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2453)
2023(17433)
2022(14674)
2021(13484)
2020(11153)
2019(25294)
2018(24968)
2017(47237)
2016(25116)
2015(28025)
2014(27396)
2013(26668)
2012(24548)
2011(22119)
2010(22168)
2009(20145)
2008(19619)
2007(17451)
2006(15247)
2005(13549)
作者
(68149)
(56923)
(56561)
(53468)
(36245)
(27062)
(25569)
(22043)
(21826)
(20211)
(19343)
(19246)
(18258)
(17664)
(17560)
(17424)
(16757)
(16423)
(16421)
(16167)
(14067)
(13730)
(13668)
(13165)
(12827)
(12647)
(12577)
(12473)
(11363)
(11195)
学科
(104311)
经济(104181)
管理(78474)
(72978)
(60594)
企业(60594)
方法(39483)
中国(34198)
数学(34005)
数学方法(33554)
(28781)
地方(27964)
(26590)
业经(25566)
(22970)
技术(21676)
农业(19348)
(18301)
银行(18278)
(17632)
金融(17629)
(17601)
(17598)
贸易(17582)
(17486)
环境(17255)
(16984)
理论(16161)
(15848)
(15622)
机构
学院(341719)
大学(339318)
(142274)
经济(139222)
管理(134740)
理学(115082)
研究(114784)
理学院(113804)
管理学(111964)
管理学院(111275)
中国(88430)
(71820)
(67758)
科学(66579)
(54804)
中心(54098)
(53281)
财经(52376)
(49995)
研究所(48977)
(47548)
业大(46358)
(45652)
师范(45209)
北京(45010)
经济学(43233)
(42877)
(42466)
财经大学(38800)
经济学院(38667)
基金
项目(230729)
科学(184682)
研究(173781)
基金(167129)
(143807)
国家(142538)
科学基金(124998)
社会(112808)
社会科(107022)
社会科学(107002)
(92050)
基金项目(88699)
教育(80419)
自然(78404)
自然科(76671)
自然科学(76652)
(76428)
自然科学基金(75264)
编号(70132)
资助(65948)
成果(56290)
(53714)
(52565)
重点(52012)
(50654)
课题(49640)
创新(48480)
(46935)
国家社会(46809)
教育部(44327)
期刊
(163321)
经济(163321)
研究(104642)
中国(77867)
管理(54321)
(53019)
(46558)
科学(45529)
学报(45343)
教育(42987)
大学(36707)
(34543)
金融(34543)
学学(34061)
技术(33726)
农业(31641)
业经(28058)
财经(25825)
经济研究(25306)
(22345)
问题(22169)
科技(17259)
技术经济(17043)
图书(17011)
(16952)
现代(15902)
(15381)
(15368)
论坛(15368)
商业(15333)
共检索到52858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覃成林  
协调发展与共享发展是指导中原城市群建设的新理念。运用协调发展、共享发展的理念分析中原城市群建设所面临的问题,结果表明,由于现有制度的缺陷或缺失,导致城市群内部存在人口迁移受阻、经济非理性竞争、公共资源不可共享、空间一体化梗阻、一体化秩序混沌、忽视协调和共享发展等问题。因此,中原城市群需要对现有的制度进行改革和创新,建立保障人口自由迁移制度、合理的利益分配和合作发展制度、有限的公共服务共享制度、发展规划的协调制度、协调与共享发展的组织制度,体现一体化贡献的政府政绩考核制度。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王永锋  高建华  张智先  
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背景下,区域竞争与技术创新日益聚焦于大中城市,创新是城市的灵魂,并引导城市的发展;同时,城市作为创新的“神经中枢”,只有区域城市化水平达到一定的层次,相应的创新才会产生。二者的关系在于城市通过物质和能量的输入对创新起塑造作用,而创新则通过物质与能量的输出,对城市具有反作用。城市与创新的相互作用,具体表现为以时空为参照系、城市化水平与创新能力相互作用的界面特征。基于上述理论,运用相关分析、熵权分析和层次分析等方法,对中原城市群9个省辖市的城市化水平和创新能力状况作了综合评价,并在综合和分组两个层面对二者协调关系进行了定量分析。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方颖  
在经济发展过程中,探索中原城市群城市之间的相互作用,对于研究中国整体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有一定的现实意义。本文以中原城市群30个城市作为研究样本,研究不同规模城市间的同群效应,试图从另一个角度分析城市群内部协调发展的内在动力。研究结果表明:中原城市群内部存在着正向的同群效应;较大规模城市对较小规模城市经济增长存在积极的同群效应;较小规模城市对较大规模城市有正向的同群效应;相同规模城市之间也有正向的同群效应。根据研究结论,提出了对不同规模的城市进行科学定位等方面的政策建议。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陈林生  鲍鑫培  
随着中国城市的高速发展,城市空间急速扩张,建设了许多郊区新城,形成城市群发展格局。郊区新城的创新环境是其健康发展的关键。文章采取主观评价和主成分分析相结合的方法,以上海市临港新城为典型案例,构建城市郊区新城创新环境评价指标体系,设计调查问卷,结合重点调查等形式,对210家企业进行调查并取得数据。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创新的影响因素依次为创新文化环境、人力资源环境、内部创新环境和市场环境。总体评价结果表明临港新城区域具有较高的创新水平,但由于距离中心市区较远,区域自身创新的市场环境条件较为欠缺,中心城区对郊区新城的辐射功能没有得到有效发挥,城市群协调发展水平不够。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冯德显  汪雪峰  
以中原城市群与周边地区协调发展为重点,在对区域经济协调发展进行理论辨析的基础上,从整体经济效益和地区发展公平角度出发,提出河南省"适度差别化"的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内涵。结合对河南省中心城市协调发展、产业关联发展以及与相邻省份地区合作发展等问题的分析,提出中原城市群和周边地区协调发展的途径,即建立城市群—城市圈—城市带的整体价值链条。同时,对区域协调发展的产业思路、空间组织、协调发展的机制和对策措施进行了探讨,为推动河南省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制定区域协调发展政策提供依据。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徐楠轩  连洁  
国家政策日益重视城市群经济建设,但仅依靠原则性的指导政策,难以实现城市群经济的协调发展,需要具体稳固的法律制度予以保障。核心的法律制度应包含事先的规划制度、事中的组织制度和事后的利益分配与奖惩制度。逐步构建和完善城市群经济协调发展的法律制度,是推进城市群经济快速发展的必要保障。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齐晶晶  曾立  
文章利用径向基神经网络模型对我国十大城市群自主创新能力进行测度分析,构建城市群自主创新能力测度指标体系,建立自主创新能力及其创新要素与评价指标间的径向基神经网络模型,计算得到十大城市群2011—2015年自主创新能力及其创新要素的测度得分,评估城市群内部自主创新能力的协调发展程度,分析城市群自主创新能力发展现状,文章最后提出四大类城市群各自的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及其协调发展程度的建议。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党兴华  郭子彦  赵璟  
从微观和宏观两个方面出发,并通过关中城市群实例,分析得出市场外部性与政府行为外部性是导致城市群内部利益矛盾的重要原因,进而造成城市群发展不协调。要减弱外部效应对城市群协调发展的影响,解决思路是外部效应的内部化,通过制度的合理制定,达到城市群的协调发展。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周密  张心贝  
城市群是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空间载体,建立健全城市群一体化协调发展体制机制是国家“十四五”时期的重要任务。本文从周期协调度的视角,运用2001—2020年我国12个城市群的城市对数据,量化城市群引领区域协调发展的实现路径,并考察政府协同治理机制的调节效应。主要结论为:(1)城市群作为经济区划具有引领协调的作用,但总体效用低于行政区划;中心城市之间“强强联合”特征明显,但中心城市对非中心城市的带动不足。(2)单中心城市群侧重在北方地区引领经济规模较大的城市;多中心城市群侧重在南方地区联动经济规模较小的城市。(3)在治理结构层面,省级政府“兼济全局”而市级政府“独善其身”;省级垂直传导与财政政策机制具有扶弱型特征;区域战略统筹机制强调前端梯队的引领带动。为此,要通过城市群发展与政府治理双向发力,以达到城市群引领区域协调发展的目标。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刘铁民  
文章认为: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历程,从实质上说,是制度创新和制度结构变迁的过程。这种制度创新和制度结构的持续演进,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客观现实表明,我国东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存在着较大的差距,而且其差距仍在逐步扩大。因此,推进地方政府的制度创新,特别是西部省、区各级政府的制度创新,将有利于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在此意义上说,只有加快西部地区的改革开放,才能逐步缩小地区经济差距并实现地区间的经济协调发展。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梁军   李佳艺  
利用2007—2019年127个地级市的数据,系统检验了中心城市科技创新对城市群协调发展的影响机制,并讨论了收入房价比对二者关系的调节作用。研究发现:第一,中心城市科技创新水平的提高不仅显著促进了城市群协调发展,还加快了外围城市经济增长收敛,并在不同地区和不同发展阶段的城市群表现出明显的异质性。第二,中心城市科技创新通过深化产业分工促进城市群协调发展。第三,收入房价比能够调节中心城市科技创新与城市群协调发展之间的关系,但调节效果存在区域异质性,仅在中部地区显著增强了中心城市科技创新对城市群协调发展的促进作用,对东部和西部地区没有明显的调节作用。研究结论不仅丰富了中心城市科技创新影响城市群协调发展的理论研究,且在提高收入房价比方面提供了政策启示。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余洁  白海峰  向剑凛  
通过分析西咸新区包容性规划理念和城市化进程中西咸大遗址群区位变化的动态过程及管理制度变迁,指出城市新区开发建设与传统文物保护管理不协调的制度困境。借鉴我国国家公园体制的管理思路,提出推进西咸新区大遗址群的协调创新机制,针对大型连片大遗址、单体小遗址和跨区县大遗址群分别采取不同的实施路径。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敖丽红  王刚  陈群元  
城市群的协调发展既是一个区域经济发展问题,也是一个特定的历史命题。首先分析了古代哲学对城市群协调发展的影响,指出城市群协调思想最初来源于古代哲学的"天人合一"思想。进而论述了近现代工业文明与城市群协调发展的关系,指出近现代工业文明既是城市群形成的最初原动力,也是导致城市群不协调发展的重要根源。最后,分析了科学发展观与城市群协调发展的辩证关系,指出科学发展观是现阶段城市群协调发展的根本指导思想,而城市群协调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实践内容。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程前昌  
根据区域协调发展的要义,以城市群为依托,构建了区域协调发展的多极化格局。围绕东、中、西三大地带即中国的现实状况共分出五极,即东部的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唐,中部的中三角和西部的西三角。中三角以两型社会为蓝本,承接东西南北四极,在空间尺度上,北上京津唐,南下珠三角,西至西三角,东达长三角。以此可形成西北辐射到关中,东北辐射到关内的整个东、中、西地带。但是,五极空间格局并不能覆盖中国的西北部和东北部,因此,在五极的基础上,进一步培育出东北第六极和西北第七极就很有必要。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