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143)
- 2023(14831)
- 2022(13054)
- 2021(12323)
- 2020(10408)
- 2019(24181)
- 2018(24051)
- 2017(46578)
- 2016(25114)
- 2015(28438)
- 2014(28296)
- 2013(27511)
- 2012(24732)
- 2011(22122)
- 2010(21894)
- 2009(19848)
- 2008(19030)
- 2007(16407)
- 2006(14106)
- 2005(11912)
- 学科
- 济(98157)
- 经济(98057)
- 管理(76834)
- 业(69442)
- 企(59179)
- 企业(59179)
- 方法(50824)
- 数学(44472)
- 数学方法(43699)
- 农(25462)
- 财(25076)
- 中国(22950)
- 学(22674)
- 业经(22200)
- 环境(20777)
- 地方(18895)
- 理论(18294)
- 务(17249)
- 和(17197)
- 财务(17162)
- 农业(17132)
- 财务管理(17126)
- 贸(16476)
- 贸易(16470)
- 企业财务(16232)
- 技术(16230)
- 划(16226)
- 易(16001)
- 制(14886)
- 银(12411)
- 机构
- 大学(350884)
- 学院(350391)
- 管理(144667)
- 济(132420)
- 经济(129500)
- 理学(126833)
- 理学院(125488)
- 管理学(122852)
- 管理学院(122232)
- 研究(109180)
- 中国(79424)
- 京(74072)
- 科学(71353)
- 财(59076)
- 农(54544)
- 业大(54476)
- 所(53348)
- 中心(51036)
- 研究所(49321)
- 江(48822)
- 财经(48812)
- 北京(46013)
- 范(45955)
- 师范(45527)
- 经(44478)
- 农业(42714)
- 院(40591)
- 州(40350)
- 经济学(38899)
- 技术(37957)
- 基金
- 项目(252112)
- 科学(198573)
- 基金(182980)
- 研究(181832)
- 家(159583)
- 国家(158318)
- 科学基金(137445)
- 社会(113107)
- 社会科(107196)
- 社会科学(107166)
- 省(99272)
- 基金项目(97545)
- 自然(91972)
- 自然科(89805)
- 自然科学(89784)
- 自然科学基金(88123)
- 教育(84591)
- 划(83306)
- 资助(76097)
- 编号(74814)
- 成果(58476)
- 重点(56160)
- 部(54773)
- 发(52587)
- 创(52231)
- 课题(50437)
- 科研(48957)
- 创新(48688)
- 大学(46987)
- 教育部(46965)
- 期刊
- 济(134534)
- 经济(134534)
- 研究(92903)
- 中国(59873)
- 学报(56428)
- 科学(51156)
- 管理(50370)
- 农(47598)
- 财(45179)
- 大学(42689)
- 学学(40036)
- 教育(38488)
- 农业(33730)
- 技术(32965)
- 业经(23567)
- 融(22435)
- 金融(22435)
- 财经(22338)
- 图书(21712)
- 经济研究(21374)
- 经(18932)
- 科技(17798)
- 业(17678)
- 统计(17393)
- 技术经济(17341)
- 问题(17212)
- 资源(17118)
- 理论(16846)
- 版(16468)
- 情报(16040)
共检索到48168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刘萱 王睿涵 齐佳丽
在创新驱动发展的总体战略指引下,为推动重大创新成果的产出,全国各省份在科研生态环境构建方面开展了诸多的工作。为了解我国当前科研生态环境状况,以《关于优化学术环境的指导意见》以及国内外的研究成果为主线,形成了科研生态环境的评价体系,同时构建了基于区间2型模糊信息评价模型,并在我国的31个省份发放问卷进行调查,以期为科研生态环境的优化和治理提供理论与数据支撑。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冀晓东 靳燕国 刘纲 刘杰 周朔
【目的】建立基于可变模糊集的环境生态评价模型,为有效评价区域生态环境质量提供参考。【方法】基于可变模糊集理论,建立区域生态环境综合评价模型,并运用该模型对巢湖流域的生态环境进行评价,对流域中的合肥市、巢湖市、六安市及巢湖流域的生态环境质量进行了排序。【结果】巢湖流域整体的生态环境质量属第3等级,即处于及格状态,流域的生态环境质量优劣排序为巢湖流域>巢湖市>合肥市>六安市。【结论】实例表明,可变模糊集评价模型可以充分考虑评价指标的"优"与"劣"2方面,使评价结果更具合理性,且简单方便、有效可行,能较好地应用于生产实际。
关键词:
生态环境质量评价 可变模糊集 巢湖流域
[期刊] 工业工程
[作者]
金腾宇 耿秀丽
针对多属性决策存在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问题,提出基于区间二型模糊平均解距离法(evaluation based on distance from average solution,EDAS)的多属性决策方法。采用区间二型模糊集合(interval type-2 fuzzy sets,IT2FS)表达评价信息解决专家的偏好信息存在个体化差异问题,并纳入EDAS对备选方案进行排序。以区间二型模糊数表达评价信息构建决策矩阵,以计算得到的综合评价值的去模糊化结果作为最终的方案排序依据。针对EDAS中属性权重需要从外部获取的问题,采用区间二型模糊集合改进的最优最劣法(best-worst method,BWM)确定属性权重。最后,以某汽车制造企业选购新能源汽车云服务方案为例,验证所提方法的有效性。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李洪岩 陈华友 周礼刚
文章基于区间二型模糊数的可能度提出上、下隶属函数的离散度概念,同时定义了一种新的区间二型模糊相似测度,研究了它们的性质,并基于新的区间二型模糊相似测度准则,构建优化模型求解群决策信息为区间二型模糊数的专家权重和属性权重,给出了一种基于新的区间二型模糊相似测度的模糊多属性群决策方法,最后通过投资选择群决策来验证了新方法的合理性和有效性。
关键词:
群决策 区间二型模糊数 相似度 权重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王居平
数字图书馆馆藏的评价是数字图书馆评价的重要内容。在模糊信息环境下,评价专家对馆藏的评价指标往往给出的是区间直觉模糊信息。目前基于区间直觉模糊信息的数字图书馆馆藏的评价方法的研究在数字图书馆馆藏的定量评价中还是一个空白,因此有必要加强研究。本文引入了区间直觉模糊数的一些运算法则、得分函数和精确函数,在数字图书馆馆藏的评价指标权重给定的条件下,建立了基于区间直觉模糊信息加权平均算子进行集结的馆藏评价模型,实例分析表明该方法是有效的。
关键词:
数字图书馆 馆藏 评价 指标体系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乌云娜 孙肖坤 芦智明 李小鹏 许传博
从决策角度入手,对风电建设项目投资规划阶段的风险体系进行梳理和识别,形成风电建设项目投资规划阶段风险指标体系。考虑指标属性与权重信息的不确定、模糊性以及决策者所持风险态度,结合区间二型模糊数与AHP-VIKOR算法,构造基于区间二型模糊AHP-VIKOR的风险决策模型,并运用到风电建设项目中验证该方法的合理性和有效性。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刘吉成 韦秋霜 黄骏杰 李颖欢 于晶
基于风电―储能协同角度,从复杂系统维、运营节点维、主体能效维和外部环境维对风储联合发电系统的协同影响因素进行梳理和分析,形成风储联合发电系统协同评价指标体系。鉴于指标属性和协同决策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在TOPSIS基础上引入区间二型模糊数对指标权重和指标值的语义值进行处理,构建基于区间二型模糊TOPSIS的风储联合发电系统协同决策模型。结合案例分析,证明所建模型方法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王锦 郝晋珉 陈爱琪 王楠
为定量研究天津市生态环境承载力状况,有效利用自然资源、促进可持续发展,基于其生态环境现状以及社会经济发展特点,依据P-S-R模型构建生态环境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和分级标准,按照主客观相结合的赋权方法,通过模糊聚类分析对天津市2000—2014年的生态环境承载力水平及变化趋势进行深入研究。结果表明:天津市生态环境承载力隶属度值呈上升趋势,承载力等级从超载状态上升到可承载状态。其中,压力层、响应层生态环境承载力等级稳步上升,分别在2009和2010年达到可承载状态;状态层生态环境承载力等级呈波浪式变动,虽发展趋势不容乐观,但也有所好转,这说明在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资源消耗过度、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等问题是制约生态环境承载力进一步提高的主要因素。
[期刊] 征信
[作者]
肖敏慧
构建科学的金融生态环境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模型是客观评价金融生态环境的关键。我们可从构建合理、科学的指标体系着手,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构建金融生态环境模糊综合评价模型,并将评价模型程序化,建立金融生态环境评价数据库,达到自动生成区域金融生态环境评估结果的目的。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安瓦尔·买买提明 张小雷 塔世根·加帕尔
将自然与人文环境比较特殊的欠发达地区—新疆南部地区作为研究区域,借助国内外城市化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方面的研究成果,在模糊数学理论的支持下,深入分析南疆地区城市化与生态环境之间的和谐度。根据城市化与生态环境和谐度分析结果,将南疆地区城市划分为和谐与不和谐两种地域类型。除了库尔勒市城市化与生态环境的和谐度属于和谐类型以外,其他4座城市城市化与生态环境的和谐度均属于不和谐类型。研究结果表明,南疆地区城市化与生态环境和谐度与人口城市化水平之间存在着一种显著的非线性关系,即随着非农人口比重增长,和谐度表现为"U"型变化特征。城市化与生态环境的和谐度随着城市化率的提高呈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
[期刊] 运筹与管理
[作者]
赵丽丽 王雪青 陈超
由于外界环境的复杂多变和决策者的主观偏好,若运用传统信用评价方法单从业主或承包商的视角对监理工程师进行信用评价,会导致评价结果出现偏差。针对此本文从利益相关者的层面,运用区间直觉模糊集构建模糊综合评价模型,对监理工程师的信用行为进行评价,此模型通过相似性度量值、精确度函数分别得到利益相关者的权重和信用评价指标的权重,并在此基础上运用IIFHG等算子对区间直觉模糊信息进行集结,可以充分考虑不同利益相关者在评价过程中的话语权,有效规避评价主体因主观偏好所引起的偏差。最后通过算例分析表明该方法的有效性和合理性。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刘秀花 叶春和
将模糊信息分配方法应用到水环境质量评价中,以西安市水环境质量评价为例进行了检验计算,结果表明:评价结果能较准确地反映水环境质量的实际情况,最后对其进行了合理的分级,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为水环境保护和管理提供依据。
关键词:
模糊信息分配 水环境质量评价 西安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万晓榆 代时敏 王在宇 邓维斌
新兴信息消费环境评估对于开展信息消费环境治理和推进新兴信息消费具有积极作用和重要参考意义。针对现有新兴信息消费环境评估指标体系存在信息冗余、部分数据难以获取的现状,文章首先在2016年中国信息经济学术年会现场特邀11位信息经济学专家对精简过后的18个三级指标进行问卷调研,再运用熵权模糊语言方法对特邀专家给出的指标信息的评判结果加以分析,对新兴信息消费的环境评估指标进行了筛选,将定性分析得出的18个衡量指标精简至16个。最终得到的指标体系能更好地满足新兴信息消费评估的科学性、可操作性和代表性原则,同时将模糊
[期刊] 工业工程与管理
[作者]
刘畅 何丽娜 王楚 向祯昊
鉴于现有研究缺乏对供应商评选过程中客户满意度提升、模糊信息有效处理的考虑,提出基于区间2型梯形模糊Kano模型与模糊灰色关联分析的供应商排序方法。普通模糊集处理评价信息时难以刻画语言变量的个体化差异,而区间2型梯形模糊集(Interval Type-2 Trapezoidal Fuzzy Sets, IT2TrFN)能够提供多自由度来表达评价信息,采用IT2TrFN处理供应商评选过程中的不确定性。开发了一种区间2型梯形模糊Kano问卷,基于改进的模糊卡诺模型分析评选标准的类别,并采用改进CRITIC(Criteria Importance Through Intercriteria Correlation)权重法与最小偏差法综合确定其权重;基于区间2型梯形模糊灰色关联分析及评选标准的重要度确定供应商的优先级。以某汽车制造企业传感器部件的供应商评选为例验证该方法的有效性。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于涛 章桥新
文章针对业务流程再造效果评价具有多层次性和模糊性,运用区间数对传统的模糊综合评价方法进行改进,尽量避免了评价指标采用定值评价的缺陷,并应用层次分析法和区间数模糊综合评价构造了业务流程再造效果的指标体系与结构模型,最后利用构建的数学模型进行案例研究。
关键词:
业务流程 区间数 模糊综合评价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