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541)
- 2023(13843)
- 2022(11823)
- 2021(11033)
- 2020(9616)
- 2019(22075)
- 2018(21996)
- 2017(42392)
- 2016(23241)
- 2015(26281)
- 2014(26500)
- 2013(25991)
- 2012(24286)
- 2011(21691)
- 2010(21576)
- 2009(19856)
- 2008(19578)
- 2007(17672)
- 2006(14919)
- 2005(13287)
- 学科
- 济(93051)
- 经济(92934)
- 管理(65349)
- 业(62420)
- 企(51660)
- 企业(51660)
- 方法(46522)
- 数学(41163)
- 数学方法(40627)
- 财(26478)
- 农(24602)
- 中国(23679)
- 学(22750)
- 制(19693)
- 业经(18687)
- 地方(17334)
- 务(16873)
- 财务(16816)
- 财务管理(16772)
- 贸(16445)
- 贸易(16441)
- 企业财务(15980)
- 易(15974)
- 农业(15893)
- 理论(15589)
- 银(15048)
- 银行(14985)
- 融(14622)
- 体(14614)
- 金融(14614)
- 机构
- 大学(334797)
- 学院(332811)
- 济(131981)
- 经济(129146)
- 管理(124702)
- 研究(114625)
- 理学(107902)
- 理学院(106664)
- 管理学(104399)
- 管理学院(103810)
- 中国(84825)
- 科学(74416)
- 京(71173)
- 农(66049)
- 财(61318)
- 所(59932)
- 业大(56023)
- 研究所(54913)
- 中心(53270)
- 农业(52647)
- 江(50667)
- 财经(49023)
- 经(44569)
- 北京(44019)
- 范(42520)
- 师范(41867)
- 院(41504)
- 经济学(40811)
- 州(39682)
- 技术(37618)
- 基金
- 项目(229561)
- 科学(179055)
- 基金(166687)
- 研究(159547)
- 家(148964)
- 国家(147796)
- 科学基金(124809)
- 社会(99338)
- 社会科(94104)
- 社会科学(94076)
- 省(90786)
- 基金项目(87831)
- 自然(84513)
- 自然科(82582)
- 自然科学(82547)
- 自然科学基金(81090)
- 划(77247)
- 教育(75005)
- 资助(69874)
- 编号(62988)
- 重点(52830)
- 成果(51057)
- 部(50802)
- 发(48586)
- 创(47370)
- 科研(45447)
- 计划(44927)
- 课题(44560)
- 创新(44423)
- 教育部(42680)
- 期刊
- 济(138334)
- 经济(138334)
- 研究(91539)
- 中国(63804)
- 学报(63389)
- 农(58385)
- 科学(54284)
- 财(49754)
- 大学(46783)
- 管理(45270)
- 学学(44491)
- 农业(39092)
- 教育(34504)
- 技术(29586)
- 融(28019)
- 金融(28019)
- 财经(24687)
- 经济研究(22865)
- 业经(22487)
- 经(21252)
- 业(21126)
- 问题(18750)
- 版(18231)
- 统计(16935)
- 业大(16688)
- 技术经济(16018)
- 科技(15630)
- 策(15055)
- 理论(14727)
- 图书(14681)
共检索到48267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崔同心 刘海洋 张晋 欧密 罗青 费树站 陈昆慈 赵建
为探讨斑鳢(Channa maculata)自然分布群体的遗传结构和遗传多样性,基于SLAF简化基因组测序技术检测了斑鳢7个群体(广东阳春、广东化州、广西南宁、广西贺州、湖南江华、福建邵武、台湾台北)的SNP标记,并进行遗传学分析。结果显示,共检测出2502887个SNP位点,平均测序深度为20.19X,平均Q30和GC含量分别为95.31%和41.16%。7个斑鳢群体多态性信息含量(PIC)为0.2672~0.2872,期望杂合度(He)为0.3304~0.3580,观测杂合度(H_o)为0.2145~0.3393,群体遗传多样性处于中等水平。群体间遗传分化指数(Fst)为0.15300~0.78658,基因流(Nm)为0.24118~0.62035,群体间表现出高度遗传分化状态,台北群体与其他6个群体间遗传分化程度极大(Fst>0.5)。群体遗传结构分析表明,7个群体均单独聚类,遗传结构单一。本研究揭示了不同地区野生斑鳢群体的遗传背景和亲缘关系,对斑鳢种质资源的合理利用和遗传育种工作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在后续的育种工作中,应特别关注不同斑鳢群体间的亲缘关系,以期提高斑鳢亲本质量和育种效率。
关键词:
斑鳢 SNP 遗传结构 遗传多样性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高爱琴 李宁 李金泉 赵兴波
为了研究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5(FGF5)基因在山羊被毛生长中的的作用,进一步寻找与山羊被毛生长相关的遗传标记,为山羊绒毛性状的标记辅助选择和育种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根据人和小鼠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5(FGF5)基因的同源序列设计引物对山羊基因组进行PCR扩增,将扩增片段进行克隆和测序,并与人和小鼠的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5基因序列进行同源性比较,确定扩增的片断为山羊的FGF5基因片断。采用PCR-SSCP技术分析了FGF5基因外显子在内蒙古绒山羊、辽宁绒山羊和文登奶山羊品种的多态性,结果表明:FGF5基因在P1和P2引物扩增片段中存在PCR-SSCP多态性,而在P3和P4中没有发现多态。经克隆测序分...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刘福平 白俊杰
单核苷酸多态性(SNPs)是广泛存在于基因组中的一类由单个碱基转换或颠换引起的DNA序列多态性。它是继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RFLP)、微卫星标记(SSR)之后的新一代分子标记,已广泛应用于构建遗传连锁图谱、QTL定位、关联分析及研究群体遗传结构与亲缘关系等方面。本文主要介绍了SNPs的概念、特点及检测SNPs的主要方法,综述了SNPs在水产动物遗传育种中的研究进展,以期将SNPs更广泛地应用于水产动物群体遗传、分子标记辅助育种和生物进化等研究领域。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周伟 高天翔 王俊 宋娜
为了解乌鳢群体遗传变异规律,本研究对8个群体共212个个体的mtDNA控制区全序列进行群体遗传多样性、遗传结构和群体历史动态分析。结果显示,乌鳢控制区全序列长度为907 bp,乌鳢群体单倍型多样性水平变化较大,中国黄河及以北的乌鳢群体单倍型多样性水平比淮河和长江等南方群体相对较低,所有群体表现出较低的核苷酸多样性水平(h<0.5%)。基于单倍型构建的系统发育树和群体聚类树结果均未显示出与地理位置相对应的谱系结构。单倍型网络图显示存在多个主单倍型。遗传结构分析显示,不同水系间存在显著的遗传差异,相同水系间遗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高铖铖 燕丽萍 吴德军 王因花
【目的】白蜡是北方重要的盐碱地造林树种,了解白蜡居群的遗传多样性和群体结构对于白蜡种质资源的有效保护和开发利用至关重要。【方法】利用筛选的SSR标记,对来自9个不同地理区域的共380份白蜡种质资源进行遗传分化分析、分子变异分析(AMOVA)、非加权组平均法(UPGMA)聚类、主坐标(PCoA)与群体结构分析。【结果】12对SSR引物在所有白蜡中都能进行扩增,等位基因(N_a)共51个,平均每对引物观察到4.287个等位基因,PIC为0.119 7~0.750 9,平均为0.532 9,高于0.5;白蜡居群的群体内近交系数(F_(is))平均为0.016,群体近交系数(F_(it))平均为0.091,显示杂合频率高,居群近交较多,群体分化率(F_(st))平均为0.095,存在中度程度的遗传分化,基因流(N_m)平均为4.199,居群间基因交流非常丰富;AMOVA分析结果表明9个白蜡居群的遗传差异主要来源于个体间(91%);群体结构分析结果显示,9个来自不同地理区域的白蜡居群中存在3个不同的基因库,居群间在进化上相对独立,存在一定程度的遗传混合,遗传组分相对单一,与UPGMA和PCoA分析的结果基本一致。【结论】12个SSR标记多态性较好、稳定性较高,能有效鉴别来自9个不同地理区域白蜡居群的380份种质资源,并揭示种质的遗传多样性和群体遗传结构,可为白蜡的种质保存和育种提供有价值的科学依据。
关键词:
SSR标记 白蜡 遗传多样性 群体结构
[期刊] 海洋渔业
[作者]
纪达 杨玉梅 姚俊杰 王益海 张书海
为探究鲤(Cyprinus carpio)养殖群体遗传多样性与遗传分化现状,基于线粒体DNA Cyt b基因,采用PCR扩增与直接测序法,对贵州7个鲤养殖群体进行遗传多样性及遗传结构分析评价。结果显示,152尾个体共界定了16种单倍型,7个养殖群体整体单倍型多样性指数(H_(d))、核苷酸多样性指数(P_(i))分别为0.792、0.00323。单倍型网络图(Network)显示,7个养殖群体间没有形成明显的谱系结构和地理结构。AMOVA分析结果显示,群体间和群体内变异分别占41.63039%和 58.36961%,遗传变异系数F_(ST)为0.41630,达到极显著差异(P<0.0001)。基因流N_(m)值显示,除松浦镜鲤与松浦红镜鲤群体,金背鲤与建鲤群体N_(m)值分别为2.238、4.805外,其余种群间N_(m)值均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郭奕惠 范嗣刚 陈素文 喻达辉 吴进锋 陈利雄 朱长波 郭永坚
应用AFLP分子标记技术对广东深圳、汕头和山东长岛的海萝(Gloiopeltis furcata)群体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应用筛选出的10对多态性丰富的AFLP引物,对这3个地理群体的90个个体进行扩增,共得到427个位点,多态性位点数为392(91.75%),各引物扩增位点数为30~59。长岛群体扩增位点最多,多态性也最高。群体内的等位基因数(Na)、有效等位基因数(Ne)、遗传多样性指数(H)和Shannon信息指数(I)变化趋势一致,均由高到低依次为长岛群体、汕头群体、深圳群体,表明长岛群体遗传多样性最高。3个海萝群体遗传变异主要来自群体间。群体间的基因流为0.368 9,群体分化系数(...
关键词:
AFLP 海萝 遗传多样性 地理群体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高源 王昆 王大江 赵继荣 张彩霞 丛佩华 刘立军 李连文 朴继成
【目的】利用荧光SSR分子标记,对新收集的7个来源地区的山荆子种质资源进行遗传多样性和群体结构分析,明确群体内和群体间的遗传多样性和结构,为苹果属植物种质资源的收集保存和种的遗传进化研究提供依据。【方法】筛选19对多态性好的SSR引物检测7个来源地区山荆子的多态性,利用GenAlEx 6.501计算遗传多样性指标、分析群体间的分子变异(AMOVA),利用GenepopV4和Fstat293分析群体间的遗传分化,基于Nei遗传距离DA,利用POPULATION 1.2构建269份材料的Neighbour-Joining(NJ)进化树,使用STRUCTURE2.3.4进行贝叶斯聚类并分析群体的遗传结构。【结果】19对SSR引物共检测出392个多态性等位基因,平均等位基因数20.6,平均有效等位基因数9.070,观察杂合度和期望杂合度的平均值分别为0.628和0.855,香农多样性指数为2.392。按照来源地区划分群体,以黑龙江群体的观测等位基因数最多为15.684,俄罗斯群体的遗传多样性最低,河北群体的遗传多样性最高。两两群体间遗传分化系数Fst为0.019—0.111,河北与多个地域的群体基因交流频繁,甘肃群体是7个群体中最为稳定的,群体间的遗传分化和基因交流与地理位置远近不完全相关。基于Nei遗传距离的聚类分析在遗传距离0.7444处将269份材料可以分成7个类群,多数类群与地理位置不相关。其中类群Ⅰ和Ⅱ与其他类群遗传距离较远,类群Ⅱ和Ⅲ的聚类比较混杂,类群Ⅵ的材料来源最为复杂,类群Ⅳ和Ⅴ相对比较单纯,类群Ⅶ中99%为黑龙江山荆子。群体结构分析将269份材料划分成了3个类群,具有3个可能的基因来源,不同来源地的材料在各群体中均有分布,与地理位置没有十分明确的相关性。只有黑龙江、山西和甘肃群体以及部分俄罗斯和河北材料的类群归属相对单一,与聚类有相似的结果。269份材料中Q≥0.6有232份,大部分山荆子的血缘相对单一。【结论】19对SSR引物具有高度的多态性,可以作为有效的标记用于山荆子群体遗传多样性和遗传结构评价。7个来源地区山荆子遗传多样性均较高,以河北地区的遗传多样性最高,遗传变异和分化主要发生在群体内和个体内部;群体间有基因交流,以河北与其他地区的交流最频繁;抵制基因漂变而导致的群体间的遗传分化,群体间的遗传分化程度和基因交流水平与地理位置远近不完全相关。
关键词:
山荆子 荧光SSR 遗传多样性 遗传结构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王小萍 刘飞 李明红 张厅 赖谦 刘晓 熊元元 唐晓波 李春华 王云
【目的】研究古蔺县野生茶树的遗传多样性和群体遗传结构,揭示其遗传分化特征。【方法】利用GBS技术对65份野生茶树进行简化基因组测序,基于获得的高质量SNP,对参试野生茶树进行遗传多样性参数、遗传分化Fst变量、系统进化、PCA主成分以及遗传结构分析。【结果】65份野生茶树测序共获得74.48 G数据,540 633 846条高质量reads,通过比对获得769 893个高质量SNP;平均有效等位基因数为1.1284个,多态性位点比例(PPL)为57.33%,观测等位基因数(Na)为0.4267~0.9147,最小等位基因频率(Maf)为0.1514~0.5000,基因多样性指数(Nei)与期望杂合度(He)变化范围分别为0.0632~0.1328和0.0404~0.1233,多态性信息含量(PIC)介于0.0312~0.1025,香农指数(Shi)为0.0576~0.1990,遗传分化指数Fst变化范围为-0.7042~0.4372;遗传结构与系统进化分析可将65份野生茶树材料划分为2个亚群,而PCA分析则可划分为4个亚群。【结论】65份野生茶树遗传多样性指数较低,亲缘关系较近,存在频繁的基因交流。本研究可为后续表型性状关联分析和品种选育提供依据。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寇淑君 霍阿红 付国庆 纪军建 王瑶 左振兴 刘敏轩 陆平
【目的】利用荧光SSR研究中国糜子的遗传多样性与群体遗传结构,为糜子品种改良、种质创新和资源利用提供依据。【方法】用不同地理来源且表型差异较大的6份糜子材料对SSR引物进行筛选,通过变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获得条带清晰、稳定性好、多态性高的糜子SSR引物,对筛选出的引物5′末端进行6-FAM、HEX、ROX和TAMRA荧光标记,利用基因分析仪检测不同等位变异的扩增片段大小,并以此来分析131份糜子材料的遗传多样性和群体结构。【结果】从202对SSR引物中共筛选出22对扩增稳定、多态性好的SSR引物,能同时适用于传统变性PAGE胶电泳和荧光SSR标记-全自动分析检测技术。22对SSR引物共检测出128个主要等位变异,平均每个位点5.82个;基因多样性指数变化范围为0.3572—0.8132,平均0.6284;多态性信息含量为0.2934—0.8150,平均0.5874;Shannon多样性指数为0.5427—1.7681,平均1.2062。不同生态区糜子种质间遗传距离的变化范围为0.0764—0.7251,平均0.3121,遗传一致度的变化范围为0.4843—0.9265,平均0.7465。其中,北方春糜子区和黄土高原春夏糜子区的遗传距离最小,遗传一致度最高,亲缘关系较近。UPGMA聚类分析显示,北方春糜子区和黄土高原春夏糜子区的材料聚为一类,个体间聚类,东北春糜子区的育成品种和农家种聚类结果一致,黄土高原春夏糜子区的育成品种在多个组群中都有出现。通过绘制K与△K的关系图,K=4时,△K最大,据此将131份糜子材料划分为4个类群,类群Ⅰ代表北方春糜子区;类群Ⅱ主要来自东北春糜子区;类群Ⅲ主要是北方春糜子区,群组Ⅳ主要是黄土高原春夏糜子区。各群体中大部分品种亲缘关系单一,少数品种含有其他组群的遗传成分。基于遗传距离的聚类分析与群体遗传结构分析结果基本一致,表明糜子的遗传差异与地理来源相关。【结论】北方春糜子区和黄土高原春夏糜子区的遗传多样性比较丰富,东北春糜子区的育成品种主要以农家种为遗传背景选育而来,黄土高原春夏糜子区在育种过程中引种资源广泛,与其他生态区存在基因交流。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李洪果 贾宏炎 李武志 杜红岩 乌云塔娜 刘攀峰 包文泉
通过分析杜仲群体的遗传多样性水平和遗传结构,旨在为杜仲资源的管理、保护和利用提供依据。利用9对基因组SSR引物对42个杜仲群体的868份种质资源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群体遗传结构分析、分子方差分析和聚类分析,主要结果如下:(1)遗传多样性分析表明,42个杜仲群体的遗传多样性水平均较高;(2)遗传结构分析表明,42个群体宜分为2个类群;(3)分子方差分析和聚类分析表明,杜仲的遗传变异主要在群体内,占93%,群体间的遗传变异仅占7%,群体间遗传分化水平低,相似程度高。本研究认为:杜仲群体的遗传多样性较高;杜仲群体间的遗传分化水平低,相似程度高;杜仲的遗传变异以群体内的变异为主,保护杜仲的遗传多样性时,应保存尽可能多的种群和特异单株。
关键词:
杜仲 SSR 遗传多样性 遗传结构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李可 马徐发 谢鹏 高萌 郭焱 谢从新 侯杰
利用16对多态性微卫星标记对新疆额尔齐斯河干流北湾河段、支流哈巴河以及乌伦古湖拟鲤(Rutilus rutilus)3个地理群体的遗传多样性及遗传结构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16个微卫星位点的平均多态信息含量PIC、期望杂合度He和等位基因数AN分别为0.902 9、0.916 8和18.937 5,遗传参数均反映出3个群体较高的遗传多样性水平。乌伦古湖群体的遗传多样性水平略低于哈巴河和北湾群体。主成分分析表明,影响乌伦古湖群体与哈巴河和北湾群体间遗传多样性差异的主要因素可能为盐度。遗传分化指数和UPGMA聚类分析显示3个群体间均未发生种群遗传分化。分子变异分析(AMOVA)显示个体间的变异贡献率为88.47%,仅少部分变异来源于群体间(1.83%),表明拟鲤3个群体间的遗传变异水平较低。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曾可为 宋文 王青云 夏儒龙 王守荣 邓国乔 成为为 曹小娟
采用Illumina高通量测序技术对鳜(Siniperca chuatsi)性腺转录组进行分析,筛选获得可设计引物的微卫星序列4 986条。随机合成239对微卫星引物,其中27个微卫星标记(11.30%)在12个鳜群体中呈现多态性,等位基因数2~8(5.63±1.84),有效等位基因数1.86~6.80(3.99±1.56),观测杂合度0.21~0.78(0.49±0.16),期望杂合度0.46~0.85(0.71±0.12),平均多态信息量0.37~0.84(0.66±0.15),基因流0.11~2.14(0.67±0.45)。在12个鳜群体中,嘉鱼群体平均等位基因数和平均有效等位基因数最大;武汉群体平均观测杂合度、平均期望杂合度高;12个群体遗传距离为0.103 0~1.511 7,遗传相似系数为0.220 5~0.902 2;抚远群体和顺德群体间的遗传距离最大(1.511 7),遗传相似系数最小(0.220 5);韶关群体和顺德群体间的遗传距离最小(0.103 0),遗传相似系数最大(0.902 2);UPGMA聚类分析显示珠江水系一支与长江水系一支先聚集后再与黑龙江水体支汇聚;12个群体间的遗传分化系数F_(ST)介于0.041 8~0.611 0,群体间的遗传分化达到了显著性水平(P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李立新 杨途熙 魏安智 冯世静 陈旅 侯娜
为探讨花椒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和群体结构特征,用SRAP分子标记技术对采自陕西、山西、云南、四川、甘肃5个种源地的269份花椒属样品的遗传多样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从120对引物组合中筛选出了16对图谱带型清晰、丰富、重复性好的引物组合;269份花椒属样品用这些引物组合共扩增出169条清晰可重复的条带,其中多态性条带151条,多态性比率为93.8%;通过UPGMA分子系统聚类法,将269份花椒属种质划分为2个类群,即竹叶椒类群和花椒类群;在所研究的5个种源中,陕西花椒的遗传多样性水平最高,陕西和甘肃花椒的遗传距离最小,陕西和云南花椒的遗传距离最大;AMOVA分子变异分析显示,在花椒总的遗传变...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卢俊浩 张婷 张鹏 木万福 杨龙 张建华 黄晓蓉 寸婕 管俊娇
【目的】为了解花菜类种质的遗传基础,分析种质群体的亲缘关系,为花菜育种提供参考。【方法】选用22对SSR引物,利用毛细管电泳荧光检测技术对96份花菜类种质材料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根据Nei’s遗传距离和非加权配对法(UPGMA)进行聚类分析以及以Structure软件的混合模型聚类法推断材料构成群体的遗传结构。【结果】22对引物在96份材料中共扩增出91个等位位点,平均每对引物为4.136个。从22对引物中筛选出了10对条带清晰、稳定性好的多态性引物,可用于花菜类作物种质资源的鉴定和研究。根据花球性状,将材料分为青花菜(24份)以及花椰菜(72份)2个组群,经多态性分析,2个组群的观察等位基因数值(Na)分别为2.727和3.091;有效等位基因数(Ne)分别为1.910和1.841;Shannon′s 指数(I)分别为0.675和0.667,说明这2个组群的遗传多样性均不够丰富。聚类分析也将96份材料分为2个组群,第Ⅰ组为24份青花菜材料,包括1份西兰苔杂交种和23份青花菜杂交种;第Ⅱ组为72份花椰菜材料,包括29份花椰菜自交系、36份花椰菜杂交种和7份花椰菜主栽品种。花椰菜自交系被分到了4个亚群,但在各亚群中材料之间的遗传距离较小,杂交组配时,选用不同亚群的自交系进行组配,以获得更大的杂交优势。群体结构分析中,当K=2时△K出现明显的峰值,最大值为1658.48,为最佳群体组群数,与聚类分析结果基本一致。且96份材料的Q值均大于0.6,说明该花菜资源的遗传结构较为单一。【结论】所参试材料种质群体内遗传多样性不够丰富,遗传背景单一,亟需重视对遗传背景差异大、亲缘关系远的种质资源的发掘利用,加强种质材料共享和交流,促进花菜种业发展。
关键词:
花菜 SSR标记 遗传多样性 群体结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