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5140)
- 2023(21717)
- 2022(18442)
- 2021(17378)
- 2020(14612)
- 2019(33414)
- 2018(33022)
- 2017(63083)
- 2016(34175)
- 2015(38767)
- 2014(38313)
- 2013(37980)
- 2012(35039)
- 2011(31511)
- 2010(31741)
- 2009(29718)
- 2008(29706)
- 2007(26739)
- 2006(23920)
- 2005(21434)
- 学科
- 济(140686)
- 经济(140525)
- 业(118883)
- 管理(112329)
- 企(99260)
- 企业(99260)
- 方法(61953)
- 农(51628)
- 数学(51030)
- 数学方法(50332)
- 财(41276)
- 中国(38757)
- 业经(38490)
- 农业(34081)
- 制(30093)
- 贸(28351)
- 贸易(28335)
- 务(27649)
- 易(27564)
- 财务(27557)
- 财务管理(27499)
- 学(26641)
- 地方(26376)
- 企业财务(26016)
- 策(24539)
- 理论(24413)
- 技术(23912)
- 和(23816)
- 银(23084)
- 银行(23040)
- 机构
- 学院(488913)
- 大学(486103)
- 济(202271)
- 经济(198025)
- 管理(196404)
- 理学(167612)
- 理学院(165856)
- 管理学(163124)
- 研究(162324)
- 管理学院(162188)
- 中国(129152)
- 京(104143)
- 科学(97588)
- 财(94896)
- 农(86004)
- 所(81111)
- 中心(75257)
- 江(74444)
- 财经(74387)
- 研究所(73108)
- 业大(72501)
- 经(67738)
- 农业(66078)
- 北京(66056)
- 范(62068)
- 师范(61526)
- 经济学(59750)
- 州(59620)
- 院(58623)
- 财经大学(54858)
- 基金
- 项目(321524)
- 科学(254010)
- 研究(237347)
- 基金(234154)
- 家(202865)
- 国家(201079)
- 科学基金(174041)
- 社会(150805)
- 社会科(142779)
- 社会科学(142739)
- 省(124264)
- 基金项目(122772)
- 自然(112270)
- 自然科(109711)
- 自然科学(109685)
- 教育(108454)
- 自然科学基金(107752)
- 划(103689)
- 编号(97100)
- 资助(96929)
- 成果(78848)
- 部(71412)
- 重点(71154)
- 发(68728)
- 创(67206)
- 课题(66293)
- 创新(62402)
- 国家社会(62087)
- 教育部(61460)
- 科研(60859)
- 期刊
- 济(232563)
- 经济(232563)
- 研究(146158)
- 中国(98579)
- 农(82411)
- 管理(77805)
- 财(75853)
- 学报(74006)
- 科学(70123)
- 大学(58051)
- 农业(55693)
- 学学(54683)
- 教育(51342)
- 融(49028)
- 金融(49028)
- 技术(44577)
- 业经(41141)
- 财经(36726)
- 经济研究(35752)
- 经(31628)
- 业(31229)
- 问题(30111)
- 技术经济(25431)
- 贸(24541)
- 版(23978)
- 图书(23940)
- 世界(23184)
- 现代(22950)
- 科技(22479)
- 理论(22426)
共检索到74666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李宪宁 安玉发
文章以中国生鲜农产品流通中具有代表性的三家大型企业作为案例研究对象。根据当前生鲜农产品供应链模式及发展趋势,基于协议流通归纳总结三种典型供应链模式:连锁集团主导型、中间企业供应链组织型、批发市场服务拓展型。通过分析三种模式特点和存在问题,提出与之相适应的中国生鲜农产品供应链管理策略:连锁集团主导型应采取纵向一体化、组织结构变革和作业流程标准化的供应链管理策略;中间企业供应链组织型应采取掌控上游生产基地、建立有效利益分配机制的供应链管理策略;批发市场服务拓展型应采取构建行业信息平台、建立健全农产品质量标准体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姜刚 周树华
构建连锁集团主导型果蔬类农产品协议流通模式,有利于解决农产品流通效率低下、交易信息不对称、流通成本高等问题,从而实现生产者、消费者和企业的多方共赢。本文针对连锁集团主导型果蔬类农产品协议流通模式运行机制的分析,结合物美集团运用该模式的实践成功案例,阐述并说明连锁集团主导型果蔬类农产品协议流通模式将成为我国未来果蔬类农产品流通的重要模式之一。
关键词:
连锁集团 果蔬类农产品 协议流通
[期刊] 预测
[作者]
王婧 陈旭
本文针对生鲜农产品流通中的双重损耗,引入期权合同研究单周期两阶段供应链订货策略模型。首先假设市场需求受产品新鲜度影响,然后通过建模得到无期权、有期权时的零售商最优订货策略和供应商最优运送策略。通过比较,得到无期权时零售商最优产品订货量大于有期权时的最优产品订货量,小于有期权时的最优总订货量;有期权时零售商最大期望利润大于无期权时的最大期望利润;供应商成本控制下的最大期望利润大于无期权时的最大期望利润。最后由数值实验得到:供应商的最大期望利润与产品损耗率成反比、与产品批发价成正比。
关键词:
供应链管理策略 产品新鲜度 期权合同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陈素敏 常娥
首先分析了生鲜农产品的特殊性与供应链模式,其次分析了生鲜农产品供应链中的食品安全风险,最后根据两种供应链模式,结合生鲜农产品供应链中可能存在的风险,提出生鲜农产品供应链中的食品安全策略。
关键词:
生鲜农产品 供应链 食品安全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黄思杰
在近些年来,生鲜农产品供应链越发完善,其流通渠道越发通常。所以,生鲜农产品供应链要实现线上与线下交易的融合,以便生鲜农产品交易量。基于此,本文分析了生鲜农产品上渠道供应链的冲突,并提出了协调冲突的对策,希望能够从整体上提高供应链经济效益。
关键词:
生鲜农产品 双渠道 供应链 冲突与协调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刘心敏 闫秀霞 付开营 乔静
考虑到生鲜农产品新鲜度随时间衰减的特性及需求受价格和新鲜度的影响,本文以双渠道供应链上的生鲜农产品为研究对象,构建新鲜度关于时间的衰减函数以及新鲜度与保鲜成本之间的函数,利用博弈理论从同一渠道不同供应链主体之间协同、不同渠道之间价格协同的多维协同视角,对集中决策和分散决策的生鲜农产品定价策略进行探究。研究结果表明,当前渠道生鲜农产品的新鲜度、上架时间不仅对本渠道销售价格产生影响,也对另一渠道销售价格产生交叉影响;生鲜农产品的新鲜度与渠道销售价格呈正相关,且新鲜度对本渠道销售价格的影响大于另一渠道;消费者类型不同对于价格和新鲜度的选择也不同,当新鲜度低于某一水平时,将促进另一渠道销售价格的提高。最后,通过数值模拟验证推论结果。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王冲 唐曼萍 王莉莉
针对生鲜农产品流通过程的巨大损耗,引入期权合同工具,基于Stackelberg博弈,研究一个供应商和一个零售商组成的单周期两阶段供应链的决策问题。在零售商既订购产品又订购期权的情况下,给出分散控制系统中零售商的最优产品订购和最优期权订购策略以及供应商的最优定价策略。经数值分析得到:产品损耗率与零售商的最优期权订购量和最优总订购量成正比,与最优产品订购量先成正比、再成反比;期权订购价与零售商的最优期权订购量和最优总订购量成反比,与最优产品订购量成正比。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王婧 熊英
探讨了建立生鲜电商主导型生鲜农产品供应链联盟的原因,并应用博弈论分析比较了传统模式和供应链联盟模式下生鲜农产品流通渠道的总利润,最终得出生鲜电商主导型生鲜农产品供应链联盟模式能够带来更大的利益,具备存在的合理性。
关键词:
生鲜电商 生鲜农产品 供应链联盟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梁喜 何荣双
本文在供应商和零售商组成的生鲜农产品供应链系统中构建了单渠道、供应商开通直销渠道和零售商开通直销渠道3种渠道结构,以零售商为Stackelberg领导者,针对生鲜农产品在价值损耗和消费者需求等方面进行特征分析,重点探讨了市场偏好、生鲜农产品价值衰减系数和有效价值期3个参数对生鲜农产品在双渠道供应链决策中的影响。研究发现:随着价值衰减系数增大、有效价值期缩短,批发价格、直销价格和线下价格都会降低;零售商开通直销渠道并不会影响供应商的批发价格决策;当供应商开通直销渠道时,零售商的线下价格随着网络直销市场占有率的提高而提高,供应商的直销价格随着网络直销市场占有率的提高而提高;当开通直销渠道时,总利润会随着直销市场占有率的提高而先减少后增多。
关键词:
生鲜农产品 价值衰减 渠道选择 定价策略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刘睿智 赵守香 张铎
长三角地区物产丰富,生鲜农产品众多,随着互联网+、移动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和国家"精准扶贫"战略的支持,生鲜农产品电子商务迅速崛起。在生鲜农产品物流过程中存在着成本高、配送范围有限、损耗大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冷链供应链管理系统的应用可以提高资源利用率,减少损耗,降低物流成本;实时监控生鲜农产品,便于追溯和召回,保证质量安全;提高信息化管理水平和客户服务水平。希望冷链供应链管理系统的应用能够推动长三角地区生鲜农产品电商行业的发展,为长三角农村贫困地区精准扶贫提供借鉴与参考。
关键词:
生鲜电商 农产品 冷链 供应链 管理系统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李萍 聂正英 王海松
农产品协议流通是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农业产业化的有效途径。但在绿色供应链视角下,农户与企业存在机会主义与敲竹杠行为,农产品协议流通最佳路径尚不明确。由此,本文基于绿色供应链视角,采用博弈模型构建农户与企业收益矩阵,实证研究农产品协议流通的最佳路径。结果表明,在农产品协议流通过程中,农户与企业均选择履约,为最佳策略;在双方履约情况下,签订价格分享协议,可提升履约率;"履约+价格分享"模式,是农产品协议流通的最优路径。且在流通过程中推行农产品价格保险机制、构建产品质量追溯系统、完善农产品价格交易体系,有利于"履约+价格分享"路径的实施,提高农业订单履约率。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朱长宁
在供应商占据主导地位的二级生鲜农产品供应链中,应用可追溯系统将降低农产品流通过程中的实体损耗和价值损耗,并能提高农产品的质量和食品安全性,进而增加消费者需求。本文对比研究了应用可追溯系统前后供应链成员在系统投资、定价及订货方面的决策以及利润水平,结果表明:生鲜农产品供应链应用可追溯系统后的整体利润取决于系统对农产品双重损耗的改善程度及消费者对可追溯农产品需求增加的程度。基于上述结论,本文提出了应用可追溯系统情况下供应链的相关协调机制,以降低生鲜农产品的双重损耗程度,提高消费者对可追溯生鲜农产品的需求偏好,实现提升供应链整体利润的目标。
关键词:
生鲜农产品 可追溯系统 供应链 协调机制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王磊 但斌 王钊
"互联网+"环境对在供应链中发挥着生鲜农产品集散与中转重要功能的供应商带来了挑战和压力,供应商亟待进行"互联网+"转型。针对这一问题,文章首先分析了生鲜农产品供应商在"互联网+"环境下的转型驱动因素以及转型战略和思路。进一步,结合"互联网+"跨界融合思维,以集散和中转功能拓展为基础,分别提出了适合产地供应商、销地供应商和集散型供应商的"互联网+"转型策略。最后针对供应商在"互联网+"转型中可能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对策和建议。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徐娟 章德宾 黄慧
结合生鲜农产品供应链的特点和过程,将生鲜农产品供应链突发事件风险分为三类:农户生产风险、运营风险和需求突变风险。并针对我国生鲜农产品供应链的发展现状提出规避主要风险应对策略。
关键词:
生鲜农产品 供应链 突发事件 风险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叶三成 高洁 李刚
在梳理可追溯性概念的基础上,明确了生鲜农产品供应链可追溯信息的内容与构成及其对可追溯制度的重要意义,进而提出了可追溯制度下的供应链信息管理模式,并提出了促进可追溯制度下的供应链信息管理的对策。
关键词:
可追溯制度 生鲜农产品 供应链 信息管理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