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3198)
- 2023(18643)
- 2022(15388)
- 2021(14368)
- 2020(11651)
- 2019(26606)
- 2018(26104)
- 2017(48843)
- 2016(26768)
- 2015(29889)
- 2014(29786)
- 2013(28642)
- 2012(26214)
- 2011(23350)
- 2010(23604)
- 2009(21268)
- 2008(20821)
- 2007(18774)
- 2006(16549)
- 2005(15077)
- 学科
- 济(109754)
- 经济(109637)
- 业(95217)
- 管理(86888)
- 企(83600)
- 企业(83600)
- 方法(43279)
- 中国(35482)
- 农(34976)
- 数学(34189)
- 业经(33893)
- 数学方法(33668)
- 财(31939)
- 地方(26011)
- 技术(25077)
- 农业(24595)
- 理论(23200)
- 教育(22805)
- 务(22087)
- 财务(22028)
- 财务管理(21991)
- 制(21967)
- 企业财务(20807)
- 贸(19090)
- 贸易(19072)
- 和(18884)
- 易(18488)
- 银(17758)
- 银行(17747)
- 策(17732)
- 机构
- 学院(367514)
- 大学(358995)
- 济(149015)
- 经济(145965)
- 管理(143645)
- 理学(122521)
- 理学院(121254)
- 管理学(119410)
- 管理学院(118686)
- 研究(118267)
- 中国(89959)
- 京(76328)
- 财(70440)
- 科学(67242)
- 江(58012)
- 所(56635)
- 中心(55174)
- 财经(55010)
- 范(54191)
- 师范(53812)
- 农(52027)
- 研究所(50408)
- 经(49955)
- 北京(48592)
- 业大(46794)
- 州(46561)
- 经济学(44393)
- 技术(43870)
- 师范大学(43168)
- 院(43167)
- 基金
- 项目(236762)
- 科学(191368)
- 研究(186797)
- 基金(168995)
- 家(143236)
- 国家(141763)
- 科学基金(125047)
- 社会(118874)
- 社会科(112596)
- 社会科学(112573)
- 省(96806)
- 教育(91781)
- 基金项目(88722)
- 划(80351)
- 编号(78933)
- 自然(76612)
- 自然科(74935)
- 自然科学(74921)
- 自然科学基金(73601)
- 资助(66796)
- 成果(64159)
- 课题(56852)
- 发(56055)
- 创(54272)
- 重点(53877)
- 部(53252)
- 创新(49787)
- 项目编号(48099)
- 国家社会(48004)
- 教育部(47272)
- 期刊
- 济(173006)
- 经济(173006)
- 研究(116923)
- 中国(83423)
- 教育(69282)
- 管理(59378)
- 财(57246)
- 农(49583)
- 科学(44896)
- 学报(42959)
- 技术(40891)
- 大学(36110)
- 融(35567)
- 金融(35567)
- 农业(34140)
- 学学(32587)
- 业经(31655)
- 财经(27335)
- 经济研究(26047)
- 经(23755)
- 问题(22536)
- 职业(20952)
- 业(19703)
- 技术经济(19554)
- 坛(17971)
- 论坛(17971)
- 贸(17283)
- 现代(17150)
- 科技(16957)
- 商业(16951)
共检索到56903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董杰
近些年我国高职院校在创业教育方面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仍存在一系列问题,内外部协同性不足以及评估与信息反馈机制有待完善等因素严重制约了高职院校创业教育的发展。文章基于对协同学理论的研究,提出我国高职院校需构建创业教育内外部协同平台以及评估与信息反馈机制,由此提升高职学生的创业能力及就业质量,推动社会经济发展。
关键词:
协同学 高职学生 创业教育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陈春晓
高校创业孵化平台建设是一项涉及校内校外各种资源的系统工程,本文试图从协同学理论的视角,分析高校创业孵化平台建设存在的突出问题,构建起高校创业孵化平台建设的校内协同机制、校外协同机制。
关键词:
高校协同学 创业孵化平台 协同机制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初春
作为金融体系三大支柱产业之一,保险业对经济结构长期演化一直产生着重要影响。文章在协同学的理论视角下,阐述了保险—经济系统演化协调的内在过程和规律,并指出该系统的长期演化趋势是我国经济长期稳定可持续发展的内在动力。通过哈肯模型原理构建了保险—经济系统演化模型,并给出该模型的推算步骤,最后利用该模型对江苏省保险—经济系统进行实证分析得出了演化结论。
关键词:
协同学 演化 保险 有序度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张颖 于凤
协同学与林业持续发展张颖,于凤协同学,是由原联邦德国斯图加特大学理论物理学教授H·哈肯创立的。1976年,他出版了《协同学导论》一书,此后,协同学得到了各方面的重视,并不断发展。协同学与耗散结构理论一样,都是研究系统怎样实现自组织的,因而是被看作系统...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徐秀维 蒋春霞 顾艳阳
文章以高职建筑工程专业岗位群为对象,以协同学为理论依据,以岗位群工作过程体系为参照,架构"底层共享+中层分立+高层互选"三个层次的教学组织系统,并根据相关实践进行了实证研究,探索了构建专业群课程体系的五个步骤:工作胜任度与人才培养目标的协同、课程与工作过程的匹配、理论与实践教学相结合、教学团队建设与实训资源开发。
关键词:
协同学 专业群建设 实证研究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章根红
协同学习是一种新型的学习方法,可以加强各学习者之间深度互动。教师群体专业发展正是追求互动、沟通、合作的过程,注重在群体教育教学中,加强个人的学习能力。构建起学习共同体专业发展机制,可以加强教师个体与群体之间互动和交流,增强教师教育教学的自信,促进教师个体取得更好的发展,同时为促进跨地域和跨文化的教师群体专业发展构建出科学有效的支持平台。
关键词:
协同学习 教师群体 专业发展机制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贾钢涛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包括政府、农民和社会各界的广泛参与,更需要科技的强力推动。基于协同学的农业科技支撑机制建设,是陕西发展现代农业、突破资源禀赋、提升自身实力以及实现农村稳定和农民增收的重要举措。构建陕西农业科技支撑机制,必须在建立现代农业研究开发体系、加强现代农业科技推广和服务体系建设、完善教育培训体系和建立多元化农业科技投入体系方面取得突破。
[期刊] 开放教育研究
[作者]
郝祥军 顾小清 张天琦 王欣璐
人工智能等技术与社会各领域的加速融合,使得人机协同成为智能时代的重要特征和发展趋势。人机协同的教与学已初具实践形态,为理解和建构未来教育世界提供了新的方式。本研究聚焦智能时代的人机协同学习,首先明确了其重要内涵,并综合现有文献系统剖析了人机协同学习的现状。其次,本研究基于人机交互的自主度变化将人机协同学习的实践模式解构为三类,即人工智能引导的训练学习模式、人工智能支持的协作学习模式和人工智能赋能的探究学习模式,并以此分析了学习者的角色。最后,为推动人机协同学习的实践发展,本研究围绕人机关系建立、价值取向和伦理安全提出了具体建议,以此明确智能时代的人机协同学习发展路向。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杨永明 何晓颖 高欢
协同学视域下技工教育产教融合具备开放性、线性和平衡性三大特点。针对政府、企业和学校三维主体相互闭合、发展非线性和衔接失衡的问题,现代技工教育创新路径在于:以协同理论促进产教融合的开放性;以伺服原理促进产教融合的线性;以自组织原理促进产教融合的平衡性。
关键词:
协同学 技工教育 产教融合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周晶晶 刘斌 邹吉权
职业教育协同发展是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三地职业教育虽不断探索协同的有效路径,但仍存在较大差距。哪些关键因素制约了职业教育的协同发展?如何降低职业教育协同的复杂性?基于协同学序参量的概念,明晰京津冀职业教育协同发展序参量的内涵,构建影响京津冀高等职业教育协同的状态参量体系,利用必要条件分析法(NCA),从实证视角甄别京津冀三地职业教育协同发展序参量,通过控制序参量以达到简化职业教育协同发展复杂性的目的。研究发现:人力投入水平是京津冀三地职业教育共同的序参量,且处于极高影响水平。北京市与天津市更需要注重政策制定和职业教育协同网络的构建。不同省市、不同水平高职院校的主导序参量不同,北京市需加强中部职业院校发展能力提升,强化师资建设;天津市需加强顶部职业院校发展能力提升,强化职业教育协同网络构建;河北省需加强底部职业院校发展能力提升,着重提高财政投入。研究结论不仅有助于理解如何通过控制序参量有效提升职业教育协同效率,而且可为京津冀三地政府及职业院校提供决策依据。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张亚明 刘海鸥 朱秀秀
在透析我国电子信息制造业产业链演化规律的基础上,以耗散结构和协同学为理论依据分析电子信息制造业产业链演进的动力机制,构建了基于耗散理论和协同学的产业链演化模型来判断其演化规律,最后从四个维度出发构制了全球产业链背景下我国电子信息制造业产业链的创新机制。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王磊
高职院校"三创"教育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了人才保证,是实施"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战略的有效途径。然而,高职院校"三创"教育在发展过程中还存在诸多问题,如观念偏差、专业性不足、师资力量薄弱等。为保障高职院校"三创"教育的实施,文章根据"三创"教育主体及要素流动分析,提出了动力、分工、风险管控、服务保障等协同机制,并在协同理论指导下,提出高职院校"三创"教育的实现路径:政府、产业、大学树立共同的教育目标,构建"三创"教育的顶层设计方案,建立主体多维评价。
关键词:
三螺旋理论 高职院校 “三创”教育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徐大伟 段姗姗 刘春燕
本文从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之间的相互关系进行文献梳理和理论论证认为,工业化是农业经济发展的手段,城镇化是农业经济发展的外在体现,农业现代化是农业经济发展的目标;根据机制设计理论分析"三化同步"的内在机理认为,利益趋于一致是"三化同步"的内在基础,信息充分和对称是"三化同步"有效实现的必要条件。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郭文凯
教师协同学习共同体是指以协同原则为指导,以提升教师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为目标,围绕教师日常教学活动中的具体问题,对学习中的各种因素进行有效整合的教师学习组织体系或系统,是目前发达国家教师发展的主要范式。教师协同学习共同体在理论层面具有主观知识论特征、自组织特征、情境性特征以及教育性人格的价值取向特征;在实践模式层面具有共享领导的特征、真实问题导向的特征以及混合学习的特征。鉴于我国教师专业发展模式的现状,我们应以发达国家的教师协同学习共同体特征为借鉴,构建具有针对性的教师协同学习共同体。
关键词:
教师专业发展 协同学习 共同体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高镭
一、引言“协同学”(Synergetics)一词来自希腊文,是关于系统中各子系统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合作的科学。它研究的是自然和社会系统。并认为所有系统都可以分为若干个子系统,这些系统或子系统呈现出多种多样的类型;所有系统在结构、特性和行为上与其子系统简单或机械的总和不同。在一定条件下子系统之间往往协同作用,具有自组织行为,并对系统整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