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316)
- 2023(11906)
- 2022(9958)
- 2021(9447)
- 2020(7967)
- 2019(18165)
- 2018(17775)
- 2017(34863)
- 2016(18095)
- 2015(20369)
- 2014(20085)
- 2013(19416)
- 2012(17246)
- 2011(15120)
- 2010(14760)
- 2009(13535)
- 2008(13071)
- 2007(11127)
- 2006(9417)
- 2005(8354)
- 学科
- 济(66531)
- 经济(66423)
- 管理(57588)
- 业(51774)
- 企(44691)
- 企业(44691)
- 方法(33391)
- 数学(29708)
- 数学方法(29302)
- 制(25121)
- 银(22456)
- 银行(22310)
- 财(21755)
- 行(20944)
- 中国(17494)
- 农(16758)
- 融(15883)
- 金融(15880)
- 业经(15618)
- 体(13966)
- 务(13798)
- 财务(13750)
- 财务管理(13708)
- 度(13552)
- 制度(13518)
- 企业财务(13037)
- 贸(11972)
- 体制(11966)
- 贸易(11961)
- 易(11701)
- 机构
- 大学(242772)
- 学院(241594)
- 济(101791)
- 经济(99790)
- 管理(99547)
- 理学(86181)
- 理学院(85369)
- 管理学(84032)
- 管理学院(83552)
- 研究(72216)
- 中国(63174)
- 财(51412)
- 京(48467)
- 财经(40897)
- 科学(39897)
- 经(37313)
- 中心(36982)
- 江(35381)
- 农(33565)
- 经济学(32688)
- 业大(32601)
- 所(32516)
- 财经大学(31024)
- 经济学院(29595)
- 研究所(29285)
- 北京(29276)
- 范(28317)
- 师范(28001)
- 州(27913)
- 院(27016)
- 基金
- 项目(169488)
- 科学(136314)
- 基金(127057)
- 研究(125741)
- 家(109005)
- 国家(108162)
- 科学基金(95810)
- 社会(83079)
- 社会科(79019)
- 社会科学(79001)
- 基金项目(67487)
- 省(64845)
- 自然(61351)
- 自然科(59989)
- 自然科学(59974)
- 教育(58980)
- 自然科学基金(58886)
- 划(54576)
- 资助(50867)
- 编号(49614)
- 部(39075)
- 成果(39063)
- 重点(37886)
- 制(37407)
- 创(36459)
- 国家社会(35411)
- 发(34889)
- 教育部(34777)
- 创新(34144)
- 人文(33982)
- 期刊
- 济(103393)
- 经济(103393)
- 研究(71072)
- 中国(44809)
- 财(41917)
- 管理(37649)
- 融(37235)
- 金融(37235)
- 学报(31897)
- 科学(31109)
- 农(29429)
- 大学(26529)
- 学学(25280)
- 技术(22334)
- 教育(21757)
- 财经(20845)
- 农业(18197)
- 经(17720)
- 业经(16568)
- 经济研究(16336)
- 问题(13579)
- 理论(12980)
- 实践(11839)
- 践(11839)
- 财会(11643)
- 技术经济(10944)
- 版(10640)
- 科技(10598)
- 现代(10570)
- 统计(10472)
共检索到35365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周延 徐迎德
银行监管制度的设计不能忽视银行、监管部门和社会公众的存在。实际上银行监管制度是以上三者博弈的必然结果。本文运用博弈理论分析了三者的理性决策行为,并在三者之间博弈均衡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个前提、一种激励与一个约束相结合的监管制度设计。
关键词:
银行监管 博弈分析 制度设计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武如顺 王宇
美国银行的监管制度武如顺,王宇市场金融作为我国金融体制改革的既定取向,其发展必然会带来激烈的竞争和经营风险的扩大;而金融业的公众性这一内在属性则要求健全、规范的银行监督管理制度,以维护金融秩序的稳定和保障存款人的利益。美国的银行体系一直处在严格规范的...
[期刊]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柴松霞
近代中国已经建立起相对完善的银行监管制度,它具备四个特征:一是构建了以政府监督为主的较为科学的监管体系;二是有配套的监理官设置来保障银行监管制度的实施;三是近代银行的监管制度打上了传统文化的烙印;四是近代中国银行的监管制度深受西方银行理论的影响。
关键词:
近代 银行 监管制度 特性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蔡鲁伦 蔡浩仪 米一五
由于高风险的特质和在经济体系中的特殊地位,各国的金融业总要受到比其它行业更为严格的管制。而经济制度、金融体系和监管哲学上存在的差异,使各国的监管制度呈现不同的特征。我国的金融监管框架,在中央银行成立后开始形成,监管的目的是保证银行贯彻执行国家的方针政策,以合规性监管为主要内容。现实表明,原有的监管框架已远远不能适应金融改革深化和市场经济的要求,需要进一步完善。论文以中央银行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隋平 陈平凡
对影子银行存在的问题,应当在允许其发挥对经济发展的积极作用的同时,从宏观和微观的层面,对其设定事前和事后的监管机制,有效地控制其风险因素的萌生和发展,并且在其发生问题后能够及时有效地控制事态的恶化或者在影子银行机构确实无可挽救时进行有条不紊地清算,防范道德风险滋生的同时防止系统性风险的爆发。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张娥 李燕燕
美国对外资银行监管制度架构的形成是在结合了美国自身的利益和世界经济的局势发展,不断修正和完善的。总的来说,美国对外资银行监管是朝着比较平等的方向发展,但是,其背后市场进入虽放宽了,市场监管则加强了。当今服务贸易自由化的条件下,美国对外资银行监管制度框架变更和演进对于我国监管制度的完善有着一定的借鉴作用。
关键词:
监管制度 国际银行法 外资银行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戈建国
外资银行是中国银行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于1994年、2001年和2006年先后颁布的三个外资金融机构管理条例及其相应的实施细则,集中体现了中国对WTO承诺的履行和外资银行监管制度的发展,也标志着中国银行业(中国加入WTO过渡期最长的一个行业)从此进入完全开放的时代。2006年12月,中国在入世过渡期结束时采用的新《中华人民共和国外资银行管理条例》在市场开放、履行WTO承诺等各方面有了很大进展。不过中国仍然需要在对外资银行的审慎监管、法人银行导向、国民待遇落实和统一监管等问题上做出进一步的努力。
关键词:
外资银行 监管 法人银行导向 管理条例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张玉凤
在银行服务日益丰富而细致、民众权利意识越来越强的今天,我国银行业消费者保护问题得到了社会各界的重视。尽管如此,监管当局的监管力度不够及消费者自我保护意识薄弱等原因仍使消费者与银行之间的纠纷事件屡屡发生。因此,完善我国银行业的监管制度,保护银行业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已势在必行。
关键词:
商业银行 消费者保护 银行监管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王兆星
本轮国际金融危机凸显了流动性管理与监管的重要性。危机后的国际金融监管改革将流动性覆盖率和净稳定资金比例两项指标作为全球统一的流动性监管标准,从而确立了流动性监管与资本监管几乎并驾齐驱的重要地位。在我国,1995年第一部《商业银行法》就将流动性与安全性、盈利性一起确定为商业银行的经营原则,将保持充足的流动性作为商业银行运营的首要前提之一。但是,在随后的很长一段时间内,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王兆星
制定规则体系是监管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在国际通行的银行监管规则体系中,资本监管制度居于核心地位。在我国,又应如何定位资本监管的地位与作用呢?改革开放初期,我国银行业曾在较长一段时期内在资本不足甚至严重不足的情况下运行,资本监管长期未得到应有的重视。但是,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对外开放的不断扩大,特别是在"把银行真正办成银行"提出之后,资本监管在金融稳定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银行体系自身的资本储备是否充足,是否足以覆盖潜在的风险和应对各种外部冲击,逐渐成为维护金融稳定和市场信心的关键所在。但同时我们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纽行
美国金融体制及银行监管制度的新变化□纽行一、有关证券业务和传统的商业银行业务1.《格拉斯·斯蒂格尔法》改革展望1997年,尽管美国第105届国会可能极为注重金融现代化改革,但有关这方面的全面立法或许到明年才会完成。该届国会首先须对货币总监署及联储理事...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周勇
文章认为我国对外国银行分行的监管,目前仍存在着薄弱的环节。加强对其监管,必 须从监管目标与原则、监管体制以及相应的制度设计等方面入手。
关键词:
监管主体 信息分享 退出监管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许淑红
商业银行理财业务的风险伴随理财市场的发展逐渐暴露,并且风险主要由理财产品的投资者承担。对商业银行理财业务的监管需要摆脱传统信贷业务下以资本约束为核心的监管理念和监管模式,树立以投资者利益保护为中心的监管理念,借鉴其他投资市场的监管制度,不断加以完善。
关键词:
商业银行 理财业务 风险转移 风险监管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