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057)
2023(12909)
2022(10693)
2021(9862)
2020(8302)
2019(18893)
2018(18751)
2017(36287)
2016(19343)
2015(21802)
2014(21839)
2013(20833)
2012(18818)
2011(16717)
2010(16416)
2009(14692)
2008(13820)
2007(11960)
2006(9987)
2005(8401)
作者
(53536)
(45004)
(44464)
(42240)
(28103)
(21267)
(20237)
(17700)
(17082)
(15745)
(15233)
(15047)
(14186)
(13974)
(13811)
(13535)
(13431)
(13083)
(12857)
(12626)
(10934)
(10873)
(10866)
(10262)
(9966)
(9836)
(9791)
(9569)
(8981)
(8902)
学科
(83940)
经济(83860)
管理(53796)
(50611)
(42073)
企业(42073)
方法(39623)
数学(35442)
数学方法(34788)
(20950)
地方(19811)
中国(19674)
业经(18185)
(17516)
(15390)
(13854)
理论(13772)
农业(13674)
技术(13506)
(12745)
贸易(12740)
产业(12392)
(12329)
(12150)
环境(11760)
地方经济(11618)
(11240)
(11133)
金融(11124)
(10703)
机构
学院(266480)
大学(263293)
(108229)
管理(107004)
经济(106105)
理学(93934)
理学院(92974)
管理学(91017)
管理学院(90528)
研究(84683)
中国(62080)
(54107)
科学(53150)
(46496)
(42002)
(40858)
业大(40472)
中心(39957)
(38453)
财经(38002)
研究所(37675)
(34655)
(34046)
师范(33632)
经济学(33188)
农业(33087)
北京(32780)
(32093)
(30373)
经济学院(30094)
基金
项目(193479)
科学(154244)
基金(140995)
研究(140244)
(123528)
国家(122598)
科学基金(106590)
社会(89730)
社会科(85324)
社会科学(85306)
(77315)
基金项目(74470)
自然(69655)
自然科(68126)
自然科学(68107)
自然科学基金(66818)
教育(65450)
(64680)
资助(57678)
编号(56591)
重点(43761)
成果(43607)
(42674)
(42052)
(41302)
课题(39107)
创新(38642)
国家社会(37552)
科研(37123)
教育部(36232)
期刊
(110430)
经济(110430)
研究(69618)
中国(48022)
学报(40674)
管理(39731)
科学(38188)
(37224)
(35251)
大学(31664)
学学(30200)
教育(28800)
技术(27279)
农业(25907)
业经(19980)
(18932)
金融(18932)
经济研究(18493)
财经(18008)
(15606)
统计(15170)
问题(14542)
(14125)
(13708)
技术经济(13477)
科技(13295)
商业(12610)
决策(12527)
(12508)
资源(11802)
共检索到37003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孙艳萍  胡开顺  
在全球化环境下 ,产业集群已成为区域发展的重要模式。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区域集聚多动态联盟体系的产业集群模式 ,并从制造业全球化、制造模式敏捷化的角度出发 ,分析了这种产业集群模式的经济、技术背景及其形成机理 ,指出区域产业集群过程是一个区域比较优势不断强化的过程。一个区域要想通过产业集群来促进经济发展 ,必须做好几方面的工作 :(1)加快培育竞争、开放的市场 ;(2 )形成独特的区域比较优势 ;(3)创造良好的社会、政策环境。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任慧  和金生  
产业集聚不再仅局限于加工制造业,而是大量出现在服务业行业中。基于此,文章首先界定了新型产业集聚的内涵、类型,并探讨了新型产业集聚区构建知识联盟的条件,进而提出在我国新型产业集聚区内构建知识联盟的模式。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许军林  蒋玲  
利用高校图书馆的优势,跨行业、跨系统建设异质性区域图书馆联盟,创新区域图书馆资源共建模式,应把握联盟的异质性、资源特色性、服务互动与开放性、联盟节点与枢纽功能等特点,实现同质性与异质性、资源共建与共享、资源整合与用户互动相结合,使区域图书馆联盟成为开放的知识和信息中心。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姚丽凤  刘玉祥  
完善的科技服务体系是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标志。本文依据国家星火计划项目研究,针对区域苹果集聚产业科技服务体系构建分析,在区域苹果集聚产业科技服务体系的构建原则、所处地位及构建方法方面找到关键因素,即政府主导作用的发挥,依靠产业化经营链条发挥科技部门主体作用、培养具有现代化经营理念的新型农民、壮大科技队伍等,达到区域苹果产业的规模化、标准化、国际化,增加果农收益。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刘卫红  
本文以产业集聚理论为指导,结合大遗址保护与利用特性,通过对大遗址区域产业集聚的概念、内涵的探讨,分析大遗址区域产业集聚的原因、形成机制和模式,提出大遗址区域产业集聚应以大遗址为依托和吸引,跳出遗址保护遗址,通过大遗址文化产业、旅游产业和其他关联产业的发展和反馈,实现对大遗址的保护传承和区域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张翠梅  
在确定区域产业集聚竞争力评价原则和指标设计总体思路的基础上,分析了区域产业集聚竞争力评价指标研究现状,通过比较关于产业竞争力评价的一级指标,建立了区域产业集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马力  王燕燕  
本文在遵循科学性、系统性等原则的基础上,首次建立起基于产业集群的区域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并利用模糊综合评价方法建立了评价模型。
[期刊] 征信  [作者] 王志诚  
分析互联网时代的数据产生机制和环境,对互联网时代数据的特点和联盟区块链的特点从多个方面进行探讨,论证联盟区块链思想解决互联网数据面对的信息安全和隐私保护难点的优势所在,提出多中心、分布式的联盟区块链的个人征信体系框架,指出通过"一库一通道"建立互联网时代个人征信体系的发展路径。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刘华军  
当前基于产业集聚发展的区域经济发展模式由于资源约束或者集聚区内企业之间的恶性竞争,导致其无法实现可持续发展。借助品牌经济学的分析范式,文章构造了基于产业集聚持续发展的区域经济发展模式模型,从产业集聚强度、产业集聚区内的企业品类分工程度、资源消耗三个维度将区域经济发展模式概括为8种类型。通过分析发现,只有基于高集聚强度、高品类分工程度和低资源消耗产业集聚基础上的区域经济才可以实现持续发展。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胡钰  王一凡  
文章基于企业工商大数据,定量测度我国动漫产业的空间分布,对十大重点城市动漫产业发展的综合实力及集聚水平进行了比较,并对我国动漫产业区域集聚模式及其关键影响因素进行了解构。结果表明,我国动漫产业呈现设计创作扩散化、衍生品开发集中化的趋势,重点城市动漫产业发展阶段各异,但总体上集聚效应和空间临近关联关系显著,且产业集聚水平和发展质量关联性较强。文章通过系统研究发现,创意人才高度集聚、关键要素平台有力支撑、强关联产业优势塑造是影响区域产业发展的重要因素。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师晓青  
开展学科服务,是高校图书馆服务能力提升和履行文献保障职能的重要体现。基于地方高校图书馆受到人力资源和文献资源等方面的限制,难以独立开展学科服务的现实,文章提出区域联盟方式,对地方高校图书馆学科服务模式进行探讨,以期促进地方高校图书馆学科服务发展。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熊爱华  
产业集群是区域品牌形成和传播的基础,如何在产业集群的发展基础上培育区域品牌?本文在对温州鞋业、绍兴轻纺、嘉善木业、青岛家电、武汉光谷等5个产业集群区域品牌发展分析的基础上,总结出了地方人文资源型、市场集散推广型、外资资本带动型、名牌企业配套型和技术创新推动型5种典型区域品牌培植模式,为我国各地培植区域品牌、提高区域竞争力提供有效借鉴。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胡文岭  张荣梅  郭立甫  唐振龙  
全国范围内县域电子商务正在起步,研究构建通用、易用的县域农业电子商务模式,对促进我国农业电子商务尽早进入快速发展阶段,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社会价值。该文从信息技术改造传统流程视角分析现有农产品流通模式的优缺点,基于分享经济思维,突破组织界限,提出通过电子商务平台来构建集产销和服务为一体的供应链动态联盟,并提出综合发展策略。供应链动态联盟不需要重新构建企业组织,避免了构建供应链体系的巨大投资,对提高我国农业资源配置的效率,避免重复建设,具有积极意义,为当前我国县域农业电子商务的发展和"电商扶贫"提供路径参考。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石玉山  刘海龙  
文章选取2002年~2013年中国A、B股持续经营的上市公司为样本,以公司平均流动性和收益率反映区域经济发展水平。首先利用对应分析绘制含行业、区域的二维平面点聚图,结果表明,行业集聚因时而异;但分隔区域间(东北、大西北和东部沿海、南部沿海)存在显著的行业集聚现象。继而根据熵原理,构建行业集聚演化特征模型,并通过计算发现,我国行业集聚系统内部易呈无序状态,且其演进路径并不平稳。据此,文章从区域化资本市场建设、政府转移支付等角度提出相关建议,以促进行业集聚稳健发展。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岳意定  程安亭  王雄  
动态物流联盟是物流企业提高竞争力的有效途径,合理有效的组织模式是动态物流联盟成功运行的基本保证。本文以生命周期为切入点,分析生命周期各阶段的主要任务及其对组织模式的影响,给出动态物流联盟整个发展过程可供选择的组织模式及其适用范围,在此基础上提出动态物流联盟生命周期各阶段较适宜采用的组织模式。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