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983)
- 2023(17423)
- 2022(14937)
- 2021(13906)
- 2020(11639)
- 2019(26707)
- 2018(26274)
- 2017(50815)
- 2016(27096)
- 2015(30540)
- 2014(30190)
- 2013(29638)
- 2012(26777)
- 2011(24014)
- 2010(24071)
- 2009(22332)
- 2008(20987)
- 2007(18113)
- 2006(15880)
- 2005(13954)
- 学科
- 济(104472)
- 经济(104320)
- 管理(84069)
- 业(78241)
- 企(67249)
- 企业(67249)
- 方法(49123)
- 数学(42734)
- 数学方法(42135)
- 中国(31899)
- 财(31614)
- 融(28697)
- 金融(28693)
- 农(27509)
- 银(27377)
- 银行(27337)
- 行(26244)
- 制(25719)
- 业经(24864)
- 地方(22324)
- 学(21150)
- 务(20866)
- 财务(20786)
- 财务管理(20743)
- 企业财务(19737)
- 理论(18740)
- 贸(18534)
- 贸易(18518)
- 农业(18389)
- 易(18028)
- 机构
- 大学(376145)
- 学院(373821)
- 管理(151117)
- 济(149583)
- 经济(146244)
- 理学(131302)
- 理学院(129944)
- 管理学(127619)
- 管理学院(126934)
- 研究(119702)
- 中国(94973)
- 京(78552)
- 财(72311)
- 科学(71956)
- 所(57737)
- 财经(57692)
- 中心(56889)
- 农(55360)
- 业大(53775)
- 江(53772)
- 经(52457)
- 研究所(52293)
- 北京(49018)
- 范(47981)
- 师范(47541)
- 经济学(45726)
- 州(44022)
- 院(43960)
- 财经大学(43298)
- 农业(43043)
- 基金
- 项目(260161)
- 科学(205986)
- 研究(192219)
- 基金(190213)
- 家(164193)
- 国家(162842)
- 科学基金(141817)
- 社会(122208)
- 社会科(115979)
- 社会科学(115951)
- 省(101390)
- 基金项目(101166)
- 自然(91662)
- 自然科(89560)
- 自然科学(89539)
- 教育(88708)
- 自然科学基金(87898)
- 划(84799)
- 编号(78466)
- 资助(77690)
- 成果(63226)
- 重点(57701)
- 部(57659)
- 创(54792)
- 发(54722)
- 课题(53411)
- 创新(51174)
- 制(50683)
- 国家社会(50468)
- 教育部(50206)
- 期刊
- 济(157948)
- 经济(157948)
- 研究(109704)
- 中国(72699)
- 财(56626)
- 学报(55793)
- 管理(55421)
- 科学(51689)
- 农(49725)
- 大学(43810)
- 融(43678)
- 金融(43678)
- 学学(41223)
- 教育(40856)
- 农业(33632)
- 技术(33337)
- 财经(28260)
- 业经(25690)
- 经济研究(24873)
- 经(24085)
- 问题(20417)
- 理论(18988)
- 图书(18879)
- 科技(17905)
- 技术经济(17473)
- 实践(17415)
- 践(17415)
- 版(16885)
- 业(16569)
- 现代(16378)
共检索到54596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成全
网络科研社区是现代科学研究依托的新环境和新平台,是满足虚拟协同科研范式的必要条件。科研社区的本质是要为分布于网络各个终端节点的专家提供一个协同工作的环境,实现知识的共享与交流,最终激发学术灵感,促进知识的不断创新。文章试图通过引入知识因子的概念,在知识的提交、知识因子的抽取、关联和汇聚这4个阶段从微观层面分析知识融合的生物特性,进而根据网络社区成员协作的不同实现形式提出以促进专家知识创新为目标的基于协同标注的知识融合实现机制。
关键词:
协同标注 科研社区 知识融合 知识创新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成全 焦玉英
知识是人类智力劳动的产物,知识的生产与创造往往伴随着科研工作者系统的科学研究工作。现代科学的精细化发展、科研领域的复杂性与交叉趋势给科学知识的生产与创造活动提出了新的挑战。面向科研的网络社区为学科专家的协同科研与知识生产活动提供了新的环境,而专家知识的生产行为也体现出鲜明的个体、团队、群体的层次性特征。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肖洪 赵洪 毋晓霞
[目的/意义]在当前大数据环境和新型智库建设背景下,传统的情报研究模式难以满足多源知识的挖掘与有效融合,开启以协同为机制激活专家群体智慧的情报研究模式日益迫切。[方法/过程]文章基于"事实数据(显性知识)+专家智慧(隐性知识)"的协同研究机制,以提升情报研究的效率和质量为目标,提出了一种新的情报研究方法。[结果/结论]该方法有效综合大数据挖掘和专家群体智慧优势,有利于提升情报研究水平。[局限]用机器自动总结和提炼专家群体智慧显性化后的知识(自然语言形式),还需要进一步研究。
关键词:
知识挖掘 情报研究 知识协同 隐性知识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陈维霞
通过产教融合来培养应用型人才已成为应用型大学发展的必由之路。产教融合涉及学校、政府、行业企业等诸多主体,通过建立"政府主导、行业指导、企业参与、学校推进"的四环联动协同育人管理机制,协同共建实践教学平台,协同共建课程体系,协同共建师资队伍,改革教学方法和评价机制,可有效推动应用型大学的产教融合,并培养应用型人才。
关键词:
产教融合 协同育人 管理机制 应用型大学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余臻 李保珍
社会化学习是一个重要的社会现象,着眼于观察学习和自我调节在引发人的行为中的作用,重视人的经济行为和环境的相互作用,引起经济学家的重大兴趣。在新的网络环境下,多用户参与的协同标注能够较充分体现主动性和社会性等特征,并由此在多用户之间形成协商和协作,以及具有博弈性和动态性的协同效应。
关键词:
多用户 协同标注 社会化学习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庄子匀 陈敬良 罗尧成
从自我概念出发,基于自我差异理论,探讨在线科研社区成员的虚拟与现实自我之间的差异程度对其心理状态和知识共享行为的影响,构建"自我差异感知隐私权知识共享"概念模型。以275名在线科研社区成员为样本,通过结构方程模型,对概念模型中3个维度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检验。修正后的模型显示,科研人员的个人和社会自我差异、自主性、情绪恢复和情感宣泄感知对其在社区中的知识共享质量和数量起到关键性作用,在此基础上提出几点促进在线科研社区知识共享建议。
[期刊] 情报学报
[作者]
邰杨芳 陈新国
基于网络知识资源协同化管理的视角,本文首先分析社会化标注系统中的知识协同机制及基本要素,指出社会化标注系统的运行过程本质上就是系统中用户间的知识协同过程,该知识协同活动的基本要素包括系统中的用户、知识资源和标签、知识关联和系统环境。其次,围绕知识协同活动的过程和基本要素分析社会化标注系统中知识协同效率的影响因素,并构建系统中知识协同效率及其影响因素的测量指标体系。在此基础上,通过实证分析提取其中影响知识协同效率的主要因素并量化其对知识协同效率的影响程度,从而确立社会化标注系统中的知识协同效率影响因素模型。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徐小龙 朱捍华 邹仲海
在高校与银行的产教融合上,一直存在"高校热、银行冷"的现象。解决当前高校与银行产教融合深度不够和协同育人不足的问题,关键要充分考虑银行的利己动机和利益需要,对产教融合过程的协同育人机制进行创新,破解协同育人的机制性障碍。在市场经济体制下,高校与银行的产教融合要遵循市场经济规律。根据银行的利益需求,建立银行与高校协同育人的动力机制、激励机制和利益分享机制。银行参与产教合作的内在动力主要来自银行的人才定制化培养需要、降低员工培养成本和降低用工成本的需要。提高银行协同育人的意愿,需要政府、行业协会以及高校分别采取不同的手段给予激励。高校要运用市场手段,让银行在协同育人中获得一定的经济利益。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唐未兵 温辉 彭建平
通过构建"三螺旋"合作模式,推动校外实践教学基地联盟型发展和协同型管理。实践教学过程是校与企、教与学、知与行密切互动的过程。充分发挥校企双方在人才培养中的"双主体"作用,切实推动校企合作人才培养。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许光文 李漫红 于三三 金志浩 罗杰 孙吴昉 肖于波 黄孝文 张锁江
校所共建科教融合学院是科教协同育人的新模式。本文基于战略管理理论的组织协同、教学协同、资源协同和整体协同视角,提出深化创新科教合作机制:建立科教融合学院,激发校所共治动力,优化教育教学方式促进深度学习,提升师资创新能力,形成地方高校特色的科教融合协同育人道路。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刘桓 陈福明 程艳红
产教深度融合是现阶段高等职业教育进一步发展的必由之路,不仅可以推动高职院校向特色鲜明、水平一流发展,而且能助力区域经济转型升级、产业企业生产力提升、竞争力增强,实现社会协同发展。基于协同育人总目标和要求,分析产教融合实践中存在的问题,探究其深层次的原因,再根据产教园为载体的产教融合的作用与机制,提出从产教园载体建设、利益共同体机制构建、现代学徒制模式实施三方面进行深化产教融合实施途径。
关键词:
产教融合 校企合作 产教园 协同育人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王丹中 赵佩华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2月26日主持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中指出,要加快发展与技术进步和生产方式变革以及社会公共服务相适应、产教深度融合的现代职业教育。《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中要求: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培养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当前,国家从政策制度层面、理论层面、实践层面都为高职院校提供了很好的发展平台,将高等职业教育与产业发展同步规划,把产业与职业教育的合作作为提高劳动者素质、推动产业优化升级、提升企业核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李杰
协同育人是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当前,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协同育人中仍存在政府统筹功能没有得到切实体现、高校核心地位没有得到巩固强化、企业内在动力没有得到充分调动以及学生的双创热情没有得到有效激发等问题。对此,文章从政府主导、高校主责、企业主体、学生主角四个方面分析了相应策略,为产教融合背景下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协同育人机制构建提供参考。
关键词:
产教融合 创新创业 协同育人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彭思喜 李桦 张日新
农业企业产学研深度融合是国家实施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促进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破解农业科研与农业生产“两张皮”的重大举措。然而受产学研内生不稳定性、农业科技创新公益特性与双重风险、农业企业弱创新能力、农业创新要素城乡二元阻隔等因素制约,我国农业企业产学研深度融合发展面临创新要素持续性短、动力性小、吸聚性弱、流动性差症结。现有研究更多从“主体协同”层面探讨高科技制造行业和服务行业的产学研深度融合,忽视了产学研合作“要素协同”,未能有效化解农业企业产学研深度融合“要素症结”难题。针对此,本文以温氏主导的产学研为例,从“要素协同”层面剖析农业企业产学研深度融合的理论逻辑、演化路径和模式机制,试图为化解上述“要素症结”,促进我国农业企业产学研深度融合发展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启示。研究表明:以市场为主导发挥产学研“主体协同”和“要素协同”联动作用,促进产学研创新要素全面协同,是化解农业企业产学研深度融合“要素症结”的重要机制;从主体交易协同到要素全面协同是农业企业产学研深度融合的有效演化路径;以“战略—知识—组织”为主导的全要素协同是农业企业产学研深度融合的内在机制。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田庆锋 张添 张硕 苗朵朵
构建一体化国家战略体系和能力是新时代实施军民融合战略的重要目标,军民科技协同创新则是实现该目标的必然选择。基于扎根理论建立军民科技协同创新影响因素体系,通过分析影响因素间的交互关系构建系统动力学模型。根据模型对案例进行仿真分析,考察单因素作用、多因素协同作用、多因素非协同作用条件下协同创新水平变化情况。从军民科技协同创新内涵、结构、功能实现3个层面揭示要素融合机制。据此,为国家军民深度融合提供相应政策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