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984)
- 2023(12754)
- 2022(10883)
- 2021(9893)
- 2020(8638)
- 2019(19736)
- 2018(19380)
- 2017(36987)
- 2016(20247)
- 2015(22500)
- 2014(22380)
- 2013(21880)
- 2012(19931)
- 2011(17764)
- 2010(17305)
- 2009(15946)
- 2008(15506)
- 2007(13638)
- 2006(11276)
- 2005(9460)
- 学科
- 济(81256)
- 经济(81169)
- 管理(57848)
- 业(56256)
- 企(46151)
- 企业(46151)
- 方法(43683)
- 数学(39508)
- 数学方法(39019)
- 财(21944)
- 农(21305)
- 中国(18594)
- 学(17464)
- 业经(16844)
- 贸(16499)
- 贸易(16498)
- 易(16076)
- 务(14634)
- 财务(14593)
- 财务管理(14560)
- 农业(14302)
- 地方(13954)
- 企业财务(13813)
- 制(13053)
- 技术(12824)
- 环境(12232)
- 理论(11676)
- 和(11614)
- 银(11111)
- 银行(11046)
- 机构
- 大学(288819)
- 学院(288385)
- 济(115767)
- 经济(113594)
- 管理(113365)
- 理学(100307)
- 理学院(99219)
- 管理学(97245)
- 管理学院(96736)
- 研究(92301)
- 中国(67098)
- 科学(61233)
- 京(58477)
- 农(57404)
- 业大(50794)
- 财(49969)
- 所(46942)
- 农业(46195)
- 中心(43918)
- 研究所(43661)
- 财经(41674)
- 江(40826)
- 经(38025)
- 经济学(35748)
- 北京(35071)
- 范(34978)
- 师范(34422)
- 院(33166)
- 经济学院(32782)
- 州(32100)
- 基金
- 项目(208376)
- 科学(163518)
- 基金(153259)
- 研究(141619)
- 家(137093)
- 国家(136017)
- 科学基金(116343)
- 社会(90679)
- 社会科(86157)
- 社会科学(86129)
- 省(82495)
- 基金项目(82187)
- 自然(79681)
- 自然科(77932)
- 自然科学(77905)
- 自然科学基金(76542)
- 划(70081)
- 教育(66190)
- 资助(62331)
- 编号(54975)
- 重点(47346)
- 部(45582)
- 创(43917)
- 发(43688)
- 成果(42008)
- 科研(41882)
- 计划(41594)
- 创新(41148)
- 教育部(38592)
- 大学(38454)
- 期刊
- 济(111341)
- 经济(111341)
- 研究(70651)
- 学报(54547)
- 农(49642)
- 科学(46791)
- 中国(45761)
- 大学(39998)
- 财(39587)
- 学学(38447)
- 管理(37850)
- 农业(33584)
- 技术(24597)
- 教育(22697)
- 融(20251)
- 金融(20251)
- 财经(20043)
- 业经(19098)
- 经济研究(18736)
- 业(18206)
- 经(17134)
- 版(15731)
- 问题(15555)
- 统计(14913)
- 业大(14564)
- 技术经济(14374)
- 科技(14217)
- 策(13910)
- 商业(13472)
- 理论(12786)
共检索到38725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甘佐贤 梁晶
基于城市轨道交通刷卡数据、土地利用数据、路网数据等多源数据,以南京市地铁为案例构建了基于OLS、GWR和半参数GWR模型的城市轨道交通站点客流量分析模型。结果表明:人口密度、道路密度和是否为终点站等8个解释变量对站点客流量有着显著的影响;半参数GWR模型不仅比OLS和GWR模型具有更优的模型拟合度,更重要的是能根据影响作用是否具有空间非平稳性将解释变量划分成全局变量和局部变量;人口密度、道路密度等局部变量和站点出入口数量等全局变量都与城市轨道交通站点客流量显著正相关,人口密度、道路密度等局部变量的影响程度随着空间的变化而变化。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郭瑞利 黄正东
轨道站点客流及影响因素的互动关系是轨道交通规划的关键问题。论文运用空间计量模型,基于多模式接驳方式划定轨道站点多级影响区,从建成环境、外部连通性和多模式交通3个方面探索武汉市轨道交通站点客流影响因素的多级效应。结果表明:人口数量、岗位数量、办公建筑面积、土地利用混合度、学校数量、公交线路数量、站点到市中心的距离是轨道客流的显著影响因素;多级影响区内轨道客流的决定性影响因素不同,且作用程度存在明显的差异性。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金昱
轨道交通快速发展的背景下,高峰时段运畿不足和非高峰时运能过剩已经成为现阶段上海轨道交通运营组织中遇到的突出问题。研究利用上海轨道交通站点客流数据,首先利用聚类分析算法分析得到进站客流的四种主要时变模式,然后通过建立多项Logit回归模型,从土地利用、交通等方面定量分析影响客流时变模式的显著因素。研究可为站点周边用地规划和交通设施规划及运营管理提供参考,有助于促进土地利用与交通的协调发展。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郭瑞利 黄正东
轨道站点影响区划分是轨道站点客流预测和土地利用布局的关键前提。文章基于武汉市轨道交通接驳出行调查,分析轨道接驳出行结构和接驳距离,运用成本加权距离分析方法划分轨道站点的多级影响区。结果表明:基于直线的缓冲区生成方法往往高估了影响区范围,基于成本加权距离方法划分站点影响区更符合实际;步行、自行车、公交车是3种最主要接驳方式;接驳方式结构和接驳距离存在空间分异性;不同站点影响区内接驳方式结构有较大差异。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洪英 李喆康 李旭
文章基于多源数据融合方法,从客流水平、居民需求、接驳特性、周边设施4个维度对轨道站点特征进行提取与构建。采用PAM算法对站点进行聚类研究,最终形成6类站点画像的标签。在此基础上探索站点功能定位、客流模式之间的内在关系,梳理不同类型站点在城市化进程中面临的阶段性矛盾,指导客流预测任务、引流策略制定等后续工作。
关键词:
多源数据 轨道站点画像 PAM聚类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李晨朋
针对轨道站点出入口的进出站客流特征,提出了一种用于轨道站点设施配套的方法。该方法基于出入口位置,对出入口进行特征分类,结合城市规划理念和现实需求,提出轨道站点各类设施布设策略,提升配套设施使用效率,并为轨道交通站点配套设施规划落地提供支持。
关键词:
轨道站点 客流特征 站点出入口 配套设施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李建伟 王浩 张永伟 赵丹
城市轨道交通站点功能是城市土地利用状况和空间活力的综合反映,轨道交通站点与城市用地的协调发展对于缓解交通拥堵压力、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具有积极的作用。运用信息熵、优势度、均衡度和多元回归模型,分析2011—2020年西安市中心城区轨道交通站点功能演变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西安市城市轨道交通站点功能呈现波动上升、中稳外变和混合主导的演变特征,商服功能、到城市中心的距离是城市轨道交通站点功能演变的主要因素,其中,商服功能对城市轨道交通站点功能的混合度呈正向影响,到城市中心的距离对城市轨道交通站点功能的混合度呈负向影响。规划期城市空间格局对城市轨道交通站点功能具有重要影响,建设期地区经济水平成为关键因素,运营期商业服务业则成为推动城市轨道交通站点功能演变的主要力量。基于城市轨道交通站点功能演变的时空分异和影响因素探究,有助于优化城市轨道交通站点周边区域土地利用和提升城市轨道交通站点活力。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陈毕新 陈小鸿
针对轨道交通建设带动沿线住宅价格上升的现象,本文剖析了轨道交通对房产价格上涨的作用机理,并总结了楼盘距站点的距离、楼盘自身的区位、轨道交通的路线布局、建设时间、票价变化、运能和拥挤程度等因素对沿线城市住宅价格的影响规律。
关键词:
轨道交通 住宅价格 影响因素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崔叙 喻冰洁 梁朋朋 王琳 张凌菲
城市轨道交通站点是城市各种社会经济活动的关键节点,不同类型的站点在城市中的区位条件、功能定位、土地利用、人流特征等均存在差异。利用成都市2018年POI数据、地铁刷卡数据、出行调查等数据,基于"客流行为—用地结构"视角,将人群行为和实体空间进行关联聚类,通过K-均值聚类对成都市136个轨道交通站点进行类型识别,并分析其空间格局与客流OD的通勤特征。结果表明:(1)"客流—用地"聚类方法分类结果为居住主导型、就业主导型、职住错位型等7类;(2)成都市城市轨道交通站点呈圈层式线性分布特征,站点类型随着到城市中心距离的增加而减少,居住型主要分布于城市二、三环外,而空间错位型站点主要分布在二环—三环之间,就业型集中分布在高新南及一环内;(3)站点客流OD表现出早晚高峰离心性,以及大跨区流动趋势,7种站点类型之间具有典型"居住—就业"通勤与非典型"错位—错位"通勤特征。基于站点类型与多尺度轨道通勤时空规律,提出了城市轨道交通站点空间再平衡引导策略:基于空间类型互补的站点集群再平衡,基于失衡主体行为的公共资源再平衡,站点地区土地混合"量"与"质"再平衡。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宗会明 何舟 杨庆媛 戴技才
出行时间价值(Value of Travel Time.VOTT)对于城市交通设施建设和交通政策的经济价值评估和政策决策具有重要的作用。国外学术界已对VOTT内涵、影响因素及计算方法、模型、案例应用等方面进行了较多研究,但国内这方面的研究还较少见,处于国外理论借鉴学习阶段。本文运用意愿偏好法(Stated Preference.SP)计算原理,然后通过SP调查法的问卷调查,以重庆市轨道交通出行人群为例进行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重庆市居民轨道交通出行的平均VOTT为9.29元/h;出行时间价值受收入水平、出行时段、性别等因素影响显著;收入水平较高,通勤性、商务性、高峰期出行人群,其时间价值相对...
关键词:
出行时间价值 轨道交通 SP方法 重庆市
[期刊] 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靳旭红 黄飞 程晓丽 王强 王兵
为了对超低地球轨道卫星的大气阻力进行有效预测和分析,该文基于自由分子流试验粒子Monte Carlo方法,通过嵌入多种国际主流大气模型,开发了一套低地球轨道任意复杂外形航天器气动特性预测的通用三维并行软件,并以GOCE卫星为研究对象,计算并分析了该卫星的大气阻力特性,研究了大气模型参数、飞行高度、轨道纬度和经度等因素对大气阻力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随着高度的增加,阻力急剧减小,阻力系数却单调增大,卫星阻力的预测对大气模型的敏感性增强;轨道纬度和经度变化的影响主要体现在通过影响来流大气参数而间接影响阻力系数和卫星阻力,大气温度和组分影响阻力系数,而阻力系数和来流大气密度共同决定卫星阻力;随着轨道纬度和经度的变化,卫星阻力和阻力系数均呈现非单调的波动性变化。研究表明:JB2008和DTM-2013大气模型表现相近,而USSA-1976、 Jacchia-1977和NRLMSISE-00大气模型计算出的阻力都较前两者偏高。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林雄斌 牛步青 潘琦 詹双芬 马仁锋
在交通强国战略下,各地积极推动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及沿线土地开发,产生了显著的社会经济效应。针对城市轨道交通溢价效应差异化结果,基于元分析回归方法,从情景因素与方法论因素两个方面解析差异化结果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城市轨道交通能通过交通模式替代、土地开发演化等效应,产生一定的土地溢价。(2)基于不同的情景因素与方法论因素,如评估对象选择、轨道成熟度、可达性等情景因素以及不同实证研究方法,会显著影响轨道交通溢价的评估结果。相比特征价格模型,多时期价格变化对比和局部线性回归测算结果相对较高,而双重差分模型较低。(3)轨道交通溢价效应具有动态复杂性。鉴于轨道交通的经济和社会效应,可构建溢价捕获等机制保障交通服务的可持续、均等化与可及性。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甄茂成 张景秋 朱海勇
随着城市轨道交通建设的不断推进,其对城市空间布局与重构的影响越来越显著,剖析交通与城市经济活动及其功能区集聚之间的关系一直是地理学研究的重要内容。以北京城市商务办公空间为研究对象,重点分析2008年前后商务办公空间格局和集聚程度随轨道交通变化情况,并进一步探讨不同发展阶段轨道交通换乘站点对商务办公空间集聚程度的影响机制。结果表明:①办公集聚区等级随着轨道交通换乘站点等级的提升而提升。轨道交通换乘站点对办公区位选择有正向的引导作用,使得办公集聚区的规模和等级有不同程度的提升,集聚效应更为显著。②北京轨道交通换乘站点周边所形成的办公集聚区在数量和规模上存在明显的区域差异。在500 m、800 m以及1500 m半径范围内,随着换乘站点辐射范围的扩大,其涵盖的高等级办公集聚区的数量也呈现增多现象。③轨道交通换乘站点的功能属性对办公集聚区的形成具有一定的空间引导作用。④历史惯性、距离衰减、外部效应和主导功能差异是影响轨道交通换乘站点周边、不同半径范围内办公集聚区数量和等级的主要作用因素。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庄焰 郑贤
研究目的:通过对香港地铁站点周边商业地价的案例分析,研究轨道交通对站点周边商业地价的影响。研究方法:局部线性回归、回归分析和假设检验。研究结果:轨道交通对站点周边商业地价的提升十分显著,其一次影响半径为350 m,二次影响半径为550 m,并建立了地铁站点与商业地价影响的空间地价模型。研究结论:政府应重视对轨道交通站点周边商业用地的规划和出让,适度提高站点周边商业用地的比例。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段世霞 谢芳
为了得到科学合理的PPP项目价格,本文在分析城市轨道交通PPP项目价格影响因素的基础上,基于系统动力学原理,构建城市轨道交通PPP项目价格影响因素系统动力学模型,并运用Vensim软件仿真研究了各影响因素对PPP项目价格的动态影响。结果表明:政府补贴和客流量对PPP项目价格具有抑制作用,年运营成本和同类竞争项目对价格具有促进作用,并且各影响因素在作用力度和时间方面都存在显著差异。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