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111)
- 2023(15904)
- 2022(13831)
- 2021(13039)
- 2020(10907)
- 2019(25138)
- 2018(24908)
- 2017(48340)
- 2016(25928)
- 2015(28993)
- 2014(28809)
- 2013(28221)
- 2012(25726)
- 2011(22961)
- 2010(22935)
- 2009(20926)
- 2008(20277)
- 2007(17913)
- 2006(15531)
- 2005(13337)
- 学科
- 济(104310)
- 经济(104192)
- 管理(80337)
- 业(77564)
- 企(66451)
- 企业(66451)
- 方法(47989)
- 数学(40758)
- 数学方法(40141)
- 农(28288)
- 中国(27224)
- 财(26601)
- 业经(25501)
- 技术(22204)
- 学(21505)
- 地方(21337)
- 理论(19474)
- 制(19262)
- 农业(18802)
- 贸(17930)
- 贸易(17919)
- 易(17366)
- 务(17087)
- 财务(17006)
- 和(16966)
- 财务管理(16965)
- 企业财务(16054)
- 环境(15806)
- 银(15469)
- 银行(15436)
- 机构
- 大学(365679)
- 学院(365216)
- 管理(149465)
- 济(145302)
- 经济(142203)
- 理学(129890)
- 理学院(128546)
- 管理学(126325)
- 管理学院(125643)
- 研究(114071)
- 中国(84744)
- 京(76334)
- 科学(70044)
- 财(66710)
- 所(55014)
- 财经(53983)
- 江(52916)
- 中心(52828)
- 农(51845)
- 业大(51755)
- 研究所(49935)
- 范(49377)
- 师范(49003)
- 经(48964)
- 北京(47817)
- 州(43553)
- 经济学(43452)
- 院(41568)
- 财经大学(40148)
- 农业(40091)
- 基金
- 项目(250976)
- 科学(199176)
- 研究(187623)
- 基金(182017)
- 家(156515)
- 国家(155170)
- 科学基金(135447)
- 社会(118945)
- 社会科(112743)
- 社会科学(112716)
- 省(99170)
- 基金项目(97059)
- 自然(87034)
- 教育(86944)
- 自然科(85040)
- 自然科学(85022)
- 自然科学基金(83495)
- 划(82509)
- 编号(77012)
- 资助(73885)
- 成果(62130)
- 重点(55617)
- 部(55368)
- 创(55294)
- 发(53502)
- 课题(52597)
- 创新(50961)
- 国家社会(48458)
- 教育部(48305)
- 项目编号(47897)
- 期刊
- 济(157580)
- 经济(157580)
- 研究(107669)
- 中国(65471)
- 管理(55830)
- 学报(53370)
- 财(51770)
- 科学(50230)
- 农(47023)
- 教育(44350)
- 大学(41769)
- 学学(38952)
- 技术(33713)
- 农业(32551)
- 融(28584)
- 金融(28584)
- 业经(27461)
- 财经(27046)
- 经济研究(24207)
- 经(23232)
- 问题(21125)
- 图书(20019)
- 科技(18876)
- 技术经济(18644)
- 理论(17700)
- 现代(16527)
- 商业(16522)
- 业(16297)
- 版(16218)
- 实践(16134)
共检索到52364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潘向东
财政政策是政府进行反经济周期调节、熨平经济波动的重要工具,也是有效履行配置资源、公平分配和稳定经济等职能的主要手段。我国当前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对化解金融危机影响、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本文重点分析了积极财政政策实施中需要注意的问题,并提出改进的政策建议:注重结构优化和带动效应。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中国人民银行马鞍山市中心支行课题组
本文在厘清FinTech业态特征、发展及监管现状的基础上,尝试构建进化动态博弈模型,并用定量分析法阐述解析该博弈模型。在模型分析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析影响FinTech创新与监管部门各自做出不同选择的因素,最终得出FinTech创新与监管适度性的结论。从FinTech创新与监管部门的博弈分析可知,只有适度处理FinTech创新与监管部门之间的均衡关系,我国的金融市场才能实现持续稳定发展。
关键词:
FinTech 创新 监管 动态博弈
[期刊] 中国内部审计
[作者]
陈西果 韩林 茆敏
政府债务问题是一个世界性难题。我国地方债问题的根源在于一定财税体制下地方经济建设资金缺口,地方政府无节制举债从而导致债务风险不断积累,这其中又涉及中央和地方政府以及银行机构之间纷繁复杂的利益问题。本文引入博弈理论,对中央政府、地方政府、银行机构三方行为进行博弈分析,并有针对性地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关键词:
地方债 博弈论 可持续发展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陈抗 郁明华
本文运用博弈论的方法,分析了企业技术创新中可能出现的博弈模型:理想状态博弈、智猪博弈、囚徒困境、动态博弈、不对称信息下的博弈,并给出了每种模型下的博弈均衡解,最后就如何改善企业创新环境提出了政策建议。
关键词:
企业 技术创新 博弈论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林莉 王瑜杰 董美霞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程度不断加深,创新活动日益成为一个整体,产业利益相关者的协同创新无疑成为快速提升产业自主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本文从协同创新过程中协作关系的分析入手,通过博弈模型构建,分析协同创新中产业发展中利益相关者的策略与选择。通过模型分析与计算得出影响协同创新的三因素,并由此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以提升协同创新绩效,增强产业竞争力。
关键词:
博弈论 利益相关者 协同创新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王黎明 赵德锋
经济全球一体化的一个特征就是投资的大范围的流动,许多发展中国家政府面临着如何吸引外资的难题,与此同时产业集群作为一种新的引资模式越来越受到关注。本文在此基础上,通过构建了一个关于政府政策改革、集群和FDI的三阶段博弈均衡模型,尝试从博弈论的视角上对产业集群吸引外资方面的集聚经济、外部规模经济进行了分析,进而对政府政策改革及集群的产生如何吸引外资进行阐述,得出投资是否能产生集群效应是吸引外资的关键。
关键词:
集群 FDI政府改革 吸引外资 博弈论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柴丽俊 刘文涛 高俊山
通过对我国产业的市场结构、企业行为及组织绩效的现状的分析以及将竞争模型与技术创新战略进行整合,提出应用博弈论研究产业技术创新竞争战略的设想,其研究既有理论意义又有现实意义。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王晓天
本文建立和运用博弈模型对个人信用问题进行分析,认为个人信用发展滞后的主要原因是个人信用制度缺失的条件下授受信主体严重的信息不对称和利率管制。个人信用制度的构建能够减弱授受信双方的信息不对称程度;使得双方的一次性博弈演变为借款人与授信者整体间的重复博弈;为借款人建立声誉以传递信号提供了可能,使声誉作为一种激励相容约束发挥作用。我国个人信用制度应该选择一种在政府监管和行业协会协调下市场化的信用信息公司主导的模式。
关键词:
个人信用 个人信用制度 博弈论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潘丽 李琪
网上银行相对于传统银行业务的便利、高效和经济优势逐步显现,然而客户对网上银行接受率较低,不利于规模效应的发挥引起广泛关注。不同于传统研究方法,文章从博弈论研究视角阐释了网上银行客户接受程度不高的原因,并据此提出发展网上银行的对策。
关键词:
网上银行 客户接受 博弈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徐蕾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程度不断加深,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活动日益成为经济发展的亮点。在诸多相关产业的利益中,协同创新将成为快速提升自主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本文通过博弈论模型构建,分析协同创新中各个产业利益相关者的策略与选择,以提升相关创新企业的创新绩效,增强其在行业中的竞争力。
[期刊] 广东商学院学报
[作者]
邓良
后危机时代中国的物流产业应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绿色物流无疑是最佳选择。基于合作博弈论的视角,第三方物流企业与物流需求企业可寻求一种共赢的合作创新博弈模式。在此过程中,应增强绿色物流企业绿色化经营和合作创新的理念,逐步打造和完善绿色物流产业链。
关键词:
绿色物流 合作博弈 后危机时代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于东平 张慧 胡鉴 张俊婕
解密产业创新网络中非核心企业的生存之道,是诸多合作创新弱势群体的迫切需求。为此,基于进化博弈理论,构建出产业创新网络中非核心企业与核心企业之间的博弈模型,并借助Vensim PLE软件对其进化过程进行仿真模拟,挖掘出产业创新网络中非核心企业演化路径。研究结果表明:(1)选择不同于彼此的创新策略,是产业创新网络中非核心企业与核心企业进化博弈的稳定策略;(2)各创新主体选择创新策略的初始概率,将直接决定产业创新网络进化博弈结果;(3)创新收益、创新成本及创新冲突收益损失的变动,会显著干扰非核心企业适应性创新策略的选择。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熊正贤 吴黎围
区域竞合是西部地区文化产业发展壮大的有效途径和必然趋势。当前,西部地区围绕政策、资金、人才和文化资源4个方面而展开的竞争非常激烈,区域合作却明显不足。本文构建不完全信息静态博弈模型和不完全信息动态博弈模型,分析西部文化产业区域合作的可行性,结果表明:在重复博弈条件下,区域竞合的"囚徒困境"可以打破,区域之间存在合作的可能性。基于此,探索西部地区文化产业区域竞合的三条有效路径:依靠地缘特性寻求区域合作;依靠文化同源寻求区域合作;依靠经济互补寻求区域合作。
关键词:
文化产业 区域竞合 博弈论 西部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宁文泽 金维兴
目前关于建筑行业创新投入、技术扩散、对建筑产业整体收益、产业集中度的影响难以用实际数据分析,因而从个体企业行为角度出发,根据多智能体理论,使用多主体仿真平台(Netlogo)建模平台,建立我国建筑业的交易行为互动流程,模拟运行建筑产业创新行为,观察并分析论证创新使产业集中度产生波动,创新企业数量与产业收益是U型关系,技术扩散速度对产业收益有极大影响的结论。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王泽强
产业集群提高了集群内企业的创新能力,而使其成为区域创新的发源地。产业集群所产生的集群效应可以充分发挥区域内各种资源要素的整合力,产生持续的区域创新优势。通过实施产业集群战略,培育区域创新优势,对促进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意义重大。
关键词:
区域创新 产业集群 竞争优势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