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823)
2023(10855)
2022(8900)
2021(8045)
2020(6849)
2019(15594)
2018(15115)
2017(29372)
2016(15319)
2015(16754)
2014(16343)
2013(15953)
2012(13985)
2011(12114)
2010(11521)
2009(10498)
2008(10243)
2007(8540)
2006(6981)
2005(5945)
作者
(39394)
(32942)
(32878)
(30999)
(20919)
(15636)
(14810)
(12871)
(12532)
(11408)
(11179)
(10951)
(10231)
(10182)
(10088)
(9979)
(9819)
(9603)
(9434)
(9372)
(7819)
(7808)
(7653)
(7546)
(7380)
(7295)
(7197)
(6968)
(6404)
(6344)
学科
(76717)
企业(76717)
(74437)
(69779)
经济(69700)
管理(65884)
方法(37896)
数学(30231)
数学方法(29900)
(26033)
业经(22715)
(20784)
财务(20751)
财务管理(20731)
企业财务(19743)
技术(16054)
(13670)
(13321)
中国(13284)
(12807)
理论(12624)
企业经济(12235)
(12095)
贸易(12091)
(11898)
(11835)
(11722)
技术管理(11605)
经营(11280)
环境(9969)
机构
学院(212780)
大学(208962)
管理(97158)
(94741)
经济(93366)
理学(85578)
理学院(84922)
管理学(83876)
管理学院(83461)
研究(55500)
中国(44229)
(43947)
(39714)
财经(36566)
(33424)
科学(30187)
经济学(29857)
(29617)
商学(28092)
商学院(27842)
中心(27731)
财经大学(27630)
经济学院(27346)
业大(27150)
经济管理(25816)
(23628)
北京(23194)
(23012)
(22828)
(21884)
基金
项目(152055)
科学(125037)
基金(116838)
研究(111519)
(99467)
国家(98614)
科学基金(90023)
社会(76597)
社会科(73112)
社会科学(73094)
基金项目(62642)
(58939)
自然(58403)
自然科(57275)
自然科学(57263)
自然科学基金(56312)
教育(51486)
(48347)
资助(46252)
编号(42954)
(34671)
(34610)
重点(33073)
国家社会(32912)
创新(32219)
(31401)
人文(31349)
教育部(31331)
成果(31091)
(30758)
期刊
(93458)
经济(93458)
研究(53902)
管理(40948)
(38777)
中国(30603)
科学(26327)
学报(24212)
技术(22076)
大学(20417)
学学(19810)
财经(18569)
(17830)
(16034)
业经(15908)
(15420)
金融(15420)
经济研究(15224)
财会(13183)
技术经济(13181)
教育(12594)
问题(12245)
农业(12231)
会计(10953)
商业(10691)
统计(10657)
(10654)
现代(10398)
(9913)
理论(9492)
共检索到28711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管理科学  [作者] 唐清泉  巫岑  
内部R&D投资和外部技术并购作为提升创新能力的重要源泉均受到学术界和实务界的关注。从内在机理和外部表现分析内外部R&D间存在的协同效应,并从正、反两个角度论述关联并购对协同效应的影响。基于医药企业技术含量高、R&D投入强度大、属于重点推进并购重组行业的特征,以2002年至2010年在沪、深证券交易所上市的A股医药行业公司为研究样本,构建OLS回归模型,通过LR检验进行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内外部R&D的协同效应存在于医药行业企业,能够提升企业绩效,单纯的进行内部R&D投资或者只进行外部技术并购,都不是提升企业价值的最优技术创新模式;与大型企业和国有企业相比,该协同效应主要存在于小型企业和非国...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张骁  李群  周霞  
内外部社会资本协同效应对企业持续发展日趋重要,梳理其对企业能力的影响机理,提出了3个假设。基于238家企业样本的实证研究发现:内外部社会资本协同效应对企业能力(市场能力、技术能力)有正向作用;当某种社会资本弱于另一种社会资本时,在两者没有达到平衡前,加强较弱的那种社会资本建设是协同效应发挥和企业能力提升的有效路径;内外部社会资本平衡度与企业能力呈现倒U型关系,平衡度达到中等偏上时企业能力最高。最后,进一步讨论了相对平衡范围。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林仁灶  
企业内部审计要发挥其作用,实现企业价值增值目标,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其中企业内部相关部门之间的协同和配合是一个关键因素,内部审计只有和其他部门协同才会发挥最大的作用。从企业内部审计内部协同暴露出的问题出发,提出了相应的针对策略,希望对改善企业内部审计工作、加强企业内部协同有所帮助。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汪海凤   韩刚  
采用2011—2021年中国制造企业A股上市公司数据,基于内外部资源协同视角探讨了数字化转型对制造企业绿色投资的影响及作用路径。研究发现,数字化转型有效促进了制造企业的绿色投资,且可以通过促进内外部资源协同进而推动绿色投资。进一步分析发现,数字化转型主要促进了拥有高风险偏好管理者的企业及非重污染制造企业的绿色投资,对高数字基础设施水平地区的制造企业绿色投资产生的促进效应更大。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陈莉平  
本文通过构建了提升企业竞争力的互动协同模型 ,阐述了通过整合企业内外部经营资源要素、建立管理创新组合系统、实现制度变革和管理创新的和谐管理等 ,以获得提升企业竞争力的协同效应。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曾丽萍  
财务协同效应是指并购给企业财务方面带来的效益,这种效应的取得是企业并购的主要动因之一。本文在提出财务协同概念的基础上,分析了财务协同在企业并购中的几种表现,并对财务协同在企业并购中的应用作了一定探讨。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邓田生  皮爱平  
本文针对传统的并购中企业价值评估方法的缺陷,提出了基于协同效应的目标企业价值的评价方法,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企业并购应满足的经济条件,从而提高了企业决策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朱华桂  庄晨  
对A股上市公司2011~2013年间517起并购事件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发现,技术并购在发生当年对公司产出绩效有负向影响,通过与后续研发投入的协同效应可以促进生产力的提高,这在国有企业中尤为显著;而非国有企业却未从并购中取得显著收益,但其国外技术引进的效率较高;并购公司的成立年限和股权集中度对最终绩效有显著正向影响,但与技术基础无明显关联。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孙喜民  刘客  刘晓君  
现今煤炭市场供大于求,行业经济效益持续下滑,煤炭企业为了度过难关,正在大力开展产业协同的实践,急需在理论上回答企业多元化的产业协同效应问题。本文基于系统建模的思想,构建了煤炭集团的多元化产业协同效应的系统动力学模型,通过分析各产业板块内部及产业板块之间的因果反馈关系,构建各产业板块利润子系统以及集团总体利润系统的系统动力学模型,并以神华集团为例,通过调节各产业之间的内部交易量对所建立的系统动力学模型进行了仿真模拟分析。结果显示,加大集团内部各产业间的协同程度,集团的整体绩效都会显著地增加,其中,煤炭与铁路的协同效应最为明显、煤炭与电力间次之,后续依次为煤炭与港口、煤炭与航运、电力与煤炭。据此建...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崔凡秀  
一、引言企业并购作为市场经济高度发展的产物,已成为现代经济生活中的一种重要现象。它是企业资源优化配置、快速扩张与发展的有效途径,也是市场经济优胜劣汰的体现,没有一种方法能像并购迅速而神奇地改变企业的价值。著名经济学家、诺贝尔经济学家获得者斯蒂格勒(Stigler)曾经说过:"没有一个美国大公司不是通过某种程度、某种方式的兼并成长起来的,几乎没有一家大公司是主要靠内部扩张起来的,兼并作为资本集中,是获得超额利润的重要手段"。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也使得中国逐渐演变成世界企业并购的一个主战场,同时也带来了许多需要深入研究的问题。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仲崇岚  荆龙姣  
随着跨企业协同的发展,不同学派开始关注跨企业合作的竞争优势问题。本文在梳理主流学派的文献基础上,探讨了跨企业协同的动因和跨企业协同效应问题,认为跨企业协同的过程仍需进一步研究。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李晓彬  葛红岩  
文章运用层次分析法对企业的内部与外部环境的构成要素及相关性做了分析,提出了企业内部环境与外部环境的适应性模型。通过数据测算发现,在企业发展的不同阶段,影响其发展的各环境因素的权重不同。因此,企业在进行决策时要动态地分析不同时期的内外部环境对企业的影响程度,根据评价因素所发生的变化,动态地确定资源的分配比例,使企业的资源分配达到最优。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郑伟伟   连燕玲   王耶恩  
企业履行内部和外部社会责任不一致会加剧不同群体之间的财富差距,不利于实现共同富裕的发展目标。本文基于中国地区间的制度差异,结合管理者决策中的期望效应,研究企业内外部社会责任背离的驱动因素。实证研究发现:地区间制度期望落差加剧了企业内外部社会责任的背离。这一背离现象在企业社会关注水平增强、高管团队社会资本更高时会被削弱。地区间制度期望落差对国有企业内外部社会责任背离的影响弱于民营企业。而且,企业内外部社会责任背离不利于企业的长期经营成长,这种负面作用在民营企业中更明显。本文将地区间制度期望落差与企业内外部社会责任背离有机地结合起来,拓展和深化了组织期望与企业社会责任研究,为共同富裕背景下相关部门规范企业行为提供了政策启示。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程辰子  
近年来,第三方物流从最初仅提供物流服务的"传统角色",过渡到既提供物流服务又提供金融服务的"代理角色"和"控制角色"。代理角色和控制角色的出现推动了人们对外部与内部两种融资方式的认知。本文在国内外相关领域的研究基础上,通过介绍第三方物流在供应链企业融资中扮演的角色和供应链融资风险等理论,从融资企业的收益和最优订货量的角度,运用无风险和存在风险的资金约束报童模型分析供应链企业的内外部融资。本文的研究结论对于那些资本规模小、偿债能力差、信用评级低的供应链内中小型企业有着一定的借鉴和参考价值。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张国富   李鼎  
ESG评价是审计定价的重要参考依据,但目前国内外各ESG评价机构的评价结果各异,存在较大分歧。基于此,以2015~2022年我国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实证考察ESG评价分歧对审计定价的影响及作用机理。研究发现,ESG评价分歧通过增加审计师面临的审计风险和业务风险,显著提高被评价企业的审计定价。作用机理检验表明,内部控制质量和分析师关注度的提高会弱化ESG评价分歧与审计定价的正相关关系。异质性分析显示,在非国有企业中ESG评价分歧对审计定价的正向影响更显著,市场化程度、行业竞争水平正向调节二者的关系。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