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2133)
2023(17552)
2022(15228)
2021(14487)
2020(12118)
2019(27987)
2018(27861)
2017(54464)
2016(29516)
2015(33465)
2014(33504)
2013(32716)
2012(30049)
2011(27046)
2010(27537)
2009(25386)
2008(24658)
2007(22102)
2006(19629)
2005(17008)
作者
(84420)
(70580)
(69965)
(66860)
(44770)
(33780)
(31684)
(27643)
(26779)
(25277)
(23830)
(23764)
(22420)
(22286)
(21687)
(21658)
(20913)
(20731)
(20310)
(20049)
(17493)
(17491)
(17135)
(16377)
(15817)
(15720)
(15626)
(15411)
(14266)
(13917)
学科
(120122)
经济(119993)
(86811)
管理(84452)
(65010)
企业(65010)
方法(53808)
(50581)
数学(46827)
数学方法(46034)
农业(33542)
中国(30742)
业经(29234)
(29124)
(25397)
地方(25207)
(22549)
理论(21000)
(20979)
贸易(20970)
(20356)
环境(20021)
(18828)
技术(18707)
(18415)
(17798)
财务(17705)
财务管理(17665)
(17297)
银行(17261)
机构
学院(421113)
大学(417461)
管理(167105)
(166606)
经济(162957)
理学(144885)
理学院(143318)
管理学(140429)
管理学院(139665)
研究(136912)
中国(103254)
(89444)
科学(85787)
(79016)
(75618)
(68166)
业大(66389)
中心(63987)
(62815)
研究所(62068)
农业(60650)
财经(60409)
(56730)
北京(56308)
师范(56288)
(55013)
(50859)
(49148)
经济学(48675)
经济管理(44874)
基金
项目(286255)
科学(225192)
研究(211388)
基金(206420)
(178826)
国家(177272)
科学基金(153070)
社会(131870)
社会科(124650)
社会科学(124617)
(112633)
基金项目(109124)
自然(99690)
教育(97770)
自然科(97282)
自然科学(97259)
自然科学基金(95467)
(94378)
编号(88457)
资助(85467)
成果(71333)
重点(63860)
(62940)
(61444)
课题(60366)
(58939)
创新(54852)
科研(54166)
教育部(53860)
大学(53357)
期刊
(186856)
经济(186856)
研究(121781)
中国(79864)
(77344)
学报(66109)
科学(60889)
管理(58567)
(56706)
农业(52565)
大学(51366)
教育(49153)
学学(48398)
技术(38599)
(37995)
金融(37995)
业经(35185)
财经(29232)
经济研究(27278)
问题(25711)
(25444)
(24934)
(21347)
图书(21287)
技术经济(20694)
科技(20012)
理论(19520)
资源(19330)
现代(19063)
统计(18985)
共检索到61515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杜玲  陈阜  张海林  李琳  刘国民  
针对北京市目前实施的农田生态补偿政策,采用实地调研方法分析该政策的实施现状及问题;结合实际调研数据利用博弈论模型对该政策的执行力进行评价。结果表明:目前北京市农田生态补偿政策存在补偿资金来源有限,支付手段单一,补贴范围较窄,补贴标准缺乏科学依据等问题;当农民把农田生态系统的服务价值视为一种收入时,可达到占优均衡结果,即政府实施补偿政策,农民冬季种粮;若农民对农田生态价值观念弱化,不将其视为收入时,目前的补贴标准不能满足农民追求经济利益的要求。结合模型的结论,本研究提出目前北京市的农田生态补偿政策还需进一步具体完善,加强农民对农田生态系统多功能性认可的意识,以及提倡扩大土地规模经营等建议。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米锋  高岚  崔一梅  崔向雨  
从北京市山区生态林补偿政策实施现状出发,在对涉及生态林补偿政策的10个区(县)进行实地调研的基础上,分析了生态林补偿政策的实施成效,同时重点分析了北京市山区生态林补偿政策实施中存在的问题,提出要从健全生态林补偿管理机制、提高生态林管护人员补偿标准等方面进一步完善北京市山区生态林补偿政策。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朱兰兰  蔡银莺  
论文以国内率先试点探索农田保护经济补偿政策的创新实践地区——成都和苏州为典型实证,基于2012和2015年两期农户动态跟踪调研数据,运用DID模型测量农田保护经济补偿政策实施异质效应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农田保护经济补偿政策的持续实施显著增加实践地区农民的政策满意度,激励农民参与农地流转,但对提升农民参与农田保护性耕作措施的作用较小。2)农田保护经济补偿政策实施成效具有显著异质性。2008年开始试点养老保障与农业补偿相结合的耕地保护基金政策的成都市,农户政策满意度的上升幅度相对较大。乡镇经济发达、长三角地区经济发展带重镇的苏州市,农户家庭生计多元,户均非农业收入占比达82.12%,较成都农户高2.66%,农地生计依赖较弱,补偿政策明显促进该区域农户参与农地流转,但农户农田保护积极性值却大幅下降。3)受访者的年龄、受教育水平、农田保护及功能认知、对农田保护政策关注程度、农业收入占比、家庭劳动力比例、调研村庄经济水平及受访村庄与最近城镇距离均会显著影响农田保护经济补偿政策实施成效。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朱兰兰  蔡银莺  
论文以国内率先试点探索农田保护经济补偿政策的创新实践地区——成都和苏州为典型实证,基于2012和2015年两期农户动态跟踪调研数据,运用DID模型测量农田保护经济补偿政策实施异质效应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农田保护经济补偿政策的持续实施显著增加实践地区农民的政策满意度,激励农民参与农地流转,但对提升农民参与农田保护性耕作措施的作用较小。2)农田保护经济补偿政策实施成效具有显著异质性。2008年开始试点养老保障与农业补偿相结合的耕地保护基金政策的成都市,农户政策满意度的上升幅度相对较大。乡镇经济发达、长三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陈奕钢  杜婧  柴一飞  丁柯利  
生态补偿机制作为保护生态环境和调节利益相关者之间关系的手段,在促进生态文明建设中发挥重要作用。本文通过文献研究和实证调查,对北京市山区生态林补偿机制的补偿标准实施措施进行了研究。北京市主要通过发放生态林管护工资来实践生态补偿机制,本文选择南口镇为案例,以可持续性生计框架为基础,分析了影响农户参与山区生态林管护的生计因素,并提出了完善北京市山区生态林补偿机制的相关建议。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赵婷婷  张凤荣  牛振国  姜广辉  
通过对1980,1995,2006年顺义区农田景观规模和空间格局演变的分析,总结出其作为典型的大城市近郊区域农田景观变化的显著特征:第一,农田景观规模呈加速缩减趋势,农村居民点等低密度建设用地是侵占农田的主体;第二,农田景观斑块的空间重心由原来较为居中的位置,持续向远离城市组团中心的东北方向移动;第三,从全境镶嵌体和农田单一景观水平上分析,其景观格局演变均呈破碎化、离散性和均一化趋势。顺义区农田景观因社会经济结构和区域发展方向的调整而发生巨大改变,被道路和大量小规模的无序建筑侵占和切割,正在逐步丧失农田景观美感,应通过探索不同模式的农田景观治理和建设途径,对城市近郊农田景观加以保护和利用。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潘理虎  黄河清  姜鲁光  甄霖  
基于补偿者和受偿者意愿的研究方法是建立切实可行的生态补偿机制的有效手段。为探讨在我国许多地区开展退田还湖生态补偿政策的有效实施机制,减少洪涝灾害与生态环境退化负面效应,研究构建了基于农户、政府和企业三类主体及其相互作用的生态补偿模型,并重点分析生态补偿标准、洪灾风险、生态环境保护、劳动力本地转移政策等因素对农户主体土地利用决策的影响。以鄱阳湖区莲湖乡为实例,以农户和企业从事生产活动的行为特征和政府宏观调控方式为基本准则,利用构建的多主体模型模拟了不同补偿机制下退田还湖政策可能产生的土地利用长期效应。结果表明,政府给予农户的经济补偿可以使农户自愿实施退田,但在不同情景下,政府实施退田还湖的代价和...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王美  翟印礼  
农田防护林生态系统的存在不仅关乎平原地区粮食安全、农民增收问题,更关系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及农业生态文明。文章在阐述农田防护林现状及问题的基础上,分别对农田防护林的正、负外部特征进行分析,认为直接成本、机会成本和生态服务功能效益是生态补偿的主要部分,尝试运用外部性理论对生态补偿标准的核算问题进行分析。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田志会  刘瑞涵  
以北京农田生态系统作为研究对象,对2004~2012年农田生态系统的碳汇及释氧功能的年际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北京市农田生态系统氧气释放量总体呈现逐年增加趋势,以2008年最高,年平均氧气释放量为270.9万吨,农田生态系统中粮食作物的年均氧气释放量所占比例最高为80.1%,在粮食作物中玉米的氧气释放量所占比例最高为69.3%,单位耕地面积的氧气释放量平均为12.89 t·hm-2·a-1,总体呈逐年增加趋势;北京农田生态系统碳蓄积量总体也呈增加趋势,年递增幅度为2.8%,年平均碳蓄积量为105.82万吨,其中粮食作物的碳蓄积比例增加较为显著,且粮食作物年均碳蓄积量所占比例最大为80.4%...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李云燕  
本文对北京市生态涵养区实施生态补偿的必要性进行论证,在调查制约生态涵养区发展现实困境的基础上,分析生态补偿实行现状与存在问题,阐明生态补偿的内涵与原则,对北京市生态涵养区生态补偿机制的实施途径进行深入系统的研究,探讨完善生态补偿机制的政策措施。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陈军  
本文从住房供需关系入手,以适宜房价收入比为约束,运用利润空间拟合供需函数,模拟房屋交易最优供给与价格,分析了北京市住房供应现状,并且核算了保障性住房受益群体的平均家庭总收入范围。以2013年的北京市保障房供应量,2011年的居住人口计算,若单依靠政府供应保障性住房,仅解决户籍内人口的住房问题就需要至少10年,若考虑暂住人口要全面解决住房问题需要时间至少翻一番,所以政府增加房屋的有效供给成为当下解决住房问题的关键。本文的建议是:北京市应大量供应保障性住房,暂时实施只租不售的住房政策,快速解决住房需求;在保障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邓群  夏军  杨军  孙杨波  
水资源经济政策的研究对于解决突出的水问题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采用2002年北京市投入产出表和有关的水资源公报等数据,通过单列水行业和废污水行业建立了基于一般均衡理论的水资源经济CGE(Computable General Equilibrium)模型和相应的42×53多部门水资源投入产出表,利用GEMPACK软件包,对北京市水资源经济政策进行了模拟和分析。模拟显示,当水价增加10%时,行业产出和销售量变化呈现不同的特点和变动趋势;当水量增加10%时,造成行业产出的变化和销售量的变动也值得深虑。该成果可为制定和实施水资源政策提供决策参考及模拟平台。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张凤平   王柳   赵云云   吴臻翀   张学军   丁小明  
[目的]北京市开展高标准农田建设具有重大的政治意义和现实意义,是建强都市型现代农业的基础工程、打牢超大型都市应急保供的民生工程、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宜居都市的本底工程。[方法]运用文献分析、现场调研、对比分析等方法,梳理北京市高标准农田建设成效、存在的不足,提出北京市高标准农田建设的模式与路径思路,具有决策参考价值。[结果]分析北京市高标准农田建设现状,还存在农田底数摸清难、建设任务重、筹资压力大、建设质量低、管护利用薄弱、管理力量不足等方面的困难和挑战。为此,参照国内高标准农田建设成功经验,本文提出:北京市高标准农田建设要积极探索“先集中连片后建设”“整建制推进”“投建管用一体化融资”“EPC+”“数智田园”“都市美丽田园”等模式,突出抓好全域整治、分类施策、加大投入、示范引领、科技支撑、建强队伍、完善制度等八个方面工作。[结论]北京到2035年把永久基本农田全面建成高标准农田,任务艰巨,需探索适合北京的高标准农田建设模式与路径,争取国家支持,加快建设步伐。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杨欣  蔡银莺  张孝宇  张安录  
论文以区域农田生态服务价值为基础,以经济发展程度、区域农田生态赤字/盈余与区域提供的生态承载力比值为调节系数,建立农田生态补偿空间转移模型,基于农田生态账户的概念从县(市、区)级层面对武汉城市圈48个县(市、区)的农田生态补偿空间转移额度进行测算。结果显示:1武汉城市圈农田生态系统服务总价值为75.00×108元,涉及农田生态补偿空间转移额2.31×108元。2 48个县(市、区)中,24个为农田生态支付区,支付区中武昌区的支付量最大,达到5 967.92×104元,最小为14.94×104元(铁山区);24个受偿区中最大受偿额为238.91×104元(黄陂区),最小为5.14×104元(英山...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李玲  朱道林  胡克林  
研究房地产调控政策对房价的影响,可为政府制定合理的调控政策、平抑房价提供参考。在综合分析房价影响因素的基础上,分别筛选了压力、状态和响应指标,构建了基于PSR模型的房地产调控政策对于房价影响的评价体系。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了各指标的权重,并对北京市房地产政策的调控效果进行了初步量化。研究结果表明,北京市房价随着政策调控周期的变化而呈现出有规律的升降变化,在政策鼓励期,房价总体呈上升趋势,在政策收缩期,房价呈下降趋势,说明房价对政策的调控反应敏感。并发现政策对房价的调控具有一定的滞后性,滞后周期为3个月左右。为了平抑当前过高的房价,建议从土地政策、税收政策、保障房政策等方面来加强调控力度。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