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883)
2023(12692)
2022(10868)
2021(10162)
2020(8893)
2019(20493)
2018(20557)
2017(39918)
2016(21477)
2015(24699)
2014(24778)
2013(24357)
2012(22337)
2011(20204)
2010(20038)
2009(18912)
2008(18910)
2007(17097)
2006(14658)
2005(13260)
作者
(62119)
(52118)
(52083)
(49701)
(33045)
(25052)
(23945)
(20275)
(19764)
(18670)
(17737)
(17577)
(16547)
(16405)
(16197)
(16163)
(15905)
(15405)
(15089)
(15075)
(12923)
(12728)
(12599)
(12005)
(11869)
(11741)
(11599)
(11525)
(10485)
(10229)
学科
(88568)
经济(88443)
管理(70858)
(65028)
(55271)
企业(55271)
方法(43867)
数学(38251)
数学方法(37767)
(28155)
(23564)
中国(21362)
(20704)
业经(20103)
(18324)
财务(18258)
(18234)
财务管理(18212)
企业财务(17328)
(16138)
贸易(16134)
(15699)
理论(15322)
农业(15107)
地方(14606)
(14237)
银行(14209)
(14138)
(14020)
(13602)
机构
大学(319205)
学院(316400)
(129540)
经济(126892)
管理(125262)
理学(107704)
理学院(106613)
管理学(104841)
管理学院(104227)
研究(98988)
中国(75598)
(65727)
(63544)
科学(59757)
财经(50417)
(50362)
(49232)
(48026)
中心(47640)
业大(45968)
(45529)
研究所(44331)
北京(40467)
(40453)
经济学(40168)
师范(40053)
农业(39570)
(37790)
财经大学(37318)
经济学院(36286)
基金
项目(209284)
科学(165566)
基金(153643)
研究(153493)
(132831)
国家(131745)
科学基金(114125)
社会(98187)
社会科(93125)
社会科学(93100)
(81465)
基金项目(81329)
自然(73741)
自然科(72020)
自然科学(71999)
教育(71780)
自然科学基金(70743)
(68468)
编号(63090)
资助(62795)
成果(52142)
(47434)
重点(46813)
(43500)
(43453)
课题(42243)
(41941)
教育部(41183)
国家社会(40929)
创新(40789)
期刊
(138886)
经济(138886)
研究(89393)
中国(58036)
(53678)
学报(49018)
(44780)
管理(44776)
科学(43741)
大学(37437)
学学(35040)
教育(31275)
农业(29943)
技术(28787)
(27068)
金融(27068)
财经(26425)
(22593)
业经(22357)
经济研究(21362)
问题(19009)
图书(18264)
理论(16626)
技术经济(15894)
(15859)
(15666)
财会(15223)
统计(15206)
实践(15142)
(15142)
共检索到46109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张丽萍  杨江龙  
在分析我国食品可追溯信息有效传递机制的现状及实践基础上,提出关于农业合作社、食品公司、政府及农户的两阶段四方博弈模型。首先,食品公司、政府、农户展开有关食品可追溯信息的三方博弈,接下来,食品公司与农业合作社展开博弈,并应用委托-代理模型予以分析。根据食品可追溯信息对食品公司自身价值的高低和对市场经济以及社会环境影响程度的大小,对食品可追溯信息进行分类,分析不同种类的食品可追溯信息主体的博弈过程,得出各主体的参与决策以及食品可追溯信息传递模式的选择。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金海水  魏国辰  
食品领域的复杂性及食品生产的特殊性,导致了食品可追溯信息形成过程的特殊性。食品可追溯信息兼有搜寻品、经验品和信任品的信息特征。有效的信息传递可以激励相关企业进行竞争,生产出高品质的产品。品牌、质量认证、质量标签管理、广告以及质量分级管理是食品可追溯信息的有效传递形式。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李中东  张玉龙  
通过对284家食品生产企业进行实地调研,运用计划行为理论和结构方程模型,实证分析了食品供应链核心企业可追溯信息传递行为及其驱动因素。结果表明:企业管理人员对可追溯信息传递重要性认知、企业规模、收益和品牌声誉提升程度对企业可追溯信息传递行为产生正向激励作用;技术复杂程度、新旧系统衔接难度、信息查询难度、追溯赔偿程度、传递标准执行难度、产品认证和生产过程认证难度对企业可追溯信息传递行为产生负向激励作用。据此,本文认为政府和行业协会应加强对员工的指导培训以及宣传教育,继而提升食品企业的可追溯信息传递意愿。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林苏钦  王云龙  
对食品物流信息可追溯机制进行了简要概述,并针对协同学在食品信息可追溯机制演化方面应用的可行性进行了说明。综合运用协同学理论与灰色系统数学建模方法构建了食品物流信息可追溯机制的演化模型,并以上海食品物流园区为例进行了实证研究,通过求解数学方程确定了机制演化过程中起主导作用的序参量。最后,对食品物流信息可追溯机制演化的趋势进行了展望,期望为国家制定相关政策提供一定的参考。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梁杰  陈雨生  尹世久  
本文运用实验经济学的方法,考察影响信息传递者(农户或企业)传递可追溯信息的因素。分析结果表明:由于人类具有社会偏好,信息传递者在无监管环境下仍会传递一定量的可追溯信息;专业机构对信息传递者进行监管,可以约束信息传递者的道德风险行为,提高其传递可追溯信息的积极性,且监管力度越大,信息传递者传递可追溯信息的数量越多;对食品安全追溯体系的认知程度显著影响信息传递者的可追溯信息传递行为;可追溯信息从长远来看具有公共物品属性。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王萌  沈鑫琪  乔娟  
在对养殖户用药行为内在逻辑分析的基础上,理论分析食品可追溯体系如何通过信息传递机制和政策情境机制对养殖户用药行为产生规制作用。利用养猪场(户)的调查数据,采用Multivariate Probit模型对养猪场(户)的多种用药行为的关联效应进行实证研究,并使用Ordered Logit模型对回归结果进行稳健性检验。研究结果表明:养猪场(户)的兽药过量使用、停药期执行和禁用药使用等行为存在关联效应;食品可追溯体系确实能够通过信息传递机制和政策情境机制对养猪场(户)的用药行为产生优化提升的作用,但目前政策情境机制发挥的作用更大,并且对养猪场(户)用药行为的影响具有异质性;养猪场(户)的个人特征、家庭经营特征、外部环境和用药认知等也会对其用药行为产生影响。据此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王萌  沈鑫琪  乔娟  
在对养殖户用药行为内在逻辑分析的基础上,理论分析食品可追溯体系如何通过信息传递机制和政策情境机制对养殖户用药行为产生规制作用。利用养猪场(户)的调查数据,采用Multivariate Probit模型对养猪场(户)的多种用药行为的关联效应进行实证研究,并使用Ordered Logit模型对回归结果进行稳健性检验。研究结果表明:养猪场(户)的兽药过量使用、停药期执行和禁用药使用等行为存在关联效应;食品可追溯体系确实能够通过信息传递机制和政策情境机制对养猪场(户)的用药行为产生优化提升的作用,但目前政策情境机制发挥的作用更大,并且对养猪场(户)用药行为的影响具有异质性;养猪场(户)的个人特征、家庭经营特征、外部环境和用药认知等也会对其用药行为产生影响。据此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孙迪迪  
从信息传递评价标准方面进行研究,为食品可追溯信息有效传递提供评价标准,对食品可追溯物流信息的传递问题的研究具有一定的现实和理论意义。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肖为群  
从可追溯系统的信息传递过程出发,分析了食品可追溯系统信息传递过程中存在的障碍,在此基础上,从认知、动力、资源和能力及关系方面提出了克服信息传递障碍的相关措施。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吴晶妹  范瑾  
近两年来,我国甚至世界各地的食品企业造假与欺诈案件不断涌现,食品安全问题凸显,成为各国政府的心头大患。文章首先简要介绍了食品造假等问题出现的背景,接着从经济学的角度分析了食品安全事件频发的原因,同时构建了造假企业与不造假企业之间以及造假企业与相关监管部门间的两者博弈模型,以此对其期望收益进行比较,并根据对博弈模型的深入分析提出了相应的遏制食品造假等行为的对策建议。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应瑞瑶  侯博  陈秀娟  徐玲玲  
本文以中国无锡的消费者为案例,构建了具有事前质量保证与事后追溯功能的可追溯猪肉轮廓,引入Becker-Degroot-Marschak实验拍卖法研究了消费者对可追溯猪肉信息属性的支付意愿,并借助多变量ProBit模型研究了影响消费者支付意愿的主要因素。结果表明,消费者对事前质量保证属性的支付意愿高于对事后追溯属性的支付意愿,且对事前质量保证属性中猪肉品质检测属性的支付意愿最高;消费者年龄、学历、收入等个体特征与消费者健康状况、对食品安全的关注程度、食品安全满意度以及对食品安全标识的信任程度等因素影响其对可追溯猪肉不同信息属性的支付意愿。本文认为,政府应通过政策引导生产者生产融事前质量保证与事后...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吴林海  王淑娴  朱淀  
本文基于商务部肉菜流通追溯体系七个试点城市1380份消费者的调研数据,运用基于选择的联合分析方法,采用多元Logit回归模型,研究了消费者对可追溯猪肉属性的偏好。研究表明:消费者对可追溯信息的认证属性最为重视、其次为外观、可追溯信息和价格;消费者对可追溯猪肉属性的偏好具有异质性,年龄、教育程度和收入水平显著地影响其对可追溯猪肉属性的偏好。本文提出了应加强对食品可追溯体系相关知识的宣传,鼓励生产者生产不同可追溯属性层次与不同可追溯信息认证相组合的可追溯食品,并尝试推行食品可追溯体系与认证标签制度相结合政策体系,以发展安全食品市场,防范食品安全风险。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韩杨  乔娟  
本文在依据消费者对可追溯食品需求函数确定消费者购买决策准则的基础上,运用Logistic二元选择模型实证检验并分析了北京市消费者对可追溯食品的态度、购买意愿及影响因素。主要结论如下:消费者对可追溯食品的认知度较低,对可追溯食品的购买意愿不显著;除了价格是影响消费者购买意愿的主要因素外,消费者对食品安全的信心、是否是家庭主要食品购买者、收入水平、对安全信息的关心、年龄、对可追溯食品的认知、食品安全责任人重视程度等是影响消费者对可追溯食品购买意愿的非常显著性因素。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赵荣  乔娟  陈雨生  
根据关于北京市海淀区的消费者消费可追溯性食品的调查数据,考察了消费者对可追溯性食品的认知水平和购买意愿,并利用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了影响消费者购买意愿的主要因素。结果表明:虽然消费者普遍关注食品安全问题,但是对可追溯性食品的认知程度较低;消费者的教育程度、收入水平、健康状况和对可追溯性食品的关注程度、认知程度、信任程度以及对食品安全因素的重视程度是影响消费者购买意愿的主要因素。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陈雨生  杨鲜翠  张琳  尹世久  秦宏  
本文运用实验经济学分析方法,模拟了食品可追溯背景下食品核心企业与认证机构的行为选择。实验结果表明,无论是第三方还是非第三方认证机构,当认证机构面临利益诱惑和行业竞争而监管机制不健全、监管力度不足时,认证机构难以规范自身行为;在溯源追责认证责任人背景下,认证机构显著地倾向于选择有效监管,而企业寻求共谋行为失效;食品追溯体系的介入能够加强认证食品行业的监管,改善监管环境。因此,应积极推进认证食品实现可追溯,落实认证机构与认证企业责任连带机制,探索食品安全认证与追溯体系耦合监管,从而促进食品行业的健康发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