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865)
- 2023(17307)
- 2022(15109)
- 2021(14070)
- 2020(11980)
- 2019(27960)
- 2018(27948)
- 2017(54131)
- 2016(29581)
- 2015(33746)
- 2014(33905)
- 2013(33530)
- 2012(30777)
- 2011(27790)
- 2010(27628)
- 2009(25707)
- 2008(25472)
- 2007(22497)
- 2006(19434)
- 2005(17222)
- 学科
- 济(118385)
- 经济(118229)
- 管理(88997)
- 业(82965)
- 企(69816)
- 企业(69816)
- 方法(57858)
- 数学(50820)
- 数学方法(50172)
- 财(33367)
- 农(31216)
- 中国(29143)
- 业经(25891)
- 制(25183)
- 学(24998)
- 地方(22952)
- 贸(21714)
- 贸易(21707)
- 务(21310)
- 财务(21222)
- 财务管理(21172)
- 易(21070)
- 农业(20463)
- 企业财务(20052)
- 理论(19749)
- 银(18800)
- 银行(18742)
- 和(18533)
- 环境(18338)
- 技术(17977)
- 机构
- 大学(425464)
- 学院(423298)
- 济(168732)
- 管理(167744)
- 经济(164988)
- 理学(145552)
- 理学院(143970)
- 管理学(141321)
- 管理学院(140564)
- 研究(137492)
- 中国(103952)
- 京(89441)
- 科学(85783)
- 财(79433)
- 所(69171)
- 农(68715)
- 业大(64203)
- 中心(63733)
- 财经(63493)
- 研究所(63003)
- 江(61756)
- 经(57533)
- 北京(56115)
- 范(54531)
- 农业(54037)
- 师范(53992)
- 经济学(51051)
- 州(49931)
- 院(49616)
- 财经大学(47277)
- 基金
- 项目(288795)
- 科学(226352)
- 研究(209467)
- 基金(209365)
- 家(181958)
- 国家(180490)
- 科学基金(155180)
- 社会(130951)
- 社会科(124110)
- 社会科学(124076)
- 省(113286)
- 基金项目(111392)
- 自然(102018)
- 自然科(99600)
- 自然科学(99573)
- 自然科学基金(97758)
- 教育(97127)
- 划(95075)
- 资助(87029)
- 编号(85972)
- 成果(69680)
- 重点(64349)
- 部(63889)
- 发(60399)
- 创(59564)
- 课题(58851)
- 创新(55674)
- 科研(55627)
- 教育部(54812)
- 大学(54266)
- 期刊
- 济(180208)
- 经济(180208)
- 研究(121651)
- 中国(78364)
- 学报(67546)
- 财(62538)
- 农(61722)
- 科学(61057)
- 管理(59734)
- 大学(51221)
- 学学(48306)
- 教育(44216)
- 农业(42054)
- 融(37750)
- 金融(37750)
- 技术(37455)
- 财经(30995)
- 业经(29491)
- 经济研究(28614)
- 经(26368)
- 问题(23785)
- 业(21511)
- 理论(20730)
- 图书(20703)
- 技术经济(20603)
- 版(20273)
- 科技(19668)
- 统计(19292)
- 实践(18956)
- 践(18956)
共检索到60977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陈庭强 王冀宁
人民币汇率的波动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中国和世界经济的平稳、健康、和谐发展。因此,本文通过博弈模型探索人民币与外币在汇率上的协调与合作机制。研究结果认为,在人民币与外币的协调过程中内部因素与外部因素均占据核心地位。在国际经济形势日益严峻的情况下,中国应该积极改进与完善汇率制度,促使中国和全球经济的健康、稳定增长。
关键词:
人民币 汇率 协调 博弈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丁志杰
人民币汇率超稳定背后是汇率固化,已经不能适应宏观金融调控和经济结构调整的需要,有必要基于二元经济转换进程中本外币政策协调来安排人民币汇率改革:把汇率政策纳入货币政策框架,保持利率和汇率改革的协调,实行有管理浮动汇率制度,辅以灵活的汇率政策,并积极发挥汇率政策的经济结构调整效应。
[期刊] 运筹与管理
[作者]
王玉华 惠晓峰 李敦亮
本文应用非线性平滑转换回归模型研究了2002年1月份到2011年12月份我国与美国、欧元区、日本、韩国等有效汇率指数、综合利差之间的关系。实证分析表明,汇率对利率的影响具有明显的非对称性,具有较强的非线性转移动态特征。分国别看,四个国家或地区之间的上期利差均是影响本期利差的重要因素;在短期内汇率对利率影响较大。因此,短期内人民币汇率弹性的扩大应该主动、逐步、稳定进行,防止人民币汇率弹性的急剧扩大导致利率的过度波动。其次,逐步有序加快利率市场化进程并加强与汇率市场化的配合,构建高效的汇率-利率联动机制。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何慧刚
利率、汇率是货币市场与外汇市场的调节工具和货币政策的主要手段,两者之间相互联动相互协调。宏观调控政策的有效性不仅取决于利率政策或汇率政策,而且取决于利率-汇率联动协调效应。加强利率-汇率联动协调是实现我国内外经济均衡的重要途径。文章首先分析利率-汇率联动协调机制的M-F-D模型,然后建立计量模型对人民币实际汇率和中美实际利差进行实证分析,进而分析我国偏离M-F-D的现实和原因,最后提出增强人民币利率-汇率联动协调机制、实现我国经济内外均衡的政策建议。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陆峰 郭勇
随着中越两国经贸合作的不断深化,区域货币金融合作不断加强,但两国之间缺乏合作和协调的汇率制度安排已明显地制约了中越两国的合作向纵深发展,建立人民币与越南盾汇率协调机制是推进中越两国货币金融合作的重要内容。
关键词:
汇率协调机制 人民币 越南盾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王勇 曲迎波
在逐步迈进自由贸易体制后,应当加强本外币汇率政策协调。但由于人民币汇率缺乏弹性,在资本项目下不可自由兑换,我国利率非市场化以及外在非理性因素等影响使得本外币汇率政策在协调效应方面还有些不佳。要加强本外币汇率政策协调,就必须在以上方面进一步改革和完善。
关键词:
汇率政策 协调 汇率弹性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孙立行
本文从人民币国际化的研究视角,分析货币国际化与汇率形成机制之间的内在联系,并通过人民币与美元、欧元、日元等主要货币的国际化程度的比较,揭示人民币国际化尚处在起步阶段,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是直接影响人民币国际化进程的重要因素。在此基础上,本文探讨了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为何采取钉住一篮子货币的改革方案,继而提出推进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促进人民币国际化的若干政策建议。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陆前进
文章主要研究如何建立参考一篮子货币的汇率制度,首先分析了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人民币对非美元货币和人民币有效汇率之间的关系。其次研究了从人民币钉住美元货币汇率向参考一篮子货币汇率制度(人民币有效汇率目标)的过渡,以及建立一篮子货币汇率机制的方法和实证模拟研究,并考察了人民币汇率的波动幅度。最后文章认为人民币汇率制度的市场化改革是我国汇率体制改革的最终目标,并给出了本文的主要结论。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孙少岩 王奕璇 王笑音
结合我国货币政策和汇率政策,从国际收支视角下金融市场、产品市场和外汇储备三个渠道分析利率和汇率联动的动态循环机制,采用2005年7月汇率制度改革以来的月度数据,基于VAR和VEC模型对不同渠道传导机制的有效性开展实证检验。研究结果表明,2017年以后金融市场和产品市场渠道作用逐渐大于外汇储备市场渠道作用。人民币利率与汇率存在显著的反向联动关系,人民币汇率对利率的影响较强,利率对汇率的影响较弱。汇率的金融市场传导渠道在即期反应迅速、影响较大,但利率的金融市场传导渠道受阻。利率与汇率的产品市场传导渠道较为复杂,短期与中期的影响方向相反。因此,应拓宽人民币汇率浮动空间,加快发展外汇市场,健全利率市场化形成机制,畅通跨国资本流动的传导渠道,并在货币政策的运用中注重利率政策与汇率政策的协调配合。
关键词:
人民币汇率 利率 联动效应 动态循环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杨甜婕 邓富华
本文通过构建扩展的GARCH模型,探讨了人民币汇率中间价形成机制、宏观经济基本面及央行调控等因素对人民币汇率中间价变动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岸和离岸市场人民币即期汇率、人民币汇率指数及逆周期因子对中间价波动均有显著影响。宏观经济基本面上,通货膨胀率上升和中美两国利差收窄均会加剧中间价波动幅度,而外汇储备的回升和持续的贸易顺差对中间价形成有效支撑。央行调控方面对中间价变动的影响十分有限。此外,CFETS指数、美元指数以及VIX指数对人民币汇率中间价变动不存在非对称效应。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谭余夏 潘明清 张典
本文认为国际货币博弈是影响汇率变动的重要因素,并以双边随机边界模型为基础构建了国际货币博弈视角的人民币汇率变动模型,对人民币汇率的变动进行实证分析,并对双方博弈能力进行测度。结果表明:除了利率、通货膨胀率、货币供应量、国际贸易等因素外,国际货币博弈对人民币汇率形成有较大的影响;与日本、韩国、瑞典等国家的汇率博弈中,我国具有一定的博弈优势;与美国、欧元区、加拿大等国家的汇率博弈中,我国明显处于博弈劣势。本文认为我国博弈能力较弱的原因是人民币不是国际货币,提高我国国际货币博弈能力的重要途径是加快人民币国际化的步伐,短期内实现人民币区域化,降低我国货币博弈能力低的不利影响。
关键词:
双边随机边界 货币博弈 汇率剩余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中国人民银行济南分行课题组 毕德富 刘连营
本外币政策的协调是一国实现内外部均衡的重要条件,也是包括我国在内的许多国家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本文通过对我国目前的本外币政策进行剖析,结合当前形势就如何推进人民币汇率改革、加强政策协调提出了相关建议。
关键词:
货币政策 汇率政策 协调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郑航滨
本文提出了缓解人民币汇率升值压力有效办法是依靠本外币政策的“组合拳”即加强央银对冲操作手段改变外汇供求对人民币汇率的影响效果,从进出口外汇供求政策上调控人民币汇率波动,从改革强制结售汇制入手实现汇率对市场配置资源的功能,从培育外汇市场主体和增强市场功能来发挥人民币汇率的杠杆作用,完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是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重要基础等。
关键词:
人民币汇率 货币政策 本外币政策协调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马君潞 吕剑
本文基于汇率错位的视角,运用二元模型对东南亚6国汇率错位幅度与汇率制度转换概率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在此基础上,对人民币汇率制度的转换概率进行研究。得出结论:人民币汇率水平的高低与汇率制度的稳定性有很强的关系,即人民币汇率错位幅度与汇率制度转换概率呈现明显的正相关关系。汇率错位是汇率制度转换的原因,汇率错位幅度越大,汇率制度转换的概率越大。因此,若要维持人民币汇率制度的稳定,保持人民币汇率水平的基本稳定至关重要。就当前来说,人民币汇率制度发生转换的概率不大。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丁剑平
各国学者的研究都不免染上本国主流学派的观点,他们大多数从本国的角度(本国利益最大化)来看世界经济中存在的问题。本文首先引入日本与美国学者对亚洲金融危机中汇率制度的对峙观点,然后分析两国学者对目前中国汇率机制(汇率制度选择与汇率水平确定的相互关系)的不同议论,最后从中国自身的角度分析现行的人民币汇率机制可持续性。中国应该根据本国经济的发展需要,对人民币未来的发展前景有一个轮廓。在目前的发展阶段中,应该继续维持人民币汇率的稳定。这不是承认既成事实,而是当前中国最佳的选择。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