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678)
- 2023(17057)
- 2022(14450)
- 2021(13809)
- 2020(11293)
- 2019(26441)
- 2018(26260)
- 2017(49450)
- 2016(27412)
- 2015(30938)
- 2014(31196)
- 2013(29558)
- 2012(26918)
- 2011(24058)
- 2010(24133)
- 2009(21256)
- 2008(20248)
- 2007(17549)
- 2006(15114)
- 2005(12848)
- 学科
- 济(99428)
- 经济(99326)
- 管理(78326)
- 业(73466)
- 企(62942)
- 企业(62942)
- 方法(49907)
- 数学(43632)
- 数学方法(42846)
- 中国(30581)
- 农(25845)
- 财(24633)
- 教育(24370)
- 技术(22944)
- 业经(22757)
- 理论(22367)
- 学(22151)
- 地方(19732)
- 农业(17356)
- 贸(16757)
- 贸易(16747)
- 制(16349)
- 易(16256)
- 和(16088)
- 务(15854)
- 财务(15770)
- 财务管理(15737)
- 环境(15275)
- 企业财务(14872)
- 教学(14723)
- 机构
- 学院(369572)
- 大学(369280)
- 管理(146956)
- 济(136968)
- 经济(133810)
- 理学(128886)
- 理学院(127450)
- 管理学(124786)
- 管理学院(124091)
- 研究(116060)
- 中国(80922)
- 京(78527)
- 科学(72151)
- 财(61284)
- 范(56406)
- 师范(55980)
- 所(55521)
- 江(53174)
- 中心(53057)
- 业大(52852)
- 农(51268)
- 研究所(51020)
- 财经(50179)
- 北京(49545)
- 技术(45893)
- 经(45835)
- 师范大学(45567)
- 州(43376)
- 院(42827)
- 教育(42754)
- 基金
- 项目(259207)
- 科学(206652)
- 研究(196049)
- 基金(185507)
- 家(159977)
- 国家(158541)
- 科学基金(138116)
- 社会(121155)
- 社会科(114650)
- 社会科学(114622)
- 省(103878)
- 教育(98058)
- 基金项目(98029)
- 自然(89601)
- 划(88216)
- 自然科(87619)
- 自然科学(87601)
- 自然科学基金(85990)
- 编号(82684)
- 资助(76099)
- 成果(67035)
- 课题(59043)
- 重点(58643)
- 部(58006)
- 创(56833)
- 发(55372)
- 创新(52369)
- 教育部(50877)
- 项目编号(50833)
- 大学(49281)
- 期刊
- 济(139815)
- 经济(139815)
- 研究(109056)
- 中国(75080)
- 教育(73197)
- 管理(53794)
- 学报(53250)
- 科学(50199)
- 财(46026)
- 农(44946)
- 大学(42518)
- 技术(40628)
- 学学(38544)
- 农业(31903)
- 融(24547)
- 金融(24547)
- 业经(24017)
- 财经(23356)
- 经济研究(22473)
- 职业(21181)
- 经(19936)
- 图书(19686)
- 科技(18559)
- 技术经济(17838)
- 问题(17635)
- 业(16965)
- 坛(16874)
- 论坛(16874)
- 统计(16401)
- 理论(16286)
共检索到52375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顾明智 赵玲珍 韩兰娟
中高职衔接是我国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必要措施,以协同创新为理论依据,依托职业教育集团,创建协同平台,开拓中高职衔接的新思路,从招考方式的衔接、培养目标的衔接、课程体系的衔接和课程标准的衔接几个方面入手,构建中高职衔接一体化模式,推动中高职教育协调发展,完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
关键词:
协同创新 中高职衔接 教育模式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洪少华 赫焕丽
文章分析了构建中高职衔接人才培养模式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并梳理了中高职衔接人才培养模式构建中的问题,提出应建立科学的培养目标模式,构建"一体化"的培养结构模式,实行产学结合教育模式,构建科学的课程结构模式,以此促进中高职衔接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
关键词:
中职 高职 衔接 人才培养模式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胡侠 王玉龙
协同创新理念在高校继续教育领域的引入,使高校能够依据社会学习者对继续教育的需求特点,积极探索各类继续教育间相互融通与衔接的方式和方法,并在实践基础上提出各类继续教育协同发展的方向。
关键词:
协同创新 继续教育 融通 衔接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吴志清 史豪慧
文章从我国中高职教育衔接的现实问题出发,秉持校际协同创新的理念,利用云服务技术跨时空跨区域快速共享教育信息资源的巨大优势,共建共享云教育平台,开展云教育在中高职衔接方面的应用,促进中高职教育实现无缝衔接,形成中高职教育衔接在云教育平台下的合作育人、合作教学、共同发展的校际协同创新长效机制。
关键词:
云教育平台 校际协同创新 中高职衔接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王荣 李曙生 张斌
针对日益增多的单招生源和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规划纲要》的要求,基于中高职衔接的专业群建设成为我国职业教育发展的热点问题,以江苏省"十二五"重点建设专业群——机电装备制造技术专业群为例,从专业设置、人才培养目标、课程体系、评价体系四个方面探讨如何做好中高职衔接的专业群建设,使专业群建设持续化、成效最大化。
关键词:
专业群建设 中高职衔接 机电装备制造技术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张蕴启
中高职作为同一类型、不同阶段和不同层次的教育,其有效衔接是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的关键环节。成都航空职业技术学院基于多年的办学经验和近三年的实践,探索出中高职教育衔接6个方面的路径,取得一定成效。
关键词:
中高职衔接 现代职业教育体系 路径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王宇波
北京市未来的中高职衔接应该是内涵衔接模式,一体化设计中高职的培养目标、专业设置、课程体系等,根据不同专业人才培养需要,实行分段贯通和一体贯通等多种学制,淡化选拔机制,完善激励机制,通过相关管理制度和机制的改革,促进首都中高等职业教育向一体化方向发展。
关键词:
中高职衔接 模式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刘育锋
目前,我国中高职衔接模式仍偏重于学制衔接。本文依据我国中高职衔接的具体情况,将其划分为学制衔接模式与非学制衔接模式(内涵式衔接)加以论述,并指出内涵式衔接应成为我国中高职衔接发展的重要方向。
关键词:
中高职衔接 学制衔接 内涵式衔接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孙筠 郑荣
[目的/意义]产业智库联盟的运行模式目前存在较为单一的现象,不利于提供更全面的服务和满足需求方多元化的服务诉求。为此,在已构建的协同创新理念下的产业智库联盟的基础上,探讨产业智库联盟的运行模式。[方法/过程]从成长路径、运作产出模式和服务模式3个方面来探讨产业智库联盟运行模式。产业智库联盟的成长路径分为初创期、成长期和成熟期3个阶段,运作产出模式分为问题导向型、项目导向型、公共产品导向型和预见性导向型的运作产出模式,服务模式包括服务对象、服务渠道和服务内容。[结果/结论]产业智库联盟在不同的成长路径、运作产出模式以及服务模式中提供相应的多元化服务,在促进其自身发展的同时最终实现产业智库联盟的价值。
关键词:
协同创新 产业智库联盟 运行模式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王涛
高等职业教育和中等职业教育的有机衔接、协调可持续发展,是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主要特点。我国中高职衔接工作起步晚,发展速度与高等职业教育、中等职业教育的个体发展比较而言更是缓慢,这一现象在西部地区尤为严重。本文通过笔者近三年在中高职衔接工作中的摸索实践,总结了一套工作经验,希望对中高职衔接的发展,特别是西部地区的中高职衔接工作起到一定推进作用。
关键词:
西部地区 中高职衔接 模式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陈维
本文基于芜湖信息技术职业学院"2+3"中高职衔接模式的实际操作经验,阐述了"2+3"模式的优势以及存在的问题,并且从可操作性层面提出了解决问题的路径,以期使"2+3"模式得到优化,提升职业教育实效。
关键词:
中高职教育 衔接 “2+3”模式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孙建
中外职业教育的主流课程模式在一定历史时期都发挥了重要作用,但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这些模式的缺点逐步显现。本文在分析中外主流课程开发模式的基础上,研究了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模式在中高职衔接课程开发中的应用,这对于各地开展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试点具有借鉴作用。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杨海华 梅亚萍
中高职衔接在不同的时代背景和教育理念指导下,会有不同的价值取向。从历史的角度看,我国中高职衔接价值取向经历了重教育、轻职业,职业性与教育性并举以及人本与科学并举的演变历程。在新的历史背景下,我国中高职衔接应追求多元化、终身学习导向以及科学发展的价值取向。
关键词:
终身学习 中高职衔接 价值取向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汤炜光
随着我国产业结构的新一轮优化调整,人才的需求方向和标准也发生了巨大变化。为适应产业发展趋势,构建终身教育体系,有必要深入研究中高职教育衔接模式。文章提出,可借鉴国外先进经验,发挥政府职能,建立健全政策保障机制;优化课程设置,加强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的沟通;改革招考制度,突出职教特色;实行弹性学习制度,营造开放灵活的学习环境,构建、创新中高职教育衔接模式的路径。
关键词:
中高职教育 衔接模式 路径创新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