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2836)
2023(18614)
2022(15791)
2021(14727)
2020(12336)
2019(28308)
2018(28158)
2017(54554)
2016(29541)
2015(33478)
2014(33408)
2013(32523)
2012(29475)
2011(26305)
2010(26260)
2009(24117)
2008(23402)
2007(20498)
2006(17862)
2005(15432)
作者
(83163)
(69225)
(68752)
(65625)
(44244)
(33259)
(31333)
(27147)
(26527)
(24699)
(23701)
(23291)
(22038)
(21777)
(21357)
(21036)
(20574)
(20472)
(20051)
(19909)
(17025)
(16991)
(16880)
(16032)
(15456)
(15426)
(15222)
(15217)
(13835)
(13597)
学科
(119770)
经济(119635)
管理(88034)
(83584)
(69722)
企业(69722)
方法(58135)
数学(50441)
数学方法(49638)
(33238)
中国(31381)
(30606)
业经(28000)
(25370)
地方(23669)
理论(22725)
农业(22544)
(20849)
(20278)
(20198)
贸易(20186)
财务(20181)
财务管理(20135)
(19539)
企业财务(19070)
技术(18865)
(18857)
环境(17575)
(17091)
银行(17054)
机构
大学(421224)
学院(418844)
管理(167526)
(162326)
经济(158828)
理学(145852)
理学院(144291)
管理学(141391)
管理学院(140623)
研究(130956)
中国(97207)
(88545)
科学(81818)
(74926)
(64186)
(63674)
业大(62007)
财经(61341)
中心(61038)
(60613)
研究所(58186)
(56999)
师范(56493)
(55746)
北京(55080)
农业(50038)
(49872)
经济学(49350)
(47485)
财经大学(45719)
基金
项目(290092)
科学(229167)
研究(212885)
基金(210997)
(183001)
国家(181462)
科学基金(157655)
社会(134233)
社会科(127152)
社会科学(127119)
(113269)
基金项目(111455)
自然(102929)
自然科(100597)
自然科学(100577)
教育(99800)
自然科学基金(98758)
(95100)
编号(88027)
资助(87179)
成果(71264)
重点(64504)
(63900)
(60601)
(59909)
课题(59880)
创新(55824)
教育部(55591)
科研(55268)
国家社会(55189)
期刊
(170671)
经济(170671)
研究(119018)
中国(74386)
学报(66522)
科学(59598)
管理(59545)
(58450)
(57829)
大学(51160)
教育(50433)
学学(47629)
农业(39609)
技术(38450)
(32705)
金融(32705)
财经(30413)
业经(29165)
经济研究(27335)
图书(26073)
(25937)
问题(23141)
(20388)
(20266)
技术经济(20018)
理论(19750)
统计(19697)
科技(19284)
商业(18349)
现代(18146)
共检索到594894条记录
相关度优先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王楠  宋晓宇  姜家慧  李海荣  
[目的/意义]探究短视频用户的信息传播过程及演化规律有助于相关部门科学认知舆情发展态势,提高舆情危机处理能力。[方法/过程]在传统SEIR模型基础上,考虑网民的观点交互,将传播者分为谣言传播者和信息澄清者。基于此,构建SICR模型,并利用Python爬取抖音平台上关于“钟薛高烧不化”事件的短视频评论进行数据处理和仿真实验,验证模型的适用性。[结果/结论]信息澄清者在舆情爆发期增加发声渠道、占领舆论高地,采取处罚措施严惩谣言传播者,有利于引导事件转为正面讨论,促使真实信息被大众知晓,平息舆论。
[期刊] 情报学报  [作者] 付少雄   苏一琦   孙建军  
短视频辟谣的关键在于提升辟谣信息传播力。为此,分析辟谣短视频的内容设计与发布技巧对传播效果的影响,可以提升辟谣短视频传播效果,深化网络信息生态治理。本研究对抖音短视频平台上965条有效官方辟谣短视频进行人工编码,基于启发-系统式模型(heuristic-systematic model,HSM),将启发式线索(辟谣短视频发布技巧)和系统式线索(辟谣短视频中枢内容、边缘内容)进行短视频平台内的情景化,以点赞数、评论数、收藏数以及分享数作为衡量传播效果的指标,分析启发-系统式线索对辟谣短视频传播效果的影响。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对于点赞数,启发式线索中的主题类型,以及系统式线索中的信息完整度、信息独特性、标题符号与模态多样性具有显著影响;对于收藏数,启发式线索中的时长、发布时间段、主题类型与背景音乐波动性,以及系统式线索中的信息完整度、信息独特性、标题样式与标题符号具有显著影响;对于评论数,启发式线索中的发布时间段与背景音乐波动性,以及系统式线索中的信息独特性与标题符号具有显著影响;对于分享数,启发式线索中的发布时间段与联动性,以及系统式线索中的信息独特性与信息陈述方式具有显著影响。本研究延展了辟谣短视频的研究角度,拓展了启发-系统式模型的研究情境,明晰了辟谣短视频传播效果的影响因素。
[期刊] 旅游科学  [作者] 李光辉   邢镭  
在社交媒体“去中心化”算法机制下,数字用户参与决定了目的地短视频能否从社交媒体流量池“脱颖而出”。故事作为旅游者经历的核心,讲好故事既能有效重现旅行经历,也是目的地短视频内容营销的重要手段。已有研究缺乏对叙事性目的地短视频的研究,也缺少其对数字用户参与影响研究的关注。本研究旨在结合短视频情景与旅游产品特征,首次尝试对目的地短视频的故事结构进行深入探究,将目的地短视频的故事结构归纳为四个要素,即可理解情节、可识别角色、逼真度和想象享乐性。利用Python软件,本研究收集了在抖音平台上近半年与长沙旅游相关的短视频,并获得了用户在线行为数据与短视频特征。通过结合大数据与故事内容分析,实证检验了目的地短视频故事各要素对多维数字用户参与的影响,并以叙事传输作为中介变量探究两者之间的内在机制。研究结果显示,在控制其他特征变量下,除了可识别角色之外,可理解情节、逼真度、想象享乐性与数字用户参与均显著正向相关。此外,叙事传输在可理解情节、逼真度、想象享乐性与用户收藏、评论行为之间存在中介作用,但在点赞与分享行为中不起中介作用。故事来源对想象享乐性与收藏行为、分享行为影响中存在调节作用。本研究深化了学者与数字营销人员对故事构思的理解,为创造符合用户需求的旅游故事和预测传播效果提供了理论和实践指导。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董娜  
UGC(用户生成内容)短视频以较低的操作难度同时满足了用户多元的创作和移动社交需求,引发了一场以移动短视频为核心的“社交革命”,但同时UGC短视频所呈现的新特征也使网络舆情传播面临较大风险。文章以UGC短视频的网络舆情传播为研究对象,运用扎根理论对UGC短视频网络舆情传播生态体系的构成要素进行分析,据此建构舆情传播生态系统模型,并对其传播行为影响因素及舆情管理机制进行深入分析,以期丰富网络舆情传播理论框架,推动短视频网络舆情管理模式创新,为短视频网络舆情传播生态系统的构建及高质量发展提供参考。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杨婧文  
短视频平台凭借其可视化、移动化、碎片化的优势,近年来实现了迅速发展,受众数量逐年攀升。在视频社交化、资讯视频化和信息移动化的背景下,短视频平台成为人们获取信息的重要渠道,其中,也产生了大量的优质英语短视频。文章分析了短视频的传播策略与营销模式,探讨短视频平台中英语短视频类的传播策略。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王微  王晰巍  娄正卿  刘婷艳  
[目的/意义]移动短视频UGC网络舆情传播行为影响因素的分析,可以更好地了解移动短视频用户的行为特征及影响因素,从而帮助网络舆情监管部门加强移动短视频网络舆情管理。[方法/过程]文章以计划行为理论为基础,基于信息、信息人、信息技术、信息环境和谐发展的信息生态视角,构建移动短视频UGC网络舆情传播行为影响因素模型;采用问卷调查和结构方程研究方法,使用SPSS 22.0和AMOS 21.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和模型验证。[结果/结论]研究结果说明,信息、信息环境、信息技术3个因素通过传播意愿对移动短视频UGC网络舆情传播行为产生正向影响;信息因素对移动短视频UGC网络舆情传播意愿影响最大,其次是信息环境和信息技术。
[期刊]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  [作者] 王哲   何飞   程励  
短视频正深刻影响公众对高校形象的认知。如何利用以抖音平台为代表的短视频构建和传播正面形象,成为高校在公共管理与社会治理语境下的重要课题。通过对国内10所高校抖音平台官方账号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研究,发现高校在抖音平台上的官方账号普遍存在传播目标不明确、视频内容不聚焦、形象建构定位不清晰等问题,影响了高校形象在互联网主阵地上传播与管理的成效。因此,高校应根据抖音平台用户群体特征来制定传播策略和内容生产,通过充分利用抖音平台提供的UGC+PUGC内容生产模式,增强与抖音用户的情感纽带,实现高校形象的差异化与精细化传播,从而占据高校对外宣传的主阵地。
[期刊] 图书情报知识  [作者] 陈璟浩   聂卉梓  
[目的/意义]短视频作为新兴的互联网信息表达方式,已逐渐成为政策传播的重要工具。探索短视频平台在公共政策信息传播中的效力以及受众采纳意愿,有助于提升公共政策传播效果。[研究设计/方法]以“双减”政策为例,根据框架效应理论和信息采纳理论,通过内容分析法归纳总结短视频平台中“双减”政策信息框架的组织方式,同时分析不同政策信息框架对传播效果的影响;此外,采用在线控制实验法验证了不同政策信息框架对受众采纳意愿的影响。[结论/发现]在短视频平台中有近四成的信息使用了目标框架,其中损失框架居多,多数采用集体主义视角和非叙事陈述方式;目标框架、文化框架、叙事框架对受众的评论、转发、点赞意愿并未产生显著影响;双减政策信息中,损失、收益框架,集体、个人主义价值观以及叙事和非叙事要素都能增强受众的采纳意愿,并且目标框架与文化框架之间存在交互效应。[创新/价值]研究结论对于政策宣传部门及相关政府机构优化政策传播策略,提高传播效果具有启示作用。
[期刊] 求索  [作者] 王晟添  
人类科技发展促进文明变迁,不同的文明时期形成了不同的占主导优势的媒介,在不同的媒介形态下,知识被承载与传播,人们对知识的感受与看法形成了不同的知识观。从媒介技术发展的文明史视角,梳理知识观的变迁,对当下电子文明时期知识观的重塑与传播研究尤为重要。短视频作为当下最为活跃、显著的新兴传播媒介,在对知识的科普传播上,形成了自身的传播现象与视听微叙事规律。知识短视频存在叙事框架的“递进模式”:视角框架、话语框架、结构框架、语法框架,且在叙事传播中重塑着知识观。新知识观在短视频媒介的传播下被重塑,并在知识范围的流动、知识的编码与接收、知识的口头传统、知识的媒介习得环境、知识的媒介文化等方面形成变化。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侯德林  赵丽平  张星  夏火松  
用户对网络视频信息的传播行为,可以很好地推广和传播视频服务网站的用户认同度,还可以极大地推动视频内容中信息和知识的扩散和交流。以网络口碑传播理论为基础,构建了网络视频服务用户内容传播行为意愿模型。通过优酷网好友在线问卷填写和纸介版社会问卷调研,共获得有效样本242个。进行了PCA因子分析和可靠性信度分析,采用结构方程模型的CFA和路径分析方法;检验结果表明,服务平台支持、关心他人、社交利益、视频质量和积极自我提升等因素对网络视频用户内容传播行为意愿有显著的影响作用,其中,积极自我提升的影响作用最大,而帮助公司对视频用户内容传播行为意愿的影响不显著。
[期刊] 常州工学院学报(社科版)  [作者] 祝志满  
在互联网与移动终端广泛应用的时代,短视频以新秀的姿态迅速占领审美主体的审美视域。李子柒的短视频以传统美食作为视听传达的要素,通过极简的人物关系、纯净的声响、节序更替的时光轨迹,在田园牧歌般乡野劳作画面中呈现特定的视听审美表达;与此同时,又以一种共情效应触发审美主体的审美情感,在影音美的传播中将娱乐属性与文化属性交融。李子柒的短视频蓄含着丰厚的田园生活美学内涵,以此提升受众的审美趣味。
[期刊] 常州工学院学报(社科版)  [作者] 刘金声  
短视频模板的本质仍是短视频。出于保护相关产业的需要,短视频模板的独创性认定标准不宜过高,使用公开元素和时长过短亦不能成为否定其独创性的理由。短视频模板在素材的选择和编排上具有足够的创作空间,在符合独创性要求的情况下,可认定其为视听作品。复制、汇编与改编行为的区别在于独创性的高低。套用短视频模板的行为由于难有独创性可言,该行为应被认定为侵犯了权利人的复制权与信息网络传播权。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叶凤云  白佼璐  李君君  
[目的/意义]探究短视频用户偶遇信息分享行为影响因素,以期提升短视频用户的偶遇信息分享意愿,提高短视频信息的利用效率。[方法/过程]运用扎根理论的方法,对短视频用户深度访谈后的文本资料进行编码分析,阐释短视频用户偶遇信息分享行为影响因素作用机制以及关系结构。[结果/结论]研究发现影响短视频用户偶遇信息分享行为的主要因素包括用户特质、动机驱动、信息因素、环境因素以及平台因素,并构建出短视频用户偶遇信息分享行为影响因素模型。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张艳丰  王羽西  彭丽徽  
[目的/意义]针对硬规则下移动短视频App隐私政策阅读感知情况,构建移动短视频App感知测度分析模型,为完善和制定移动短视频App隐私政策提供理论与实践指导。[方法/过程]分析国内外隐私政策相关研究,选取10款移动短视频App作为研究对象,从政策表征、信息收集与存储、信息使用与分享、用户权利、隐私保护5个维度构建移动短视频App隐私政策评价指标体系,利用灰色加权关联分析方法对隐私政策阅读感知进行关联度计算及排序。[结果/结论]用户隐私政策阅读感知受政策表征和政策内容的共同影响,且用户对篇幅适中、排版清晰、内容翔实的隐私政策阅读意愿更强。
[期刊]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李芳芳  彭涛  陈月异  
该文以禾木村为案例地,以抖音平台上的视频为研究样本,采用ROST CM 6.0进行词频分析,采用德尔菲法与文本分析的思路建立分类范畴,分析游客对禾木村的意象感知与情感属性,并探讨视频接收者的情感属性及其对游客传播的禾木村形象感知与接收;同时,运用ArcGIS空间技术对抖音上有关禾木村的视频进行空间信息处理和表达,分析游客感知形象的空间性和游客居住地的空间性.研究结果表明:1)自然风光和建筑风情构成游客与广大网民凝视下禾木村的主体意象元素;2)游客主要来自于经济较发达的城市地区,去禾木村旅游主要是为了休闲娱乐;3)抖音视频对禾木村形象传播影响了广大网民对禾木村形象的认知和态度,也激发其去禾木村旅游的愿望,但其对禾木村形象的展现呈现强观光性,弱文化性,未触及深层次的传统村落文化传播.
0
文献操作(0)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