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533)
- 2023(15044)
- 2022(12752)
- 2021(11543)
- 2020(9964)
- 2019(22608)
- 2018(22030)
- 2017(42004)
- 2016(22703)
- 2015(25305)
- 2014(25227)
- 2013(24581)
- 2012(22345)
- 2011(20039)
- 2010(19530)
- 2009(17991)
- 2008(17568)
- 2007(15405)
- 2006(12863)
- 2005(10954)
- 学科
- 济(94243)
- 经济(94154)
- 管理(63813)
- 业(60502)
- 企(49391)
- 企业(49391)
- 方法(47197)
- 数学(41818)
- 数学方法(41328)
- 贸(26213)
- 贸易(26204)
- 易(25439)
- 农(24378)
- 财(23402)
- 中国(21667)
- 地方(20228)
- 业经(19487)
- 学(19287)
- 农业(16243)
- 务(15360)
- 财务(15319)
- 财务管理(15285)
- 环境(14404)
- 企业财务(14386)
- 制(14380)
- 技术(14027)
- 理论(13766)
- 和(13442)
- 银(12435)
- 融(12415)
- 机构
- 学院(325359)
- 大学(324225)
- 济(133303)
- 经济(130832)
- 管理(125916)
- 理学(111046)
- 理学院(109804)
- 管理学(107760)
- 管理学院(107183)
- 研究(105824)
- 中国(76616)
- 科学(68675)
- 京(65533)
- 农(61108)
- 财(56485)
- 业大(54371)
- 所(53398)
- 中心(49709)
- 研究所(49456)
- 农业(49065)
- 财经(47020)
- 江(46330)
- 经(42872)
- 经济学(41214)
- 范(40714)
- 师范(40150)
- 北京(39322)
- 院(38470)
- 经济学院(37750)
- 州(36697)
- 基金
- 项目(233027)
- 科学(183155)
- 基金(170801)
- 研究(161650)
- 家(151984)
- 国家(150804)
- 科学基金(128838)
- 社会(103946)
- 社会科(98735)
- 社会科学(98705)
- 省(92103)
- 基金项目(91389)
- 自然(86421)
- 自然科(84496)
- 自然科学(84467)
- 自然科学基金(82951)
- 划(78110)
- 教育(74847)
- 资助(68780)
- 编号(63614)
- 重点(53204)
- 部(50990)
- 发(50215)
- 创(49222)
- 成果(49172)
- 科研(46315)
- 创新(46120)
- 计划(45151)
- 国家社会(43716)
- 课题(43274)
- 期刊
- 济(130928)
- 经济(130928)
- 研究(81491)
- 学报(58347)
- 农(53330)
- 中国(51865)
- 科学(50661)
- 财(43590)
- 大学(42997)
- 管理(41989)
- 学学(41267)
- 农业(36456)
- 技术(27030)
- 教育(26878)
- 融(23177)
- 金融(23177)
- 业经(22753)
- 经济研究(22259)
- 财经(22255)
- 贸(19819)
- 业(19612)
- 经(19114)
- 问题(18865)
- 版(16978)
- 国际(16450)
- 商业(16067)
- 统计(15884)
- 科技(15722)
- 技术经济(15638)
- 业大(15060)
共检索到44391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赵子龙 黄斯嫄
中越双边商品贸易联系作为中国与东盟经贸合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程度在区域视角下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文章以贸易引力模型为基础,利用1998—2016年中国13个省级行政单位相关数据,对影响样本省份与越南商品进出口贸易的主要因素进行固定效应面板回归分析。结果表明:经济发展水平的提升已经成为促进中越贸易的最重要影响因素;地理距离在区域角度下的出口效应和进口效应对于推动中越之间进出口规模扩大的影响不显著;汇率波动是限制中越双边贸易的重要因素。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耿晔强
基于扩展的引力模型,从总产品、初级产品、工业制成品三个层次分析了中国与新兴市场国家进出口贸易的影响因素,并测算了贸易潜力。研究结果表明:经济规模对中国与新兴市场的双边贸易具有促进作用,人口规模具有双重作用,经济距离制约了中国与新兴市场的贸易发展,各类经济组织的作用不同。中国与俄罗斯、东欧等国的双边贸易情况呈现出"贸易不足",除俄罗斯外,中国对其它金砖国家以及马来西亚等一些东盟国家的进出口贸易多表现为"贸易过度"。最后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中国 新兴市场国家 引力模型 贸易潜力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曲建忠 任希丽
全球价值链分工背景下,国内增加值统计相对于传统的总值统计,是国际贸易统计方法的重大进步,提高了识别双边贸易利益分配的客观度。用KWW的贸易增加值分解方法,对基于国内增加值衡量的中韩贸易利益分配格局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2000-2014年,韩国平均每年在中韩双边贸易中获取的贸易利益约为中国的1.5倍,主要原因是韩国比中国具有更高的商品"价格倾斜"优势,该优势是由中韩之间在价值链上的地位、出口商品结构、相对需求强度等方面的差异形成的。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安振 刘霞
为研究中欧环保商品贸易的影响因素,验证是否存在时间因素和空间因素的影响,文章通过Heck-man两步法修正的时空引力模型,运用1996—2012年中欧环保商品贸易的空间动态面板数据,对环保商品贸易的影响因素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中欧环保商品贸易中,存在时间因素及空间因素的影响;空间因素在当期是由于外部规模经济促进了环保商品的贸易,在下一期是由于契约效应阻碍了环保商品的贸易,但时间因素对环保商品贸易的影响更大。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安振 刘霞
为研究中欧环保商品贸易的影响因素,验证是否存在时间因素和空间因素的影响,文章通过Heck-man两步法修正的时空引力模型,运用1996—2012年中欧环保商品贸易的空间动态面板数据,对环保商品贸易的影响因素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中欧环保商品贸易中,存在时间因素及空间因素的影响;空间因素在当期是由于外部规模经济促进了环保商品的贸易,在下一期是由于契约效应阻碍了环保商品的贸易,但时间因素对环保商品贸易的影响更大。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高士亮 熊磊
现有的关于FDI、对外贸易与经济增长等文献的主要研究思路是探讨FDI对进出口贸易、经济增长的作用,此外,绝大多数关于进出口贸易影响因素的文献主要研究汇率的影响,由此可见,从我国各省市本身的角度考察进出口贸易影响因素的文献不多且进展缓慢。因此,本文基于区域对外贸易理论和区域输出理论提出假设,并通过构建面板数据模型,对中国对外贸易的宏观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表明:我国各省市出口贸易受其自身FDI、GDP及劳动力人数的显著影响;而进口贸易受其FDI、GDP及国内投资的显著影响。结论对于进一步深度挖掘我国对外贸易的潜力和竞争力有着一定的政策指导意义。
关键词:
对外贸易 影响因素 固定效应模型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张中元 张茜
该文利用中日两国1995-2013年间高度细分的贸易数据,实证检验商品进口价格中的汇率传递效应。结果表明:中国从日本进口商品价格中存在不完全汇率传递,产业内贸易对进口商品价格汇率传递效应有显著的影响;随着中国从处于低质量贸易地位的垂直型产业内贸易向处于贸易条件优势地位的高质量垂直型产业内贸易的变化,显著提高了进口商品价格中的汇率传递效应。进一步分析发现进口商品价格中的汇率传递效应存在产业异质性,在日本对中国出口占质量优势的产业中,产业内贸易显著的降低了进口商品价格的汇率传递效应;在水平型产业内贸易、高质量垂直型产业内贸易行业中,产业内贸易对商品价格的汇率传递效应的影响不明显。
关键词:
产业内贸易 汇率传递 细分商品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陈丽丽 龚静
WTO多哈回合谈判一再停滞,各种双边和区域自由贸易谈判风起云涌,这时大力发展服务贸易、优化服务贸易出口的区位结构、调整与服务贸易相关的制度安排就成为当务之急。本文从制度角度出发,结合区域服务贸易协定的法律视角,以49国之间共1526个经济体对2000-2011年的面板数据为样本,采用豪斯曼-泰勒估计方法对这些国家之间的双边服务贸易流量决定因素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1)区域服务贸易协定可以直接促进双边服务贸易发展,其提升幅度大致为5.77%-9.77%;(2)进口国的制度质量可以有效促进双边服务贸易的发展,而两国间的制度距离将对双边服务贸易造成阻碍;(3)区域服务贸易协定还具有间接的贸易促...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刘婷
随着我国农产品市场化销售程度的提高,品牌化生产与经营已成为农产品获取市场竞争优势的根本。因农产品的生长与区域环境因素紧密相关,所以推进农产品贸易区域品牌的发展将是提升整个区域农产品价值、打造优势农业产业、实现农业现代化的重要途径。通过对影响农产品贸易区域品牌发展的因素进行分析,得出丰富的区域生产要素资源、较为完善的相关支持性产业、积极服务的各级政府、优良的区域文化传统以及成熟的社会关系网络是促进农产品贸易区域品牌发展的主要因素。进而提出相应的管理启示,以期能够加快我国农产品贸易区域品牌的建设速度。
关键词:
农产品贸易 区域品牌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徐邵文 张蕙杰 钱静斐
RCEP的签署与实施为中国农产品贸易高质量发展提供了重要机遇。运用社会网络分析法刻画农产品贸易网络特征,采用拓展引力模型分析RCEP区域农产品贸易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全球农产品贸易网络空间凝聚力持续增强,连通性显著提高,贸易规模不断扩展,呈现“中心—边缘”结构;(2)RCEP成员国进口格局多样化趋势明显,出口稳步增长,农产品贸易伙伴不断增加,贸易地位出现分化态势,逐渐形成以中国为核心的单核结构;(3)经济制度质量提升和签订自贸协定有利于改善贸易环境,降低贸易成本,促进农产品贸易。据此,提出中国应充分利用RCEP实施契机,发挥在区域内的核心影响力,推动高质量规则落地,形成区域高互补性农产品市场,提升农产品出口竞争力。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冯明 刘庆 刘淳
人民币汇率在中美贸易不平衡的讨论中常常被作为攻讦对象。本文运用1995-2009年月度数据,基于贸易引力模型,通过经典的时间序列分析工具研究了人民币汇率及其它相关因素对中美双边贸易在长期和短期的影响。本文发现:相对于中美两国的实体经济而言,人民币汇率升值的影响很小;人民币汇率对中美贸易的影响符合"J曲线效应"。另外,加入WTO对于中国向美国的出口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而对中国从美国进口的影响不显著。
关键词:
人民币汇率 中美双边贸易 引力模型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于峰 孙洪波
对外双边贸易失衡已严重制约中国对外贸易的健康发展。本文在回顾与评析贸易均衡已有研究的基础上,选取中国与114国在1995~2008年间的双边贸易面板数据,应用修正后的Zakir和Ismail(2010)模型来实证分析中国对外双边贸易均衡影响因素。结果表明,伙伴国与中国的相对实际国内生产总值和贸易加权距离增加将恶化中国贸易收支状况;伙伴国与中国的相对实际人均收入和双边实际汇率增加会改善中方贸易收支状况。据此,本文提出中国平衡对外双边贸易收支的地区与国别政策。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杨月元 黄智铭
越南是中国"一带一路"倡议下的重要贸易伙伴,中越两国同属农业大国,双边农产品贸易发展迅速。本文基于2002—2016年UN Comtrade数据库中中越两国农产品贸易数据,运用修正的恒定市场份额模型(CMS模型)对中越农产品贸易增长因素进行分解。结果显示:市场需求引致效应是中国对越南农产品出口增长的主要因素,其次是市场结构效应,而市场竞争力效力则限制了中国对越南农产品出口的增长;市场需求引致效应同样是越南对中国农产品出口增长的主要因素,其次是市场竞争力效应,相比之下,市场结构效应偏低。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李坤望 薛敬孝
本文就亚太经合组织成立以来的区域内贸易的发展及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文中主要通过贸易矩阵和贸易流量分析模型来考察APEC区域内贸易的变动及其内在规律,并在贸易投资自由化的背景下探讨APEC区域内贸易的发展趋势。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丁佰林 彭羽
本文基于契约不完全理论,将区域贸易协定内容及其规则影响力引入企业跨国生产决策分析框架,使用文本分析法构建非对称的双边规则影响力指标,就区域贸易协定内容对双边FDI的影响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区域贸易协定中规则影响力相对较大的缔约方(规则制定国)输出本国规则越多,其跨国企业对规则影响力相对较小一方(规则接受国)的直接投资越多,该结论在经过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仍然成立。进一步机制分析发现,区域贸易协定中的规则制定国通过与规则接受国规制融合,改善规则接受国投资环境,促进其对规则接受国的直接投资。本文的研究对于中国在自由贸易协定谈判时,如何构建维护中国国家利益的规则提供了参考。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