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884)
2023(4080)
2022(3553)
2021(3285)
2020(2852)
2019(6649)
2018(6495)
2017(13297)
2016(7266)
2015(8194)
2014(8068)
2013(7745)
2012(7194)
2011(6396)
2010(6225)
2009(5623)
2008(5163)
2007(4393)
2006(3570)
2005(2920)
作者
(17523)
(14984)
(14829)
(14130)
(9343)
(6932)
(6798)
(5721)
(5607)
(5015)
(4974)
(4869)
(4670)
(4519)
(4434)
(4427)
(4421)
(4388)
(4311)
(4219)
(3589)
(3517)
(3452)
(3447)
(3366)
(3318)
(3127)
(3059)
(2791)
(2789)
学科
(31667)
经济(31639)
管理(20358)
(19259)
方法(18776)
数学(17641)
数学方法(17531)
(15284)
企业(15284)
中国(8570)
(8566)
(7572)
(5949)
贸易(5949)
(5830)
(5788)
业经(5403)
(5130)
财务(5122)
财务管理(5108)
企业财务(4870)
农业(4809)
地方(4651)
技术(4557)
(4516)
银行(4513)
环境(4346)
(4297)
(4285)
金融(4285)
机构
大学(100001)
学院(98161)
(45469)
经济(44748)
管理(40585)
理学(36110)
理学院(35783)
管理学(35437)
管理学院(35212)
研究(28704)
(21299)
中国(20456)
(19093)
财经(17778)
(16321)
经济学(15645)
科学(14557)
经济学院(14456)
中心(13632)
财经大学(13583)
(12912)
(12825)
师范(12743)
业大(12602)
(12357)
(12033)
北京(11524)
商学(11415)
经济管理(11376)
商学院(11336)
基金
项目(69232)
科学(56561)
研究(53974)
基金(52341)
(44056)
国家(43696)
科学基金(38500)
社会(36297)
社会科(34549)
社会科学(34539)
基金项目(28225)
教育(27048)
(26291)
自然(23296)
自然科(22781)
自然科学(22774)
(22575)
自然科学基金(22383)
编号(21699)
资助(20723)
(17613)
成果(17077)
(16137)
教育部(16032)
重点(15842)
国家社会(15457)
人文(15396)
(15168)
(15129)
课题(14860)
期刊
(42063)
经济(42063)
研究(29124)
(16032)
中国(14539)
管理(13342)
教育(12558)
学报(11525)
科学(11155)
(9990)
大学(9956)
技术(9299)
财经(9275)
学学(9258)
(8307)
金融(8307)
(7908)
经济研究(7294)
农业(6660)
业经(6656)
问题(6635)
理论(5667)
实践(5143)
(5143)
技术经济(5125)
(5101)
商业(4684)
经济问题(4113)
职业(3854)
国际(3837)
共检索到13039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高婷婷  沈勤  
在我国职业教育全面改革中,1+X证书制度作为一项重要举措占据重要位置。政府教育行政部门、培训评价组织和职业院校三大制度主体之间可以应用协同学的方法,遵循职业教育1+X证书制度的"内涵—要素—机制"的理论框架,形成职业教育1+X证书制度运行的协同机制。政府教育行政部门做好监督、评估工作,培训评价组织全面负责"X"证书制度的建设,职业院校做好校内"1"和"X"的有机衔接,以此共同推进我国1+X证书制度试点工作高质量开展。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赵月月  罗尧成  肖纲领  
治理组织建设及其协同运行是实现高校治理结构优化和治理能力提升,促进高等教育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基础。当前,高职院校治理组织协同运行存在校系两级党政组织权力边界模糊、学术权力发挥受行政力量限制、学术治理组织间横纵向关系不清、师生的民主监督权力未能有效行使等问题。在协同学理论相关原理的启迪下,文章提出了构建高职院校治理组织建设的理论框架,具体包括落实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和党政联席会议制度,建立"学术为本、权力共治"的学术委员会,形成学术组织体系的纵向衔接和横向互补机制,构建民主监督组织与"党政学"组织"以权利制约权力"机制,建立校企合作组织与其他校内治理组织人员交叉任职制度。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王江清  杨承阁  
1+X证书制度试点是国家职业教育发展改革的重要创新举措。基于1+X证书制度在省域试点的视角,研究1+X证书制度试点工作基本特征,探索建立全过程质量控制的1+X证书制度试点工作管理体制与全方位协同推进的运行机制,破解试点过程中各方责权利边界模糊、试点过程监管有缺位等问题,为规范试点运行,科学有效推进试点工作提供优选路径。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王利  
做好高职学生教育管理工作,既可以增强学生的纪律性和自我约束力,同时也有助于提升高职院校的育人水平,对于学生、院校都具有广泛而深刻的重要影响。文章梳理了协同学理论的内涵与观点,结合当前一个时期高职院校在学生教育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从多个方面因地制宜地提出了针对性措施,旨在提升高职学生教育管理水平,为院校管理者和相关领域研究者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朱德全  沈家乐  
职业教育类型化发展呼唤着职业教育“自我”的制度安排与执行逻辑。“1+X”证书制度作为一种“非异域”的职业教育制度,是职业教育类型化发展的重要转轴。归属于“整合—系络”政策执行研究范式的“模糊—冲突”理论为“1+X”证书制度的执行研究提供了理论视窗。该理论提出有效政策执行模式的构建取决于政策特性,即模糊性与冲突性,不同水平的交叉组合对应不同的政策执行模式。因而,通过构建“1+X”证书制度“模糊—冲突”识别的六维分析框架,并结合内容分析法窥探该制度暗伏的模糊性与冲突性程度,在此基础上探索“1+X”证书制度执行的理论模型。研究表明,“1+X”证书制度模糊性较高,冲突性较低,呈现为试验性执行模式,其执行的支配性因素为情境,具体指向政策所关乎的内在资源、地方政府规划引领水平以及末端执行者的参与积极性与行动能力。据此,以支配性因素为切入点,联动多元政策主体,从“资源驱动”、“规范引导”和“功能进阶”三维构建“1+X”证书制度执行的理论模型,以期制定好、执行好、发挥好具有中国特色的职业教育制度。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杨堆元  
国务院印发《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提出,从2019年开始,在职业院校和应用型本科高校启动"1+X证书"制度试点工作。从"1+X证书"制度中"X证书"技术技能证书具有种类多、考核标准新等特点的视角出发,阐述职业教育"X证书"国家考核标准引领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的理念,厘清"X证书"国家考核标准制订工作方案,明确"X证书"国家考核标准有效实施必须做到下面几方面:建立"X证书"国家考核标准题库;动态制定培训评价组织"X证书"考核通过率;随机选配监考老师;动态遴选培训评价组织。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高婷婷  沈勤  
基于1+X证书制度的创新之处,在制度逻辑视域下,比较分析了双证书制度和1+X证书制度的国家逻辑、专业逻辑和市场逻辑,并识别两类证书制度逻辑间关系。研究发现,相比双证书制度,1+X证书制度的国家逻辑影响力正在弱化,专业逻辑和市场逻辑影响力得到强化,且各逻辑主体间关系也呈现强相关态势。因此,在1+X证书制度试点过程中,教育部门应发挥主责功能以做好育人规划和教育督导工作,培训评价组织应明确公益组织身份并避免受市场裹挟,相关院校应配合制度实施并关注学生发展。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张培  夏海鹰  
已实施近两年的1+X证书制度被认为是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的关键路径,而厘清其中书证融通的生成机制则尤为关键。文章在现有文献回顾及工作总结的基础上,从产教融合、技能养成、终身学习三个维度剖析了1+X证书制度的价值取向、书证融通的实现逻辑,并以此为引领建构了以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为目标、以"三教"改革为驱动、以"个性定制"为手段的有效融通机制,提出在实践上应强化类型特色并着力践行面向市场的办学理念,深化产教融合并着力重构多元协同的育人机制,突出全面发展并着力推动技能养成的转型升级,紧扣职业发展并重点推进制度建设的系统设计等。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史洪波  
1+X证书制度是《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中最重要的制度创新之一。从教育筛选理论的视角来看,1+X证书制度契合了职业教育的类型特征、消解了职业教育信号的寻租风险、重塑了基于技术本体的资质标准、弥补了对接新兴岗位的信号缺失,从而能够回应当前职业教育信号由于趋同质化、效度低落、尺度模糊以及开发迟滞所导致的失灵问题。1+X证书制度要完成这一使命,还要重点在确保证书本身质量、推进构建统一的国家资历框架、健全成本与费用补偿以及完善劳动力市场人才选用机制四个方面下功夫。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余彬  
近年来,以黄炎培先生"大职业教育主义"思想衍生出来的"大职教观"成为我国职业教育理论研究的新热点。"大职教观"的思想内涵包括职业教育的社会化、职业教育的终身性、能力形成的复合性、受教育者发展的全面性。从"大职教观"视角看,职业教育1+X证书制度实施蕴含着培养复合型人才是目标、深化书证融通是主线、推进产教协同育人是方向、促进终身学习是要点四个层面的内在逻辑。因此,现阶段我国实施推进1+X证书制度宜采取如下策略:加强顶层设计,完善国家职业教育资历框架;健全育人机制,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协同育人;重构教学体系,以育训结合的方式促进学生综合职业素养提升;建立学分银行,加快学习型社会建设步伐。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刘炜杰  
1+X证书制度是《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提出的新的职业学业证书制度,为双证书制度下职业教育供给不足提供突破可能,必将推动职业教育的课程改革。1+X证书制度下职业教育课程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培养目标从"同一型"向"多元型"转变、课程结构从"单进程"向"多进程"转变、课程内容从"单向度"向"多向度"转变、课程实施从"基于教"向"基于学"转变和管理机制从"刚性化"向"弹性化"转变等诸多方面的内容。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杨堆元  
从2019年开始,我国在职业院校和应用型本科高校启动"1+X证书"制度试点工作。"1+X证书"制度中学历证书与职业技能证书二者各自证明的内容不同,各自承当证明学生素养的不同方面。职业院校"1+X证书"制度实施首先应在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得到突出体现,其学历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所证明的内容是专业人才培养内容,其目标是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其标准也是专业人才培养标准。"X证书"开发前,应厘清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能否互认、"X证书"范围、"X证书"种类和"X证书"等级等相关问题。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吴南中  夏海鹰  
在经济转型升级的关键时刻,国家提出试点职业教育1+X证书制度,试图使其在职业教育新生态塑造中扮演关键角色,优化职业教育人才培养体系。分析职业教育1+X证书制度的内涵与隐喻发现,1+X证书制度的推进需要资历框架为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制度的建设提供科学的等级标准,为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的应用提供依据,同时职业技能等级证书为资历框架的完善提供支撑等耦合关系。资历框架推进1+X证书制度作用方式的主要步骤为:基于资历框架研制具体职业层次标准与能力要求,进而开发职业技能等级证书标准,依托证书标准制订考核标准、课程标准与培训标准,最后依托资历框架实现对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的质量保证机制建设。要实现以资历框架推进1+X证书制度建设,需要将资历框架推进1+X证书制度纳入法律保证范围,加快资历框架建设以发挥其基础性作用,建立严密而有效的推进机制,形成系统化策略将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制度落实到教育与培训全过程,并推进试点,以获取相关数据和经验。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邓泽民  陈森森  
《国家职业教育实施方案》提出"建立1+X"证书制度,这样我国教育与劳动在证书制度中,在学历证书、学位证书、职业资格证书之外又出现了一种新的证书。文章试图从我国教育与劳动证书制度顶层设计,分析研究X证书的性质和作用,发现X证书具有教育和劳动证书的双重性质,联系教育与劳动、认定学生职业能力水平和劳动管理三重作用,并对完善我国教育与劳动证书制度提出了加快建设职业资历框架、精准定位"X证书"的性质、整体设计劳动证书制度的建议。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黄予   黄小丽   杨满福  
作为1+X证书制度实施的主体,高职生对1+X证书制度的认同度对推广该制度具有重要意义。采用半结构化访谈对高职学生进行分析发现,教师支持、自我效能感、就业压力、学习投入是1+X证书制度的重要构成因素,基于此构建高职学生1+X证书制度认同度影响因素研究假设模型。采用问卷调查采集定量数据,运用结构方程模型对模型进行验证分析发现:教师支持、自我效能感和就业压力可正向影响1+X证书制度的认同度,教师支持的影响最为显著;1+X证书制度认同度正向影响学习投入。基于此,管理部门、学校、教师和学生四个方面都应采取相关策略,提高高职学生对1+X证书制度的认同度。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