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498)
- 2023(14974)
- 2022(12461)
- 2021(11823)
- 2020(9807)
- 2019(22532)
- 2018(22352)
- 2017(41552)
- 2016(23302)
- 2015(26260)
- 2014(26549)
- 2013(25131)
- 2012(22770)
- 2011(20375)
- 2010(20738)
- 2009(18824)
- 2008(18673)
- 2007(17079)
- 2006(14886)
- 2005(13611)
- 学科
- 济(87086)
- 经济(86941)
- 业(85906)
- 管理(84448)
- 企(84329)
- 企业(84329)
- 方法(39979)
- 财(33364)
- 数学(31011)
- 数学方法(30562)
- 业经(26560)
- 中国(26146)
- 务(24009)
- 财务(23951)
- 财务管理(23905)
- 企业财务(22701)
- 教育(22644)
- 制(22388)
- 理论(22145)
- 农(20403)
- 技术(19694)
- 体(17182)
- 和(16739)
- 划(16088)
- 学(15657)
- 策(14947)
- 贸(14814)
- 贸易(14801)
- 易(14441)
- 体制(13593)
- 机构
- 大学(323475)
- 学院(322309)
- 济(126082)
- 管理(125473)
- 经济(123285)
- 理学(107258)
- 理学院(106148)
- 管理学(104476)
- 管理学院(103799)
- 研究(97704)
- 中国(71583)
- 京(67187)
- 财(65287)
- 科学(54028)
- 江(51676)
- 财经(51190)
- 范(48681)
- 师范(48355)
- 经(46258)
- 所(46068)
- 中心(45449)
- 北京(42135)
- 研究所(40736)
- 州(40426)
- 业大(39468)
- 师范大学(38955)
- 教育(38867)
- 经济学(38712)
- 农(38329)
- 财经大学(37847)
- 基金
- 项目(205018)
- 科学(165661)
- 研究(161792)
- 基金(148101)
- 家(124810)
- 国家(123497)
- 科学基金(109240)
- 社会(102662)
- 社会科(97076)
- 社会科学(97053)
- 教育(83131)
- 省(81706)
- 基金项目(77394)
- 划(68934)
- 编号(68468)
- 自然(67817)
- 自然科(66303)
- 自然科学(66287)
- 自然科学基金(65150)
- 资助(59454)
- 成果(57594)
- 课题(49368)
- 部(48063)
- 重点(46711)
- 创(44932)
- 制(44499)
- 发(43362)
- 教育部(43356)
- 项目编号(42878)
- 性(42054)
- 期刊
- 济(143116)
- 经济(143116)
- 研究(103578)
- 中国(70305)
- 教育(66723)
- 财(58006)
- 管理(52424)
- 学报(40385)
- 科学(38963)
- 技术(36339)
- 大学(34174)
- 农(33522)
- 学学(30517)
- 财经(27360)
- 融(27291)
- 金融(27291)
- 经(23597)
- 业经(23239)
- 农业(21925)
- 经济研究(20717)
- 职业(19389)
- 问题(18206)
- 财会(17749)
- 技术经济(16358)
- 坛(15122)
- 论坛(15122)
- 会计(14889)
- 贸(14675)
- 现代(14416)
- 理论(14196)
共检索到49190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齐再前 丛森 孙晓鲲
文章从博弈论的角度分析校企双方合作的动因,阐述了如何建立校企合作相互依存的平衡机制,并在北京联合大学进行了有益尝试,最后提出了校企合作中高校需要注意的问题。
关键词:
博弈论 高等职业教育 校企合作 机制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叶继强
校企合作保障机制是职业院校和企业长期稳定合作的重要保障。目前,国内高等职业教育校企合作普遍存在着合作形式单一、企业参与内在动力不足、法规和制度不健全、服务体系不完善等问题。文章通过对这些问题的分析,在借鉴国外部分职业教育发达国家校企合作保障机制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构建我国高等职业教育校企合作保障机制的若干建议。
关键词:
高等职业教育 校企合作 保障机制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沈燕
文章通过分析当前高职教育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机制存在的问题,探索了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新机制即"5321"校企合作模式,以政府、学校、企业共同参与的"三个层面"的组织机构为基本框架,以"五个结点"的系校企合作办公室为联络纽带,以校企双主体育人模式为办学理念,以学校、企业、学生三方共赢的共同利益诉求为"一个目标",形成互动系统,构建合力育人机制。政府应发挥宏观调控作用,建立支持性激励制度;学校应构建开放性管理体系,适应校企合作深化需求;企业应重视校企合作的溢出效应,激发参与职业教育内在活力三个层面,为"5321"校企合作模式的良好运行提供充分的保障。
关键词:
校企合作 人才培养机制 “5321”模式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刘万明 王丽华
本文基于职业院校计算机专业校企合作中遇到的合作模式问题,从实际情况出发,提出了职业教育的一种新的适合校企合作的全新教学模式[1],并对职业教育今后的发展给出了一定的建议。
关键词:
校企合作 职业教育 机教一体 课程体系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刘洪宇
文章以中国高等职业高专教育网公示的申报国家骨干高等职业院校的建设方案陈述提纲为研究对象①,通过对陈述提纲文本进行数字化处理,对统计结果进行分析,得出我国高等职业院校在推进校企合作办学的道路上从校企合作组织构架、管理体制、运行机制、合作主体行为模式、合作动机、资源配置方式、解决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的主要问题等方面都迈出了新步伐的研究结论。对数据分析可以直接观察到的问题也进行了分析。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浙江经贸职业技术学院课题组 何杨勇
从制度层面对高等职业教育工学结合、校企合作进行反思,发现高等职业教育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根本问题在于如何实现个体、国家和企业三者利益的均衡;对科技的片面理解和利用才是造成企业低技术均衡的根本原因;高职院校在观念上要调整原来标准划一、线性逻辑和适应论的思路,在实践上要从经费投入、实训管理和师资发展三个方面加强制度建设。
关键词:
高职教育 工学结合 校企合作 一般技能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高等职业教育地位与作用的探讨厦门大学硕士生:谭强导师:潘懋元王伟廉研究方向:高等教育学答辩时间:1996年6月25日本论文对高等职业教育进行了全面探讨,并在此基础上,结合我国实际,对市办职业大学这一新起的高等职业教育现象进行了较深入的研究。论文第一章...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杨庆庆
随着经济结构转型升级步伐加快,社会对复合应用型人才的要求日益严格。为满足社会对高质量应用型人才的需求,校企联合办学模式应运而生。然而,当前校企联合办学模式在运行过程中面临着企业参与热情不高、运行监管不到位、缺乏有效沟通平台等困境。为此,应用型院校应当基于博弈论视角,不断完善校企合作办学中的激励保障机制、监管约束机制以及沟通协调机制,从而促进校企合作的高效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
博弈论 应用型院校 校企合作 运行机制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王平安 毕娟 李勋华
职业教育政校企合作机制本质上是为实现多元主体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互利双赢。在政校企合作机制下,政府应发挥纽带、激励、保障和评价作用,建立职业教育集团,创造校企合作环境,规范校企合作内涵,进一步促进校企合作向纵深层次发展。
关键词:
政校企合作 职业教育 校企合作 政府主导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陈厚丰 李海贵
构建高等职业教育学位体系是提升我国高等职业院校社会地位、培养技术技能型专门人才、促进高等教育健康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国际学位制度改革与发展的共同趋势。我国应加快建立专科教育层次的副学士学位制度,逐步推动高等职业教育上移至本科和硕士研究生教育层次,建立高等职业院校与普通高校间的学位沟通与衔接机制,搭建基于大学生志趣、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高级专门人才成长"立交桥"。
关键词:
高等职业教育 职业学位 副学士 学位衔接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于广莹 杜少甫
企业生产经营随着其规模的不断拓展,逐步形成合作网络,而基于合作网络中各类不同地位企业对于自身利益追逐的取舍不同,存在彼此间的利益决策博弈。基于对供应链合作的基本含义分析,结合现有研究成果,将博弈论分析框架应用于企业供应链合作分析,并针对供应链合作网络中领导核心企业及一般合作企业的相互博弈,以及后者对于其退出或继续依赖策略选择的博弈分析。
关键词:
博弈论 供应链 合作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王秀丽
中国人口出生率自上世纪70年代以来由于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与经济社会的发展而不断下降,这样的人口增长模式在约20年后中国高等学校的大规模扩张中,造成了生源紧张的局势。近年来国家多次调整招生政策策略,如自主招生、降分录取、提前招生,注册招生,都为高校广开生源之路,然而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高校面临的生源困境。笔者通过对30省发展高职院校的相关政策文件与实践的整理,并结合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功能定位,分析得出:生源单一化与高等职业教育的定位问题是制约其拓展生源渠道的主要原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高等职业教育应致力于培养和提升工作能力,让社会大众接受并分享高等职业教育资源,解决生源之缺,并与终身学习衔接,作为建...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董大奎 林冶
坚持“产学结合、校企合作”是办好高等职业教育的必由之路。许多成功的事例表明:有成效的“产学结合、校企合作”,能极大地缓解高等职业教育发展中的矛盾;能有效地提高教师“双师”素质和人才培养的质量;能积极地推进毕业生就业。在实施中要注意解决几个问题,达到学校和企业的“双赢”,从而实现最佳效果。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唐林伟在《现代教育管理》2013年第6期中撰文:运用法国社会学家皮埃尔·布迪厄的场域理论对我国高等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根本动力、长效机制的影响因素等进行了分析,并对校企合作长效机制的建立提出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曹梦婷 方华明
高职教育市场化内涵与高等教育市场化基本一致,但其行动表现却具有特殊性,即以"校企合作、协同育人"为核心。当前校企合作机制仍面临中央集权式管理倾向、利益相关主体参与积极性低两大困境。这些内外部动因催化了校企合作办学机制创新进程,而公私伙伴关系成为探索革新校企合作机制的积极尝试。观念转变,坚持有效性、效率、公平和受益人、可持续发展原则,形成"识别定位、协调管理、评估反馈、变革转型"的跨界机制成为引入公私伙伴关系推动校企合作机制创新的三大策略。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