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100)
2023(14539)
2022(12729)
2021(11864)
2020(9801)
2019(22939)
2018(22648)
2017(43590)
2016(23372)
2015(26271)
2014(26061)
2013(25336)
2012(22903)
2011(20398)
2010(19935)
2009(17954)
2008(17347)
2007(14583)
2006(12459)
2005(10437)
作者
(64966)
(54046)
(53619)
(51065)
(34443)
(26101)
(24538)
(21467)
(20596)
(18875)
(18512)
(18008)
(16936)
(16790)
(16759)
(16294)
(16246)
(16118)
(15387)
(15299)
(13149)
(13128)
(12972)
(12418)
(12081)
(11839)
(11833)
(11753)
(10802)
(10720)
学科
(94288)
经济(94189)
管理(67148)
(62824)
(53603)
企业(53603)
方法(47443)
数学(41261)
数学方法(40659)
(23545)
(22800)
中国(22534)
业经(21006)
(20622)
贸易(20617)
(20056)
(19930)
地方(19395)
理论(17214)
农业(15794)
(15262)
(14941)
环境(14892)
财务(14864)
财务管理(14832)
技术(14793)
(14435)
企业财务(14018)
(12955)
(12084)
机构
大学(326242)
学院(324088)
管理(133496)
(127749)
经济(125071)
理学(117550)
理学院(116303)
管理学(114131)
管理学院(113540)
研究(102157)
中国(73671)
(67918)
科学(64435)
(56248)
(49044)
业大(48972)
(48376)
中心(46736)
财经(46616)
研究所(45308)
(44102)
(42827)
(42619)
师范(42427)
北京(41897)
经济学(38632)
(38192)
农业(37989)
(36412)
财经大学(35129)
基金
项目(234613)
科学(185195)
研究(171389)
基金(170733)
(148326)
国家(147144)
科学基金(127838)
社会(107868)
社会科(102279)
社会科学(102253)
(91805)
基金项目(91002)
自然(83967)
自然科(82019)
自然科学(82001)
自然科学基金(80479)
教育(79492)
(77176)
资助(70329)
编号(69770)
成果(54717)
重点(52387)
(51727)
(49560)
(48961)
课题(47532)
创新(45617)
科研(45266)
教育部(44681)
国家社会(44238)
期刊
(128833)
经济(128833)
研究(89670)
中国(54026)
学报(50177)
管理(47090)
科学(46122)
(42191)
(42066)
大学(38769)
学学(36503)
教育(36066)
农业(30142)
技术(30032)
财经(21773)
业经(21630)
(21290)
金融(21290)
经济研究(20724)
(18567)
问题(17271)
图书(16606)
科技(15853)
技术经济(15811)
理论(15371)
(15318)
(14644)
资源(14644)
统计(14521)
实践(14205)
共检索到44613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刘超  陈祺弘  
港口群协调度评价是对港口群内港口之间合作深度、竞争强度与发展协调度的一种定量评测。笔者基于对港口群系统协调发展机理的分析,构建了由贡献指数、耦合度函数构成的港口群交互耦合协调度评价模型,并以山东半岛港口群为例,运用2003-2012年面板数据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表明,山东半岛港口群协调度呈现出阶段性特征明显、总体不断增长的趋势,经历了由勉强协调到初级协调的发展过程。本研究能够为衡量我国港口群资源整合程度、协调港口关系提供一定的理论支撑和方法借鉴。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刘玲  周桂琴  张廷龙  
为科学评价安徽港口群的协同程度,有效促进安徽港口资源的深度整合,助力长三角港口群的一体化发展,基于耦合理论,构建了港口群的耦合协调测度模型,并对安徽港口群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2011-2020年间安徽港口群虽处于高水平耦合状态,静态耦合协调度由濒临失调提升到中级协调,但整体协同度不高,正向协调发展的速度有待提升。结合安徽港口现状,提出了推动安徽港口群协同发展的相关建议。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卢春林   刘桂云   汪超凡   贺楚惠  
构建了新型关系下的港城耦合协调评价指标体系,定量分析了“一港多城”下同一港口与不同城市的港城耦合协调度,利用HCW模型拟合得出港口一体化对港城耦合协调度的影响,并以宁波舟山地区为例进行数值分析,结果表明宁波舟山港一体化提升了宁波舟山地区的港城耦合协调度,且其促进效应逐年增强。最后运用障碍度模型分析了港城耦合协调度的障碍因子变化,并提出了相关建议。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卢春林   刘桂云   汪超凡   贺楚惠  
构建了新型关系下的港城耦合协调评价指标体系,定量分析了“一港多城”下同一港口与不同城市的港城耦合协调度,利用HCW模型拟合得出港口一体化对港城耦合协调度的影响,并以宁波舟山地区为例进行数值分析,结果表明宁波舟山港一体化提升了宁波舟山地区的港城耦合协调度,且其促进效应逐年增强。最后运用障碍度模型分析了港城耦合协调度的障碍因子变化,并提出了相关建议。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徐海峰  
基于产业耦合、比较优势和赫克歇尔-俄林理论,本文研究新型城镇化与流通业、旅游业之间的耦合互动作用机制,构建新型城镇化与流通业、旅游业的评价指标体系,并建立三系统协调发展评价模型。通过对北京市2005-2016年时间序列数据的实证分析,发现流通业、旅游业与新型城镇化之间协调发展关系显著,两产业能够促进新型城镇化的发展;流通业、旅游业与新型城镇化的发展水平均较高且协调一致时,有利于系统组合实现更高水平的协调等级。因此应深化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内在动力机制研究,制定有效的产业政策促进三者协调发展。
[期刊] 工业工程与管理  [作者] 黄花叶   陈潇蒙   王长琼  
为了加强港口智能化与绿色化建设,提出一种基于风光氢的港口自动引导车(automated guided vehicle, AGV)与电氢能源耦合的港口能源供应链协同调度优化方法,充分挖掘港口能源系统与设备智能运行有效结合的经济性和低碳性。从分布式能源供应链的结构与特性出发,分析港口能源消纳与AGV设备协同管理策略,结合船舶在港状态对港内AGV能力需求的影响和能源转化出力的特点,分别建立AGV数量调度模型和能源转换模型。为解决可再生能源出力存在的波动性问题,引入鲁棒优化方法,以用能成本、储能成本及碳交易成本最小化为目标,结合可再生能源消纳率指标,建立基于不确定性的多能源产品供应链协同调度优化模型。以某港口为算例,分析结果表明该优化模型能够充分满足AGV的电氢负荷,降低能源与物流系统的运行成本和碳排放量,有效提高风光氢能的综合利用率。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刘军英  
本文在阐述治理结构与资本运营相关理论的基础上,建立二者的耦合协调度和相对发展模型,以中证100指数的上市公司为样本,对二者的耦合协调等情况进行实证研究。实证结果表明,二者耦合协调度均值处于勉强协调类型,行业间差距较大,多数公司存在不同程度的治理水平或资本运营水平滞后,其中尤以资本运营水平滞后为主。最后提出完善建议:树立耦合协调发展的新理念;加快资本市场发展步伐;促进资本运营模式的多样化;完善公司内部治理结构;改进公司外部治理结构。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田培   樊婧琨   金贵   吴光东   赵泽群  
水、能源、粮食是保障人类生产生活的基础性物质,揭示湖北省“水-能源-粮食”(WEF)系统的耦合协调程度及其演变趋势,可为其资源配置及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通过构建湖北省WEF系统耦合协调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定量评价了2002-2022年湖北省WEF 系统耦合协调发展状况,并运用ARIMA模型预测2025-2040年的WEF系统耦合协调度。结果表明:2002-2022年湖北省WEF系统综合发展评价指数总体呈上升趋势其中水资源的发展指数对其的影响最大;WEF系统处于高水平耦合阶段;WEF系统耦合协调关系表现出逐步向好的趋势;ARIMA模型预测结果表明2025-2040年湖北省WEF系统的耦合协调度均处于高度耦合阶段。资源的综合发展评价指数显示,湖北省水资源的综合发展水平仍不稳定,并影响了WEF系统向协调方向发展的速率,故加强水资源保护及优化用水结构是实现湖北省WEF系统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重点。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张亚贞  
在分析物流产业和区域经济相互影响的耦合关系基础上,以物流产业12个评价指标和区域经济13个评价指标构建耦合协调度评价指标体系,以国家统计年鉴和第三产业统计年鉴等作为主要的数据来源,建立一种物流产业与区域经济协调耦合研究模型。结果显示,物流产业和区域经济的发展呈现出两极分化状态,经济越发达的地区物流业和区域经济的协调度越好,经济欠发达地区的物流产业发展普遍滞后于经济发展。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陈梦溪  
生态文明建设是关系人民福祉和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在分析中国生态文明建设历程和经验的基础上,利用2000—2020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借助云模型和耦合协调度模型,系统考察了中国生态文明建设水平及其区域差异。结果显示:中国生态文明建设水平整体呈上升态势,仍有较大提升空间,且具有区域异质性,呈现由华东到华北、华中南、东北、西北、西南地区依次递减的空间分布格局。据此,从强化区域合作、运用科技手段、提升生态文明意识三个方面提出加快推进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政策建议。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陈梦溪  
生态文明建设是关系人民福祉和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在分析中国生态文明建设历程和经验的基础上,利用2000—2020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借助云模型和耦合协调度模型,系统考察了中国生态文明建设水平及其区域差异。结果显示:中国生态文明建设水平整体呈上升态势,仍有较大提升空间,且具有区域异质性,呈现由华东到华北、华中南、东北、西北、西南地区依次递减的空间分布格局。据此,从强化区域合作、运用科技手段、提升生态文明意识三个方面提出加快推进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政策建议。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吴强  胡智胜  张园园  
文章根据耦合协调发展机理构建了生猪生产系统耦合协调度指标体系,基于13个生猪养殖优势省份的相关数据,利用耦合协调度模型研究了生猪生产系统耦合协调度的时空特征,并用面板回归模型检验了耦合协调度的驱动因素。结果表明:(1)13个省份生猪生产系统的耦合度与耦合协调度呈现“高耦合-高协调、低耦合-低协调”的同步发展趋势。耦合度水平较高,13个省份均已进入高度耦合阶段;耦合协调度水平不够理想,仍有7个省份处于过渡发展阶段。(2)13个省份的耦合协调度等级分布呈现由“波动重组”向“稳定微调”发展的趋势,由南向北从“∧”型向“W”型分布格局演化,耦合协调度的高值区域集中在华中和华东地区,山东和河南的耦合协调度占绝对优势。(3)生猪生产系统耦合协调发展驱动因素的变化趋势为:市场带动、产业集聚和环境相容→投资拉动、技术水平、产业集聚和环境相容→市场带动、投资拉动和产业集聚,传统的自然资源优势对于生猪生产系统耦合协调发展的贡献被削弱,资本和市场的驱动力量已然崛起。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孙爱军  董增川  张小艳  
水资源是城市发展的血脉,解决用水供需矛盾的关键是提高用水技术效率,为了测度城市经济与用水技术效率之间的协调程度,采用随机前沿生产函数——面板数据模型,计算不同城市经济的用水技术效率,然后计算城市经济综合水平,最后借鉴物理学中的耦合度函数,测算不同城市经济与用水技术效率之间的耦合协调程度,分别得到1990至2003年的协调度,进行分级后并且在图上标注,显示不同区域的差异。对不同城市、不同年份的计算结果作横向和纵向的比较,动态地分析与考察,结果表明我国城市经济与用水技术效率的协调程度虽然逐步提高,但是总体上水平不高,只有发展经济与提高用水技术效率并举,才能改进协调度,从而为政府实施城市经济发展的可...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赵涛  于晨霞  潘辉  
文章从经济、能源、环境和社会四个维度提出了低碳城市系统概念模型,在此基础上,对传统的经济-能源-环境(3E)系统进行扩展,把社会系统单独作为和经济系统、能源系统、环境系统并列的系统加以研究,进而构建了低碳城市经济-能源-环境-社会(3E1S)综合系统;并以天津市为例,选取2007—2016年共10年的相关数据,对其低碳城市3E1S系统耦合度和协调度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能源系统是影响天津市3E1S系统耦合度和协调度的关键因素,在进行低碳城市发展过程中应该着重加快能源系统建设的步伐。
[期刊] 运筹与管理  [作者] 康伟  杜蕾  曹太鑫  
随着民主化进程的推进与公民环保意识的觉醒,由部分公共基础设施建设而诱发的邻避冲突事件逐年增多,并呈现出以抗议污染类项目为核心的发展趋势。污染类邻避冲突事件引致因素间耦合作用影响着事件演变方向,因而构建邻避冲突共力耦合模型,探究邻避冲突演化机理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基于耦合理论,在分析污染类邻避冲突事件发生的内在引致因素、外在引致因素、情绪引致因素、因素间共力耦合作用及事件内在演化机理的基础上,建立事件耦合度模型和耦合协调度模型,选取"余杭中泰垃圾焚烧厂事件"、"江苏启东事件"、"湖北仙桃垃圾焚烧发电厂事件"三起典型污染类邻避冲突事件探寻引致因素耦合度与邻避冲突发展演化的关系。研究发现,污染类邻避冲突事件引致因素耦合协调度与事件影响力值呈正相关关系,引致因素间耦合协调度与邻避冲突发展演化密切相关;情绪引致因素对污染类邻避冲突事件影响力起着强化推动作用,加速了事件的发展演化进程。研究结果为政府构建污染类邻避冲突事件引致因素阻断机制,多渠道化解民众群体情绪耦合力提供了新思路。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