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4227)
- 2023(20380)
- 2022(17518)
- 2021(16315)
- 2020(13438)
- 2019(30678)
- 2018(30413)
- 2017(58257)
- 2016(31434)
- 2015(35276)
- 2014(35294)
- 2013(35051)
- 2012(32454)
- 2011(29379)
- 2010(29463)
- 2009(27189)
- 2008(26218)
- 2007(23053)
- 2006(20712)
- 2005(18354)
- 学科
- 济(143783)
- 经济(143643)
- 业(86567)
- 管理(84010)
- 企(63054)
- 企业(63054)
- 方法(54921)
- 农(53256)
- 数学(47686)
- 数学方法(47081)
- 中国(38340)
- 地方(35488)
- 农业(35444)
- 业经(32846)
- 财(30023)
- 学(29392)
- 制(24461)
- 贸(22993)
- 贸易(22973)
- 易(22181)
- 环境(21166)
- 理论(20260)
- 和(19952)
- 发(19881)
- 技术(19875)
- 银(19873)
- 银行(19824)
- 融(19515)
- 金融(19512)
- 行(19028)
- 机构
- 学院(444886)
- 大学(442069)
- 济(185170)
- 经济(181178)
- 管理(172193)
- 研究(156524)
- 理学(148163)
- 理学院(146448)
- 管理学(143849)
- 管理学院(143046)
- 中国(118180)
- 科学(96217)
- 京(94744)
- 农(84227)
- 财(81418)
- 所(78808)
- 中心(71687)
- 研究所(71499)
- 业大(69009)
- 江(67440)
- 农业(64519)
- 财经(64233)
- 范(60733)
- 师范(60181)
- 北京(59787)
- 经(58484)
- 院(56913)
- 经济学(55197)
- 州(54185)
- 经济学院(49374)
- 基金
- 项目(301147)
- 科学(236653)
- 研究(221629)
- 基金(216769)
- 家(188821)
- 国家(187182)
- 科学基金(160434)
- 社会(140220)
- 社会科(132506)
- 社会科学(132467)
- 省(119038)
- 基金项目(115068)
- 自然(102944)
- 教育(100685)
- 自然科(100474)
- 自然科学(100451)
- 划(99052)
- 自然科学基金(98608)
- 编号(91443)
- 资助(88420)
- 成果(73407)
- 发(67934)
- 重点(67573)
- 部(65939)
- 课题(62839)
- 创(61784)
- 创新(57676)
- 国家社会(57573)
- 科研(56848)
- 教育部(56113)
- 期刊
- 济(214935)
- 经济(214935)
- 研究(133908)
- 中国(92045)
- 农(82258)
- 学报(70180)
- 科学(65828)
- 管理(62530)
- 财(61076)
- 农业(56054)
- 大学(54039)
- 学学(50984)
- 教育(49505)
- 融(41471)
- 金融(41471)
- 技术(40660)
- 业经(37967)
- 经济研究(32812)
- 财经(30857)
- 问题(28816)
- 业(27585)
- 经(26568)
- 技术经济(22572)
- 图书(22455)
- 版(22208)
- 资源(22072)
- 科技(21305)
- 世界(21007)
- 现代(20193)
- 理论(20097)
共检索到67584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李留法
[目的]新形势下,农村可持续发展对我国基本实现农业现代化、城乡一体化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文章通过对河南省农村可持续发展潜力的区域差异进行研究,为优化河南省农业产业布局提供理论参考。[方法]从经济可持续发展潜力、社会可持续发展潜力和生态可持续发展潜力3个方面构建农村可持续发展潜力评价体系,采用熵值法和加权综合法,在市域尺度研究河南省农村可持续发展潜力。[结果](1)河南省农村经济发展水平总体上表现为豫东和豫南地区良好,除济源市外,西北地区较差;农村社会发展水平呈现豫东地区较差,其余地区基本一般的特征;农村生态状况表现为豫西和豫南地区较好,除鹤壁和濮阳,豫东和豫北地区其他各市较差。(2)河南省市域间农村可持续发展潜力的综合评价分值差异较大,其中济源市、信阳市和鹤壁市的综合评价分值较高,漯河市和商丘市的评分明显低于其他各市。[结论]该省大部分地区经济、社会和生态发展极不平衡,因地制宜,逐步推进产业结构调整,缩短地区间差异,将有利于该地区农村的可持续发展。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李俊 王九位
乡村旅游业发展有利于美化城镇环境,也有利于加快新型城镇化发展进程,并在一定程度上支撑区域经济的增长。以河南省嵩县为例,利用协整方法分析乡村旅游业发展和新型城镇化对河南省嵩县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发现乡村旅游业发展和新型城镇化都对河南省嵩县经济增长有着正向影响,且乡村旅游业发展拉动河南省嵩县经济增长的效应比新型城镇化的拉动效应要大,同时,新型城镇化对经济增长的长期效应更加明显,而乡村旅游业发展对经济增长的短期效应比较明显。今后嵩县应着力于促进乡村旅游业开发,注重新型城镇化水平提升,促进三大产业高质量融合发展,以推动嵩县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付岩岩
农村旅游是目前旅游业中非常活跃的一个部分,也是解决"三农"问题,提高农村人民生活水平的一个重要方式。农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对经济社会发展的作用是明显的,但是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如开发与保护的失调、农村旅游产品种类不丰富等问题都制约这农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本文将以河南省为例,针对此问题进行探讨研究。
关键词:
农村旅游 可持续发展 对策
[期刊] 征信
[作者]
徐冉
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发展缓解"三农"和农村小微企业资金供给不足的问题,也是当前新农村建设之所需。以河南省为例,深入分析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可持续发展问题,进而提出河南省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可持续发展的选择路径。
关键词:
新型农村金融机构 路径选择 可持续发展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郑海霞,秦耀辰
区域可持续发展系统作为可持续发展实践的主体 ,其评价研究是可持续发展实践的依据 ,当前对区域可持续发展的评价多集中在时间维上 ,对空间维的评价尤其是特定区域时空维多层次、多目标的评价较少。本文从时空两个层次和可持续发展水平、协调性、公平性和综合性 4个方面对区域可持续发展系统进行评价分析 ,并以河南省为例进行了实证研究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张教平 朱友文 杨延哲
文章在探讨农村经济区划理论的基础上制定了区划原则体系,将河南全省划为7 个农村经济区域,并根据各区的资源条件和现状特点,对其发展方向和重点进行了简单评述,从而为分区指导和发展河南的农村经济提供了可靠依据。
关键词:
农村经济 农村经济区划 河南省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杨延哲 张教平 李世杰 董冰
以河南省县域经济发展为例论述了招商引资对于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性,并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对当前全民招商的现象进行了反思。在此基础上,讨论了绿色招商的内涵和主要原则,指出绿色招商和循环经济是实现县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所在。根据县域经济发展的特点,以河南省新郑市和义马市循环经济发展为例,从理论和实证的角度,对县域农业和工业循环经济两大体系构建进行了论述,并对县域绿色招商中应注意的问题,如市场有效性、招商载体构建、实体虚拟产业循环结合等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绿色招商 县域经济 循环经济 河南省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罗艳玲
生态旅游业的发展能促进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文章从资源现状分析入手,构建河南省生态旅游资源开评价体系,以区位商法、特尔菲法与加权求和的方法,对河南省生态旅游资源开发的优势及潜力进行评价,结果显示:70~100分的一级开发区包括郑州、洛阳,46~69分的二级开发区包括焦作、新乡、济源、安阳、南阳、开封,30~45分的三级开发区包括驻马店、平顶山、三门峡、鹤壁、信阳,10~29分的四级开发区包括商丘、濮阳、漯河、许昌、周口。并分析河南省在生态旅游资源开发中存在对概念理解不够全面,缺少特色资源;旅游经济的带动性不足,旅游产业的外向度较低;资源开发不当,生态环境失衡;管理体制不完善,管理水平需要提升等问...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刘学功 申怀飞
伴随着经济的发展及经济结构的调整,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自然转移从农业流向工业和服务业,并最终实现三次产业间流动的动态平衡状态。影响劳动力转移的因素中,经济因素是最主要的驱动因子。河南省不同区域经济的增长对劳动力转移就业的影响表现出明显的差异性,二、三产业发展基础较好的区域影响较弱。加快二、三产业发展,重视教育,建立城乡统一的制度体系是农村富余劳动力顺利转移就业的重要保障。
关键词:
农村劳动力 转移就业 差异性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高更和 李小建
产业结构变动是影响区域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采用多部门经济模型和基于统计角度的GDP产业结构贡献度测算方法,以河南省为例,分析了1994—2003年10年来产业结构变动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发现产业结构变动对区域经济增长贡献的空间差异明显,地区产业结构变动差异较大,各地产业结构调整进展不一。产业结构变动对区域经济增长的贡献与区域经济增长之间存在显著的负相关关系,经济增长率降低是结构调整的基本动力之一,而结构调整又成为经济增长的动力。影响产业结构变动对区域经济增长贡献的主要因素是区域产业结构政策和产业投资政策,人均GDP、年均GDP则与其不相关或弱相关。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王荣斌 覃成林
本文以河南为例 ,对科技资源的存量动态变化、配置效率及其对区域经济增长的推动作用进行了定量分析。结果表明 ,1991-2 0 0 2年 ,河南科技资源存量总体上呈持续上升趋势。但是 ,科技资源的配置效率却呈现出下降趋势。在这个期间 ,科技资源开发对河南区域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 42 .1% ,达到了全国的平均水平。为了进一步发挥科技资源开发对河南经济增长的推动作用 ,建议河南继续加快科技资源的积累 ;重点提高科技资源配置的效率 ;特别重视大幅度提高对R&D的投入。
关键词:
科技资源 配置效率 区域经济增长 河南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苏喜军
非正规金融是内生于民间金融需求的处于正规金融之外的一种制度安排,是民间金融创新的产物,它的出现打破了长期以来农村金融市场的垄断格局,提高了农村金融市场的竞争度,对农村金融体制改革有着重要意义。文章在回顾农村非正规金融研究发展的基础上,从实证的角度分析了非正规金融对河南省农村经济增长的影响,阐明了农村非正规金融的比较优势,提出发展河南省农村非正规金融应赋予非正规金融合法发展的法律基础,构建非正规金融健康发展的制度体系,建立正规金融与非正规金融之间合作互补的联结机制。
关键词:
非正规金融 农村金融发展 农村经济增长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党明灿
经济可持续发展是经济发展的内在要求。运用社会生态核算矩阵对河南省近年的经济可持续发展能力进行评估,结果发现虽然该省经济可持续发展能力逐渐增强,但仍然处于偏弱的范围,存在人口、经济结构和环境资源等制约因素,并提出统一认识、优化经济结构和统筹人口、资源、环境和经济发展等政策建议。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林桢
节能减排是落实科学发展观,解决能源和环境的双重压力,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碳税开征会给地方经济带来一定的负面效应,但从长远来讲有利于促进我国节能减排和建立环境友好型社会。本文站在地方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分析了碳税开征对地方经济的短期和长期影响,并在应对策略上提出了一些思考和建议。
关键词:
碳税 地方经济 可持续发展 影响 对策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张丽 刘越
本文构建了评价河南省农业可持续发展状况的指标体系,包括农业生产可持续发展、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农村社会可持续发展和农业生态可持续发展四个子系统。运用主成分分析等综合评价方法评价了河南省农业可持续发展状况及四个子系统协调度的发展趋势,并做出研究结论与启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