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108)
- 2023(15613)
- 2022(13564)
- 2021(12812)
- 2020(10740)
- 2019(24504)
- 2018(24207)
- 2017(45965)
- 2016(25238)
- 2015(28468)
- 2014(27823)
- 2013(26589)
- 2012(24015)
- 2011(21379)
- 2010(21184)
- 2009(18700)
- 2008(17856)
- 2007(15149)
- 2006(12917)
- 2005(10657)
- 学科
- 济(90995)
- 经济(90904)
- 管理(73794)
- 业(69408)
- 企(59265)
- 企业(59265)
- 方法(44751)
- 数学(38980)
- 数学方法(38408)
- 中国(26277)
- 农(24145)
- 财(22941)
- 技术(21478)
- 业经(21246)
- 理论(19194)
- 地方(18859)
- 学(18579)
- 农业(16275)
- 贸(15932)
- 贸易(15923)
- 易(15451)
- 制(15089)
- 教育(15033)
- 务(14992)
- 财务(14923)
- 财务管理(14893)
- 和(14722)
- 环境(14441)
- 企业财务(14105)
- 划(13663)
- 机构
- 学院(335148)
- 大学(332932)
- 管理(136168)
- 济(127154)
- 经济(124380)
- 理学(119460)
- 理学院(118203)
- 管理学(115997)
- 管理学院(115390)
- 研究(104549)
- 中国(74481)
- 京(69498)
- 科学(65194)
- 财(56245)
- 业大(49804)
- 所(49657)
- 农(49175)
- 中心(48053)
- 江(47551)
- 财经(46151)
- 范(45682)
- 研究所(45625)
- 师范(45281)
- 北京(43137)
- 经(42205)
- 技术(39609)
- 院(38978)
- 州(38964)
- 农业(38303)
- 经济学(37690)
- 基金
- 项目(239666)
- 科学(189855)
- 研究(178958)
- 基金(172077)
- 家(148619)
- 国家(147340)
- 科学基金(128595)
- 社会(111356)
- 社会科(105469)
- 社会科学(105442)
- 省(96540)
- 基金项目(92095)
- 教育(85906)
- 自然(83716)
- 自然科(81863)
- 自然科学(81845)
- 划(80448)
- 自然科学基金(80353)
- 编号(74229)
- 资助(69689)
- 成果(58778)
- 创(53622)
- 重点(53608)
- 部(52602)
- 课题(51819)
- 发(50898)
- 创新(49353)
- 项目编号(45878)
- 教育部(45828)
- 科研(45551)
- 期刊
- 济(129628)
- 经济(129628)
- 研究(94910)
- 中国(65637)
- 教育(51712)
- 学报(50445)
- 管理(50094)
- 科学(46641)
- 农(43539)
- 财(42229)
- 大学(39729)
- 学学(36687)
- 技术(34268)
- 农业(30941)
- 融(23004)
- 金融(23004)
- 业经(22546)
- 财经(21447)
- 经济研究(20684)
- 经(18322)
- 科技(18317)
- 图书(18062)
- 问题(16546)
- 业(16494)
- 技术经济(16249)
- 职业(15469)
- 理论(15409)
- 版(15040)
- 实践(14286)
- 践(14286)
共检索到47014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常州工学院学报(社科版)
[作者]
黄从威
随着学科发展的不断交叉融合,协同创新已经成为当今技术创新的新范式。文章拟在国家倡导高校协同创新的大背景下,探索高等艺术院校人才培养模式,阐述了高校协同创新的基本内容以及我国推进高校协同创新的进程,探讨了我国文化创意产业下的协同创新特质,着重探究了高等艺术院校人才培养与协同创新的互动关系,围绕"复合型""跨界"等提出了培养适应协同创新的高等艺术人才的目标要求和培养方式,并指出只有改变传统的艺术教育观念,加快我国高等艺术教育人才培养的改革步伐,才能繁荣我国文化产业,提升国家软实力。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张秋月
艺术院校的师德建设直接关系到能否培养德艺双馨的高水平优秀艺术人才,关系到艺术院校能否担当起光荣使命。要坚持教育为根本,制度为保障,考评为手段,激励为动力,惩戒为警示,全面促进艺术院校师德建设工作深入有效开展。加强艺术院校师德建设可以重点采取加强宣传教育、注重先进激励、重视学生评价、完善师德考核、实施社会监督、进行日常检验等措施。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张秋月
艺术院校的师德建设直接关系到能否培养德艺双馨的高水平优秀艺术人才,关系到艺术院校能否担当起光荣使命。要坚持教育为根本,制度为保障,考评为手段,激励为动力,惩戒为警示,全面促进艺术院校师德建设工作深入有效开展。加强艺术院校师德建设可以重点采取加强宣传教育、注重先进激励、重视学生评价、完善师德考核、实施社会监督、进行日常检验等措施。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赵锋
对广州先进制造业对高技术技能人才的需求调查发现,高职院校在高技术技能人才供给方面存在诸多问题,包括政府主导模式的不完善、院校自我调适机制的不健全、行企参与合作的积极性不高等,应从校政协同、校行协同、校企协同三方面进行相应的改革对策,并尝试构建基于"校政行企"协同的高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机制。
关键词:
高职 跨界 协同机制 先进制造业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梁晓宁
随着中国文化艺术和文化产业市场的日趋完善和成熟,文化艺术生产朝着产业化和国际化的方向发展,新的文化艺术样式、艺术形态、艺术部门不断涌现。探索和研究高等艺术院校的创新型教育模式,培养具有开拓能力、创新能力的艺术人才,是当前我国高等艺术院校一个重要的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庄元
作者根据最新统计资料 ,参照我国研究生教育及社会经济发展的整体态势作出相关分析 ,得出当前我国高等艺术院校研究生教育规模过小的结论。文中分析了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并提出了对策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姜朝晖 于洋
随着我国研究生教育体制的不断发展,艺术院校研究生的人数越来越多,如何有针对性地对这一群体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就成为我们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必须思考的问题。本文以研究生导师作为当下艺术院校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突破口,通过剖析艺术院校研究生导师从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必要性,分析导师开展艺术院校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现状,对继续增强研究生导师在艺术院校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积极作用,提出一些新观点,希望能对艺术院校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有益的借鉴。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孙耘 刘亢 王颖凌
当今社会经济发展格局日新月异,对人才创新能力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政府、地方高职、行业企业、科研院所在人才协同培养中具有不同的地位与作用。充分发挥不同主体的作用,选择恰当的人才协同培养模式,构建完善的人才协同培养机制,是提高地方高职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策略。
关键词:
协同创新 地方高职 人才培养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胡强
高等职业教育艺术类人才培养是面向社会服务的具有一定操作实践能力的应用技术型人才,并承担着美化生活、提升产品质量层次的重要功能。高职艺术人才培养应采取工学结合的模式,但客观上存在着培养目标不清晰、课程结构不合理、教学管理不到位、师资队伍结构不合理等问题。加强高职艺术人才培养应该完善师资队伍结构,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改革教学管理体系,加强课程体系建设;挖掘丰富的地方资源,打造品牌特色专业;注重实践能力,提升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
关键词:
工学结合 高等职业教育 艺术人才培养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柴永柏 汪明义
党的十七大站在时代发展的高度,提出了"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历史任务。高等艺术院校应站在前列,勇当排头兵,努力适应和促进社会、经济、政治、文化发展需要,既继承优良传统,又改革创新,包括艺术学科和学位建设也应与时俱进。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陆花
德者,才之先。师德建设是教师队伍的核心和灵魂。在高等艺术院校,加强师德的规范和教育有着特殊的重要意义。因为此类院校培养的人才是社会精神产品的生产者,是精神文明的传播者,这样的人才对德有着更严格的要求。高等艺术院校的教师承担着这样的重任,就要更加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戴韵
直观上来看,高等艺术院校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出合格的艺术专业人才;更深层次上,其育人成果直接反映了院校对人文精神内涵与民族精神情感的重视程度和落实成果,关系到整个社会的道德风尚和价值取向的整体面貌,对国民素质的提升甚至国家和民族的精神文化发展具有极其重大的意义。文章结合习近平总书记在2014年北京文艺工作座谈会发表的重要讲话精神,从四个层面出发探讨高等艺术院校艺术教育核心价值观的塑造策略。
关键词:
高等艺术院校 艺术教育核心价值观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薛二勇
创新人才缺乏是我国协同创新的瓶颈性问题,为此我们要通过协同创新、在协同创新中培养创新人才,并最终推进协同创新。创新人才是技术创新、知识创新、区域创新、国防创新、服务创新的主体,创新人才培养体系是国家创新系统建设的基础和核心,应该将创新人才培养体系纳入国家的创新体系。为此,要重视基础研究,大幅度地增加对高等学校科学研究的投入;改革高校学科的结构、形态、组织方式,培养科研创新人才;改革体制,促进科研和教育的有机融合,加快培养创新人才。
关键词:
协同创新 高等学校 创新人才 政策分析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张宁 陈伟 张园
加强创新型人才培养,既是高校服务经济建设的迫切需要,更是提升学生就业竞争力的客观要求。如何依托协同创新,面向社会需求,为创新人才培养创造更好的条件,真正造就一批学术英才和创新高手,成为高校人才培养探索的一个全新领域和课题。这需要构建基于协同创新思想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关键词:
高校 协同创新 创新人才培养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周建波
随着我国经济、科技、文化等领域向更高水平迈进,社会对工业设计、环境艺术设计等数十个领域的艺术设计人才的巨大需求推动了我国高校艺术设计教育的大规模高速发展。但现实中,大部分的艺术设计专业毕业生因缺乏创新能力、电脑软件操作技术或艺术设计实践经验而无法胜任艺术设计工作。这种现象表明我国的高校艺术设计教育整体上偏离了人才培养质量的教育目标,因此,重新审视艺术设计课程体系及人才培养模式,从根本上提高艺术设计专业人才培养质量已刻不容缓。由王大为、陈明明与陈姝潓合著的《当代艺术设计教育探索》(九州出版社,2018年5月版)分艺术设计教育起源、我国当代艺术设计教育现状问题和未来发展策略这三个层面来总结艺术设计教育规律。本书对我国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