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2453)
- 2023(18241)
- 2022(15715)
- 2021(14536)
- 2020(12234)
- 2019(28102)
- 2018(27706)
- 2017(52981)
- 2016(28353)
- 2015(32074)
- 2014(31734)
- 2013(31592)
- 2012(28983)
- 2011(26251)
- 2010(25777)
- 2009(23892)
- 2008(22939)
- 2007(19714)
- 2006(17472)
- 2005(15492)
- 学科
- 济(130973)
- 经济(130839)
- 管理(80118)
- 业(74220)
- 企(60747)
- 企业(60747)
- 方法(56260)
- 数学(49564)
- 数学方法(48965)
- 中国(32970)
- 农(30858)
- 财(28416)
- 学(27795)
- 地方(26922)
- 业经(26040)
- 贸(22955)
- 贸易(22942)
- 易(22250)
- 农业(20947)
- 制(20579)
- 环境(18963)
- 和(18692)
- 理论(18245)
- 融(17514)
- 金融(17512)
- 银(17153)
- 银行(17090)
- 务(17010)
- 技术(16951)
- 财务(16937)
- 机构
- 大学(410125)
- 学院(405612)
- 济(173846)
- 经济(170530)
- 管理(158191)
- 研究(144413)
- 理学(137558)
- 理学院(136015)
- 管理学(133487)
- 管理学院(132795)
- 中国(106992)
- 科学(88656)
- 京(87565)
- 财(75714)
- 所(72797)
- 农(67379)
- 研究所(66717)
- 中心(63587)
- 业大(61403)
- 财经(61366)
- 江(57078)
- 经(56094)
- 北京(55480)
- 经济学(53741)
- 农业(52909)
- 院(52751)
- 范(52180)
- 师范(51597)
- 经济学院(48174)
- 财经大学(45864)
- 基金
- 项目(281512)
- 科学(221769)
- 基金(207240)
- 研究(201209)
- 家(182562)
- 国家(181150)
- 科学基金(154938)
- 社会(129064)
- 社会科(122397)
- 社会科学(122363)
- 基金项目(108911)
- 省(107032)
- 自然(101602)
- 自然科(99273)
- 自然科学(99242)
- 自然科学基金(97495)
- 教育(91760)
- 划(91221)
- 资助(86444)
- 编号(79065)
- 重点(63490)
- 成果(63460)
- 部(62658)
- 发(60454)
- 创(58045)
- 课题(54748)
- 科研(54375)
- 创新(54362)
- 国家社会(54178)
- 教育部(53693)
- 期刊
- 济(188111)
- 经济(188111)
- 研究(121687)
- 中国(75266)
- 学报(67402)
- 科学(62271)
- 农(60263)
- 管理(59321)
- 财(56627)
- 大学(51213)
- 学学(48526)
- 农业(41961)
- 教育(39263)
- 技术(35236)
- 融(32553)
- 金融(32553)
- 经济研究(31916)
- 财经(30615)
- 业经(27765)
- 经(26364)
- 问题(24118)
- 业(22425)
- 技术经济(20868)
- 贸(20204)
- 统计(19410)
- 世界(19357)
- 科技(18946)
- 图书(18679)
- 版(18548)
- 理论(18204)
共检索到59583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王昱 郭菊娥 席酉民
近年来,在我国经济高速增长,能源供需矛盾突出的严峻形势下,中央"十一五"规划提出了能耗降低20%的任务目标。为了探明在节能政策条件下我国能源与经济增长的动态演进关系,本文采用协整模型检验了1980-2005年中国能源与经济增长之间的长期均衡关系,构建了能源生产和消费与GDP的误差修正模型,并在此基础上利用脉冲响应函数测算了能源与经济增长在外部因素冲击下的动态响应态势。研究结果表明,我国能源总量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协整关系,短期内经济的快速增长必然带动能源消费的急剧增加,而能源消费量的上升对经济的促进作用却不显著;在近期节能政策的冲击下,能源生产和消费的响应有2~3年的滞后期,并呈现出正弦波的形态...
关键词:
协整 脉冲响应函数 经济增长 节能降耗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关伟 金一
能源资源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能源、环境、经济三者之间相互作用、相辅相成。为厘清能源利用与经济增长对生态环境的复杂影响,文章构建了能源利用、经济增长和生态环境评价指标体系,在对三者的时序演进性分析的基础上,探讨了能源利用、经济增长对生态环境的冲击程度,并进行影响因素分析,主要结论如下:①2001—2016年,能源利用水平在逐步提高,但整体水平较弱。经济增长水平发展趋势良好,但仍然存在地区差距。生态环境各地区差异明显。②空间格局上,能源利用呈现出以点带面的特征,经济增长整体呈现东部大于中西部的特征,生态环境前期南方落后于北方,后期各省市得到平稳发展。③东部地区对生态环境的冲击力度整体呈现出经济增长大于能源发展,且首期至中期最为显著。中部地区对生态环境的冲击力度整体而言经济增长和能源利用大致持平,在首期和中期时冲击较为明显。西部地区对生态环境的冲击力度整体上呈现出能源发展大于经济增长,至中期时最为明显。
[期刊] 数理统计与管理
[作者]
王舒健 李钊
基于脉冲响应分析,本文对中国地区经济增长的互动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中国各地区经济增长存在长期稳定关系,东部、西部地区的经济增长不仅有利于自身,而且有利于其他地区的经济增长,继续加快东部地区经济增长,深化西部大开发战略有利于缩小中国地区经济差距。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尚涛 郭根龙 冯宗宪
本文运用基于VAR模型的脉冲响应函数法与方差分解法,考察了我国1982-2004年期间服务贸易进出口与我国经济发展的长期动态影响特征。冲击响应的分析结果表明:一方面,服务贸易进出口是影响我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原因:另一方面,经济增长对于经济发展也存在反向作用,然而后者具有一定的滞后效应。方差分解结果显示,服务贸易自由化是解释经济增长的预测方差的重要变量,但经济增长对于服务贸易自由化的预测方差贡献度相对较小,经济增长对服务贸易的促进作用机制仍需要进一步完善。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彭水军 包群
本文运用基于VAR模型的广义脉冲响应函数法与方差分解法,考察了我国1985—2003年期间6类环境污染指标与人均GDP之间的长期动态影响特征。冲击响应分析结果表明,一方面经济增长是影响我国污染排放的重要原因,另一方面环境污染对经济增长也存在着反向作用,然而后者具有一定滞后效应。方差分解结果显示人均GDP是解释各类污染排放的预测方差的重要变量,然而污染排放对经济增长的预测方差贡献度则相对较小。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程颖慧 王健
本文根据我国1979-2010年的样本,建立能源消费、技术进步与经济增长的向量自回归模型。研究结果发现,从长期来看,我国能源消费状况与经济增长呈负相关关系,而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具有显著的正向效应;从短期来看,技术进步、经济增长是能源消费的Granger原因,能源强度对经济增长的脉冲响应是先正向后负向,而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冲击表现为正向效应,技术进步对能源强度的脉冲响应是负向效应,对能源消费起到抑制作用。
关键词:
能源消费 技术进步 经济增长效应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万寿桥 李小胜
改革开放以来,没有一个市场领域像资本市场这样引起广泛的关注和争论。首先是资本和资本市场的提法和概念受到争议。其次,资本市场存在的依据、性质、规模、结构、流动性和效率等问题一再引起人们对资本市场的困惑和误解。再次,资本市场在配置资金资源、促进资本形式、完善金融体系、推动产业结构调整、促进国有企业改革、推动企业产权制度多元化、完善公司治理结构、改善投融资体制等方面的作用,并以此促进经济增长的作用受到怀疑。文章就结合国内外研究现状从实证的角度对普遍关注的资本市场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沈红丽 齐晓丽 金浩
本文构建了我国金融结构与二元经济的协整方程,并通过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脉冲响应函数及方差分解来考察它们之间的因果关系及动态变化特征。结果表明:我国金融结构与二元经济存在长期稳定的正相关关系;金融结构是二元经济的收入和消费因子的Granger原因;二元经济的收入和消费因子对金融结构的脉冲响应是正向响应,而产出因子是负向响应;金融结构受自身影响最大,二元经济在滞后3期受金融结构的影响比较显著。最后根据研究结论提出促进金融结构完善和二元经济转换的建议。
关键词:
金融结构 二元经济 区域金融 金融政策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成艾华 寇理
区域经济增长带来的环境压力与环境响应存在长期的均衡关系。文章首先采用熵权法对区域多指标环境压力及环境响应进行综合评价,并给出其综合值。其次,应用脉冲响应函数对区域环境压力及环境响应的动态关系进行研究。最后基于湖北省1987~2010年的经验数据,研究其环境压力与环境响应之间的动态关系。结果表明,湖北省经济发展中的环境压力同环境响应之间存在长期均衡的关系,且在应对其经济增长带来环境压力的环境响应中,环境保护投资的响应效应最明显,技术进步其次,结构调整的效应最弱。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李光谱
利用中国1965年~2006年的数据对中国石油消费量、石油产量、石油价格、煤消费量和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进行VAR技术和脉冲响应研究。结果表明,导致中国石油消费飞速增长的主要原因是石油消费本身的累积性冲击,石油价格的波动并没有导致石油消费显著下降,而且在长期煤的消费会对石油的消费产生一定替代效应。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王铁山
本文基于向量自回归(VAR)模型,运用脉冲响应函数、方差分解等方法,对改革开放以来(1978—2012年)中国服务业增长、劳动力和资本投入、技术效率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这四者之间存在着长期稳定的动态关系,彼此之间互相作用、互相影响。其中,服务业增长对技术效率有正向影响作用,服务业劳动力和资本投入对技术效率有负向影响作用,这种动态效应的积累是形成当前中国服务业技术效率现状及地区差异的内在原因。
关键词:
服务业 技术效率 脉冲响应函数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郭苏文 赵政安
货币供应量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是当前理论界密切关注的重大经济问题。本文根据1978-2008年31年的数据,基于VAR模型,通过协整分析、格兰杰因果性检验、脉冲响应函数分析了二者之间的动态关系,得出了货币在短期内非中性、货币政策存在时带等重要结论。
关键词:
经济增长 货币供应 VAR模型 脉冲响应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王可 李国平 李治 孔兵
煤炭价格的变化受整体供求平衡以及各种政策的影响而发生波动,但是有学者认为中国煤炭的贸易状况也会对其价格产生影响,本文收集了2000年至2009年煤炭进口和出口的数额以及2000年至2009年煤炭的价格,采用协整检验和脉冲响应方法对其进行分析,得出结论如下:第一,煤炭价格与煤炭进出口额之间存在长期均衡关系,但煤炭价格对煤炭进出口额的带动作用较强,而煤炭进出口额对煤炭价格的促进作用则较弱。第二,煤炭出口额在煤炭价格冲击下的响应效应有5年的滞后期,并且非常持久。第三,煤炭进口额和出口额之间长期并不存在关联,但是在短期内存在正相关性,据此分析结果,本文提出了对应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脉冲响应 煤炭贸易量 煤炭价格 关系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赵志耘 杨朝峰
本文运用基于VAR模型的广义脉冲响应函数法,考察了1994—2007年期间我国税收负担、税制结构(直接税与间接税之比)与我国经济增长的长期动态影响特征。冲击响应的分析结果表明:(1)在我国现行税制下,税收负担和税制结构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很微弱,但经济增长对税收负担和税制结构的影响很大——经济的快速增长一方面使得税收负担的增长更为容易,另一方面使得直接税的比重迅速提高;(2)税收负担的增长促进了直接税的比重提高,但直接税的比重提高抑止了税收负担的加重。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秦金中
基于协整和脉冲响应函数,考察了我国1990-2012年碳排放量与物流业发展水平之间的长期均衡及动态演进关系。由协整方程得出我国物流业发展水平每提升(下降)1%将引起CO2排放增加(减少)0.573%;由脉冲响应函数构建的动态关系表明,物流业的快速发展导致了能源消耗的增长,从而引起碳排放量上升,而碳排放量的增加也抑制了物流业的发展,且其影响存在一定的滞后期。
关键词:
物流业 碳排放 脉冲响应函数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从FDI看美国经济波动对我国经济增长的影响——基于广义脉冲响应函数法的实证研究
中国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基于协整分析和Granger因果检验
新常态下能源消耗、技术进步和产业结构对我国经济增长影响的动态效应——基于VAR模型下脉冲响应函数和方差分解分析
经济增长与环境污染的广义脉冲响应函数分析——以江西省为例
经济增长的投资效应与影响路径:一个脉冲响应的函数分析
双渠道技术溢出、技术进步和我国经济增长绩效——基于四因素脉冲响应函数分析
西部大开发资本引入路径与经济增长实证分析——基于脉冲响应函数及方差分解的技术分析
基于生产函数的中国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的多变量协整关系的分析
宏观经济波动与房地产市场的动态关系——基于脉冲响应分析的实证研究
中国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及能源效率关系的实证分析——基于6大产业部门的综列协整和PVECM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