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223)
2023(10600)
2022(9079)
2021(8551)
2020(7486)
2019(17547)
2018(17332)
2017(33568)
2016(17827)
2015(20248)
2014(20360)
2013(20000)
2012(18201)
2011(16273)
2010(15965)
2009(14778)
2008(14558)
2007(12761)
2006(10580)
2005(9008)
作者
(50388)
(42420)
(42127)
(40217)
(26836)
(20418)
(19553)
(16646)
(15974)
(14848)
(14421)
(14141)
(13215)
(13198)
(13132)
(13048)
(12933)
(12561)
(12158)
(12135)
(10340)
(10258)
(10136)
(9661)
(9549)
(9481)
(9306)
(9240)
(8456)
(8442)
学科
(75151)
经济(75079)
管理(53344)
(49978)
(41166)
企业(41166)
方法(39349)
数学(35327)
数学方法(34879)
(19514)
(19498)
中国(17485)
业经(14783)
地方(14715)
(14309)
(13881)
贸易(13877)
(13358)
农业(13033)
(12982)
财务(12936)
财务管理(12905)
(12434)
企业财务(12220)
(12042)
环境(11417)
理论(11215)
技术(10846)
(9931)
银行(9908)
机构
大学(254724)
学院(254435)
(104205)
管理(103588)
经济(102112)
理学(90551)
理学院(89630)
管理学(88059)
管理学院(87569)
研究(78579)
中国(58912)
(51720)
科学(49052)
(45926)
(40629)
中心(38559)
(38477)
业大(38473)
财经(37943)
(36339)
研究所(35373)
(34570)
农业(32280)
经济学(32212)
(32169)
师范(31840)
北京(31493)
经济学院(29424)
(29228)
财经大学(28460)
基金
项目(178799)
科学(141325)
基金(131062)
研究(128896)
(114033)
国家(113130)
科学基金(98192)
社会(82172)
社会科(78010)
社会科学(77984)
基金项目(70044)
(69975)
自然(64791)
自然科(63236)
自然科学(63215)
自然科学基金(62062)
教育(60046)
(59008)
资助(53675)
编号(52649)
成果(41118)
(40194)
重点(40121)
(38057)
(37276)
科研(35243)
创新(34853)
课题(34689)
教育部(34653)
国家社会(34206)
期刊
(103898)
经济(103898)
研究(64780)
中国(42275)
学报(38970)
(36726)
科学(35762)
(34971)
管理(34951)
大学(29282)
学学(27543)
农业(23929)
技术(23352)
教育(22280)
(18899)
金融(18899)
财经(18227)
业经(17954)
经济研究(16703)
(15635)
问题(14313)
资源(13457)
图书(13256)
统计(13049)
(12956)
技术经济(12851)
理论(12062)
(12010)
(11953)
商业(11815)
共检索到34948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舒昶  张林波  
由于利益的驱使以及后代人的主体"缺位",当代人对港口岸线资源进行粗放式的开发和利用,将导致后代人缺乏或无资源可用,在当前的港口岸线资源开发与使用的过程中存在着代际不公平现象。通过对港口岸线资源代际配置问题的研究和探讨,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提出的关于深化资源性产品价格和税费改革,建立反映市场供求和资源稀缺程度、体现生态价值和代际补偿的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和生态补偿制度的政策要求。文章基于博弈论的角度,在后代人主体"缺位"的条件下,建立当代人和后代人之间的博弈模型,并对得益结果进行分析与讨论,提出相关的政策建议:1合理规划开发进度,有计划、分步骤的引进新设备、新技术,使单位开采效率逐步提高。2确定合适的...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宋敏  田贵良  
通过将世代交叠模型应用于沿海港口岸线资源代际配置管理,认为政府在对岸线资源代际配置管理中的决策选择主要有3个方面:①当一届政府乐于在任期内两个时段进行开发替代以充分利用技术进步带来的好处时,政府将倾向于储备沿海港口岸线资源留待以后开发。②当一届政府对两个时期内的相似的沿海港口岸线资源的开发有强有力的偏好时,政府倾向于任期前半阶段就盲目过度开发沿海港口岸线资源,致使大量沿海港口岸线资源在落后的技术水平下低效开发,造成岸线资源的严重浪费。③在相对风险厌恶系数为1或无限接近于1的特殊情形中,技术进步因素对政府开发沿海港口岸线资源的决策影响不显著,其开发偏好主要受其它随机因素影响。最后从政府的角度提出...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孙晓东  倪荣鑫  
目前,中国邮轮业正处于以游客输出为主要业务的发展阶段,邮轮旅游出入境逆差明显。沿海港口往往重视母港航线开发而忽略了岸上旅游资源与产品的规划与设计,使得作为邮轮目的地的吸引力不足。文章以全球第二大邮轮公司皇家加勒比邮轮公布的全球14个邮轮目的地、458个邮轮港口配备的7大类3259个岸上旅游产品为研究对象,采用文本分析方法对国际邮轮旅游港口岸上产品的配备特点以及相应的资源配置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词频分析发现,国际邮轮旅游岸上产品通常包含两大类,一类是依托当地丰富的自然资源与人文资源开发的观光类产品,另一类是游客体验度较高的探险、运动、户外、挑战等活动类产品。研究发现,探险之旅以及家庭之旅是目前国际上最流行的邮轮旅游岸上活动,其次是人文之旅与美食之旅,最后是挑战之旅、关爱之旅和多日之旅。进一步,语义网络分析法识别出了不同类型岸上产品与旅游资源之间的对应关系。研究发现,探险之旅与海滩、鱼类、自然、珊瑚、暗礁等词汇对应;家庭之旅与海滩、公园、船、风景、海豚、花园等词汇对应;挑战之旅的高频词出现了激光、足球、滑翔、游艇、鳄鱼、打猎等;与人文之旅对应的高频词包括博物馆、宫殿、艺术、教堂等;美食之旅涉及酒厂、啤酒、购物、朗姆酒、烹饪、食物、葡萄园等高频词;而关爱之旅则与鲸鱼、植物、海豹等动植物密切相关。最后针对中国主要邮轮港口的资源特点,提出了邮轮旅游岸上产品与活动设计的对策建议。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阳立军  顾波军  管林挺  
文章采用特尔斐法,构建包括6类影响因素,15个影响因子的舟山群岛港口岸线资源综合评价体系。在此基础上,深入开展实地调研,建立舟山港口岸线资源数据库并对岸线资源定级因素因子进行量化处理。选择了1:1万比例尺舟山地形图,在ArcView3.0软件平台上分别绘制水深条件、腹地条件、海域通航条件作用分值图,根据分值重叠情况进行岸线单元划分,并采用总分数轴法对岸线单元进行岸线资源评价。评价结果表明:舟山群岛深水岸线资源丰富,开发潜力巨大;腹地条件、陆域集疏运条件是制约其港口岸线资源开发利用的关键因素;相对于其资源总量,舟山群岛岸线开发成熟度不够,产业集聚度和配套设施完备度均有待提高。文章最后对优化利用舟...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刘玮辰  曹有挥  吴威  郭嘉颖  
长江岸线资源是沿江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同时其处于水陆交界地带有着无法替代的生态价值。通过遥感影像解译和相关数据资料汇总分析现代化航运组成之一的集装箱港口岸线利用格局,探究其对生态保护岸段的影响及成因,讨论如何合理组织港口岸线以实现绿色发展。长江集装箱港口岸线规模研究时段内大幅提升,上中下游分别形成各自较为密集的分布区域,集装箱港口更替以小型减量为主并将增量重心向大中型倾斜;港口岸线利用持续增长加速对保护岸段侵占,中小型港口为最主要占用类型,部分既有港口因所在城市大部分可利用岸段位于保护区内而留存;集装箱港口开发利用与保护间关系演变存在阶段性,岸线资源管理缺乏统筹协调,两者间冲突不可避免并已大量发生,但研究时段内港口扩张逐渐放缓、矛盾出现缓和,今后需更细致进行港口开发与岸线保护工作,提升综合管理能力。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朱红云  杨桂山  万荣荣  马荣华  
城市岸线地区是城市中具有巨大发展潜力的空间领域,在城市发展的不同时期承担着不同的功能。农业社会对岸线的利用规模小,工业革命以后,城市岸线地区成为主要的港口(含公用港口和工业用港口)集聚地段之一。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赋予城市岸线的利用功能不断增加。仅从岸线自然条件及岸线集疏运、城市依托等人文因素出发讨论岸线港口开发适宜性的做法已无法适应发展的需要。只有统筹考虑岸线承担的多种功能,才能实现岸线地区经济和生态的双赢。以长江南京段岸线为例,从岸线自然条件和岸线承担的多种功能角度,分析了岸线资源港口开发的适宜性状况,指出岸线利用存在的主要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城市岸线资源合理开发利用和保护...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朱红云  杨桂山  万荣荣  马荣华  段学军  
以长江干流岸线南京段为例,首先从港口布局对岸线资源条件的要求入手,选取岸线稳定性、岸线前沿水深两个主要因子,确定评价指标体系,划分科学合理的评价单元,对岸线资源进行评价,将其划分为一、二、三级;其次根据岸线承担功能的重要程度及其对港口布局的生态敏感性的大小,将岸线划分为生态敏感岸段、生态较敏感岸段和生态不敏感岸段;最后综合考虑岸线资源条件和生态敏感性,以生态保护优先为原则,确定不同岸段港口布局的取向,将其划分为港口优先布局岸段、港口有条件布局岸段、港口从缓布局岸段、禁止港口布局岸段。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万荣荣  杨桂山  朱红云  
运用遥感与GIS技术查清长江苏州段岸线资源分类长度,采用岸前水深、岸线稳定性和岸前航道水域宽度等指标对岸线资源进行分等评价,结果表明虽然优良岸线的比例不高,但由于优良岸线资源分布集中且具有良好的城镇依托和通达条件、发达的腹地经济,长江苏州段岸线资源开发条件十分优越。通过港口综合实力指数的计算,评价了苏州港在长江南京以下港口群中的地位,明确了苏州港的功能定位与发展方向: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组合核心配套港、长江流域国际集装箱干线港、长江中上游大宗散货、件杂货中转港、沿江基础产业带建设配套港。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长江苏州段岸线开发、港口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方国华   杨赟   张程   陆洋洋  
科学客观地评估岸线资源开发利用风险水平,是合理保护与开发利用岸线资源的基础。基于DPSIR模型构建岸线资源开发利用风险评估指标体系,采用序关系分析法和CRITIC法分别计算各指标主客观权重,运用博弈论原理计算指标组合权重,基于集对分析理论构建岸线资源开发利用风险评估模型,并结合Moran’s I、冷热点分析等方法分析风险空间分布特征。对长江江苏段进行实例研究,结果表明:长江江苏段岸线资源开发利用风险总体等级为较低风险,风险较高的区域分布于南京市江北新区和栖霞区,以及苏州沿江区域入海口一带;风险空间分布具有明显的组团特征,热点区分布于南京与仪征、镇江邻接区域,以及南通崇川区与苏州市辖区的环长江入海口区域,这些区域是未来长江岸线资源开发利用风险管控的重点区域;最后基于风险评估结果,从优化港口码头布局、加大岸线监管力度、加强岸线生态修复等方面提出长江江苏段岸线资源管理保护对策。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鲍超明  杨家其  赵学彧  
为提高鄂州市岸线规划的科学合理性和使用效率,需要对其岸线资源的等级进行客观公正的评价。首先建立了港口岸线资源、等级评价的多层次评价指标体系,利用不确定型层次分析法,采用专家打分方式确定各评价指标的相对权重,通过定量化计算得到各指标得分,最后求得综合评分来对鄂州市岸线资源进行等级评价。结果表明,该模型对港口岸线的等级评价具有一定的合理性,结果可为岸线的科学合理规划提供依据。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马荣华  杨桂山  朱红云  万荣荣  
了解岸线资源利用现状,科学、合理地评价岸线资源条件是实施沿江开发战略、建立沿江基础产业带、科学合理地确定沿江产业布局的前提和基础。利用高分辨率卫星影像,通过影像融合,快速发现目标靶区,精确确定岸线占用单位的空间位置与几何形状;运用GIS分析技术,弄清长江岸线江苏段的资源与利用现状,选取科学合理的评价单元,对研究区内的岸线资源进行评价,为长江岸线苏州段的合理利用与开发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张慧君  马玉铭  
长江是我国的第一大河,是中国最重要的物流黄金水道。正是由于具有良好的长江岸线资源和初具规模的港口码头设施,长江下游沿岸城市成为我国经济较发达的地区之一。随着新一轮沿江开发战略的实施,长江下游沿江岸线开发和保护的矛盾越显突出,面对新的机遇与挑战,合理开发、优化配置、有效保护,实现长江下游岸线资源的可持续利用迫在眉睫。文章通过建立长江下游岸线资源世代交迭模型,分析了政府在长江下游岸线资源持续利用过程中的倡导者、组织者以及推动者角色。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肖攀  彭轲  赵幸悦子  王新峰  梁川  程刚  
长江中游岸线资源丰富,开发利用价值较大。通过充分分析长江中游岸线资源特征与地质环境条件,从地质学角度构建港口码头、过江隧道与过江大桥等重大工程建设适宜性评价模型,运用层次分析法(AHP)划定出三种工程类型一级岸线(适宜)、二级岸线(较适宜)、三级岸线(一般适宜)与四级岸线(非优先开发)区域范围。由结果可知:长江中游岸线港口码头以非优先开发区域为主,长度合计931.47 km,占岸线总长的46.71%;过江隧道与过江大桥以较适宜开发、一般适宜开发区域为主,较适宜开发、一般适宜开发区长度合计分别为1550.75 km、1224.18 km,占岸线总长的77.77%、61.39%。最后,针对三种工程类型适宜性等级特征提出相应地学对策建议,为重大工程部署规划提供地学理论依据,促进长江中游岸线资源科学合理开发利用与有效保护,以期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与国土空间规划,保护大长江持续健康发展。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陈诚  甄云鹏  
长江岸线资源利用管理是沿江地区经济社会健康、持续发展的重要支撑。文章以岸线利用类型界定为基础,构筑长江岸线资源利用变化数据库,通过建立岸线利用变化矩阵、关联岸线利用类型与岸线条件信息,分析沿江开发过程中岸线利用的变化特点、评判其合理性,提出岸线利用的优化建议。实证分析表明:2002年以来,江苏长江岸线利用扩张迅速,其中,北岸地区以工业占用扩张为主,南岸地区由工业占用和港口利用共同驱动,总体上,仍呈现以工业占用扩张为主导的特征。港口、仓储、工业等重点类型岸线中,岸线质量等级结构与岸线利用要求的匹配度增加,岸线利用趋于合理化。尽管如此,用于非涉水工业开发的优质岸线仍然较多,港口岸线利用受到挤占,岸...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楼炯铭  蔡永自  
岸基供电,简称岸电,是指船舶靠港时,使用岸上电源代替船舶主辅机,对船上照明设备、通信设备、控制设备等进行供电,以保障船舶靠泊期间的正常营运和对船舶排放废气的有效控制。港口岸电能够实现节能减排的目标。从能耗来看,港口岸电比船舶的柴油机发电节约能耗约6.7%;从污染物排放来看,靠泊船舶使用岸电后,NOx、SO2排放分别比原来降低67%、45.9%。因此,港口岸电作为电能替代的重要方式,是减少大气污染的重要举措,是实践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