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1246)
2023(16217)
2022(13877)
2021(12925)
2020(10841)
2019(25100)
2018(24715)
2017(47969)
2016(25867)
2015(29234)
2014(29205)
2013(28442)
2012(25550)
2011(23028)
2010(22712)
2009(20439)
2008(19572)
2007(16873)
2006(14515)
2005(12324)
作者
(73026)
(60844)
(60280)
(57478)
(38326)
(29120)
(27472)
(23966)
(23104)
(21270)
(20756)
(20420)
(19157)
(18826)
(18746)
(18362)
(18351)
(18157)
(17323)
(17318)
(14886)
(14727)
(14548)
(13868)
(13576)
(13307)
(13303)
(13196)
(12179)
(12079)
学科
(101979)
经济(101841)
管理(73391)
(69473)
(57045)
企业(57045)
方法(48695)
数学(42800)
数学方法(42190)
(28065)
中国(25723)
(24859)
业经(22531)
地方(22497)
(21815)
农业(19004)
(18151)
理论(17528)
(17236)
贸易(17228)
(16700)
(16145)
环境(16132)
技术(16120)
(15574)
财务(15494)
财务管理(15461)
企业财务(14619)
(14149)
(13885)
机构
大学(360998)
学院(360247)
管理(144647)
(139526)
经济(136513)
理学(127016)
理学院(125604)
管理学(123213)
管理学院(122560)
研究(115439)
中国(83520)
(75302)
科学(73617)
(62178)
(57603)
(56481)
业大(55853)
中心(53136)
研究所(52094)
财经(50999)
(50564)
(48284)
师范(47807)
(46559)
北京(46514)
农业(45245)
(42620)
经济学(42082)
(41130)
师范大学(38801)
基金
项目(258631)
科学(203785)
研究(187887)
基金(187504)
(163960)
国家(162631)
科学基金(140216)
社会(118145)
社会科(111930)
社会科学(111898)
(101578)
基金项目(100245)
自然(92149)
自然科(90001)
自然科学(89981)
自然科学基金(88320)
教育(87500)
(85790)
编号(77063)
资助(76533)
成果(61021)
重点(58171)
(56674)
(55001)
(54025)
课题(52561)
创新(50411)
科研(49637)
教育部(48665)
国家社会(48484)
期刊
(144414)
经济(144414)
研究(98897)
中国(64430)
学报(58096)
科学(53402)
(51531)
管理(51013)
(46278)
大学(44516)
学学(41932)
教育(41909)
农业(36079)
技术(32537)
(25533)
金融(25533)
业经(24840)
财经(23938)
经济研究(22769)
(20440)
问题(18905)
图书(18570)
(18303)
科技(17727)
(17097)
技术经济(16641)
资源(16533)
理论(16500)
商业(15807)
现代(15390)
共检索到49974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魏敏  李国平  
梯度推移理论认为,高梯度地区产业总是在不停地向低梯度地区推移。我国东、西部地区长期以来存在着差距,近年来,尽管出台了许多区域优惠政策,但区域经济水平差距依然很大,梯度推移现象不明显。本文通过实证分析发现,我国东、西部地区在梯度推移过程中存在着劳动资本和技术等生产要素的极化式聚集,从而导致梯度推移粘性。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魏敏,李国平  
梯度推移理论认为,高梯度地区产业总是在不停地向低梯度地区推移,但是我国东、西部地区长期以来存在着差距。近年来,尽管出台了许多区域优惠政策,但区域经济差距依然很大,扩散效应不明显。文章通过实证分析,发现其原因是我国东、西部地区在梯度推移过程中存在着诸多粘性因素,这些因素可以分为硬环境和软环境两大因素。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黄福才  李爽  魏敏  
基于我国区域经济差异的现实,从梯度推移粘性角度对传统梯度理论提出质疑。认为梯度推移扩散过程中,客观存在着诸多延缓梯度推移扩散进程的因素,形成梯度推移粘性。具体来说,本文在相关研究的基础上,分析了梯度推移粘性形成的微观和宏观两方面的机理,并由此提出梯度粘性形成机理的"钻石模型",模型中的各个关键要素相互作用,共同影响着梯度推移的进程。通过研究我们认为,梯度推移粘性的存在阻碍了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所以要实现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就必须克服梯度推移粘性。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宋炳良  
区域经济发展是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组成部分。改革开放以来,以优先发展特区、沿海开放城市为特点的经济政策的实施对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起到了十分重要的推动作用。政策倾斜使特区、沿海开放城市的资金回报率大大高于其他地区,对国内外资金形成强大的吸引力。然而,全国...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魏敏  
根据梯度推移理论,发达地区的产业可以通过梯度推移转移到欠发达地区,从而缩小两地差距。但是,从我国当前的现实情况看,发达地区依然发达,落后地区依然落后,东、西部地区的人均GDP的差距与建国以来相比较呈现出继续扩大的趋势,显然传统的产业梯度推移理论无法解释这种情况。根据循环累积因果理论,由于在市场机制的作用下,回流效应远大于扩散效应,那么我国东部发达区域更发达,西部落后区域更落后,但是,我国西部地区并非越来越落后,虽然与东部地区的经济差距在加大,但仍然具有发展的趋势。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在一个区域梯度推移的系统内,尤其是在一个象我国这样充满劳动密集型行业的区域系统内部,就存在着诸多的延缓区域梯度推移进程的因素,从而形成区域梯度推移粘性。为了精确地分析我国梯度推移粘性,本文建立粘性模型,并采用灰色聚类进行分析。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魏敏  李国平  王巨贤  
根据梯度推移扩散理论,高梯度地区产业总是在不停地向低梯度地区推移。根据梯度推移极化理论,高梯度地区的经济增长伴随着低梯度地区经济衰退同时出现。但我国的实际情况是:一方面,东、西部地区经济水平差距并没有减少而呈扩大趋势;另一方面,我国东、西部地区都出现了经济增长。因而,传统的梯度推移理论已经无法解释我国的现实情况。本文通过实证分析,发现其原因是我国东、西部地区在梯度推移过程中存在着诸多粘性因素,这些因素分别是生产要素区位引力场、沉没成本以及思想意识等。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牛艳梅  
发展绿色经济是实现循环经济发展目标,落实可持续发展战略和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基本方略的有效途径。然而,面对陕南相对落后的经济发展现状和区位禀赋优势,如何突破可持续发展瓶颈,实现区域间协调发展,本文通过对反梯度推移理论的深入探究后认为,陕南应依托其现有的经济基础、资源禀赋等优势,以经济反梯度推移理论为指导,发力发展绿色产业。
[期刊] 南方经济  [作者] 张硕城  陈述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后 ,我国以向东部沿海地带倾斜的“非均衡发展战略” ,替代了原已实行 30多年的区域经济“均衡发展战略”。广东省也同样实施向沿海地带倾斜的“梯度推移发展战略” ,使珠江三角洲等沿海地带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契机 ,粤港澳经济趋于一体化 ,广东省内各地带间经济梯度发展的总体态势已经形成。该书运用区域经济理论对广东区域经济梯度推移的实际过程进行了全面的分析 ,并在实证基础上对梯度推移发展战略提出了独特的见解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戈晓宇  杨大平  
陈鸿宇教授主编、“九五”期间国家社会科学重点资助项目的最终研究成果——《区域经济梯度推移发展新探索——广东区域经济梯度发展和地区差距研究》,已由中国言实出版社正式出版。本书从课题立项到最终完稿历时6年,共14章42万字,对广东全省和各区域间的历史和现实的经济发展状况进行了总量及时间序列的比较分析,论述了“梯度发展战略”在广东省全省和各经济区域发展的过程、机理、特征及效应,总结了实施这一战略的利弊、经验及问题,是一部研究区域经济梯度推移发展的好书。
[期刊] 产业经济研究  [作者] 龚晓菊  刘祥东  
区域间的产业转移是中国东西部协调均衡发展的可靠途径,本文在总结目前区域产业转移的现状和特点的基础上,通过计算产业梯度系数得出西部十省份具有竞争优势的产业,再基于各省产业的基础情况和与东部地区的相对产业梯度系数,确定西部各省承接长三角、珠三角和环渤海经济圈产业转移的重点行业。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陈蕊  熊必琳  
本文改进了现有的产业梯度系数方法,并利用其绘制了全国31个省市26个行业的产业区域梯度表,从阶段特征、地域特征和转移方式三个方面对数据进行了深入分析,提出了国内区域产业转移的战略构想。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熊必琳  陈蕊  杨善林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刘茂松  许鸿文  
本文针对克鲁格曼的“新贸易理论”中三个模型:技术创新与技术转让、发达国家的技术进步、发展中国家的技术进步,结合交易成本进行了分析探讨,应用不完全信息动态博弈模型分析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在技术进步上的合作博弈,得出与克鲁格曼相反的结论:发展中国家的技术进步不会损害发达国家的利益,而且以技术创新为动力的要素报酬递增所引起的规模收益递增现象,引导发展中国家从事异质产品生产,给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同时带来福利递增。为此,发展中国家应走反梯度分工演进道路。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李鹤虎  段万春  
伴随着新一轮各国产业结构调整的展开,国与国之间,国家不同地区之间的产业转移日益加快。尽管产业转移理论(如梯度推移理论)不断完善,在中国产业转移的进程中还是出现了一些现有理论无法解释的特殊问题,如科学划分梯度,部分技术密集型产业先于劳动型密集型产业转移等。本文试图用实证方法,以梯度推移理论为基础,综合产业转移各种理论,结合物理现象,建立一个解释力较强的理论——虹吸理论。
[期刊] 第三届中国软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  [作者] 叶继红  
"西部大开发"是党和国家审时度势提出并具体实施的重大战略决策。由于我国西部和东中部存在着巨大差距和发展的不平衡,实施西部开发战略需要借鉴国际区域开发的成功模式——梯度推移理论。本文论述了梯度推移理论的国际实践及其对我国西部开发的有益经验和启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