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1308)
2023(16250)
2022(14068)
2021(12965)
2020(10877)
2019(24892)
2018(24460)
2017(47094)
2016(25299)
2015(28620)
2014(28584)
2013(27945)
2012(25355)
2011(23046)
2010(22915)
2009(20881)
2008(19844)
2007(17132)
2006(14956)
2005(12997)
作者
(71499)
(59809)
(59114)
(56536)
(37894)
(28463)
(26938)
(23503)
(22671)
(20908)
(20180)
(20168)
(18874)
(18685)
(18435)
(18052)
(17710)
(17437)
(16991)
(16931)
(14688)
(14552)
(14262)
(13727)
(13444)
(13198)
(12937)
(12815)
(11999)
(11570)
学科
(118517)
经济(118380)
管理(73626)
(65906)
(55038)
企业(55038)
方法(49595)
数学(43638)
数学方法(43089)
中国(27494)
(26702)
地方(26431)
(24880)
业经(23825)
(23801)
(18980)
理论(18065)
农业(18060)
环境(17141)
(16916)
贸易(16908)
(16666)
(16318)
地方经济(15882)
技术(15480)
(15167)
财务(15092)
财务管理(15059)
(14824)
金融(14820)
机构
大学(360228)
学院(359049)
(150427)
经济(147373)
管理(143166)
理学(124823)
理学院(123456)
管理学(121262)
管理学院(120601)
研究(119565)
中国(87173)
(75137)
科学(72824)
(66220)
(58479)
中心(53950)
财经(53786)
研究所(53442)
(52458)
业大(51620)
(50844)
(48935)
(47325)
北京(47023)
师范(46907)
经济学(46329)
(44017)
经济学院(41472)
(41207)
农业(40740)
基金
项目(250413)
科学(197789)
研究(184324)
基金(182078)
(157843)
国家(156584)
科学基金(135523)
社会(117471)
社会科(111329)
社会科学(111301)
(97469)
基金项目(96739)
自然(87337)
自然科(85264)
自然科学(85246)
教育(85089)
自然科学基金(83691)
(81834)
编号(74942)
资助(74604)
成果(59674)
重点(56065)
(55348)
(53856)
(52007)
课题(51307)
创新(48557)
国家社会(48455)
教育部(47978)
科研(47540)
期刊
(164926)
经济(164926)
研究(105619)
中国(65137)
学报(53601)
管理(52879)
科学(50656)
(49513)
(46721)
大学(41588)
教育(39486)
学学(39309)
技术(33468)
农业(32511)
(27536)
金融(27536)
经济研究(26905)
财经(26662)
业经(25467)
(22866)
问题(21025)
技术经济(18533)
理论(16821)
图书(16817)
科技(16612)
统计(16435)
资源(16378)
(16040)
现代(15803)
商业(15599)
共检索到51641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曹雁翎  
区域人才活跃度是衡量一个区域人才发展现状以及潜力的动态性指标。文章在提出区域人才活跃度概念的基础上,提出了人才活跃度的六个影响因素,并对区域人才活跃度、区域经济活力的内容以及二者之间的辩证关系进行了分析和阐述。文章认为,区域经济活力有利于区域人才活跃度的增强,同时,区域人才活跃度反过来又能够促进区域经济活力提升,二者是相辅相成、相互存进的关系。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赵天翊  杨雅程  陈虹  雷家骕  
本文基于系统论和耦合理论,研究了经济发展和融资活跃度的耦合机制,构建耦合度和耦合协调度的评价模型和指标体系,将中国划分为六大区域,进而探索在2014-2016年各区域耦合度和耦合协调度的时空变化差异。研究表明:在研究期内,各区域的耦合水平存在一定的差异。在耦合度方面,东北地区由2014年的高水平耦合状态下降为磨合状态,其余五个区域均保持在高水平耦合状态。在耦合协调度方面,长三角地区由最初的中级协调上升为良好协调,珠三角地区和环渤海地区保持在中级协调,中部地区由初始的初级协调上升为中级协调,西部地区略有起伏,从中级协调下降为初级协调,但在2016年又恢复为中级协调。东北地区始终是濒临失调状态。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姜南  李鹏媛  欧忠辉  
知识产权保护是促进数字经济发展、提升区域创业活跃度的重要制度保障。以2011—2018年中国地级城市的面板数据作为样本,研究知识产权保护通过数字经济作用于区域创业活跃度的影响机制。实证结果表明,知识产权保护对区域创业活跃度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这一作用机制在一定区间内表现更强。作用机制的分析显示,促进数字经济和区域创新发展是知识产权保护影响区域创业活跃度的重要中介机制。并从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强化作用机制研究和制订区域差异性政策提出政策建议,最大化释放知识产权保护对数字经济与区域创新激励的促进机制,以提升区域创业活跃度。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程佳聪  
随着“互联网+”农产品出村进城、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电商扶贫、数字乡村建设等工作深入推进,我国县域网络零售市场规模和农产品上行规模不断扩大,县域经济潜力进一步释放。本文着重分析农村电商及创业活跃度对县域经济发展效应,研究发现农村电商对县域经济发展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从区域异质性估计系数来看,农村电商发展对县域经济促进作用呈“自东向西”依次递减趋势。从作用机制分析来看,农村电商通过提升创业活跃度进而影响县域经济发展。最后,为更好地发挥农村电商助推县域经济发展效应,本文提出设立农村电商示范县标杆,提升数字普惠金融应用,加强创业扶持和培训等相关政策建议。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李彦龙  毕钰  
基于2016年1月—2020年12月的工商注册数据,考察创业活跃度的区域差异、动态演变和影响因素。研究发现:(1)东部沿海、北部沿海、南部沿海处于第一档次,长江中游、黄河中游和西南地区处于第二档次。(2)区域差距整体在缩小,但主要城市与其他城市间长期存在较大差距,八大地带间的差距也未缩小。(3)主要城市与其他城市间的差距大于内部,八大地带内部差距在缩小但仍大于八大地带间。(4)数字经济、产业升级、交通便利和金融发展整体拉大了地区组间差距,市场化和财政支出缩小了地区组间差距。对全部城市间的差距,数字经济之外的因素均为缩小作用。(5)解释率最大的变量是数字经济和市场化,其次是产业结构和金融发展,其中金融发展更大程度上解释的是主要城市和其他城市间的差异。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区域创新创业活跃度比较研究”课题组  李慧云  刘倩颖  孙怡璇  
本文界定了区域创新创业活跃度概念,构建了涵盖环境氛围、主体活力、活动成效三个维度的区域创新创业活跃度的测度指标体系,并采用组合赋权法进行赋权,基于第四次经济普查的数据,实现了对我国31个省(区、市)的创新创业活跃程度的跨区域、多维度的综合评价与分析。结果表明:(1)与全国创新创业活跃度的平均水平相比,我国创新创业活力仍整体偏低,创新活跃度水平整体高于创业活跃度。(2)从四大经济区域来看,创新创业活跃度总体呈“东部地区高,中部地区、西部地区和东北地区低”的分布态势,区域内部也呈现出明显的梯度特征。(3)从三大经济圈来看,珠三角经济圈创新创业活跃水平最高,长三角次之,环渤海经济圈内部发展不均衡现象较为显著。(4)按聚集程度分组来看,区域间创新创业发展各具特色,优势地区发展均衡、高度活跃,其他地区政策引导和资金支持短板仍需补齐。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区域创新创业活跃度比较研究”课题组   李慧云  刘倩颖  孙怡璇  
本文界定了区域创新创业活跃度概念,构建了涵盖环境氛围、主体活力、活动成效三个维度的区域创新创业活跃度的测度指标体系,并采用组合赋权法进行赋权,基于第四次经济普查的数据,实现了对我国31个省(区、市)的创新创业活跃程度的跨区域、多维度的综合评价与分析。结果表明:(1)与全国创新创业活跃度的平均水平相比,我国创新创业活力仍整体偏低,创新活跃度水平整体高于创业活跃度。(2)从四大经济区域来看,创新创业活跃度总体呈“东部地区高,中部地区、西部地区和东北地区低”的分布态势,区域内部也呈现出明显的梯度特征。(3)从三大经济圈来看,珠三角经济圈创新创业活跃水平最高,长三角次之,环渤海经济圈内部发展不均衡现象较为显著。(4)按聚集程度分组来看,区域间创新创业发展各具特色,优势地区发展均衡、高度活跃,其他地区政策引导和资金支持短板仍需补齐。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倪青山  卜傲  邵子祎  
本文采用贝叶斯估计MIMIC结构方程模型,依据国内外文献中涉及到的变量构建指标体系,对我国共享经济活跃度进行测度,得出以下结论:(1)影响共享经济活跃度的五项原因变量按照重要程度排序为互联网基础、社会发展、网络经济、创新活力和技术产出;(2)各因素中对活跃度影响最大的变量分别是移动互联网用户数、15岁以上非文盲人口占比、共享经济交易额、网络支付交易金额以及发明专利申请授权量;(3)在2015—2019年,共享经济活跃值保持逐年递增趋势,而在2020—2021年,受疫情影响,共享经济市场的活跃度较疫情前有所降低。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王兆萍   李雅静  
高质量发展不仅要培育经济增长新动能,还要将结构性潜能转换成现实增长动能,而经济活跃度是结构性潜能的重要体现。基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视角,深入剖析经济活跃度内涵,立足国内大循环发展格局,从生产、分配、流通和消费等四个环节构建评价指标体系,对我国经济系统活跃度和各环节活跃度进行测度分析。研究发现:受国内外多重因素影响,我国近年来经济系统活跃度走势偏弱;各环节活跃度间协调性有待提升,分配和消费是国内大循环亟需打通的“堵点”;各环节面临的主要挑战为就业活力不足、劳动报酬与资本收益结构性失衡、传统商流饱和、居民消费结构显著改变。据此提出,发展战略上要重视经济活跃度,重点推进分配和消费领域改革,加强各环节活跃度间协调性以释放结构红利,综合施策精准发力以应对各环节当前挑战。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倪青山  卜傲  邵子祎  
本文采用贝叶斯估计MIMIC结构方程模型,依据国内外文献中涉及到的变量构建指标体系,对我国共享经济活跃度进行测度,得出以下结论:(1)影响共享经济活跃度的五项原因变量按照重要程度排序为互联网基础、社会发展、网络经济、创新活力和技术产出;(2)各因素中对活跃度影响最大的变量分别是移动互联网用户数、15岁以上非文盲人口占比、共享经济交易额、网络支付交易金额以及发明专利申请授权量;(3)在2015—2019年,共享经济活跃值保持逐年递增趋势,而在2020—2021年,受疫情影响,共享经济市场的活跃度较疫情前有所降低。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林维邦  乔华利  
随着西部大开发及"十一五"规划的制定,甘肃省作为西部老工业基地,应该加快本地区经济增长,为西部地区经济发展作出贡献。本文主要讨论甘肃省金融机构活跃度与经济增长的相关问题,以金融机构现金支出来表示金融机构活跃度,结合1978——2005年的历史数据论证,运用格兰杰检验和协整分析等手段来分析两者之间的关联性,提出甘肃省金融发展的建议。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凌巧  
发展数字经济、提升创新活跃度对于实现共同富裕目标至关重要。文章选取2011—2020年中国31个省份的面板数据实证检验数字经济、创新活跃度及共同富裕之间的内在关联,并考察数字人才供给在数字经济影响共同富裕过程中的调节效应。结果表明:数字经济对共同富裕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这一结论在经过内生性与稳健性检验后依然成立;创新活跃度在数字经济推动共同富裕过程中存在中介效应,即数字经济有助于提升创新活跃度进而推动共同富裕;此外,数字人才供给在数字经济对共同富裕的影响中可发挥正向调节作用。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丘斌  
大多数研究表明宏观经济影响现金运行,但现金收支是否影响经济增长或者反映经济增长的动态变化,是有待深入研究的课题。本文依据不同地区的现金收支活跃度水平,将广东20个地市分为四类不同区域。在此基础上,利用面板协整模型对四类区域的现金收支对经济增长的影响进行实证分析。研究表明:广东现金收支活跃度呈现很强的区域差异性;现金收支活动对经济增长有明显的正向作用,并且影响呈现区域差异性;区域产业结构对现金收支与经济增长相互影响的效应大小起着重要作用。据此,本文提出进一步畅通区域现金收支活动与经济增长相互影响途径的政策建议。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林鑫  周知  
[目的/意义]借鉴活跃度指数的设计思想,提出一种新的标签相关性判断策略,以改善标签相关性判断的效果和策略的通用性。[方法/过程]结合标签相关性判断的特点对活跃度指数的计算方法进行改造,进而提出一种基于多次活跃度指数迭代的标签相关性判断策略,并以社会化标注社区"豆瓣电影"的67 5351位用户的标签数据为例进行实验,以验证策略的效果。[结果/结论]实验结果显示,该策略的召回率为79.6%,准确率为93.3%,均较为理想,明显优于常用的Top-N策略。同时,该策略的通用性较好,适用于视频、音频、文本等各类型媒体。因此,该策略能够较好地解决标签的相关性判断问题。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马国波  
本文基于回归分析模型,利用我国31个省份2009-2021年的面板数据,实证分析高铁覆盖率对消费市场活跃度的影响。结果表明,高铁覆盖率对消费市场活跃度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即高铁覆盖率每提高1%,消费市场活跃度增强1.005%。同时,本文还探讨了不同区域高铁覆盖率对区域消费市场活跃度影响的差异性,发现东部地区高铁覆盖率对消费市场活跃度的影响更为显著,且影响系数的大小排序为东部>中部>西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