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18.118.145.9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2211)
2023(17872)
2022(15555)
2021(14445)
2020(12296)
2019(28494)
2018(28377)
2017(55429)
2016(29587)
2015(33412)
2014(33434)
2013(33049)
2012(30392)
2011(27436)
2010(27789)
2009(25806)
2008(25125)
2007(21930)
2006(19573)
2005(17425)
作者
(85524)
(71270)
(70941)
(67559)
(45291)
(34211)
(32385)
(28111)
(27013)
(25454)
(24019)
(23977)
(22811)
(22657)
(22089)
(21849)
(21177)
(20814)
(20410)
(20385)
(17874)
(17488)
(17360)
(16339)
(16115)
(15906)
(15632)
(15490)
(14474)
(13792)
学科
(136481)
经济(136348)
管理(85436)
(80397)
(66209)
企业(66209)
方法(59673)
数学(52220)
数学方法(51434)
中国(33775)
(32784)
(30571)
地方(28464)
(28370)
贸易(28354)
业经(27527)
(27491)
(27111)
(23527)
农业(21704)
理论(20942)
(19098)
(19020)
银行(18971)
(18733)
环境(18652)
财务(18647)
财务管理(18607)
(18283)
金融(18281)
机构
大学(430712)
学院(429813)
(182684)
经济(178993)
管理(168662)
理学(146430)
理学院(144777)
研究(143668)
管理学(141924)
管理学院(141142)
中国(106980)
(90813)
科学(86472)
(82330)
(71677)
财经(66403)
研究所(65065)
(64956)
中心(63770)
业大(61720)
(61665)
(60228)
北京(57512)
经济学(55997)
(55206)
师范(54685)
(52384)
农业(50701)
经济学院(50281)
(49752)
基金
项目(287187)
科学(226164)
研究(209674)
基金(208966)
(181514)
国家(180054)
科学基金(155046)
社会(132684)
社会科(125842)
社会科学(125809)
(111366)
基金项目(109942)
自然(100791)
自然科(98479)
自然科学(98457)
教育(97269)
自然科学基金(96681)
(93538)
资助(87869)
编号(85309)
成果(68902)
重点(64291)
(63711)
(61465)
(59271)
课题(58644)
创新(55338)
教育部(55027)
科研(54832)
国家社会(54469)
期刊
(200386)
经济(200386)
研究(129082)
中国(76840)
学报(64682)
管理(63803)
(61631)
科学(60014)
(58159)
大学(49783)
学学(47138)
教育(44368)
农业(40211)
技术(39619)
(36036)
金融(36036)
经济研究(34008)
财经(32738)
业经(31593)
(28069)
问题(26707)
(23740)
技术经济(22594)
统计(22186)
商业(20352)
(20342)
理论(20288)
国际(20091)
(19733)
图书(19513)
共检索到631069条记录
相关度优先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吕海霞  
本文结合我国发展实际,构建了贸易产品结构指标和贸易方式结构指标,并运用协整理论与Granger因果检验方法,对近30年来我国贸易结构与经济增长的相关性进行实证检验。研究发现,我国当前贸易结构对经济增长的作用不明显。其中,贸易产品结构指标TS1虽和经济增长间呈正相关并存在单向因果关系,但带动作用较弱,TS1每提高1个单位,实际GDP增长率提高0.01个单位。贸易方式结构TS2和经济增长间存在正相关关系,然而两个变量无法通过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即我国当前以高比例加工贸易为主要特征的贸易模式无法成为GDP增长的稳定因素。在对外贸易面临较大转型压力背景下,应加快贸易结构优化调整,不断提高贸易结构对经济...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韦有周  林珏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持续快速增长,但也出现了外部国际收支失衡的现象。文章根据1980-2008年间中国与他国相关数据,采用瑟尔沃模型分析了经济增长和贸易收支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中国实际经济增长率低于国际收支约束下的经济增长率,经济增长总体上并没有受到国际收支的约束。据此,文章提出促进中国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政策建议。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王秋红  赵乔  
利用19912015年我国GDP和服务贸易三大部门进、出口额的时间序列数据,在分析我国服务贸易发展现状的基础上,基于VAR模型的协整和脉冲响应函数分析法,研究我国服务贸易结构与经济增长的长期动态关系。结果表明我国服务贸易有规模增长、逆差扩大和结构失衡的特点;传统服务贸易出口份额与新型服务贸易进口份额的提升能够促进经济增长,且有较长时间的持续与积累效应;在短期内,经济增长对于传统服务贸易进出口份额提升具有微弱的促进作用,但在长期内该作用并不明显。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康赞亮  张必松  
本文利用我国1983-2004年的经济数据进行实证检验,根据协整理论建立向量误差修正模型(VECM)。实证结果说明外国直接投资、国际贸易与经济增长间具有长期均衡关系,且我国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与外国直接投资有双向因果关系,但相互影响的程度不同;我国为出口导向型经济增长国家且外国直接投资对国际贸易具有促进作用.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张京红  王生辉  
已有研究大都采用二元回归的方法,并不能准确测度加工贸易出口对我国经济增长的影响。同时,传统的回归方法也无法辨析加工贸易出口在经济增长中的动态作用。本文基于1981到2014年的数据,在控制了一般贸易出口、消费和投资等因素的影响之后,首先运用协整检验分析了加工贸易出口对我国经济增长的长期影响,之后,利用分位数回归,进一步探析了在经济发展的不同水平上加工贸易出口对我国经济增长影响所存在的差异。在此基础上,围绕如何通过加工贸易的转型升级,推动我国经济长期、稳定增长,提出了有针对性的政策建议。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张艳芳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技术贸易开始形成规模并迅速扩大,已经成为推动各国乃至世界经济发展的助推器。本文从中国技术贸易与经济发展的现状出发,运用协整与误差修正模型对1985—2020年中国技术贸易与经济增长的长期均衡与短期调整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认为,技术贸易收支比对GDP增速在短期和长期均有负向影响,但长期影响比短期影响大;技术贸易收支比对GDP增速之间具有短期反向调整机制,但调整力度较小。为顺应全球技术贸易发展趋势,中国应致力于构建国际科技合作新机制,积极参与国际技术贸易规则标准建设,同时加强技术贸易安全管理。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程婉静  冯烽  
使用1999-2014年中国的税收收入和GDP的季度数据,对两者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中国长期的税收弹性大于1,税收收入增速高于经济增速;经济上行阶段的税收弹性为1.28,富有弹性的税收具有抑制通胀的作用;经济下行阶段的税收弹性为0.98,说明税收并没有起到缓解经济波动的作用,其刺激经济活力的作用不足;第二产业增加值比重对税收的边际效应显著大于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总税收增速放缓与第二产业经营遇阻有密切关系;在开放经济环境下,国内税收对世界经济的依赖性较为稳定,国内税收的长期增长有赖于国内GDP的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张立光  郭妍  
文章运用协整分析技术和格兰杰因果检验对我国外贸依存度与经济增长的长期均衡关系作实证检验。结果表明,目前我国贸易开放度对于GDP的直接拉动作用尚不明显,其主要是通过对总供给的影响间接带动经济增长,即通过促进资本形成、加快技术进步和提高要素生产率等来促进经济增长;同时贸易开放度的提高对劳动力的需求具有负效应,因此,提高人力资本和技术水平应该成为我国未来发展对外贸易的关键所在。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邓小华  李占风  
汇率变动的贸易收支结构效应是指汇率变动对出口和进口不同影响引起贸易收支的变化过程。考察汇率变动贸易收支结构效应,可以探讨汇率变动对收支平衡的作用,进而探讨汇率调节贸易收支的马歇尔一勒纳条件是否成立。本文采用向量自回归模型,以年度数据为基础探讨汇率变动的贸易收支结构效应,刻画两者之间的脉冲响应关系,从而得出我国实际汇率变动对我国出口贸易和进口贸易的影响,并提出相应政策建议。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纪玉山  吴勇民  
产业结构的演进与经济增长之间具有密切的联系。根据协整理论和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理论,利用1978~2003年的时间序列数据进行实证分析,表明我国的经济增长与产业结构之间存在惟一的动态均衡关系即协整关系,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之间短期波动与长期均衡关系存在于根据协整方程建立的向量误差修正模型之中。分析结果还验证了配第—克拉克定律的正确性,但却否认了库兹涅茨的收入决定论,至少在我国,产业结构的演进是经济增长的原因而不是相反。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闵继胜  胡浩  
本文运用VAR分析方法,考察了我国1994-2007年碳排放量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动态演进关系。研究结果显示:1.经济增长是碳排放量增加的主要原因,人均碳排放量变化却不是引起人均收入变化的原因;2.经济增长导致碳排放量上升,而碳排放量的增加反过来会抑制经济增长速度,但其影响存在一定的滞后期;3.方差分解结果表明人均GDP能解释人均碳排放量预测方差的很大比重,而人均碳排放量在解释人均GDP的预测方差方面所起的作用很小。表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高速经济增长和工业化水平提升是以环境为代价;另一方面,长期以来,由于我国经济发展缺乏一个碳排放权的有效交易市场,使得环境污染所产生的负外部效应,无法通过碳排放权...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陈生明  张亚斌  陈晓玲  
利用1997—2013年31个省份的面板数据,通过构建半参数空间面板向量自回归模型(SSPVAR)及时空脉冲响应函数,实证检验我国技术选择、产业结构升级和经济增长之间的时空传导效应,并探讨对外开放度对三者的异质性影响。结果发现,技术选择、产业结构升级及经济增长受到彼此的冲击后,大部分都呈现出正向的响应特征。其中,技术选择推进本省份及周边省份的产业结构升级,并在短期阻碍了经济增长,但长期内促进整体区域经济增长;产业结构升级不仅推进整体区域产业结构升级,还促进本省份及周边省份经济增长;经济中心的拉动效应较强且持久,经济增长会促进整个区域的技术选择、产业结构升级。此外,对外开放度对技术选择、产业结构升级的效应呈现出"N"形特征,对外开放度对经济增长的效应前期较为平稳,随后呈现出"倒U"形特征。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陈生明  张亚斌  陈晓玲  
利用1997—2013年31个省份的面板数据,通过构建半参数空间面板向量自回归模型(SSPVAR)及时空脉冲响应函数,实证检验我国技术选择、产业结构升级和经济增长之间的时空传导效应,并探讨对外开放度对三者的异质性影响。结果发现,技术选择、产业结构升级及经济增长受到彼此的冲击后,大部分都呈现出正向的响应特征。其中,技术选择推进本省份及周边省份的产业结构升级,并在短期阻碍了经济增长,但长期内促进整体区域经济增长;产业结构升级不仅推进整体区域产业结构升级,还促进本省份及周边省份经济增长;经济中心的拉动效应较强且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刘晓鹏  
对外贸易对一国经济增长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但是,在对外贸易的两个方面——出口和进口对经济增长的具体作用究竟如何呢?或者说出口和进口哪一个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更大一些呢?本文通过对我国1952以来的GDP与进出口的有关数据变量进行协整计量分析,并根据格兰杰(Granger)定理运用EG两步法建立三者间的误差修正模型,揭示了进口增长对于我国国民经济增长的重要意义及其对于经济增长促进作用的原动力之所在。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孙飞  任奕繁  
财政政策在我国宏观调控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财政政策对经济增长的拉动效应一直是学术界关注的聚焦点。基于此背景,本文首先对亚洲金融危机、全球金融危机、新冠疫情等突发危机造成经济波动下的财政政策调控效应进行理论阐述,然后建立财政政策效应与经济增长的向量自回归模型及相关指标模型,选取2001年至2019年的数据进行实证分析,并对财政收入、税收、工业产出以及消费价格水平进行格兰杰因果检验和脉冲函数响应。研究发现:财政支出和税收对工业产出的波动冲击是有效相关的,同时这两种政策有利于平抑经济波动,拉动经济增长。总体来看,税收政策短期内可以达到稳定波动的作用,但从长期来看,调整财政支出对于经济的波动减缓是有效的。
0
文献操作(0)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