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603)
- 2023(16263)
- 2022(13449)
- 2021(12521)
- 2020(10572)
- 2019(24023)
- 2018(23619)
- 2017(45086)
- 2016(23885)
- 2015(26861)
- 2014(26315)
- 2013(26146)
- 2012(23516)
- 2011(21040)
- 2010(20830)
- 2009(19601)
- 2008(19478)
- 2007(16965)
- 2006(14752)
- 2005(13691)
- 学科
- 济(106786)
- 经济(106637)
- 业(95415)
- 管理(87932)
- 企(85852)
- 企业(85852)
- 方法(48623)
- 数学(39459)
- 数学方法(39033)
- 财(35763)
- 农(31695)
- 业经(31529)
- 中国(27960)
- 务(25132)
- 财务(25081)
- 财务管理(25047)
- 制(24391)
- 企业财务(23835)
- 农业(21896)
- 技术(20039)
- 贸(19888)
- 贸易(19877)
- 易(19419)
- 理论(18542)
- 和(18151)
- 体(18079)
- 划(17905)
- 策(17472)
- 银(16261)
- 银行(16247)
- 机构
- 学院(343808)
- 大学(342357)
- 济(154461)
- 经济(151830)
- 管理(141298)
- 理学(122245)
- 理学院(121128)
- 管理学(119525)
- 管理学院(118857)
- 研究(109022)
- 中国(87994)
- 财(73672)
- 京(70526)
- 科学(59971)
- 财经(58629)
- 经(53573)
- 所(51579)
- 中心(50408)
- 农(50204)
- 江(49798)
- 经济学(48272)
- 研究所(46137)
- 业大(45055)
- 北京(44106)
- 财经大学(43711)
- 经济学院(43431)
- 范(39980)
- 师范(39634)
- 商学(39523)
- 院(39436)
- 基金
- 项目(227101)
- 科学(183942)
- 基金(170739)
- 研究(170332)
- 家(146021)
- 国家(144805)
- 科学基金(128160)
- 社会(114060)
- 社会科(108449)
- 社会科学(108428)
- 基金项目(89723)
- 省(85944)
- 自然(80402)
- 自然科(78654)
- 自然科学(78636)
- 教育(77963)
- 自然科学基金(77332)
- 划(71730)
- 资助(68860)
- 编号(66788)
- 成果(53275)
- 部(52672)
- 创(50522)
- 重点(50397)
- 国家社会(48708)
- 发(48251)
- 制(47934)
- 创新(46619)
- 教育部(46555)
- 人文(45469)
- 期刊
- 济(169542)
- 经济(169542)
- 研究(103021)
- 中国(65740)
- 财(61350)
- 管理(57542)
- 农(46762)
- 科学(44953)
- 学报(43203)
- 大学(35741)
- 学学(33931)
- 农业(32349)
- 技术(31993)
- 融(31898)
- 金融(31898)
- 教育(30640)
- 财经(30348)
- 业经(27383)
- 经济研究(27163)
- 经(26180)
- 问题(22307)
- 业(19521)
- 技术经济(19026)
- 贸(18898)
- 世界(18056)
- 财会(16939)
- 国际(16454)
- 现代(16363)
- 会计(15744)
- 统计(15702)
共检索到51042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张雅静 李晓丹 陈玉文
以1995—2015年医药制造业数据为样本,用主营业务利润率代表盈利能力,R&D投入强度代表R&D投入,基于协整理论,建立误差修正模型并进行格兰杰因果检验。结果表明医药制造业盈利能力的提升能够增加R&D投入,但R&D投入带来盈利能力的提升需要漫长的过程。因此,医药制造企业要提升自身的盈利能力,对R&D活动进行稳定持续的资金投入,同时提高R&D活动效率,加快成果的商业化进程。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王文涛 付剑峰 朱义
本文分析了企业创新与价值链扩张之间的互动关系对企业盈利的影响。利用1998—2010年中国医药类上市公司和相关调研数据,实证研究了中国医药制造企业的整体盈利能力及其沿价值链不同方向扩张对盈利能力的影响,并具体分析了价值链上各环节的主要因素对企业盈利能力的影响程度。研究结果表明,纯制造类医药企业净资产收益率和销售净利率的下降幅度远远大于纯制造—扩张类医药企业,医药制造企业通过创新实施价值链上的业务扩张可以改善其盈利能力;中国医药制造企业盈利能力与价值链扩张之间存在着非线性关系,沿价值链向研发环节与营销环节的扩张都能有效提高、改善企业的盈利能力。
关键词:
医药制造企业 价值链 盈利能力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陈春发 朱意
近几年,我国医药制造企业的盈利能力呈不断下降的趋势,而负债率却不断上升,与普通制造业盈利水平的差距越来越大。实证研究发现,国内整个医药行业的研发能力薄弱,主要集中于模仿,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极少,故国内医药企业很难保持持续的高盈利。就目前而言,营销能力、资产周转速度、研发等方面的指标对医药制造企业的盈利能力有着不同程度的正面影响。要提高国内医药企业的盈利能力,需拓宽销售渠道,增强品牌营销能力;加强现金管理,加快总资产、流动资产的周转率,控制企业管理成本;提高企业创新及自主研发能力。
关键词:
医药制造行业 盈利能力 影响因素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章家清 张学芬
我国医药制造业作为高新技术产业之一,要想在全球市场上有立足之地,需要通过增强技术创新能力来提高其国际竞争力。基于此,本文通过数据包络分析法对我国2013年各省医药制造业的技术创新效率进行了评价,得出我国医药制造业技术创新效率较低,且东西部地区差异较大的结论。运用计量模型研究我国医药制造业技术创新能力的环境影响因素,发现企业规模、外资引进和市场结构对其影响较大。从而提出加大研发投入、提高市场集中度、完善政策和制度的建议对策。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褚淑贞 张丽丽 韩之俊
产业集聚程度是衡量一个产业竞争优势的重要指标,通过计算基尼系数、集中率及赫希曼.哈菲德尔指数等指标,对中国医药制造业产业集聚水平进行了实证分析,并通过对排名在前八位的省市做进一步的研究,得出结论:中国医药制造业的产业集聚水平很低,主要分布在东部地区几个省份。作为规模经济性较强的高技术产业,中国医药制造业只有提高产业集聚水平才能获得并保持持久的竞争优势。
关键词:
中国 医药制造业 产业集聚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张永庆 刘清华 徐炎
本文利用随机前沿生产函数测算了中国医药制造业的研发效率,并考察了科技活动经费筹集额中政府资金、技术改造经费支出、企业规模以及市场结构等因素对研发效率的影响。研究发现,医药制造业的研发效率整体偏低,但呈现"三平稳两增长"的增长状态。企业规模、市场结构、技术改造经费和研发效率显著正相关,而科技活动经费筹集额中政府资金对研发效率的作用不明显。
关键词:
研发效率 医药制造业 随机前沿生产函数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谈多娇 周启君 李元霞
以辅仁药业盈利造假为切入点,基于亚德里安·斯莱沃斯基提出的盈利模式理论“五个基本点”,文章从盈利对象、盈利点、盈利来源、盈利屏障和盈利杠杆五个方面分析辅仁药业的盈利模式,找出辅仁药业盈利逻辑五个方面分别存在的问题,提出拓展盈利对象范围、加大创新药研发、开发新的盈利来源、筑牢盈利屏障以及发挥盈利的正杠杆效应等盈利模式优化启示,以期为中国医药企业在新时期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与借鉴。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安晨雨 王素 陈玉文
基于中国医药制造业的视角,对政府科技资助与企业R&D投入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利用中国医药制造业企业2000—2015年省际面板数据,采用系统广义矩估计法(SYS-GMM)和Hansen提出的"门槛回归模型",测算政府科技资助与企业R&D投入之间最优资助区间或强度。结果显示,政府科技资助与企业R&D投入之间不仅存在显著促进作用,还存在门槛效应。最优资助强度(政府科技资助与R&D投入比)为8.1%,随政府科技资助强度的增大,企业R&D投入呈现先增大再变小的趋势,当政府科技资助强度超过19.6%,为显著负相关,总体呈倒"U"型。根据研究结果,提出优化政府资源配置的建议。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刘秉镰 徐锋 李兰冰
本文应用Metafrontier和DEA模型定量评价了医药制造业创新效率,基于全要素框架构建了研发资本效率和研发人员效率评价方法,对医药制造业创新要素效率进行解构。研究发现:中国医药制造业创新活动的综合技术效率逐渐改善,但仍处于较低水平,规模无效率是主要成因。全要素研发资本效率明显低于全要素研发人员效率,研发资本节约潜力相对较大。
关键词:
医药制造业 创新效率 综合技术效率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张倩男
医药制造业是高技术产业,它的发展已成为21世纪重要的经济增长点。近年来中国医药制造业的竞争优势也在逐步提升之中。本文构建了产业竞争优势评价模型,对中国医药制造业竞争优势的演化阶段进行了实证分析。分析结果表明,中国医药制造业竞争优势基本上处于生产要素导向阶段,要提升中国医药制造业的竞争优势,必须实行跨越式发展和提高医药制造业的自主创新能力。
关键词:
医药制造业 竞争优势 产业演化 科技创新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王淼
文章运用和发展了企业技术能力理论的相关观点,研究了技术后进国家技术能力提升和技术成长的路径问题。在安同良(2003)提出的技术学习过程和技术学习战略模型的基础上,与之配套地提出了决定各层次技术学习战略即技术成长的关键因素,按可得性由易到难分为技术学习的资金支持、技术学习的科技人员支持、企业家抱负和进取心以及企业家对未来技术走向的把握。文章以中国的医药产业作为案例,分别对影响中小型企业和大型企业技术成长的关键因素进行区别和分析。文章最后针对技术后进国家的产业及企业如何实现技术升级提出了相关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技术成长路径 影响因素 医药制造业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郭克莎
医药制造业总体上说是技术密集型产业,从这个角度看,中国的医药制造业与发达国家相比属于比较劣势产业。但是,中国的医药制造业包括了具有传统优势的中药制造业,同时技术含量较低的化学原料药经过长期的发展已经形成了较大的发展规模,因而中国的医药制造业也具有一定的比较优势。
[期刊] 工业工程
[作者]
徐梦丹 朱桂龙 马文聪
为了解我国医药制造业技术创新系统的协同演化状态和规律,基于技术创新价值链和复杂系统论视角,将该系统解构为技术内部研发、技术外部获取、商业化、技术创新支撑环境等4个子系统,采用20072015年度统计年鉴数据,运用复合系统协同度模型对该系统演化的协同度及其各子系统的有序度进行测度和分析。结果表明,该系统的协同度及其各子系统的有序度随时间推移呈动态上升趋势,但其平均值较低;技术外部获取子系统是制约该系统向高水平协同发展的"短板";不同序参量对其所属子系统有序度的影响权重不一;我国医药行业重大政策可能对系统协同
关键词:
医药制造业 技术创新系统 协同度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葛志远 刘奕汝
本文探讨了当今中国医药制造业的可持续发展潜力及其影响因素的作用。首先对中国医药制造业的发展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然后结合前人的研究成果确定了中国医药制造业可持续发展潜力的衡量和主要因素体系,对其建立了系统动力学模型。基于动力学模型的模拟分析结果表明,科技成果转化率、生物医药规模、老龄化趋势和资金进入壁垒对中国医药制造业可持续发展潜力影响很大。研究结果说明,政府和企业应该基于上述方面来使医药制造业的发展和市场需求相协调,其研发活动能更有效率和效果,促进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吉生保 周小柯
本文运用非参数的HMB生产率指数方法考察了1997-2008年间中国医药制造业研发全要素生产率(TFP)的变动趋势,并把TFP的增长分解为技术进步、技术效率变化、规模效应和投入产出混合效应四项。结果表明:样本期内,我国医药制造业研发效率总体上呈现出轻微衰退,具有波动较大、区域增长不平衡的特点;全国范围内以及东部地区内部,HMB指数及各分解项均呈现显著的收敛趋势,但是中西部地区内部,收敛趋势不容乐观。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