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1773)
2023(16498)
2022(14147)
2021(13155)
2020(11141)
2019(25494)
2018(25244)
2017(49131)
2016(26394)
2015(29537)
2014(29141)
2013(28780)
2012(26136)
2011(23180)
2010(23041)
2009(21376)
2008(21078)
2007(18700)
2006(16352)
2005(14179)
作者
(73968)
(61456)
(61307)
(58213)
(39246)
(29444)
(27748)
(24179)
(23453)
(21868)
(21001)
(20742)
(19435)
(19386)
(18816)
(18681)
(18303)
(18038)
(17649)
(17516)
(15048)
(15008)
(14811)
(14325)
(13706)
(13656)
(13578)
(13511)
(12128)
(12097)
学科
(111429)
经济(111216)
(99941)
管理(90705)
(89873)
企业(89873)
方法(52128)
数学(41976)
数学方法(41430)
(33899)
业经(33790)
(33771)
中国(26837)
(24580)
财务(24504)
财务管理(24469)
农业(23540)
企业财务(23162)
理论(21704)
技术(21402)
(20612)
(20544)
(20413)
地方(19486)
(18211)
(18205)
贸易(18196)
(17656)
(17652)
环境(16254)
机构
学院(379509)
大学(377316)
管理(157059)
(152423)
经济(149385)
理学(136205)
理学院(134835)
管理学(132639)
管理学院(131929)
研究(115610)
中国(87716)
(78673)
(71438)
科学(70696)
(58059)
财经(57921)
(56121)
(55194)
业大(54518)
中心(52751)
(52611)
研究所(50851)
北京(48813)
(48568)
师范(48195)
经济学(45433)
农业(45283)
(44647)
财经大学(42962)
商学(42116)
基金
项目(257069)
科学(204511)
研究(191131)
基金(188361)
(161752)
国家(160293)
科学基金(140698)
社会(122663)
社会科(115733)
社会科学(115697)
(100704)
基金项目(100193)
自然(90908)
自然科(88850)
自然科学(88830)
教育(87783)
自然科学基金(87255)
(83319)
编号(78486)
资助(76668)
成果(62343)
(56898)
重点(56502)
(55143)
(54055)
课题(52536)
创新(50845)
国家社会(50045)
教育部(49539)
人文(49093)
期刊
(168658)
经济(168658)
研究(110222)
中国(65589)
管理(60980)
(58564)
学报(55467)
(53840)
科学(52705)
大学(43660)
学学(41175)
教育(40121)
农业(37411)
技术(35348)
业经(29758)
财经(29574)
(28684)
金融(28684)
经济研究(25520)
(25373)
问题(22223)
(20728)
技术经济(20499)
图书(18407)
现代(18379)
科技(17785)
(17706)
理论(17697)
商业(17519)
财会(17451)
共检索到54481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王明亮  
文章运用讨价还价模型、复制动态方程等博弈论工具,结合我国实际分析了企业社会责任的形成机理问题。得到如下基本结论:不对等的博弈格局是导致企业疏于承担社会责任的根本原因,而一定强度的政府参与与介入是扭转当前局面的关键。为此,必须尽快建立并完善正式与非正式激励机制,加大正反激励力度,强化监管人员的考核以及相应的责任追究制度,保证监管水平;同时,积极引进西方行之有效的惩罚性赔偿与代表诉讼制度,强化社会组织功能,提升利益相关者的博弈能力。
[期刊] 工业工程  [作者] 王明亮  
为了达到强化企业社会责任的目的,运用讨价还价模型、复制动态方程等理论工具,联系我国实际,构建了不对等博弈模型以及演化博弈模型,分析了力量不对等条件下,相关各方实现策略均衡的机制,以及"政府—企业"博弈稳定策略的实现过程与条件。研究结论表明:高效的政府参与是扭转不对等条件下企业疏于承当社会责任局面的关键,而其演化趋势则取决于企业相关积极行为的声誉收益、违法成本以及消极行为的声誉损失三者之间的协整关系。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刁宇凡  
本文构建了包括中心契约方的企业和显性契约方、隐性契约方的综合契约方,通过显性契约方的推动、隐性契约方的倡导、企业对标意愿提升和战略内驱、综合契约方多重博弈等方式,逐渐形成涵盖显性契约和隐性契约的适度性及动态性企业社会责任标准,旨从根源上辨识各利益相关者在社会责任标准形成中的角色和促推责任标准实施的有效性。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李明  徐雅琴  
在回顾国内外相关文献的基础上,对企业社会责任缺失风险的概念进行界定,将企业社会责任缺失风险划分为外部环境风险和内部经营风险两大类。从理论上分析企业社会责任缺失的成因,明确了"股东至上"逻辑是企业社会责任缺失的根源,而"不完全契约"是企业社会责任缺失的"温床"。在此基础上,从交易成本理论和信号传递理论两个角度,对企业社会责任缺失的风险传导进行理论解释,并构建企业社会责任缺失风险的形成机理模型。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崔清泉  丁日佳  孙研  
企业与社会永远是一对利益链上的矛盾体,二者又是共生体。运用博弈分析的方法,分析企业自愿承担社会责任的背景,从政府和企业博弈的角度阐述企业自愿承担社会责任的条件,以期求证企业自愿承担社会责任的自身利益所在。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李炳毅  李东红  
目前,处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中国各类企业应不应当承担社会责任?应当承担怎样的社会责任?已经成为企业内外一致关注的焦点问题。一、社会责任———企业无法回避的主题对企业社会责任的考虑可以一直追溯到企业的设立。同样是新建一个企业,不同投资者建立新企业...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熊春泉  李佑兵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企业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企业社会责任的提出就是其体现。"盈利和社会责任都应该是企业的天性"。本文从法学理论的角度,对企业社会责任的基本含义、法理基础、范围及实现路径等方面进行了深入分析,以求企业界能更加规范、更加有效地承担社会责任。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杨钧皓  
本文认为,企业在追求自身经济利润的同时,应该主动担负起对于社会的重要责任,有效履行好自身的使命和义务。会计人员是企业各项财务指标的监督管理人员,能够在第一时间了解企业的经济运行情况和生产经营状况。因此,会计人员可以及时发现企业对社会责任的履行情况,做好相应的监督监管作用。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苗振青  李良贤  
企业社会责任是现代企业所不能回避的问题,也是许多学者热衷探讨和研究的问题。在追求企业利益最大化的今天,如何协调企业利益和企业社会责任的关系,成为许多企业所面临的两难决策。本文从共生的视角重新审视企业社会责任,认为企业承担社会责任就是为了与各利益相关者和谐共生,以维持企业持续、稳定、健康的发展。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刘建花  杨蕙馨  
本研究以费希宾(Fishbein)合理行为模型为基础,构建了消费者响应企业社会责任的研究框架,通过学生样本进行了问卷调查和实证研究。结果显示,企业社会责任信息在一定条件下会对消费者态度产生影响,但消费者态度和购买意向之间有较大差距,责任消费意识和行为更多出干对主观规范的遵从。因此,企业应将消费者响应作为社会责任战略关联的切入点,有效推进战略性社会责任,政府和社会应发挥合力构建企业社会责任和责任消费互动的互动机制。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李晏墅  卞曰瑭  李金生  
本文从经营安全的角度探讨企业社会责任的演化机理。本文根据企业经营安全与企业社会责任间的内在联系和结构关联性,研究了企业社会责任的演化机理,从而形成企业社会责任的演化层级体系:企业内源责任、企业外源责任和社会愿景责任。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张广宣  莫小勇  
本文在已有的企业与政府博弈模型基础上,结合有关消费者对企业社会责任的态度及反应的实证研究,将消费者需求变量引入模型,研究企业社会责任的实现机理。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樊帅  田志龙  
随着企业在社会责任实践中暴露出许多"说一套,做一套"的伪善现象,研究者认识到不仅要关注CSR"是什么"和"为什么"的问题,而且更应该重视CSR实际做得"怎么样"。本文基于归因理论,通过实验法研究发现,企业CSR活动与消费者接收到的CSR信息之间的不一致性会导致消费者伪善感知的产生,进而影响其对企业的评价,而在感知形成路径中消费者归因三要素起到了显著的中介作用,企业CSR行为与事项的匹配度则有较强的调节效应。研究结论不仅完善了目前关于CSR理论及企业伪善的相关研究,也有利于构建企业诚信的经营环境,提升行业整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樊帅  田志龙  
随着企业在社会责任实践中暴露出许多"说一套,做一套"的伪善现象,研究者认识到不仅要关注CSR"是什么"和"为什么"的问题,而且更应该重视CSR实际做得"怎么样"。本文基于归因理论,通过实验法研究发现,企业CSR活动与消费者接收到的CSR信息之间的不一致性会导致消费者伪善感知的产生,进而影响其对企业的评价,而在感知形成路径中消费者归因三要素起到了显著的中介作用,企业CSR行为与事项的匹配度则有较强的调节效应。研究结论不仅完善了目前关于CSR理论及企业伪善的相关研究,也有利于构建企业诚信的经营环境,提升行业整体竞争力。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马跃如  周默亭  曹裕  
采用博弈方法,考量二级供应链中生产环节的CSR投入决策及关键影响因素。结果显示:与一般供应链相比,CSR的投入可以在基本保持原有销售价格的基础上获得更高的利润;若只有上游企业承担社会责任成本,下游企业极易产生"搭便车"行为;讨价还价契约可以一定程度上减少"搭便车"行为,进一步提高供应链利润。算例分析发现,随下游企业讨价还价能力的提升,供应链CSR的投入减少,下游企业利润增加,但供应链总利润的影响呈倒"U"型;而CSR成本系数及需求对价格的敏感程度对CSR的投入及供应链利润均产生负向影响。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