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084)
- 2023(16143)
- 2022(14075)
- 2021(13326)
- 2020(11113)
- 2019(25474)
- 2018(25143)
- 2017(49280)
- 2016(26493)
- 2015(29701)
- 2014(29534)
- 2013(28549)
- 2012(26159)
- 2011(23483)
- 2010(23419)
- 2009(21336)
- 2008(20550)
- 2007(17907)
- 2006(15609)
- 2005(13422)
- 学科
- 济(101119)
- 经济(101000)
- 管理(77242)
- 业(73534)
- 企(61115)
- 企业(61115)
- 方法(47592)
- 数学(41063)
- 数学方法(40459)
- 农(29209)
- 财(27733)
- 中国(26588)
- 业经(23263)
- 学(22824)
- 地方(19950)
- 农业(19489)
- 贸(19271)
- 贸易(19263)
- 易(18722)
- 制(18615)
- 理论(18542)
- 务(17385)
- 财务(17306)
- 财务管理(17271)
- 和(16761)
- 企业财务(16359)
- 技术(16239)
- 环境(16006)
- 银(15476)
- 银行(15439)
- 机构
- 大学(370709)
- 学院(370456)
- 管理(148468)
- 济(145403)
- 经济(142213)
- 理学(129013)
- 理学院(127632)
- 管理学(125322)
- 管理学院(124651)
- 研究(119264)
- 中国(88584)
- 京(76900)
- 科学(74013)
- 财(68702)
- 所(58204)
- 财经(55326)
- 农(55283)
- 中心(54978)
- 江(53411)
- 业大(53366)
- 研究所(53242)
- 范(51001)
- 师范(50590)
- 经(50328)
- 北京(48018)
- 院(43807)
- 州(43646)
- 经济学(43413)
- 农业(42974)
- 财经大学(41147)
- 基金
- 项目(256713)
- 科学(202889)
- 研究(190583)
- 基金(186555)
- 家(161463)
- 国家(160093)
- 科学基金(138547)
- 社会(119367)
- 社会科(113051)
- 社会科学(113024)
- 省(99763)
- 基金项目(99023)
- 自然(90166)
- 教育(88322)
- 自然科(88028)
- 自然科学(88008)
- 自然科学基金(86398)
- 划(84237)
- 编号(79043)
- 资助(76281)
- 成果(64194)
- 重点(57403)
- 部(56860)
- 发(54389)
- 课题(53690)
- 创(53065)
- 创新(49417)
- 教育部(49205)
- 科研(49104)
- 项目编号(48768)
- 期刊
- 济(155995)
- 经济(155995)
- 研究(109380)
- 中国(63365)
- 学报(56512)
- 管理(52899)
- 科学(52560)
- 财(51921)
- 农(49820)
- 大学(43760)
- 教育(43643)
- 学学(41050)
- 农业(34409)
- 技术(32278)
- 融(30921)
- 金融(30921)
- 财经(26991)
- 业经(26704)
- 经济研究(24590)
- 经(23037)
- 问题(20519)
- 图书(19708)
- 理论(17707)
- 科技(17297)
- 技术经济(17233)
- 版(17133)
- 业(16789)
- 现代(16597)
- 实践(16333)
- 践(16333)
共检索到52830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征信
[作者]
王晓娆
以阿里巴巴蚂蚁金服旗下的芝麻信用作为案例,比较分析当前第三方和传统银行个人征信的现状和特点,认识到互联网金融企业与银行间的个人征信信息共享是一种囚徒困境。构建博弈支付模型,分析互联网金融企业与银行在个人征信信息共享过程中的决策行为,提出可通过使用显性合同改变原有博弈结构,创建激励和监督机制使信息共享,走出囚徒困境,从而实现帕累托最优均衡。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胡茂波 吴思
校企合作是高职院校和企业的博弈行为,在校企博弈的过程中,高职院校和企业有着不同的利益诉求,存在信息不对称、权利不对等、义务不平衡、资源不均衡的现象,导致校企合作难以顺利进行。因此,要完善校企合作法规建设,构建基于校企合作信息平台的监管机制,利用经济手段引导企业参与校企合作,加强校企合作的宣传力度;努力提高高职院校教学质量。
关键词:
校企合作 博弈 高职教育 困境 对策
[期刊] 情报杂志
[作者]
王奇 梅建明 韩旭
[目的/意义]公安情报共享一直是困扰各地情报部门的难题,研究利益冲突对于公安机关共享决策的影响,有助于突破传统思维定式,开拓共享共赢,打击违法犯罪。[方法/过程]通过借助博弈论的"囚徒困境"和"智猪博弈"两个经典模型,从发生犯罪受到的损失和建立情报共享所获收益两个方面,分别改变其策略设计和收益。[结果/结论]提出囚徒困境模型的最优决策以及智猪博弈模型的改进机制,从而解决公安情报共享中的利益冲突,达成双方合作的共赢局面。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邵燕斐 王小斌
为减少司乘双方信息不对称,保护乘客利益,各国政府对出租车实行了不同程度的租价管制。使用两方博弈模型探讨出租车提价能否有效增加司机收入与社会福利,研究结果表明:由于管制政策内生缺陷,出租车价格管制效果并不理想。出租车提价是把"双刃剑",降低了消费者的消费意愿,并导致司机收入减少、社会总福利下降的后果。破解出租车的困境应该从放松政府规制入手,政府要及时从传统的管理中退位,把出租车价格定价权交给市场主体,由供求和竞争机制确定行业价格。同时,调整公共定价机制,健全出租车价格听证会制度,纠正传统出租车行业管制重心的偏离。
关键词:
出租车 博弈论 价格管制 规制放松
[期刊] 征信
[作者]
魏大鹏
亳州市200户小微企业的问卷调查结果表明,小微企业在借款规模、渠道、成本、期限等方面具有明显特征,且外部征信体系现状对其融资有一定影响。因此,应建立健全小微企业征信法律体系,切实发挥征信系统信息服务功能,有效发挥金融机构信贷服务功能,培育市场对信用评级产品的需求,建立完善的信用担保机构体系,解决小微企业融资难问题。
关键词:
征信体系 小微企业 融资困境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潘天群
“博弈参与人是理性的”是博弈论的公设,然而理性人假定存在许多博弈困境。囚徒困境与公共地悲剧反映的是个体理性与集体理性之间的冲突;纽科姆难题(Newcombproblem)体现了理性人使用占优策略原则与最大期望效用原则时的两难;最后通牒博弈与蜈蚣博弈则表现了理性参与人选择过程是理性的而结果是非理性的,其中蜈蚣博弈悖论又称为逆向归纳法悖论;而投票悖论则反映了群体建立加总群体偏好的理性规则的限度。
关键词:
博弈论 理性人假设 困境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卢文俊
本文运用博弈论中的完全信息动态博弈,分析了中日在海外石油上的合作困境,认为制约合作的困境在于缺乏互信的双方,在“存量约束”条件下存在子博弈精炼纳什均衡,所以中日合作关系要在海外石油上得以推进,就必须从此均衡条件出发,以替代能源、节能技术为突破口订立基于互信的政治契约,实现“完美记忆”在“开源”领域的扩展。
关键词:
合作困境 博弈分析 现实对策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李广
在我国企业的分销渠道建设中往往会遇到窜货现象。它是现代市场营销中经常遇到的一种行为,这种行为对渠道成员和产品制造商的伤害极大。对窜货现象进行剖析后,我们可以看出,产生窜货的原因多种多样。很多学者都对窜货现象的形成原因作了分析并撰写了文章。他们对窜货的形成原因进行分析时大多是从产品、价格、分销和促销这四个方面进行分析的。本文在对窜货的形成原因进行分析时应用博弈理论对窜货现象进行了分析并在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如何预防和避免窜货现象的对策。
关键词:
窜货 窜货成因 博弈论 对策
[期刊] 征信
[作者]
何永清
借鉴经济学博弈理论,引入经典博弈模型,论证了市场经济条件下征信体系建设的必然性和重要性。通过与美国、英国和日本征信体系的对比,发现我国个人征信体系建设中存在法制不健全、征信数据来源面窄等若干问题。为完善我国个人征信体系建设,应加强信用文化建设,强化法律法规建设,加大宣传力度,拓宽征信内容,扩大信用报告应用范围,加强商业银行诚信建设。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洪玫
以博弈论为基础构建了"信用行为决策模型",并以此作为分析框架研究我国社会转型过程中的信用缺失问题。通过"信用行为决策模型"的推导,研究发现,实现信用交易守信的途径主要有第三方监督惩罚机制和市场利益调节机制。在中国由弱流动性社会向强流动性社会转型的过程中,相应信用交易的守信保障机制并没有同步建立,这是中国转型社会"信用困境"的根源之所在。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王晓天
本文建立和运用博弈模型对个人信用问题进行分析,认为个人信用发展滞后的主要原因是个人信用制度缺失的条件下授受信主体严重的信息不对称和利率管制。个人信用制度的构建能够减弱授受信双方的信息不对称程度;使得双方的一次性博弈演变为借款人与授信者整体间的重复博弈;为借款人建立声誉以传递信号提供了可能,使声誉作为一种激励相容约束发挥作用。我国个人信用制度应该选择一种在政府监管和行业协会协调下市场化的信用信息公司主导的模式。
关键词:
个人信用 个人信用制度 博弈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