);2003年以前,洞庭湖主汛期间水体面积波动比较大,2003年三峡水库运行后,洞庭湖的面积波动有所减少;洞庭湖上空累计月...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谭俊杰  刘科均  吕丽刚  余建波  曾聪  肖调义  
洞庭青鲫产于湖南省澧县北民湖,因个体大且背部青灰而得名,其快速生长的特性和异于普通鲫的体型令作者怀疑前人报道的"二倍体群体"结果。为此,从银鲫微卫星文库中筛选9个位点构建微卫星鲫倍性鉴定体系,同时采用流式细胞术和染色体核型分析完成了洞庭青鲫倍性鉴定。结果显示,建立的微卫星鲫倍性鉴定体系能够100%区分二倍体、三倍体和四倍体鲫,微卫星基因分型结果显示136尾洞庭青鲫均为三倍体,各位点的等位基因数为1~3,样本基因型包括AAA、AAB/ABB、ABC 3种类型;洞庭青鲫血细胞DNA平均含量为159.42±5.64,与二倍体红鲫的血细胞DNA平均含量(102.43±3.54)比值(DI)为1.56∶1;流式细胞术与微卫星体系判定结果匹配度100%;染色体核型分析显示洞庭青鲫染色体数为3n=156±,核型公式为3n=39m+36sm+81sta,NF=231。建立了适用于鲫倍性鉴定的微卫星标记体系,且系统地证实了洞庭青鲫为三倍体鲫品种。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黄梅  言迎  罗军  
近年来洞庭湖湿地季节性缺水、工程性缺水、水质型缺水问题日渐突出,直接威胁到洞庭湖湿地生态系统的健康.分析认为,目前洞庭湖湿地生态系统健康状态等级为中等并有向差等级演化的趋势,必须确保最小生态需水量.采用水量平衡法可以初步估算其最小生态需水量为2.68×108m3,而且将呈逐年上升的趋势.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孟蕾  廖玉芳  汤亦豪  
利用2011~2019年3~8月长时间序列的长沙和常德多普勒天气雷达产品、岳阳观测站雷暴人工记录,分析东洞庭湖及邻近城区雷暴的空间分布特征和季、月、日变化特征。结果表明:(1)东洞庭湖及邻近城区雷暴总体东多西少,城区多湖面少,湖面与陆地城市中心交界处相对湖面其他地方是雷暴高发区。(2)6月是雷暴活动最频繁的月份,湖面与陆地城市中心交界处雷暴活动频数在5、6、8月显著高于湖面其他地方。(3)雷暴生消发展呈现显著日变化,夜间雷暴相较日间雷暴更加频繁,呈现明显的双峰特征,湖面和城区陆地雷暴波动在转换时间上存在差异,湖面相较陆面要提前近1~2 h。(4)温湿条件较好的情况下,垂直风切变是影响当地雷暴活动的重要因素,城区雷暴对于垂直风切变的响应比湖面更快,湖面与城市中心交界处相对湖面其他位置更容易出现雷暴。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唐玥  谢永宏  李峰  陈心胜  
利用多时相Landsat TM/ETM+影像,采用决策树分类法解译水域、泥沙滩地、草洲3种湿地类型,结合数字高程模型和相关水文信息,通过矩阵转移和贝塞尔曲线插值的方法,对低水位条件下东洞庭湖湿地草洲的时空变化特征进行分析。结果如下:(1)1989~2011年,草洲面积增加305.06km2,泥滩地面积减少274.28km2,水域面积呈波动状态;(2)草洲的主要扩张区域为长洲、新生洲、飘尾洲沿湖盆边缘部分、牛头洲大面积区域、武光洲-柴下洲、中洲-团洲部分;(3)草洲面积按高程分布呈先增后减特征,草洲覆盖的优势区域与非优势区域的高程分界点逐渐降低,水域和泥滩地分布的优势区域高程范围缓慢下移。草洲植...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邱琳  林辉  孙华  臧卓  莫登奎  
叶面积指数(leaf area index,LAI)是表征植被冠层结构和光合面积的重要参数。实时动态的植被LAI监测对于诊断植被生长状况及趋势具有重要作用。本研究旨在通过对高光谱数据的数学变换与特征分析,构建东洞庭湖苔草LAI的最佳估算模型。通过分析52组苔草样本640~780 nm波段范围内的反射率、一阶微分及倒数的对数的光谱特征,选择特征波段,运用多元逐步线性回归法与偏最小二乘回归法建立估算模型。研究发现特征波段为707~758 nm,以上3种光谱数据的多元逐步线性回归模型决定系数分别为0.526、0.815、0.565,均方根误差分别为0.320、0.269、0.273,3者偏最小二乘回...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熊建新  陈端吕  彭保发  王亚力  
生态承载力预警是判定生态系统可持续承载的重要依据。利用状态空间法和人工神经网络模型对洞庭湖区生态承载力进行预警分析,结果表明:(1)景气预警上,洞庭湖区2001~2010生态承载力整体上处于中警状态,反映出湖区生态、资源、环境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协调性较差,生态系统可持续性较弱。洞庭湖区17个区域单元生态承载力出现了重警、中警和轻警三种状态,2001年、2005年和2010年3个年份的区域差异及变化相当明显。(2)景兆预警上,2015年洞庭湖区生态承载力接近轻警状态,可持续承载能力由弱可持续向可持续转变;相比2010年,17个区域单元的重警和中警比重分别下降了33.3%和18.2%,轻警比重上升了...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董明辉  董成森  庄大昌  
洞庭湖区经济社会要可持续发展,退田还湖是客观要求,实质内涵之一就是要进行产业结构调整。本文概述了湖区自然、经济社会概况;湖区产业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但着重论述了湖区产业结构优化调整:应立足资源优势、产业现有基础,以经济繁荣和可持续发展为目标,用农业产业化、工业化和城镇化为途径,重点发展工业原料林及林产品加工业、草食性畜养殖业、水产水禽养殖业、农产品加工业及旅游业和商贸流通业。尤其是提出要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加大加快发展湖区林业与湖区畜牧业的观点。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沈新平  袁玉洁  周柏林  肖义  谢石  刘晓群  汤小俊  舒晓玲  李志军  梁婕  余勋  
以"生态系统服务"为生态风险评价终点,通过量化外界压力源与生态系统服务的"压力-响应"模式,建立基于生态系统水平的生态风险评价方法。该方法将生态系统整体作为分析对象,同时考虑了生态系统的各种组成要素及要素间的复杂关联作用。运用该方法评价了洞庭湖的生态风险,并对评价结果进行了分析。评价结果表明东洞庭湖的生态风险程度最高,西洞庭湖次之,南洞庭湖最低。造成洞庭湖生态风险的主要压力源为城市化、生活和气候变化;主要胁迫因子为有机污染物、营养物质和水流量变化。受影响较大的生态系统指标为生物多样性、河湖连通性和碳循环;营养循环价值、净化水质价值和生物多样性价值3项生态系统服务风险程度较高。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王红娟  姜加虎  黄群  
湿地遥感影像分类是遥感研究的一大难题。分析洞庭湖不同湿地类型在遥感影像上的光谱曲线规律,利用两个季节的洞庭湖ETM数据,并辅助以物候特征和地面GIS信息,通过遥感软件Erdas Image的专家分类知识库建立决策树分类方法,结合研究区的DEM进行洞庭湖湿地的影像分类.通过专家分类器分层次实现了包括水体、泥沙滩地、防护林滩地、湖草、芦苇滩地和苔草滩地以及其他水体7种湿地类型的分类。相比传统分类方法,专家分类过程以规则为基础,可以同时利用多个条件进行分类,减少了数据处理时间,同时还提高了分类精度,最终得到试验区较为可靠的遥感分类图像。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